第415章 无切肤之痛,何来坚定变革
所以,为了贯彻朝廷律法,就要压上数之不尽的百姓的命为之做赌吗?
面对方孝儒的解释。
两名师弟的眼中并没有心悦诚服,而是涌现了一股浓重的质疑之色,只是官大一级压死人。
他们对视一眼,又很快将这股情绪收敛至眼底。
就算不理解又能如何?
他们人微言轻。
况且朝廷的出发点和所做的事还是利国利民。
他们有什么资格替真正得了照拂的百姓评头论足,“伸张正义”。
至于到底是人命重要还是法重要?
这个问题,或将成为他们倾尽一生去考量验证的疑惑。
相同的疑虑,同样发生在应天府东宫。
面对朱标近似的发问,常升没有直接解释,而是笑着反问:“姐夫,假使抛开你作为当朝太子的身份不谈,叔伯驱除鞑虏,建立大明之后,你过的日子有何变化?”
朱标张了张口。
刚想诉说大明建立之后的辉煌成就。
可听闻常声提起摒弃当朝太子的身份来讨论,他开始设想,自己身为一个普通民众,从大明开国之后所获得的好处。
可是当他仔细想过之后。
他那张开的嘴又缓缓闭上了。
因为他发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不管是元朝的覆灭也好,又或是大明朝的建立也罢,天下事物运行的规律并没有任何本质意义上的更改。
基层农户依然要耕田,要缴纳税收。
就算老朱准允了百姓们自由垦荒,且有明文,开荒田前三年不会缴纳,对百姓们而言,最为直观的好处,也就是他们税收每日桌上的陶碗里多了一两米饭,
所以真正在这场灭国与立国战争之中,谁真正得了好处呢?
可以是勋贵,可以是官员,可以是豪门,可以是士绅
答案千变万化。
但唯独不包括黔首百姓。
常升也没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结,而是意有所指的说道:“姐夫熟读经史,不知可曾听闻,前远诗人,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中有一句,弟深以为然。”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也是我为何素来尊敬叔伯,却从不按其形式设计,为民请命的原因。”
常升自顾自的说着。
话题一度牵扯到了如今还在凤阳府中的老朱。
按理说当人子面议论其父之过,该当称不尽,为人子有权利也有责任,维护自家父皇的威名。
可跟随老朱处理政务三年。
朱标可太明白自家父亲的执政风格与政治上的缺陷。
论权谋论心计,他的天赋与本领,算是历朝历代兴衰王朝中属一属二的那种。
可自小没读过书的朱元璋在政策的设计及执行中,总是抱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却完全忽略了其对应的风险。
正因如此,这父子俩可没少因为政务的决策上的差异而怒吵一架。
就好比户籍制度。
他是强烈反对朱元璋那一套设计的。
可偏偏因为他是太子。
许多时候就会被老朱以孝道或是君臣之礼行打压实,留下一堆烂摊子,让朱标耗费脑细胞去填补,辛苦。
所以,当面对常升对于自家亲爹的评头论足,他选择了听若未闻。
无他,这话实在说到心坎里了呀。
(https://www.wshuw.net/713/713335/18225719.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