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突破二防
嘣!嘣!
只听得几声沉闷的响动接连传来。
紧接着白色的烟雾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源源不断地从烟雾弹中喷涌而出。
眨眼之间那浓郁的白雾便迅速弥漫开来,将整个阵地前方都笼罩其中形成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在这白色烟雾升腾而起之后,所有人都像是听到了战斗号角般。
瞬间进入了高度紧张的备战状态。
冲在最前面的士兵们手持钳子,动作敏捷地剪断了第一道铁丝网。
随着下方一排铁丝网被成功剪开,那些身先士卒的冲锋士兵毫不犹豫地俯身钻过缺口。
向着敌人的防线奋勇挺进。
而后续的士兵则继续努力破坏着剩余的铁丝网,为大部队开辟出一条畅通无阻的道路。
由于这段路程实在太过遥远,如果可以选择的话。
他们宁愿扛起厚重的木板直接铺在铁丝网上,然后大步流星地踏着木板冲过去。
可惜的是长达两公里的漫长行军途中,要一直扛着沉重的木板前进几乎是天方夜谭。
所以他们只能依靠现有的工具和策略,一步步艰难地突破敌人的防线。
另一边对面的鬼子们眼睁睁地看着眼前突然涌起的大片烟雾,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忧虑。
他们紧紧握住手中的三八大盖步枪以及轻重机枪。
瞄准那片朦胧的白色区域,疯狂地扣动扳机。
一时间密集的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入,不断射向烟雾之中。
不仅如此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掷弹筒也纷纷开火,一枚枚榴弹呼啸着飞进烟雾里。
伴随着“咚咚咚”的爆炸声,在半空中绽放出一团团耀眼的火光。
每一次爆炸都会掀起一阵强烈的冲击波,将周围的烟雾驱散得七零八落。
这可不单单只是对方拥有火力支援的武器!
汪末这边同样配备着威力不俗的迫击炮。
只见 50 毫米迫击炮的炮弹一枚接一枚地呼啸着飞射而出。
宛如流星般直直地冲向了鬼子的阵地。
虽说这迫击炮的口径仅有 50 毫米,射程相对而言不算太远。
但它的射击精度却是整个行业内首屈一指的存在。
这种迫击炮光是自身就重达二十多公斤,甚至比一般常见的 60 毫米迫击炮还要更重一些。
然而正所谓“有所长必有所短”,如此沉重的家伙自然也是有着其独特优势的。
它能够实现手动发射,而且由于其精密的结构设计。
使得它的射击准确性堪称一绝,简直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指哪打哪!
毕竟区区六公斤重的 50 毫米迫击炮和这二十多公斤的大家伙相比起来。
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呀。
如果不是因为有着这样出色的性能表现,谁会无缘无故给它增加这么多的重量呢?
难道真的仅仅是为了考验士兵们的负重能力吗?显然并非如此!
随着这些强大的迫击炮投入战斗,鬼子那边瞬间陷入了犹如暴雨倾盆而下般密集而猛烈的炮击之中。
毕竟这玩意儿不仅射速极快,而且精准度还高得吓人,实在是令人难以招架啊!
只见战场上硝烟弥漫、枪炮声震耳欲聋。
我方战士们正与来犯之敌展开一场激烈的生死较量。
其中有一支由五人组成的迫击炮小组表现得尤为出色。
他们以顽强的斗志和精湛的技艺,成功地撕开了敌人的防线。
迫击炮组战士们,依靠手中连续发射的多枚 50 毫米迫击炮。
硬是将那固若金汤的鬼子机枪巢给硬生生地掀开了!
而那最后一发炮弹更是如有神助般精准入魂,直接将鬼子的三名机枪手一举歼灭。
随着重机枪火力的骤然停歇,原本嚣张跋扈的鬼子瞬间陷入了混乱之中。
要知道这支迫击炮小组所使用的武器可并非轻巧之物。
那沉重的迫击炮底座以及长长的炮身,拆开之后平均每人都需背负十余公斤的重量。
然而为了行动迅速灵活,他们舍弃了其他多余的装备,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战斗当中。
在行进过程中,三名战士轮流扛起那 50 毫米的迫击炮炮身与底座。
而另外两名战士,则分别肩负着一箱装有 5 枚迫击炮弹的背包。
不仅如此他们的左右手还各自提着一箱炮弹。
这样算下来,每个人携带着足足 15 枚迫击炮炮弹!
当成功解决掉鬼子的重机枪之后,我方的压力顿时减轻了许多。
因为此时敌方的火力已经锐减了一大截,而我们只需集中精力应对剩下的威胁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负责这片战场的汪末及其战友们仅仅需要拿下大约 200 米长的防线区域。
无需分心去顾及其他地段的安危。
即便放眼整个七连的防线,其突破范围也不过才区区 800 米而已。
但正是在这有限的空间里,敌我双方却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
各排战士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分工明确,
每个人都清楚自己所负责的区域和任务。
一旦遇到难以推动的局面,排长会果断派遣人员前往寻找熊亚伟,请求连级炮火支援。
要知道连部可是配备有两门威力巨大的 80 毫米迫击炮!
这种武器对付一般的土木工程防御可谓是游刃有余。
只需多来几发炮弹,就能将其撼动。
在穿越铁丝网时,尽管困难重重,但士兵们凭借着强大而猛烈的火力成功地压制住了敌人。
他们一步步向前推进,逐渐逼近了敌人的战壕。
每个士兵的手中都紧紧握着一枚枚手榴弹,目光坚定且充满杀意。
“嗖嗖嗖……”
随着一声声尖锐的破空声响起,无数颗手榴弹如同雨点般朝着鬼子所在的方向飞射而去。
刹那间火光冲天,硝烟弥漫,整个战场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这便是火力压制所带来的显著优势。
当己方被敌方密集的子弹压制得根本无法抬头、不敢露头时。
可能完全不清楚对方的士兵究竟已经悄悄靠近了多少。
当他们与敌人之间的距离拉近到大约 30 米左右时。
所有士兵默契地停下动作,静静地等待着机枪手更换弹链,以便再次展开强有力的火力压制。
就在这短短 30 米的距离内,生与死的较量已然展开。
因为仅仅需要再向前匍匐前进五六米的距离,士兵们便可以毫不犹豫地把手榴弹狠狠地甩向敌人。
那些躲在战壕中的鬼子甚至还来不及探出头来观察情况。
就不得不面对如蝗虫般扑面而来的手榴弹。
(https://www.wshuw.net/2845/2845449/15576189.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