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穿越成崇祯,看我力挽狂澜全文免费阅读 > 第85章 江淮防线

第85章 江淮防线


朝堂之上,诸事繁杂,犹如一团乱麻,千头万绪,亟待梳理。崇祯深知,欲使南明政权得以稳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只能循序渐进,慢慢将其理顺。

而在当下这诸多事务之中,对于崇祯而言,最为关键且紧迫之事,自然当属全力整顿好南明政权的防线,以抵御外敌的侵袭,守护大明的半壁江山。

崇祯的战略防御思想倾向于保守,此乃事出有因。他对目前明军的整体战斗力并未抱有过高期望,毕竟历经多年的战乱与动荡,明军的士气、训练水平以及装备状况皆参差不齐,难以令人乐观。再者,执掌重兵的将领之中,能够真正让崇祯信赖、委以重任的可靠人选实在是寥寥无几。在这种情形之下,崇祯认为当务之急乃是先稳固防守这半壁江山,确保根基不失,而后再谋划其他长远之计,方为明智之举。

当务之急,南明朝廷急需沿长江构建起第一道坚固防线,长江作为天然的屏障,若能善加利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挡敌军的南下步伐。

守长江,必先拥有一支能够有效封锁长江水域的强大水师力量,此乃重中之重。故而崇祯毅然下诏,调冯铠章所部水师移防采石矶,此地地理位置险要,是长江防线的关键节点之一;令黄斌卿驻守九江,九江乃长江中游的重要枢纽,掌控此地,可对中游江面形成有力威慑;又命郑鸿逵驻镇江,镇江位于长江下游,与扬州隔江相望,共同构成了长江下游的防御核心。通过这一精心部署,初步构建起了长江防线的基本框架。

并且,崇祯决心在此基础上大力扩充水军力量,力求打造一支水上劲旅。

他将长江沿线细致地划分为多个防区,依据各个防区水情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配备相应的水军舰队,以实现因地制宜、灵活防御的战略目标。

在长江下游的扬州、镇江一带,江面宽阔,此处将组建以楼船、艨艟为主力的大型水军舰队。楼船,体型高大坚固,可作为水上移动堡垒,其宽敞的甲板之上能够搭载大量士兵和威力强大的火炮,在江面上形成一股强大的威慑力量;艨艟则小巧灵活,穿梭于江水之间,速度极快,适合在江面上进行快速机动和出其不意的突袭作战,二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可有效掌控长江下游的水域。

而在长江中上游的武昌、九江等地组建的水军部队,则侧重于内河作战的小型战船,如快舟、舢板等。这些小型战船在狭窄江段如鱼得水,能够自如地进行巡逻和防御任务,可时刻警惕着敌军的一举一动。

为了能够迅速提高水军的战斗力,崇祯另辟蹊径,下令水师从沿海地区招募有丰富经验的渔民,甚至不惜收编海盗加入水军队伍。这些渔民和海盗常年在水上生活,熟悉水情变幻,精通航海技术,他们的加入能够在短时间内显著提升水军的作战能力,使其在长江之上更具战斗力与适应性。

当然,防守长江绝不能仅仅依靠水师的力量,还需在长江两岸的战略要地合理部署陆军,使其与水军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方能构建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在长江北岸的瓜洲、浦口等重要渡口和战略高地,崇祯下令修筑坚固的营寨、堡垒。这些堡垒采用砖石结构精心建造而成,墙体厚实无比,犹如铜墙铁壁,坚不可摧。堡垒之上设有高耸的瞭望塔,士兵可于其上极目远眺,洞察敌军动向;设有众多射孔和火炮发射口,可在敌军来犯时给予其猛烈的火力打击。堡垒内部储存有大量的粮草、弹药和各类武器装备,如一座巨大的军事仓库,确保守军在长时间的坚守中物资充足。堡垒周围则挖掘深壕沟,阻挡敌军的进攻步伐;设置鹿砦、拒马等障碍物,让敌军寸步难行。这些北岸营寨之间通过烽火台和快马传递信息,一旦发现敌军有渡江的迹象,能够迅速相互通报并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形成一张紧密相连的情报网,确保信息的畅通无阻。

在长江南岸构建多层次的防御体系。靠近江边的地带,精心修建一系列的炮台。炮台的位置经过反复勘察与精心选址,确保能够覆盖江面的主要航道,使其在防御作战中发挥最大的作用。炮台上配备各种口径的火炮,如红夷大炮等重型火炮,其射程远、威力大,可用于远距离轰击敌军的战船,使其在尚未靠近南岸时便遭受重创;以及虎蹲炮等轻型火炮,用于近距离防御,其操作灵活,可对近距离的敌军目标进行精准打击。炮台后方,构筑城墙和城寨。城墙高大坚固,犹如巨龙蜿蜒盘旋于江边,城墙上设有雉堞,可供士兵隐蔽和射击,为士兵提供了良好的防御掩护。城寨内设置兵营、仓库和指挥中心等设施,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节点。各个防御节点之间通过道路和壕沟相连,方便军队的调动和支援,确保了整个防御体系的有机运转。

“守江必守淮”,此乃军事战略中的经典名言,亦是崇祯心中坚守的理念。

除了沿长江建立第一道防线之外,还需沿淮河建立第二道防线,这也正是江北四镇存在的战略意义所在。

淮河位于长江以北,流域广袤无垠,从西部的桐柏山、大别山延伸至东部的黄海之滨,犹如一条巨龙横卧在大地之上。若仅仅防守长江,长江防线将直接暴露于敌军面前,犹如一座无依无靠的孤岛,极易遭受攻击。而以淮河为第一道防线,则可将防御纵深向北扩展数百千米,大大增加了敌军进攻的难度与成本,为南明政权赢得更多的反应时间与战略空间。

淮河一线地形复杂多变,西部有山地,如桐柏山、大别山等山脉巍峨耸立,峰峦叠嶂,可作为天然的屏障。这些山脉地势险峻,悬崖峭壁林立,不利于大规模骑兵作战,步兵在此则可凭借山势之险进行顽强防御,令敌军望而却步。东部淮河下游有湖泊、沼泽等湿地,星罗棋布,形成了天然的障碍。例如洪泽湖、高邮湖等湖泊周围地形泥泞不堪,形成一片片泥潭沼泽,敌军若贸然进入,必将深陷其中,难以迅速通过。而防守方则可利用湖泊的掩护进行偷袭或设伏。

江淮地区水系发达,淮河与长江之间有众多的支流、运河相互连接,如邗沟等。这些水系形成一张纵横交错的水网,为军事运输和调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若能够守住淮河,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水系进行军事运输和兵力调配。一方面,明朝军队的物资和人员可以通过运河等水系快速运往淮河前线,确保前线的物资充足与兵力补充;另一方面,在淮河沿线作战时,军队可以借助水系进行灵活的战术转移,或迂回包抄,或迅速撤退,使敌军难以捉摸。同时,水系也对敌军的行动构成了严重限制,敌军如果要渡河作战,就需要面对复杂的水情和防守方的水上防御力量,举步维艰。

在淮河与长江之间有许多重要的战略据点,如寿州、扬州、淮安等,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土地上,其战略地位至关重要。

寿州位于淮河中游南岸,是淮河流域的交通枢纽之一,掌控着淮河干流的脉搏,是控制淮河干流的关键战略要地。其北临淮河,东靠八公山,依山傍水,地势险要。八公山山势雄伟,既可为寿州提供天然的防御屏障,又能作为军事制高点进行瞭望和布防,就如一位忠诚的卫士,时刻守护着寿州的安全。寿州能够辐射淮河中游的广大区域,是阻止北方敌军沿淮河东西向机动的关键节点。无论是来自东边的扬州方向,还是西边的信阳、驻马店方向的军事力量,在进攻长江流域时,都不得不考虑寿州的军事存在,因为若要攻克长江流域,必先攻克寿州。而寿州坚固的城防和周边精心部署的军事力量,则是一道坚固的枷锁,能够让敌军付出惨重的代价,望而却步。

扬州位于长江北岸、淮河入江口附近,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江淮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大运河贯穿其中,使其成为江、淮、河运的交汇点,犹如一个交通枢纽的核心,连接着四面八方。在防守淮河时,除了扬州城自身坚固的城防是防御北方敌军南下的重要力量外,扬州还能够保障后勤运输线路的畅通无阻。明朝的物资和军队可以通过长江和运河源源不断地运往扬州,然后再转运到淮河前线,犹如一条生命补给线,为前线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另外,它对于防御来自沿海地区敌军的进攻意义非凡,若敌军从海上登陆或者沿海岸线南下,扬州能够迅速组织有效的抵抗,变成一座坚固的海上堡垒,防止敌军深入江淮内陆,从而保护淮河下游地区的安全,成为江淮地区的一道坚固防线。

淮安位于淮河下游,地处黄淮平原东部,处于淮河与大运河的交汇处,是连接南北交通的咽喉要道,就像一把关键的锁钥,掌控着南北交通的命脉。守住淮安可以防止敌军从淮河下游突破,北上威胁徐州,南下威胁扬州和长江北岸地区。同时,因其位于运河之上,南方的粮草、物资等通过运河运往淮河前线时,淮安是重要的转运和储存基地,也是一个巨大的物资中转站,确保了物资的顺利流转与储存。

除了这些地方外,还有位于淮河以北的徐州。徐州周围群山环抱,东有云龙山,南有户部山等,地势较高,就是一座天然的堡垒。它虽然位于淮河以北,但却是淮河防线的重要北方门户,是南北交通的要冲。从北方南下的军队往往需要经过徐州才能到达淮河地区。控制徐州,就是在淮河防线以北建立战略缓冲区,可提前预警敌军的南下动向,犹如远方的哨兵,时刻警惕着敌军的动静;又可主动出击,对北方敌军进行袭扰作战,犹如一把插入敌军后方的利刃,打乱敌军的部署。即便徐州失守,也可为淮河防线的军队争取到足够的调整和准备时间,作为一道缓冲的屏障,减轻淮河防线的压力。

如今四镇之中黄得功、李成栋已宣誓效忠崇祯,刘良佐、刘泽清也落入崇祯的掌控之中,形势看似一片大好。然而,崇祯深知,对四镇的掌控,尤其是对刘良佐、刘泽清所部的掌控却依旧十分薄弱,就如手中握着的一把松散的沙子,随时可能流失。

为了能够进一步集权,崇祯毅然重设大都督府,试图将军权重新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构建起一个强有力的军事指挥中枢。可目前的大都督府才刚刚起步,还只是个空壳,尚需深入地对军队进行全面整顿,使其逐渐成长壮大,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在广泛征求了史可法、黄得功、黄蜚、李若琏等人的宝贵意见之后,崇祯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对四镇进行大刀阔斧的整合:

黄得功坐镇扬州,镇守滁州、和州、扬州地区,凭借其威望与实力,确保这一地区的稳定与安全;李若琏坐镇寿州,镇守凤阳、寿州地区,充分利用寿州的战略优势,构建起坚固的防线;李成栋坐镇徐州,镇守徐州、泗州、淮安地区,掌控淮河以北的重要门户与战略要地;黄蜚坐镇南京,总领长江防务,犹如一位水上统帅,统筹全局,确保长江水域的安全。

经过此番精心整合后,江北四镇就如一副重新洗牌的牌局,焕然一新,这些军事力量将彻底被崇祯所掌握,犹如被驯服的骏马,听从主人的指挥。而江淮的防线也将因此得到全面稳固,犹如一座坚固的长城,屹立在大明的土地上,抵御着外敌的入侵。

安排好江淮防线,崇祯却丝毫不敢松懈,犹如拉紧的弓弦,时刻保持着警惕。

因为接下来还有一项极为重要的事情亟待他去谋划与实施,那就是出兵北上,与大顺、清廷争夺河南、山东等地,收复失地,重振大明的雄风,此乃关乎大明命运的关键之战,崇祯深知其任重而道远。


  (https://www.wshuw.net/2774/2774318/17718731.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