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 > 第238章 日落的大明水师2

第238章 日落的大明水师2


【明朝的水师的衰落始于正统年间,至嘉靖年间废驰到谷底。】

看到朱棣扬起来的鞭子马上就要抽到自己身上了,朱瞻基连忙制止道:“皇爷爷,你快看,不是我啊!”

“您知道的,我一直拿您做偶像,怎么会拆了咱的大明水师呢?”

“而且我的年号可是宣德!天幕说的是正统!”

朱棣闻言有些好笑道:“你这臭小子,在这耍咋是不是?你当咱不知道正统那个小畜生是你儿子吗?”

朱瞻基更是苦着一张脸道:“爷爷啊!我还是个黄花大小子呢!那肯定不是我儿子!”

“我绝对不会给自己儿子起名朱祁镇的!”

【首先表现就是沿海卫所空虚,水师士气低落。

卫所军是世袭的职业军队,待遇微薄,每一月仅一石,加之受军官的盘剥,生活困苦。

作为军饷来源的军屯,由于贵族军官的侵占日益减少,使粮饷不济,士兵大量逃亡,如广州七卫在嘉靖中期缺额达69.8%,福建镇海卫缺额为76.1%。

在数量锐减的同时,士兵士气低落,战斗力严重下降,士兵衣食无着,漫无纪律,军官不知作战,只知道盘剥士兵,官兵互相视若仇敌,可谓“无用之将统无制之兵”。】

“这就是天幕之前说的咱的军户制度到了后来被这群人弄成了家养的奴才吗?”

老朱怒火喷张道:“咱费尽心思想好的制度,都比不过人心败坏的程度和速度啊!”

朱标闻言劝道:“爹,您这是何苦呢?”

“天幕那句话说得好,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

“咱们就好像是建屋子的人一样,把屋子框架弄牢固,屋子建大一点,里面添置的家什多一些。”

“将来才能多住几代人呢!”

【其次就是舰队减少,舰船破损。

卫所军的锐减,也导致水师人员的锐减,如福建烽火门水寨缺额达73.7%,铜山水寨缺额达65.8%。

各舰队的舰船数量急剧减少,浙江省船队原有700艘战船,公元1440年时已不及一半。

新江口船队400艘战舰,至1474年仅存140艘,重要水师基地登州卫,曾拥有100艘战船,1503年,只剩下3艘。

同时舰船制造业衰落,郑和远征时2000料的宝船在海港中慢慢烂掉。

至十六世纪初,明朝水师所用的最大战船只有400料,而且都是用旧船的木料建造的。

还有就是海防战略退步,海防线内缩。

明初实行进攻型的防御战略,针对来自倭寇的海上威胁,明朝每一年都派出上千艘战舰在南北海域内巡逻,即所谓春巡与夏巡。

首先以舰队巡逻于海上,警戒侦察和寻机歼敌。

当倭寇深入内海,则利用报警通讯系统,集中水师与外岛守军协同歼灭。

若倭寇登陆,则以水师与沿海卫所驻军协同歼灭。

此外明军还经常出动舰队攻击敌占岛屿,粉碎倭寇的基地。

进攻型战略的顶点是在追击倭寇的战斗中明军曾到达朝鲜海岸与琉球群岛。

而为了消除来自东南亚方向的海上威胁,郑和的船队曾在马六甲海峡展开战斗。

总之,歼敌于海上是海防战略的核心。

仁宣之后,明朝开始收缩海防线,远洋船队被召回,大型舰只停止建造,岛屿基地被放弃,撤退政策使水师受到重创,海防线被从远海甚至外洋压回海岸。

我们不能说正统前期三杨主导的政策就是错误的,在主君年幼的情况下,三杨的辅政完全足以称得上是经典案例。

承接了仁宣之治的宝贵财产,大明依然鼎盛,且此时的大明虽然已有不少衰退的迹象急需一个强势的帝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这时的勋贵阶级还没残疾,并且没有完全堕落。

文武两班子也没有出现一方强一方弱的情况,且老臣功臣都在。

尤其是永仁宣三朝海贸积累下的财富,这都无疑让后来接手的正统皇帝有足以施展拳脚的机会。

可惜了可惜,正统皇帝朱祁镇并不是一个优秀的皇帝,甚至他哪怕是一个像明孝宗一样的守成平庸之君,大明也不会出现意外。

所以我们现代的网友臆想了一个小说桥段,如果李世民在贞观二十二年驾崩后魂穿到正统十年的朱祁镇身上,他都不敢想这能有多爽:

嫡长子顺位继承。

太爷爷一手缔造的纵横草原无敌的、且火炮重骑装备精良、足足二十万的南征北战的三大营。

战舰四千艘足以横行全球一圈没有敌手的水师。

太祖开始,太宗、仁宗、宣宗四代积累下来的海量底蕴。

上有贤良的辅政大臣托的底,下面还有新起之秀如于谦一样的人才嗷嗷上场。

这不得给李世民爽到了?

我们摘自几个网友的评论:

“李二:别管那么多,嫡长子顺位继承大一统王朝,就这一点朕就满足了!”

“李二:于爱卿张爱卿,朕都带兵打到也先老家了,马上就要封狼居胥了,太忙了,今年不回京吃饭了,你们自己看着办点庆功宴就行。”

“大明帝国四代目·大明正统皇帝·大明世宗·大明文武大圣皇帝·日月帝国缔造者·天策上将二代目·大明王朝最爱民如子又能打会打的威武大皇帝————朱......朱世民!”

不过,我们也由此可见,唐太宗在我们国人心中的地位,以及对明朝正统时期由盛而衰的惋惜!】

“咳咳!”

“这后人也太会异想天开了啊!朕怎么会给那朱棣当孙子呢!”

“朱棣那个皇帝偶像可是朕!”

朕要是当他孙子,这混球不得半夜笑醒了。

甘露殿里的群臣憋着笑意没有戳穿自家的陛下,您瞧瞧自己脸上那是什么表情!

李世民面色晕红,虽然天幕说的是后人臆想的小说桥段,但是架不住就是爽啊!

后人有一点没说错,那就是嫡长子顺位继承制,简直是说到了他心里了。

就这一点,再烂的大明给朕,也必须给它盘活了!

【当然海军的衰落是相对而言的,直至十六世纪华夏海军依旧能在南海三次击败横行印度洋的葡萄牙海军。

抗倭作战的一度失败也主要不在装备和战术方面,那实际上是在与一支由华夏商人装备和指挥的倭寇雇佣军作战。

但海军的大衰落是无可置疑的,郑和时代华夏曾拥有当今米利国海军所拥有的地位。

但到明朝后期,海军再也找不到海上远征时的盛况,它已经从一支远洋海军衰落成海上警卫队。

人员的减少,舰队的缺损,海防线内缩这些技术层面的表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动因:

首先,向海洋扩张的原动力日益消失是促使水师衰落的最明显的原因。

倭国海岛的海上威胁,海外贸易的高额利润,人口向东南迁移而引起的对东南沿海防务的重视及消灭张士诚、方国珍的海外残余势力,构成了明初水师发展的动因。

在明朝水师的打击下,倭寇遭受重创,15世纪中叶倭寇入侵只有14次,其中10次被粉碎,倭寇不敢进犯。

加之华倭勘和贸易兴起,倭寇组织者有了合法的贸易渠道,倭寇的威胁似乎已经不足为虑。

在郑和的武力镇压和明朝的招安下,以东南亚为基地的华夏海上流民被消灭。

尤其是陈祖义被消灭后,他们或投靠明廷,或销声匿迹,自南宋开始形成的南洋华人贸易网被粉碎,已无法构成对大陆的威胁。

不管是在海防安全方面,还是在贸易垄断方面。

海上远征所带来的光荣是巨大的,但朝贡贸易的利润很快便消失了。

随着明朝军力的下降和纸币的贬值,明朝廷再也无法用强行压价和支付纸币来赚取利润。

1433年明朝能用半贯纸币买到时价5-50贯的香料,能用50贯纸币购买一两黄金,而官方兑换率是400贯。

但在1453年当香料市价5-8分白银时,明廷需付7分现银,朝贡贸易已无利可图。

最后,长达三个世纪的向东南沿海的人口大迁移停止,大批人口回流内陆。

浙江人口从1050万降至530万,福建人口从400万降至200万,广东人口从300万将至200万。

人口和经济中心的北移,使向海洋扩张的压力大大减轻。

这一时期的一系列变动使明朝对海洋的兴趣减少,但缺乏刺激只是水师衰落的动因之一。

并且,这也是不得不做的事情,明朝政府为何消弭自唐末以来华夏南北分裂的趋向,强硬的将都城从南京前往了北京,进行了长达上百年的人口南北互相迁移,以及开凿新京杭运河联通漕运。

还有大量的资源倾斜于北京打造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如果宋朝争点气是一个大一统王朝,或者元朝对南北分裂上点心,明朝可能也不会在这里这么累。

后来接手的清朝在明朝的基础上继续发力,这才导致了华夏有可能南北分裂的趋向,但是经过了明朝数百年的费力调理,清朝接手的摊子已经小很多了。】

赵匡胤黑脸一红,朕怎么又被点名了呢!

“都怪老二那个混账!败坏了俺的名声啊!”

忽必烈道:“长生天曾经教导过草原的子民,狼群需要有一个领头的狼王。而色目人有句谚语:好的战船需要一个好的舵手。一个国家岂不像一艘船也?”

天幕分析之下,各朝依然有很多的古人不解,这和大明发行纸币以及资源倾斜有什么关系?

一个王朝衰落不应该是奸臣弄权、皇帝昏庸、敌国入侵这样的桥段吗?

什么钱啊、币啊、经济啊,这是什么?听不懂思密达。

大汉

刘启看着自己蹙着眉头的老爹半天,发问道:“爹,你听懂了天幕说的什么了?”

回应他的是老爹爱的棒槌。

“让你不学无术!”

“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都看不懂吗?”

刘恒长叹一口气,唏嘘道:“虽然朕不太懂管子的经济之道,但是朕知道货币无论是铜板还是后来的纸币,都应该有朝廷的背书。”

“明朝的皇帝们显然是将纸币想的太理所当然了,也太短视了!”

“或许明朝水师的衰落,明朝海外发展的中断也有着王朝由盛转衰以及文官集团的做大,利益关系的错做复杂导致的。”

“但归根结底,还是统治者的短视导致的。”

“朕没有看到这是一个需要填坑的无底洞。”

“朕只知道,这海贸分明是一个足以兴盛延绵不绝的新制。”

“但是,明朝偏偏用纸币等各种竭泽而渔的手段让海贸变得不再‘盈利’。”

刘启恍然,接道:“所以,明朝的大臣们就不愿意办了,明朝的百姓们也不乐意了!”

“孺子可教!”


  (https://www.wshuw.net/2762/2762393/14726244.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