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感性做人.理性做事在线 > 3.取悦他人就是在取悦自己

3.取悦他人就是在取悦自己


  做人谁都希望能够快乐,但是怎样才能得到快乐呢?先要送出快乐——也许这不是惟一的答案,但是定是最好的答案。

耶稣说:“人因我而失去生命者,将得永生。”这实在是永恒的真理,中国有句谚语说:“送花者手染余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什么是善行呢?穆罕默德说:“善行是能给他人脸上带来欢笑的行为。”尽力取悦他人就是在行善事。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什么行善,对别人的事感兴趣,这全是胡扯!”还说:“我才懒得过问别人的事,我只要赚到钱,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得到我追求的东西就够了,管别人那么多闲事干啥呀?”

知不知道产生忧虑、恐惧与抑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只想到自己,当你在取悦别人的时候,就不会有时间想到自己,波斯宗教家左罗斯特说:“对别人好不是一种责任,它是一种享受,因为它能增进你的健康与快乐。”纽约心理服务中心主任林克曾说:“我认为,现代心理学最重要的一个发现就是,科学证明为完成自我实现与得到快乐,自我牺牲与纪律都是必要的。”富兰克林说得更简单:“你对别人好的时候,也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时候。”

我们从下面四个方面以及事例来看看取悦他人有没有必要:

第一,每天想到一个人,并努力使他开心,这样就能帮你克服忧郁病。

这是从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博士在《人生对你有何意义》一书中的几个段落中摘录下来的,供你借鉴:

忧郁症是对他人的一种长期愤怒责备的情绪,其目的是赢得他人的关心、同情与支持,病人似乎仍因自身的罪恶感而沮丧。忧郁病人第一件回想的事多半是:“我记得我很想躺在沙发上,可是我哥哥先躺下了,我一直哭到他不得不起来让我。”

抑郁病人常以自杀来报复自己,因此医生的第一步是避免给他任何自杀的借口。我自己治疗的第一条是先解除这种紧张,我会说:“千万别做任何你不喜欢的事。”这看起来没什么,但我深信这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如果病人能做他想做的事,那他还能怪谁?又怎么向自己报复?我会告诉他们:“如果你想上戏院,或休个假,就去做。如果半路上你又不想去了,那就别去。”这是最好的状况,因为他的优越感会得到满足。他就像上帝一样随心所欲。不过,这完全不符合他的习性。他本来是想控制别人、怪罪别人,如果大家都同意他,他就无从控制了。用这种方式,我的病人还没有一个自杀过。

病人通常会回答:“可是没有一件事是我喜欢做的。”我早就准备好了怎么回答他们,因为我实在听过太多次了,我会说:“那就不要做任何你不喜欢的事。”有时候他会回答:“我想在床上躺一整天。”我知道只要我同意,他就不会那么做。而如果我反对,就会引起一场大战。我通常一定会同意的。

这是一种方式。另一种处理他们生活方式的方法更直接。我告诉他们:“只要照这个处方,保证你14天内痊愈,那就是每天想办法取悦别人。”看他们觉得如何。他们的思想早被自己占满了,他们会想:“我干吗去担心别人?”有的人会说:“这对我太简单了,我一生都在取悦别人。”事实上他们绝对没有做过。我叫他们再想想看。他们并没有再去想它。我告诉他们:“你睡不着的时候,可以全部用来想你可以让谁开心,而且这对你的健康会很有助益。”

第二天我问他们:“你昨晚有没有照我建议的去做呀?”他们回答:

“昨晚我一上床就睡着了。”当然这都是在一种温和友善的气氛下进行的,不能露出一丝优越感。

有人会说:“我做不到,我太烦了!”我会说:“不用停止烦恼,你只要同时想想别人就好了。”我要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别人身上。很多人说:“为什么要我去取悦别人?别人怎么不来取悦我?”“你得想到你的健康。”我回答:“别人后来会有苦头吃的。”我几乎没有碰到过一位病人说:“我照你的建议想过了。”我所有的努力不过是想提高病人对他人的兴趣。我了解他们的病因是因为与人缺乏交流,我要他也能了解这一点。什么时候他能把别人放在同等合作的地位,他就痊愈了……十诫中最难的一条是“爱你的邻人”……我们对人的要求,以及所能给予的最高赞赏就是,他应是一位好同事、好朋友、爱与婚姻的良伴。

第二,许多病人从医学上找不到病因,他们只是自怜,找不到生命的目标。

玛格丽特·泰勒·那茨曾是一位小学教师,她最终却成为美国海军最受欢迎的女性,由于她心脏不好,所以一年多来躺在床上不能动,一天得在床上度过22个小时,她当年以为自己的后半辈子就这样在床上度过了。如果不是日军来轰炸珍珠港,她永远都不能再真正面对生活了。

发生轰炸时,一切都陷入混乱之中。一颗炸弹炸在她家附近,震得她跌下了床。陆军派出卡车去接海、陆军军人的妻儿到学校避难。红十字会的人打电话给那些有空余房间的人。他们知道她床旁有个电话,问她是否愿意帮忙做联络中心。于是她记录那些海军陆军的妻小现在留在哪里,红十字会的人会叫那些先生们打电话来她这里找他们的亲属。

很快她发现她先生是安全的。于是,她努力为那些不知先生生死的太太们打气,也安慰那些寡妇们——好多太太都失去了丈夫。这一次阵亡的官兵共计2117人,另有960人失踪。

开始的时候,她还躺在床上接听电话,后来她坐在床上。最后,她越来越忙,又兴奋,竟然忘了自己的病情,她开始下床坐到桌边。因为帮助那些比她情况还惨的人,使她完全忘了她自己,她再也不用躺在床上了,除了每晚睡觉的8个小时。她发现如果不是日本偷袭珍珠港,她可能下半辈子都是个废人。那时她躺在床上很舒服,她总是在消极地等待,现在她才知道潜意识里她已失去了复原的意志。

偷袭珍珠港是美国历史上的一大悲剧,但对她个人而言,却是最重要的一件事。这个危机让她找到她从来不知道自己拥有的力量。它迫使她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别人身上。它也给了她一个活下去的重要理由,她再也没有时间去想自己或理会自己的病情了。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事不怎么样,如果圣诞夜我遇到孤儿,我也会帮助他们:如果我碰到珍珠港那事,我也很乐意做耶茨太太所做的事,可是我的情况与别人不一样。我的日子再平凡不过了,我一天得做8小时无聊的工作,从来没有遇上什么有趣的事发生在我身上。我怎么去帮助别人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不管你的人生多么单调,平淡,那怕你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但父母、朋友、亲人病了,你可以去照顾他,他病好了,你也放心啦!哪怕你是一个擦皮鞋的,别人的鞋子亮了,你也就满足了;哪怕你是一位打水工,别人喝到水,你也就开心了;哪怕你是一位清洁工,马路清洁了,大家都舒服,你也就高兴啦!问题是你有没有表示过热切真诚的兴趣,这样做对你有什么好处?那当然是带来更大的快乐、更大的满足,更以自己为荣。

第三,对别人好的时候,也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时候。

威廉·费尔普斯是耶鲁大学的教授。

他到旅馆、理发店或商店时,一定会跟他遇到的人聊聊天。他要让他们觉得他们是一个人——而不是一部机器上的螺丝。有时他会赞美店里的女服务生眼睛或头发很美。他会问他们理发时站一整天累不累,他问他们是怎么进入理发业的,比如干多久啦?理过多少次啦?他帮他们一起数。他发现对他们感兴趣就可以给他们带来很大的乐趣。他常跟行李搬运工握手。工作了一整天,这会令他精神振作。一个酷热的夏天,他到火车餐车上去吃午餐。餐车挤得水泄不通、闷热无比,而服务又很慢。服务生终于过来把菜单给他,他说:“在厨房做菜的那些人今天可惨了。”服务生开始咒骂,他以为他生气了,他说:“老天啊!客人都在抱怨食物不好,他们埋怨服务太慢,又嫌这里太热、东西太贵。我听这些抱怨听了19年,你是第一位也是惟一一位对厨师表示过同情的客人。他祈祷有更多像你这样的客人。”

服务生只因为他把厨师当人看待就如此惊奇,人所企求的,只不过是希望自己被当做人对待。有时他在路上碰到有人牵着狗散步,他总不忘赞赏那只狗。他走过后回头看时,常会看到那人很欣赏地拍拍他的狗,他的赞赏重新引起了他的欣赏。

有一次在英国,威廉遇到一位牧师,他真心称赞牧师那只强壮聪明的牧羊犬。他请牧师告诉他如何训练那只狗。他走开后,回头看见那牧羊犬搭在它主人的肩上,而它的主人正在拍它的头。就因为对牧师的狗表示感兴趣,他就能让那牧师开心,那只狗也开心,当然他自己更开心。

第四,一个人想得到快乐,就不能只想到自己,而应为他人着想,因为快乐来自于你为别人,别人为你。

有位女士以前在费城是靠社会救济金生活的。她年轻的岁月中最大的悲剧都来自家庭贫困。她从来不能像别的少女们那样享受正当的社交生活。她衣着寒酸,而且常常太小,绷在身上,当然款式也都过时了。她觉得无颜见人,常常哭着睡去。绝望中,她忽然心生一计,每次在聚会里,她都请她的男伴谈谈他的经历、想法以及对未来的计划。她问这些问题,倒不是对他们的回答特别感兴趣,实在只是希望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不要看出她的装扮寒酸。可是,奇妙的事发生了:当她听这些青年谈话时,她学到了一些东西,并开始产生了真正的兴趣。她变得兴味盎然,自己也忘了服饰的问题。可是最令她惊异的是:因为她是个很好的聆听者,又鼓励他们谈论自己,他们跟她在一起时总是很快乐,她竟渐渐成为最受欢迎的女孩,有3位男士都要求她嫁给他。

现在,你明白了吗?一个人只想到自己,是不可能真正活出自己的人生来的。正如德莱塞所说:帮助别人过得更好,我们应该立即行动,不要浪费时间。人生这条道路,我只能经过一次,如果我能行任何善事——请让我现在就做,不要让我拖延,也不要让我轻视,因为,我再也不能回到老路上去了。


  (https://www.wshuw.net/2682/2682675/52725043.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