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礼部那边做事向来都是磨蹭慢悠的。
不是他们偷懒,实在是很多事都得注意细节,万一细节没做好,说不得到时候就是被问罪九族的事。
所以一来二去的,礼部干活就是宁肯慢点挨催,也不愿意慌里慌张的粗心大意。
但这次皇上宣布退位,可叫他们磨蹭不了了。
因为催的除了八杆子打不到一块儿的同僚,还有他们的当事陛下!
隔三差五的,这陛下派来的人就过来催进度,好些时候更是盯着他们干活儿,真就叫人想偷懒都偷不成,受得够够的了!
礼部的人在这样的催促下,也是头一回马不停蹄赶工,全部门上下都在脚不沾地的干活儿,连恭贺杜大人班师回朝的时间都没有。
杜兴回京述职并没有带大军一道,只是带了一小波精兵。
毕竟还有残党在外流浪,大军得驻扎北胡,以防那些人杀个回马枪回来,还得提防着哈莫罕,免得他们有异心。
不过这就纯粹是杜兴多心了,见识过大魏火器的厉害,眼睁睁瞧着曾经同一地位的王庭破碎消亡,哈莫罕哪儿还敢有异心啊!
杜将军这是污蔑!毁谤!是分明就想给他们哈莫罕安罪名啊!
四王女是真的识趣极了,她都知道自己只要安分,便能成为整个北胡的无冕之王,还能得到大魏日后的帮扶,如何还会干吃力不讨好的事。
这不显得她蠢嘛。
所以杜兴回京后,四王女便一直在处理整个部落的事。
安排好部落,叫部落的人别在她离开后搞幺蛾子,因此毁了她的好日子。
如此,四王女才能安心去大魏京都面见太子,共商北胡一事。
-
杜兴是在二月回的京,赶在退位前,魏皇最后一次为杜兴办了接风宴。
这次的接风宴,不仅是圆了杜兴一直以来的心愿,也是圆了魏皇在位前的最后一个坚持。
两方心愿已了,便也能安度晚年了。
剩下的,就是后辈们的天下了。
-
三月中旬,哈莫罕四王女带着人进京了。
她以哈莫罕汗王的身份主动臣服大魏太子,愿以属臣身份归入大魏,态度毕恭毕敬。
而太子,也在天下人面前再一次彰显了他储君的度量。
不仅接纳了哈莫罕的臣服,更是在朝廷首次划北胡以东伦可苏海,至东北阿苏讷尔泰山,以西贝尔索湖,至西北乌德蒙山脉为大魏疆域,并命名为北胡自治区时,封哈莫罕汗王乌云查娜为自治区统帅,并管辖整个北胡自治区!
此消息一出,天下哗然。
不是他们太子知人善用,但善用到这个地步就未免有点过分了吧?!
成为大魏疆域的北胡自治区先不提,就说这个管理那么大一片草原的自治区人选是不是得好好斟酌一下?
选个原北胡部落的汗王来管,还是个女人,太子难道就不怕这女人最后会反水生异心,叫这好不容易打下来的自治区又拱手让出去吗?!
没打过仗的人不清楚,没去过北胡的也不了解,文臣会担忧,百姓表示不解,但上了战场,也见识到那女汗王在太子面前狗腿养的杜兴却懂——太子这是在为北胡能真正融入大魏而做打算。
北胡人和大魏人的生活习性是很不一样的,大魏文臣们没去过北胡,若用管理大魏百姓的方式去管理北胡,那是根本做不到叫北胡人融入大魏,说不得还会引起更多的矛盾冲突。
可若叫北胡人自己去管自己,那就容易多了。
只有自己人才懂他们的生活方式,才能知道如何管辖自己人。
那乌云查娜虽说是个女人,但论手段才智却丝毫不逊于儿郎,她做了哈莫罕汗王那么多年,论识时务不会再有人比她更合适做这个管理北胡的统帅了!
再说就算日后北胡有人叛了,那他们大魏能收服一次,难道就不能收服第二次吗?!
杜兴相信他杜家有的是好儿郎。
即便杜家没有,这大魏也有千千万万的儿郎愿舍身报国。
杜兴作为收服北胡的主将都不反对,那剩下想要叫杜兴劝劝太子的臣子们也就都安生了。
别问为何安生得这么快,问就是他们不安生难道还去寻死觅活吗!
太子何人不清楚?
决定的事还能容臣子反驳的?
殿下英明神武,要办的事从未有错,所以殿下这么做肯定有殿下的理由!
他们没帮到殿下忙,哔哔起来腰杆子都挺不直好不好。
至于叫皇上劝?
算了,皇上没退位前都不管事,如今都要退位了还说个屁啊。
此后,大魏九州并存。
-
北胡的事一定,四月初,礼部诸事办妥,魏皇正式退位了。
太子登基,该国号为盛元。
盛元一年,风调雨顺,完事顺遂。
-
十皇子是在四月中旬跟着五皇子一道回来的。
两人一回来,就立刻懵逼了。
尤其是五皇子。
他才离开没几个月吧?
这怎么就多出了个北胡自治区不说,且父皇退位,九弟还登基了呢?!!
三件事,哪家论到别处都是值得细细商讨的大事,偏偏还赶在了一堆。
兄弟俩一入境,就跟被人敲了一闷棍一样,听到这消息好几天都没回过神来。
总觉得他们不是离开了几年/几个月,而是离开了一个世纪似的。
变化太大,叫人无从适应。
兄弟俩走水路回的京,日程缩短了一半。
然而一入儋州,十皇子突然惊醒了。
他觉得自己此时不应该回京的。
因为啥还要叫人说吗!
(https://www.wshuw.net/2679/2679143/20673587.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