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毕竟是让曹操赞为肱股之臣的荀彧,战时坐守后方的他也确实从来没让曹操失望过。
两人去到荀府,发现荀彧并没在家,猜测就是在司农院了,于是他们再次改道去了司农院。
司农院里,士子众多,毕竟大司农之下,设有都内、平准、籍田等六十多个官职都是协助荀彧办公的。
见到曹操和典默,一脸憔悴的荀彧从堆满了竹简的台案上站了起来迎上,“稀客稀客,丞相和子寂今日怎么想起到司农院来了。”
见老曹瞥了一眼里间,荀彧赶忙笑道:“坐下说话,快快有请。”
奉了茶,三人都坐下后,曹操才沉吟道:“巡防营统领徐晃报称近日许昌城内的暗子和死士都增多了,我和子寂想着过来找你商量一下应对之策。”
像这种外来人口的管理,从归属权来讲,也是算到司农院的。
荀彧叹了口气,道:“丞相,这段时间兖、豫二州多地都有天灾人祸,救济和纳粮可把司农院忙坏了,加上关中一带战火不断,各地人口流动频繁,我管理这些事宜可是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了。
这还不算徐州的籍田、税收等问题,所以难免有所疏漏,请丞相恕罪。”
曹操摆了摆手,“行了,我来这里也不是问罪,更不是听你诉苦的,从户册管理上,可有办法将潜伏在许昌城里的暗子和死士都找出来?”
荀彧为难道:“可是可以,就是要耗费不少人力。”
他看着忙到不可开交的司农院众士子,表示自己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司农院里无闲事,哪一件都放不得。
“我在想,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户册制度?”
典默说完,荀彧和曹操都狐疑的看着他。
典默耸耸肩,随口道:“你们姑且听之。”
于是,典默便开始说起了心中的户籍管理制度。
汉朝的户籍管理制度基本框架都是沿用了秦朝的,比如将老百姓按五户一伍,十户一什的办法进行管理,分别设立伍长和什长,闲时耕种,战时从军。
然后再采用连坐的方式,如果有一户出现了逃跑或者迁徙,直接拿伍长、什长问罪。
这种高压态势就是逼迫百姓就地营生,限制人口流动。
弊端就是人家一逃可能就是一个伍的人,甚至更多,而且容易出现农田被荒废,因为你一个伍总共才五户人,一旦征兵,剩不下劳动力了。
在典默的心中,首推还是大明的里甲制。
即110户编为一里,选出其中十户人多财多的为里长,其余百户分十甲。
在被征兵的时候,十甲每年轮换,由一位里长带着十位甲户去服徭役,次年另换一批,每户十年一轮换,保证了绝大多数百姓可以有时间进行农业生产。
另外一个关键点就是路引,因为户籍已经造册,任何人要离开都需要路引,如果没有路引就无法进城或过关,这是防范暗子和死士最好的方法了。
像这种跳出这个时代框架的制度,曹操听的有些发蒙,就连精通此道的荀彧也只是听了个大概。
“路引倒是个好东西,如果我们也在百姓中设领路引,那这些死士和暗子就无法进城了。”曹操只是凭直觉认为路引的制度不错。
不仅能更好的管理户籍人口,也能杜绝刺杀事件。
荀彧挠着头,苦涩道:“办法确实是好办法,就是吧...如果各州都采用这种方式,不知要先搁下多少事宜。”
(https://www.wshuw.net/2678/2678594/20684751.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