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疯了!你让一个司机当官? > 第3341章

第3341章


曹操这个人历来非常重视人才问题。在联军讨伐董卓与袁绍对话时,曹操:“吾任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可见曹操对人才问题的重视与认识。

而清王夫之在《读通鉴论》“(曹操)其终强而夺汉者,居四战之地,恃智恃力,而无河山恃之可恃以生骄怠也”。曹操之所以可以由弱到强大,最终曹丕还夺取了汉江山,根本的原因在于他凭借他自己和手下的集团全体成员的才能共同奋斗。如果不是凭借人的才智和能力而凭借河山之险固,会出现袁绍那样迅速败亡的悲惨遭遇。

曹操刚起步的时候,就得到了家族的有利支持,夏侯氏的夏侯敦、夏侯渊;曹氏的曹仁、曹洪,曹真和曹休也不远来投奔。最初之际,曹操仅有快根据地,兵微将寡,而曹操出身于为世人所不齿的宦官家族;为了充分发现、利用人才,曹操在自己队伍中发掘人才的同时打破当时的门第观念,提拔重用出身于社会下层的文人武士,争取中地主阶层的支持,并尽量利用投降过来的敌方人才。虽然当时发生了陈宫不满曹操杀边让而勾结吕布叛乱的事件,可并没有让曹操放弃“唯才是举”的方针。196年,曹操迎汉帝,成为东汉政府的代言人,有了政治上无与伦比的政治优势,士人不论是为了曹操而来还是为了恢复汉室而来,都不得不为曹操服务。建安十五年,曹操颁布《求贤令》,十九年再次下令,二十二年第三次颁布,这就是有名的求才三令。曹操的“唯才是举”,反对两汉以来奉行的“德行”和出身门第的传统思想,对当时的社会思想具有很大的意义,当代有学者指出“标志着政治社会道德思想上的大改革”。

后来曹丕为了登基,被迫向世家大族妥协,采取九品制,依靠世家大族的势力来维持统治,同时大力压抑曹氏兄弟,终于在曹、夏侯家实力派人物曹仁、曹洪、曹真、曹休、夏侯敦、夏侯渊、夏侯尚过身后大权不得不交到代表世家大族的司马家族。东汉末年的大乱,造就了全国性的人才流动,出身于世家大族的人才要夺回失去的政治经济特权,中下社会阶层的人才则希望因此展现自己的才华,改变一向以来的地位。曹操身边有以汉帝为首的东汉政府,实际上这就是曹魏政权两面性的辨证统一,无论士人们主观上是向汉还是向曹,在客观上都是不能分开,演义上关羽提出的“降汉不降曹”不过是自欺欺人之法。清朝人赵翼在谈到荀文弱弃袁绍而投奔曹操时“yu计诸臣中,非操不能削群雄以匡汉室,则不得不归心于操而为之尽力,为操即所以为汉也。”,赵的法不针见血指出了当时很多士人不得不为曹操服务的事实。曹操有“正统”的名分和地位,也有唯才是举的正确方针,具备了其他军阀无与伦比的优势地位,他在为社会中下阶层人才打开政权大门的同时也注意选用世家大族,避免了人才的片面性,所以其人才阵营中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

曹操的人才中,从老兵中提拔于禁、乐进、典韦等将领,从敌方投降过来人才中起用张辽、徐晃、张邰、陈琳、贾诩等人,从地方豪强中起用李典、李通、许褚、藏霸等,从东汉政府中官吏中提拔荀文若、荀攸、王郎等,从普通士人中起用郭嘉、程昱、刘晔等。这些人才都是曹家大厦的顶梁柱,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


  (https://www.wshuw.net/2404/2404494/9164032.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