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14章
夜深人静,几堆奄奄一息的火堆正在释放最后的热气。
值守的役人坐在石头上,用手撑着下巴小睡。流人中有的辗转反侧,有的鼾声大作,荔知坐在远离篝火的营地边缘,正借着月光聚精会神捣鼓什么。马车静静伫立在身后,为她挡去夜幕下的寒风。
汗水从额头滑落,荔知抬起手背擦了擦汗,心满意足地看着忙活一夜的成果:
由无数粗枝和藤蔓编织而成的简易木橇。
有这个木橇,谢兰胥就不必依靠役人背来背去也能活动。
她还拆了自己唯一的手帕,用棉线加固木橇上的拉绳。手帕只有那么大,荔知为了每条棉线都用在刀刃上,简直绞尽脑汁。
谢兰胥看见她千辛万苦打造的“豪车”陷入沉默。
架不住她的热情,谢兰胥最终还是勉勉强强地上了车。他大概是第一回坐紧贴地面的“车”,整个上身都僵得一动不动。
谢兰胥架不住她的热情,勉勉强强地上了车。他大概是第一回坐紧贴地面的“车”,整个上身都僵得一动不动。
荔知双手抓着拉绳,咬牙使劲儿,木橇载着谢兰胥缓缓走了一步。
谢兰胥还没习惯木橇的存在,荔知发力的时候他本能地抓住了木橇边缘,脸上闪过一丝紧张。
“殿下什么都不怕,却怕坐木橇?”荔知被他如临大敌的神情逗笑。
“我不怕坐木橇,我怕坐你拉的木橇。”谢兰胥不咸不淡道。
“凡事都有第一次,等我多拉几次熟练就好了。”荔知笑眯眯地说完,才意识到在谢兰胥面前说“我”是失礼的。
“殿下,民女……”
荔知补救的话未说完,谢兰胥就打断她道:
“你我如今还需要讲究那些虚礼吗?”
这倒也是。
荔知大大方方地笑了笑,说:“既然如此,殿下今后也别叫我荔姑娘了,直呼其名便好。”
正在这时,不远处响起甄迢的吆喝声。
流人们又要准备上路了。
“我去叫人来帮忙,殿下稍等。”
荔知叫来附近的一名短解,帮着将谢兰胥抬上马车。那张还没来得及派上用场的木橇,也被她小心翼翼地放进车厢。
没过一会,一名短解坐上车头,驾车走向前方。
托谢兰胥的福,荔知不用再跋山涉水,不少流人因此对她横眉怒目,认为她用了不光彩的手法讨好了甄长解和皇孙。
荔知对外界的流言蜚语毫无关心。
为了给自己和谢兰胥找点能够安心吃下肚的东西,她已经费尽苦心。
朱氏还是时不时找她勒索干粮,荔知看在两个半大的弟弟妹妹的份上,总是将不那么容易被动手脚的干粮让给朱氏。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
她从一开始的卵足了劲蛮拉木橇,到后来知道用什么角度和姿势最省力气,在风清丽日的时候,她不顾他人异样目光,拉着谢兰胥在附近遛弯散心。
在大多数时候,天空都飘着飞扬的雪花。越是山岭,越是有厚厚的积雪,一脚下去雪可漫过流人的膝盖。这种时候,她和谢兰胥只能留在车上。
尽管木格窗挡住了寒风,雪花依然可以从锦帘的缝隙里飘进。
车厢内的气温比车外好不了多少,但她穿上了谢兰胥的大氅,在她冷得冲手心哈气的时候,谢兰胥会给她一个拳头大的铜手炉,里面装有仍有余温的灰烬。
每到夜幕落下,车外的流人都不敢放心闭眼。队伍中时常发生为一件破衣服,一口馊馒头打得你死我活的事。
在生存面前,人和野兽无异。
能够留在车上的荔知已经比旁人好上太多。
流人队伍的规模每个月都在缩小,有半路病死的,也有抵达目的地离开队伍的。
压抑和寂寥的空气沉甸甸压在流人上方,直到积雪消融,天气回暖,情况才逐渐好转。
三月初,阴沉许久的天空终于放晴。
荔知软磨硬泡下哄出谢兰胥到马车外透透气。她拖着木橇,带着谢兰胥在营地附近转悠。甄迢和其他役人已经习惯这个显眼的组合,只要不是离得太远,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傍晚的夕阳带着火焰的余温,像条橘红色的毛毯,将两人亲密裹在一起。
荔知摘下野花,献宝似地拿到谢兰胥面前,一双眼睛笑成月牙弯弯。
“殿下你看,路边的野花都开了——”
谢兰胥对野花不感兴趣,但还是给足面子“嗯”了一声。
一边拉着谢兰胥转悠,荔知一边收集可以吃的野菜。
她把收集到的野菜放进一个破衣服改制的布口袋里,然后趁无人注意的时候,利用煎药的机会,偷偷煮成野菜羹。
两人就靠东拼西凑度过冬天。
同样的艰辛,相互依靠着似乎也没那么难熬了。
“殿下,你看那是什么?”荔知忽然停下脚步,手指指向一棵树下。
她眨了眨眼睛,怀疑自己饿出了幻觉。
谢兰胥随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见了那一片大大小小的小伞。
“蘑菇。”谢兰胥说。
荔知拉着谢兰胥靠近大树,蹲在跟前瞪大眼睛观察。
这些蘑菇有高有矮,有浅白的有淡黄的,伞面也有大有小。荔知试图从中找到她在餐桌上见过的种类,但要么就是完全不同,要么就是有些相似,荔知拿不准其中到底有没有可以食用的蘑菇。
为了稳妥,不吃最好。
荔知的理智还在,可她想起鲜美的蘑菇汤,还是不免心里痒痒。
“殿下怎么说?”荔知转头看向木橇上的谢兰胥。
谢兰胥皱眉:“我宁愿吃野菜羹。”
“也是。”
荔知决定听谢兰胥的,拉着他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树下的蘑菇林。
可惜……她看了那么多杂书,怎么没一本教怎么认毒蘑菇的呢!
荔知懊悔不已,回了马车依然时不时想起那片肥美的蘑菇。
夕阳完全坠落后,月亮爬上了天空。
流人们三三两两前去林中小解,荔知趴在窗户上看,猜测有没有人发现那片蘑菇林。没过多久,林中传来惊喜的呼声,蘑菇二字让周围的流人一窝蜂地跑了过去。
荔知回头看向谢兰胥:
“殿下,有人发现蘑菇林了。”
谢兰胥靠在车壁上,手拿一卷手抄本,不咸不淡地应了一声。
“殿下在看什么?”荔知凑了过去。
她翻开书的正面,看见手写的道德经三个字。
荔知立马松开书页,仿佛是什么洪水猛兽。谢兰胥一眼就看出缘由,瞥她一眼道:
“不爱看?”
荔知苦着脸。
谢兰胥轻轻笑了一声:“我也不爱看。”
“那你还看?”荔知问。
“打发时间。”谢兰胥说,“反正没事可做。”
荔知心道她便是无事可做也不会去看这种催人入睡的书。
她趴在木格窗上,继续百无聊赖地发呆。
不一会,林中陆续有人跑出,手里或多或少抓着一把蘑菇。荔知还看见了荔家人,郑氏和荔晋之慌慌忙忙地从林中走出,胸口鼓鼓囊囊,隐约有蘑菇的身影。王氏和荔惠直也是一手一把蘑菇,荔惠直兴奋不已,小脸上满是笑容。
荔知本想在王氏经过马车时提醒她蘑菇有毒的可能性,王氏却在注意到她的目光后,将两手的蘑菇藏在身后,绕路快步走过了马车。
“他们不会听你的。”谢兰胥说。
荔知何尝又不知道呢?
饥饿的人不会因为几句没有依据的猜测就舍弃到手的美味。
不多时,锅炉架起来了。
流人们从没这么团结过,有锅的献锅,有盐的献盐,有菇的献菇,所有人都围在小小的锅炉前,不停咽着口水。
马车里的荔知闻到若有若无的蘑菇汤香味,肚子发出响亮的叫声。
她尴尬地回头望了眼谢兰胥,后者不动如山,头也不抬。
荔知好奇他在蘑菇汤面前也不为所动,开口道:
“殿下?”
谢兰胥“嗯”了一声。
“你不饿吗?”
谢兰胥没有回答饿还是不饿,他只是轻描淡写道:
“习惯了。”
同样是流放多少天就饿了多少天的荔知,丝毫没有觉得饿习惯了。
如果大家都吃不上东西还好,如果有人吃起好东西——比如现在的蘑菇汤,她就饿得肚里痒痒,像是有只手不停抓来抓去。
“我的厨艺很好,”荔知说,“等到了鸣月塔,殿下一定要试试我的手艺。”
谢兰胥又“嗯”了一声。
“殿下,我们走了有一半的路程吗?”荔知又问。
“不知道。”
“甄迢一定知道,殿下可以问——”
道德经盖住荔知的视野,也打断了她没说完的话。
“安静,节省体力。”
多说两个字能费什么体力?
荔知撇了撇嘴,倍感无趣地继续观看车外的热闹景象。
一锅蘑菇汤,让死气沉沉的流人们都活了过来。许久未见的笑容出现在人们身上。有文人受到取笑,因为他在喝蘑菇汤前忍不住有感而发吟了一首蘑菇诗;有人连喝两碗热汤还不够,拿着空碗向锅前的人赔笑想要再盛一碗。
有人喝了个水饱,倚靠着树干,对着明月唱起思乡的歌谣。役人罕见地没有阻挡,反而跟着歌声踩起拍子。
在悠扬的歌声之中,不少人都低头抹起眼泪。
荔知也被勾起思乡之情,低声哼唱起来。
京都,那个她和双生姊妹一起长大,储存着她们所有回忆的地方。
“你想家了?”
这是谢兰胥今日第一次主动向她递话。
荔知情绪低沉,点了点头。
谢兰胥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变化,但他看了荔知片刻,说:
“会回去的。”
荔知笑了。
“我信殿下。”
月光皎洁,夜色静谧。
流人们露出难得的笑容。
一锅蘑菇汤,让人们回到过去无忧的时候。
荔知望着天上的圆月,不知不觉坠入梦乡。这是她自流放后睡得最沉的一次。梦乡中,她见到了久未入梦的双生姊妹。
她含笑告诉她,一切都会好的。
一切都会好的。
荔知在睡梦中呢喃。
第二日天不亮,她被撕心裂肺的哭声吵醒。
推开木格窗一看,王氏扑倒在荔惠直身上,痛不欲生地嚎哭着,将往日引以为傲的贵族风度抛之脑后。
荔惠直一动不动,绀青的脸上没有一丝生机。
(https://www.wshuw.net/2404/2404451/4684765.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