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无限流光 > 第397章 安乐死

第397章 安乐死


相信大家都知道,所谓的安乐死就是对于那些已经无法救治、处于极度痛苦中的病人,通过停止治疗并使用特定的药物来帮助他们结束生命,让他们能够毫无痛苦地离开人世。

而“安乐死”这个词汇其实源自于希腊文,其本意是指“幸福”地死亡。

具体来说,它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安乐地、没有痛苦地走向死亡;另一方面则是指无痛苦而致人死亡的技术或方法。

这样的解释,或许可以让人更深入地理解安乐死这一概念背后的意义和内涵。

当然,关于安乐死是否应该被合法化,以及如何实施等问题,在国际范围内都仍然存在着广泛的争议和讨论。

我国对安乐死的定义,是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

与无痛苦而致人死亡的注射执行死刑方式相比,达到了高度惊人的统一。

要强调的是,我国截止到现在,一直是不承认安乐死的,实施安乐死会涉及到故意杀人犯罪,一定会受到执法机关的追究。

而注射死亡是是我国法定执行死刑的一种执行方式,与枪决同属死刑执行方式的种类。

全程仅需30秒,患者可以在全程无痛苦中离开人世,那么我国为何不将“安乐死”合法化呢?

安乐死的理论和实践,都有很长久的历史。

柏拉图是赞成把自杀作为解除无法治疗的痛苦的一种办法。

毕达哥拉斯等许多哲人、学者、政治家都认为,在道德上对患有不治之症或绝症的人,根据患者个人意愿实施自愿的安乐死是合乎个人意愿的,也是合乎法理的。

其他国际社会也有些安乐死的类似报道。

尽管安乐死至今还没有在多数国家合法化,但人们对给予病情危重而又无法治愈的病人,以死的权利和自由,以摆脱残酷的病痛折磨的做法,愈来愈多地给予了采取同情的态度,认为这是符合人道主义精神的。

虽然西方许多国家都把安乐死看成犯罪行为,但支持实行安乐死的人数在不断增加。

安乐死毕竟涉及到结束患者的生命,如果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这一行为很容易被等同于故意杀人,从而引发法律纠纷和伦理问题。

在我国当前的法律体系下,对于什么是安乐死、哪些情况下可以实施、由谁来实施、如何实施等关键问题,缺乏明确和具体的规定。

这种模糊性不仅增加了法律执行的难度,也可能导致权力的滥用,就如同“被精神病”的法律后果一样。

其次,生命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

任何形式的生命剥夺,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法律程序和审查。

安乐死涉及主动结束患者生命的行为,这与生命权的绝对性存在着潜在的冲突。

一旦安乐死合法化,可能会引发一系列道德风险。

例如,家属可能出于经济压力或其他私利考虑,而推动患者选择安乐死,医生也可能因判断失误或受到外部影响而作出不恰当的决定。

这种种风险在当前的社会道德和法律框架下,是难以接受的。

三、社会文化层面的因素

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百善孝为先”的观念深入人心。对于身患绝症的患者,家属通常会竭尽全力进行救治,以尽孝道。实施安乐死可能与这种传统观念相悖,从而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另外,安乐死在我国仍然是一个较为敏感和争议的话题。

公众对于安乐死的接受度有限,这也制约了其在我国合法化的可能性。

由于法律、伦理道德以及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制约,安乐死在我国目前尚未被认定为合法行为。


  (https://www.wshuw.net/2202/2202637/11110746.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