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漫游影视诸天之旅小说最新章节 > 第112章 畅谈辽东

第112章 畅谈辽东


当陆诚见到熊廷弼之时,这位已经五十岁的未来辽东经略,正在观看地图,地图上正是如今辽东的情况。

  “大人,人来了。”

  熊廷弼转过身来,上下打量了一眼陆诚,见陆诚高大健壮,身上还有一种军人特有的杀伐之气,不由得点了点头。

  “你叫陆诚?是从萨尔浒战场上逃出生天的总旗官?”

  “是的,大人。卑职是杜松总兵麾下的一名总旗。”

  “萨尔浒之战中,西路军主将和两位总兵尽皆战死,数万将士被建奴屠戮殆尽,你又是如何逃出生天?把这场大战的详细情况给我讲一遍。”

  “是,大人。当时,杜总兵率领我等孤军深入,与其他几路大军失去联系。王总兵和赵总兵也曾劝说杜总兵,但杜总兵立功心切,执意寻找建奴主力,想要与其决一死战。

  三月初二,努尔哈赤亲率数万大军围困我军,两军激烈交战,及至午时,天色阴晦不明,咫尺难辨。杜总兵下令点燃火炬照明,以便使用火炮攻击敌军。然敌暗我明,建奴趁机放箭,我军死伤惨重。

  之后,敌军乘着大雾,越过堑壕,拔掉栅寨,进攻我军大营,我军将士拼命奋战,怎奈寡不敌众,且敌军装备精良,士气如虹。我军的情况,想必大人也知道。这一战,几万人被建奴屠戮殆尽。三位总兵全部战死。

  卑职血战一天,最终力竭,昏死过去。幸而当时整个战场被大雾笼罩,卑职又被埋在死人堆里,得以保全性命。

  次日凌晨,卑职从死人堆里醒来,周围已经是尸横遍野。卑职四处寻找食物饮水,发现有四名建奴正准备斩杀我军两名将士,便和同样侥幸活命的锦衣卫小旗沈炼,一同袭杀了四名建奴,救下了守备陆文昭和监军郭真……”

  如实讲完所有的情况之后,陆诚又补充了两句:“卑职所说一切,句句属实。大人如有不信,尽可派人查探。”

  熊廷弼此刻还未被任命任何官职,自然不可能去查陆文昭和沈炼两个锦衣卫,更不可能去查太监郭真。

  当然,就算是熊廷弼派人去查,陆诚也并未说谎。

  熊廷弼听完整个过程之后,沉吟片刻,才开口道:“你既然能够从尸山血海中活命,想必武艺不差。我这有个看家护院的,手上也有几分本事,不如你和他过几招?”

  “当然没问题。”

  其实,熊廷弼还真有些不信陆诚说的话。

  十年之前,也就是万历三十七年,熊廷弼当时正在巡查辽东,新任辽东总兵杜松,大败蒙古插汉部,但却误伤了已经归顺大明的款夷部落。

  熊廷弼很不赞成杜松这种为了功劳误伤“盟友”的举动,但也不想刺激杜松伤了下面军士们的士气,故而在可以朝廷的奏书中,熊廷弼既肯定了杜松的功劳,也建议朝廷应当谨防蒙古部落的报复。

  后来,蒙古部落果然奇袭明军,屠杀百姓。熊廷弼自然是将这件事归咎在了杜松头上,使得杜松被朝廷罢免。

  但杜总兵在朝中有不少言官支持,都为杜松求情。而且熊廷弼在官场上到处树敌,不少言官都站出来弹劾熊廷弼,支持杜松。

  故而,熊廷弼和杜松是有旧怨的,甚至从骨子里看不起杜松。

  想想也能理解,熊廷弼已经连续坐了七年的冷板凳,他当年罢免的杜松反而是继续当总兵,甚至杜松还成为了一路军的主将。

  只是杜松无能,直接导致数万大军全军覆没。

  只要想想这其中的过程,就可以知道熊廷弼对那位杜总兵会是个什么态度。

  陆诚又是杜总兵麾下的总旗,熊廷弼对陆诚自然不会有多好的态度。之所以愿意见陆诚,也是想要从陆诚口中了解更多萨尔浒之战的情况。

  当然,陆诚也只是一个小小的总旗,熊廷弼就算是看不起杜松,碍于自己的身份,也不会和一个小小的总旗为难,平白丢了身份。

  但如果陆诚在接下来的表现不堪,是个草包,那熊廷弼绝对会直接把陆诚轰出去。

  陆诚既然来到了这里,自然也是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随着熊廷弼一声招呼,一个体型彪悍,带着腰刀的护卫走了进来。

  “裴虎,这位是陆诚陆总旗,你和他过几招。”

  “是,老爷。”

  随后,两人来到院中空地,那人看向陆诚:“陆总旗,请出刀吧。”

  面对这位气势凶悍的对手,陆诚只是微微一笑,随手将腰刀解下,拿在手中:“请!”

  见陆诚并没有抢先出手,那人也没客气,向前一步踏出,手中佩刀连带刀鞘朝着陆诚砸了过来。

  陆诚跟随丁白缨学了一个多月的刀,早已经不是之前的刀法小白,当即一个闪身避开对方的攻击,手中的刀鞘重重击打在对方的刀鞘上。

  只听铛的一声响,那人佩刀上的木质刀鞘,直接被这一击打的碎裂开来,对方的手腕更是被直接震的一阵颤抖,身子也被带的有些不稳。

  不等对方反应过来,陆诚的刀鞘已经架在了他的脖子上,随即后退一步:“承让。”

  不远处的熊廷弼目光一凝,也是有些心惊。他这位护卫也曾是一名勇士,以一当十不在话下,却没想到只是一个照面儿,就败在了陆诚手中。

  见识到了陆诚的武力值之后,熊廷弼对陆诚之前说过的话又相信了几分。

  “陆总旗,我还有些话想要问你。”

  “大人请说。”

  “你既然历尽艰辛,才从尸山血海中逃得性命。为何又要来见我?难道你还想回到辽东?不怕战死在沙场上?”

  “大人,卑职十七岁当兵,一直待在辽东,亲眼见识过建奴鞑子的凶残。如今,萨尔浒之战过后,建奴获得了大片的土地和人口,实力进一步加强。早晚必将进犯大明,占我疆土,杀我百姓。

  卑职从小立志从军,是听着卫青、霍去病的故事长大的,更是崇拜本朝的戚继光将军。尤其喜欢戚将军那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卑职虽然位卑职小,可也是大明武将,也有一颗杀敌报国的心。”

  熊廷弼满意的点点头:“听你说话,倒是颇有几分见识。我来考考你,你对如今的辽东局势如何看?”

  “这场战败之后,关外之地已经尽在建奴的铁蹄之下,战争的主动权已经不在我方。为今之计,只有快速稳定局势,先收拢溃兵,稳定人心。必要之时,或可斩杀逃跑的将领。

  如今,敌军的兵力、粮饷供给都已经超越了辽东守军。理应以防守为主,固守城池,提升防御能力,才能挡住建奴的进攻。

  与此同时,也不能坐视建奴发展壮大。可以训练小股精锐部队,以游击作战的方式,不断的袭扰建奴后方。建奴刚刚占领了辽东大量城池,势必分散兵力驻守。可趁建奴立足未稳之际,不断的袭扰,让建奴无法安心发展,为我方恢复实力争取时间……”

  陆诚侃侃而谈,所说的这些内容,与熊廷弼未来在辽东的各种举措,基本一致。

  熊廷弼闻言大为震惊,完全没想到陆诚一个小小的总旗官,竟然会有这般见识。

  到了此时,熊廷弼对陆诚已经是刮目相看。即便陆诚只是纸上谈兵,单单是这一份见识,就足够做一个幕僚参谋。

  当然,陆诚还有很多针对辽东的方略,并没有直接说出来。仅仅是刚刚说的这些,已经足够了。

  这还要感谢系统,并没有封印陆诚上一世的记忆。或许是陆诚上一世过的比较简单,也没有什么感情线。

  陆诚上一世在科研和训练之余,也没少看各类书籍,华夏历史与世界历史,各种近现代军事家的理论着作等等。

  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特战队员,或许还不算太难。但想要成为一个全能型的特战兵王,特战指挥官,就不能只懂冲锋陷阵,还要懂得战术战略,拥有全局观和战略思维。


  (https://www.wshuw.net/2114/2114065/11111031.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