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漫游影视诸天之旅小说免费阅读 > 第166章 孙承宗

第166章 孙承宗


22

  早在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时候,就见到印第安人在玩一种非常有弹性的球。在当地人口中,这种球是用一种树的眼泪做的。

  而这种树,就是后来的橡胶树。

  只是,当时的欧洲探险家们眼中只有金矿、银矿,并没有把橡胶这种东西放在心上,橡胶树也被继续埋没在热带雨林中。

  直到18世纪的1736年,橡胶树才被移植到了欧洲,并被欧洲人用来制作雨靴、雨衣。

  身为后世之人,陆诚自然知道橡胶这种东西对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性。

  方面,小日子之所以进军东南亚,其中有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东南亚的橡胶资源。

  橡胶的用途极其广泛,小到一双医用橡胶手套,电缆封皮,汽车轮胎,大到各种交通运输,电子电器,建筑工程,都会用到橡胶制品。

  有了橡胶之后,就可以大大加快工业进程。

  当然,橡胶这玩意生长在南美洲的热带雨林里,想要等探险队把橡胶树种子运回来,恐怕要等个一年多。

  天启四年(1624年)六月,朝堂之上的左副都御史杨涟,上书弹劾魏忠贤二十四条大罪,朝中大臣纷纷上书附和,对魏忠贤群起而攻之。但朱由校对这些弹劾全都视而不见,满朝文武全不顾,一心专宠魏忠贤。

  经此一事,魏忠贤更加肆无忌惮的铲除东林党人,先后处死东林党中有名的东林六君子,又下令捣毁全国各地东林党创立的书院。

  与此同时,熊廷弼因为与“东林六君子”有故交,也受到了党争的牵连。魏忠贤多次在朱由校专心做木匠活的时候,向朱由校进言,说是熊廷弼尸位素餐,在辽东经营数年,功绩寥寥,反而耗费了大量的钱粮物资。

  最后,天启皇帝被魏忠贤说的多了,也对熊廷弼产生了厌烦。

  天启四年八月,熊廷弼被罢官免职,兵部尚书孙承宗奉命前往辽东,接任辽东经略。

  好在熊廷弼在辽东经略多年,让辽东重新恢复了实力,也并没有丢城失地,虽然被罢了官,但起码不用像原本的历史上那样,被斩首示众,传首九边。

  送别熊廷弼之时,陆诚望着这位头发胡须已经完全发白的老人,心中也是有些感叹。

  熊廷弼的确是已经为辽东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五十五岁的年龄,看上去比70岁的人还要苍老。

  “经略大人,此番回到故乡,也不要再想其他。就在家中安享晚年吧。至于辽东,有我们这些年轻人在,绝对不会让建奴染指。”

  熊廷弼最后看了一眼辽东的大地,心中也是无限感慨:“老夫在辽东这里面,也无愧于朝廷,无愧于陛下。此番离去,今生或许再也无望回到辽东。这里的一切就交给你们了。孙承宗也是一位能臣,应当也能守住辽东。”

  其实,陆诚心中还是非常感激熊廷弼的。

  不仅仅是因为熊廷弼的知遇之恩,还有这几年来的帮助。

  这几年来,陆诚大力发展辽南,把生意做到了草原各部,还训练出了那么多的兵马。

  这要不是有辽东建奴的威胁,陆诚的所作所为都可以和造反画上等号了。

  而且,辽南发展这么快,赚取了那么多的钱财,又怎会不引人觊觎?

  如果不是熊廷弼在前面挡着,陆诚这边少不了会遇到一些麻烦。

  尤其是在前两年,陆诚还没有成为平辽副总兵之前,比那些各路总兵还要差上几级,那些总兵要是真想上门来分润生意,陆诚或许还真要有一些麻烦。

  好在熊廷弼压住了辽东的各路总兵,给了陆诚最充分的自主性,才让陆诚打开了如今的局面。

  不管怎么说,陆诚对熊廷弼都是怀着一颗感恩之心的。

  因此,在熊廷弼离开辽东之时,陆诚也让情报处派出一支精锐的行动人员沿途保护,并长期留在熊廷弼的家乡,谨防有人暗害这位老大人。

  熊廷弼走后,孙承宗坐镇辽阳,首先召集辽东诸将,肯定了辽东诸将这些年来的功绩,勉励了一下大家,安定了辽东诸将的心。

  之后,孙承宗亲自带人到各地前去视察,了解各族兵马的实力,防御的布置等等。

  当然,等孙承宗视察辽南的时候,陆诚也已经把该藏起来的都藏了起来。

  最新生产的后装枪、迫击炮通通都藏了起来,其他的蒸汽机、火药工坊等等,也都暂时封存一部分。

  士兵们手中拿的,也是最早制造出来的那一批前装燧发枪。

  即便如此,那些燧发枪的表现,也让孙承宗赞不绝口,还要走了几支,说是要拿去给朝廷的工匠仿制。

  陆诚倒是不介意这个,就算是朝廷倾尽全力去制造那些燧发火枪,可受限于技术条件,也很难快速生产出来。

  而且朝廷可没有雷酸汞做底火,更没有改良后的火药,无烟火药等等,就算是造出了带膛线的燧发枪,也比不上辽东早期出品的陆式一代步枪。

  相比于新式火枪,孙承宗明显对辽南的农业发展和生意更加感兴趣。

  在这个朝廷都缺钱的年代里,陆诚治下的辽南却能欣欣向荣,生机勃勃,这就让孙承宗不得不重视了。

  “陆总兵,没想到你不仅擅长领兵打仗,还能治理一方。仅仅是当个副总兵,倒是屈才了。”

  “大人说哪里话,这些都是辽南四卫的文武官员们上下一心,齐心协力的结果。末将也不过是带领着将士们,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种地的环境罢了。”

  “这已经十分难得了。如果辽东的各位总兵,都能像陆总兵这样,朝廷和陛下都能高枕无忧了。”

  在了解了整个辽东的状况之后,孙承宗又详细了解了草原上的蒙古各部以及后金的情况,最后做出判断,辽东现在还没有能力与后金展开决战。

  并且,孙承宗断定,后金在这一两年之内,必定还会大举进攻辽东。

  毕竟,后金在草原上的进展并不怎么顺利,想要进一步扩张,还是要把辽东拿下。

  综合各方面因素之后,可以得出结论,后金的下一次进攻,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直接从北关向南进攻沈阳,要么绕过科尔沁部,进攻广宁,切断辽东与关内的联系。

  随后,孙承宗向朝廷上书,详细说明了整个辽东以及后金的情况对比,并把自己对未来局势的判断也讲述了一遍,向天启皇帝申请,在辽阳、广宁外围建立防线,并加紧训练一批骑兵,以应对后金和草原的骑兵。

  天启皇帝也没想到,刚送走了一个死要钱的熊廷弼,现在孙承宗也追着朝廷要钱要粮。

  但孙承宗在朝为官多年,与朝中官员的关系远不是熊廷弼可以比的。

  很快,朝中不少官员都站出来支持孙承宗。

  再加上这两年魏忠贤也给朝廷捞了不少银子,天启皇帝最终决定,支持孙承宗修筑防线,大练兵马。


  (https://www.wshuw.net/2114/2114050/11110977.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