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李景行的科举之路小说全文阅读 > 第242章 举荐

第242章 举荐


李景行看着从宫里流水一般的赏赐抬到家里,也是为自家阿爷和大哥感到高兴。

  晚上的时候家人一块为阿爷和大堂哥他们庆祝,毕竟这可又是一项丰功伟绩。

  只要香州那一批实验过了,以后老百姓在秋季过后也是能够重新种上一批粮食。

  这样一年就有了两次的收获,这对于老百姓们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喜事。

  可以说有了这些东西的加入,以后老百姓们是真的不用担心会被饿死。

  民间更是夸赞的话跟不要钱一般,京城的老百姓又开始动不动提着一篮子自家的瓜果蔬菜就往李家丢。

  就连李有根他们出门大街上的小老百姓都是一口老爷子的打招呼问好。

  “观此一家,皆乃国之柱石,民之福星。老者心怀慈爱惠百姓,助民生之乐。

  其孙,立赫赫之功,聪慧睿智,筹谋善政利万民。

  女者展巾帼之采,一家皆非闲人,皆为大功臣也,实乃国家之幸,百姓之福,后世当颂其德,传其名,永志不忘。”

  没办法,京城的老百姓们,对李家是十分的追捧和热爱。

  就连在黄河那边治理的徐铭泽,都还没有同在那边的李玉玲出名。

  主要是李玉玲接触的人比较多,老百姓们更想要让李玉玲当一个榜样。

  所以传闻也是更美化了几分,所以天底下的百姓才觉得李家一家无闲人。

  个个都是在做古代千秋,造福百姓的大好事。

  就连他们的长公主殿下和李景行的夫人,以及皇后娘娘,京城的一些贵妇人,也以块的名义在香洲那边设立了大大小小好几个育幼堂。

  不知道帮助了天底下多少个无家可归的孩童,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所以说呀,人家不光男的有本事,女的也是在为天下苍生做贡献。

  这种才是老百姓眼中的好官,老百姓眼中的青天大老爷。

  李景行看到林子俊寄回来的信件,猜到了东岛国那边应该是蹦达不了什么了。

  一个是他们这段时间打了不少的败仗,而且他们就算是想联合其他的国家一块围剿。

  他们除了之前的内蒙离他们大庆的国土比较近一些之外。

  只有一个天域国比较具有威胁,不过听说他们国家最近可是在搞内斗,打的十分严重,估计还没有反应过来打算骚扰他们大庆。

  还有一匹中山狼,黔蜀那边的地形,不太好搞。

  所以现在东岛国是属于孤立无援的状态下,信件里面还说了对方想要求和的事情。

  就以对方卑鄙无耻的操作,估计也只是暂时之计。

  不过不只是对方需要休养生息,他们大庆也同样需要一些时间发展一批水军,和建造大船。

  不过就算他们求和不拿出点东西表示一下诚意,那肯定是没那么好容易糊弄过去的。

  果然,没一会李景行就被顺治帝急忙的召唤进宫里去。

  不出所料就是商量这件事情,李景行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求和可以,但他们那边好东西也不少,更何况骚扰了咱们这么久,这要是轻轻拿起轻轻放下。岂不是让他人觉得我们大庆的威严可以挑衅。”

  顺治帝觉得他的李爱卿说的十分有道理,要不是他们的大船还需要时间建造。

  这回早就被李景行带着人开着船把对方那块屁大点的地方夷为平地了。

  现在听到李景行打算让对方补偿一笔大的。当然没有意见。

  反而打算等明天早朝的时候跟百官好好商量一番,咱们要些什么东西回来?

  这要是跟他们没有隔一个海域的话,其实让他们割地赔款才是最合适的。

  不过就那嘎达远屁大一点的地方,他们还真瞧不上,还不如让他们赔一点有价值的东西。

  果然等到第二天上朝的时候,顺治帝宣布这个消息。

  百官们早就因为连续的胜仗变得膨胀起来,压根不会像以前一样,一听到求和就觉得很不错了。

  现在大家都是觉得这个仗哪里是对方说打就打,说停就停的。

  大家一听李大人打算让对方好好赔偿一番,让大家集思广益,想一想要让对方赔个多少?

  这话一出文武百官就变得热闹极了,看这架势就是要让对方大出血的样子。

  不过就算对方给了李景行,可没有打算就这样轻易的放过对方。

  那群人就是一群背地里的毒蛇,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就会瞬间翻脸不认人。

  什么休战都是对方实力不够,打算在暗地里继续蓄力。

  那群狼子野心的东岛人,看他们大庆地大物博,哪里肯放弃咬到的这一块肥肉。

  结果很快就商议出来了,顺治帝连忙让人快马加鞭送到汴州。

  反正想要休战的又不是他们大庆,如果对方不同意拿不出来,就等着他们大庆的铁骑踏到对方的小岛。

  至于李绍轩那边带着大家把冬小麦种下,此次的任务也算是圆满结束。

  他走的那一天,也是引得无数的百姓前来相送。

  这几个月的时间,他们把李绍轩的种种行为都看在眼里,他们的心又不是石头,早就被对方给捂热了。

  知道对方要走,大家只能前来相送,家里更是没有什么东西拿得出手来。

  不过在走之前,李绍轩还是书信一封给到他师兄。

  毕竟这一批冬小麦也是处于实验阶段,难免害怕发生什么意外。

  所以他打算让他师兄去农师院安排一位农官过来,帮忙照看一番。起码让香州的百姓能够让他们地里的冬小麦成功过冬。

  收到信的李景行,想了想觉得自家大堂哥还挺适合这次的任务。

  但这件事情总是要与对方商量一番,毕竟大堂哥媳妇孩子都在这里。

  他要是去香洲待上几个月的话  ,难免其他人也会有些意见。

  当李景行把这件事情告知自家大堂哥的时候,李景辉眼睛都亮了起来。

  在李景行这里是满口答应了,但还是犹豫了一下。

  “堂弟你等我一会,我去与你大嫂商量一番,放心好了,我会好好跟你大嫂说的。”

  李景行点了点头,这件事情本来就是跟家里人商量,家里人都同意的话,他就去皇帝面前给他请命。

  自家堂哥要是能够成功完成任务回来,少不得也是能够往上面升上一升。

  得到消息的罗慧芳,刚开始是有一些发愣,但想到了自家夫君的前程。

  夫妻两人分开几个月也没什么问题,大不了他可以陪自家夫君去。

  家里的孩子就留在这里,反正都有这么多人看。

  更何况然儿已经大了,懂事了,就是妹妹还有些小。

  罗慧芳是同意的,只等晚上大家一块吃饭的时候把这件事情提了起来。

  李有根肯定是支持的,几个孙儿都有出息才是他最愿意看到的事情。

  基本上家里人都没有人阻拦,当听到罗慧芳想带小孙女一块去的时候。

  钱氏他们都不太愿意,毕竟小孙女到底年纪还小,还是二堂嫂开口。

  说把雨儿留在这里跟薇儿作伴,也就离开几个月就回来了,大人走这么远的路还能吃得消?

  小孩哪里受得住?

  大家觉得这个建议都挺好,罗慧芳的确是舍不得自家夫君,也就同意了下来。

  好在李星雨还是挺懂事的,知道自家爹爹是要去做大好事,他这个做乖女儿的绝对不能拖后腿。

  更何况每天跟松哥哥和薇姐姐他们一块玩,还能去看福宝弟弟,虽然舍不得娘亲爹爹,可是她要坚强。

  事情决定了下来之后,李景行就进宫朝皇上说了这个事情。

  对方也知道,这的确是个问题,老百姓们第1次种植,这要是不派一个懂的人过去看着。

  发生意外,难免也会造成一笔不小的损失。

  再加上他这李爱卿从来就是举贤不避亲,他早就已经习惯了。

  毕竟对方推荐的人,的确都把事情完成的非常不错。

  没多久李景行就得到了旨意,出宫回到家中,让自家大堂哥这几天就准备准备。


  (https://www.wshuw.net/2085/2085491/11110900.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