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核聚变资料
就在炎国制定对策的同时,国际能源市场已经陷入了一片混乱。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所内人声鼎沸,交易员们焦急地盯着不断跳动的数字,脸上写满了恐慌。
"天哪,油价又涨了!"一个年轻的交易员惊呼道,他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这样下去,整个市场都要崩溃了!"
就在这时,一条新闻快讯在大屏幕上滚动播出:炎国宣布将向国际市场投放部分原油储备。这个消息如同一股清流,瞬间让躁动的市场稍稍平静了一些。
然而,当得知炎国提供的原油价格时,许多西方国家的领导人都不禁勃然大怒。
在的一次紧急会议上,大统领听完汇报后,气得脸色铁青:"这些炎国人简直是在敲诈!他们趁火打劫,利用我们的困境大发国难财!"
坐在一旁的国务卿却保持着冷静:"大统领先生,虽然炎国的做法确实让人不快,但不得不承认,他们的价格比现在的市场价还是要低一些。而且,考虑到目前的形势,我们似乎也没有太多选择。"
大统领听完,重重地叹了口气,脸上写满了无奈和屈辱:"该死的,我们居然沦落到要仰仗炎国的鼻息。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与此同时,欧洲各国的反应也大同小异。在布鲁塞尔的欧共体总部,各国代表正在进行激烈的讨论。
高卢代表愤怒地拍着桌子:"这简直是赤裸裸的勒索!炎国人以为他们是谁?居然敢这样对待我们!"
汉斯代表则显得更为理智:"我理解你的愤怒,但是现在不是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必须承认,如果没有炎国的石油,我们的工业将面临全面停摆的危险。"
约翰代表皱着眉头,缓缓说道:"虽然我也不愿意承认,但是炎国人这次确实占据了上风。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接受他们的条件。"
……
就在西方国家进行激烈讨论的同时,一艘艘装载着炎国原油的巨型油轮已经驶向了世界各地的港口。每一艘油轮的到来,都给当地带来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然而,随着大量资金流入炎国,国际社会对炎国的态度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一方面,他们对炎国的行为感到愤怒和不满;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炎国的石油,情况可能会更加糟糕。
在纽约的一家高档餐厅里,几位跨国石油公司的高管正在进行一次秘密会晤。
"该死的炎国人!"一位满脸通红的敌国高管咒骂道,"他们凭什么能在这种时候还有这么多石油?我敢打赌,他们一定是提前得到了消息!"
坐在对面的约翰高管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别天真了,伙计。炎国人早就在为这一天做准备了。记得他们这些年大力发展新能源的举动吗?我们当时还笑他们愚蠢,现在看来,愚蠢的是我们。"
高卢高管端起酒杯,苦笑着说:"最讽刺的是,我们现在还不得不向他们买油。每次看到那些天价账单,我就恨不得把炎国人碎尸万段!"
"但我们又能怎么办呢?"荷兰高管叹了口气,"没有石油,我们的企业就无法运转。我们只能忍气吞声,乖乖地掏钱。"
就在他们愤怒地咒骂炎国的时候,李阳正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远处繁忙的港口。一艘艘巨型油轮正在缓缓驶离港口,船身上醒目地写着"炎国石油"几个大字。
张国强走进办公室,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李工,好消息!我们的石油出口量已经创下历史新高。按照目前的价格,我们的外汇储备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李阳微微点头,脸上却没有太多喜悦的表情:"这确实是个好消息,但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这场危机迟早会结束,我们必须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推动我们的新能源战略。"
张国强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您说得对,李工。那么,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李阳转过身来,目光坚定地说道:"我们要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的投入。利用这次危机带来的资金,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大太阳能、风能和水电的规模。同时,我们还要加快核能的发展步伐。"
"核能?"张国强有些惊讶,"但是核能技术不是还很不成熟吗?"
李阳微微一笑:"正因为不成熟,我们才更要加大投入。相信我,核能将是未来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必须在这个领域占据先机。"
就在李阳和张国强讨论未来计划的时候,国际市场上对炎国的态度却越发复杂。一方面,各国对炎国的做法感到愤怒和不满;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炎国的石油,情况可能会更加糟糕。
在华府的一次闭门会议上,敌国大统领大统领正在听取一份关于炎国的特别报告。
"根据我们的情报,"一位中情局高级官员汇报道,"炎国不仅在石油领域占据优势,他们在新能源方面的发展也令人吃惊。他们的太阳能和风能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大统领皱起眉头:"这怎么可能?他们是怎么在短短几年内取得这么大的进步的?"
坐在一旁的科技顾问摇了摇头:"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但事实就摆在眼前。我们必须承认,炎国在能源领域的战略眼光远超我们的想象。"
大统领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看来,我们必须重新评估我们对炎国的态度了。他们已经不再是那个落后的农业国家,而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工业强国。"
就在世界各国绞尽脑汁思考如何应对炎国崛起的时候,李阳却早已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未来。他知道,这场石油危机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在炎国首都的一个秘密实验室里,李阳正在审视一份最新的研究报告。报告的内容涉及一种全新的能源技术——核聚变。
……
李阳站在实验室中央,手指轻轻敲击着桌上的一份资料,神情复杂而凝重。
那是一份厚厚的文件,纸张微微泛黄,边角处有些许卷曲,仿佛经历了岁月的洗礼。
然而,李阳知道,这份资料并非来自这个年代,而是他刚刚从系统中获得的。
这份资料的封面上,用简洁有力的文字写着四个大字:“核聚变技术”。
李阳缓缓翻开第一页,目光掠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公式,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激动。
这是他前所未见的庞大技术体系,甚至在他那个时代也未完全实现的终极能源技术。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深知核聚变的潜力和意义,这不仅仅是改变国家能源结构的关键,更是改变人类命运的终极武器。
核聚变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那时,物理学家们在探索原子核的奥秘时,逐渐发现了核内的强大能量。
1919年,卢瑟福通过爆破氮核首次实现了人工核反应,但真正让人类认识到核聚变潜力的,是上世纪30年代的科学突破。
1933年,英国物理学家弗雷德里克·霍伊尔和他的同事们提出了恒星内部的能量来源,就是核聚变反应。
恒星通过将氢原子核聚合成氦原子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源源不断地支撑着恒星的光和热。
这个发现让科学界意识到,核聚变可以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然而,尽管理论上明确了核聚变的巨大潜力,但要在地球上实现这一过程,却几乎是难如登天。
核聚变反应需要极其高温和高压的环境,才能使原子核克服库仑势垒,发生融合。
这种条件只有在恒星的核心才能天然存在,因此,要在地球上重现这一过程,人类需要设计出极其复杂的装置。
20世纪50年代,随着冷战的加剧,各国都加大了对核技术的研究力度。苏联和美国在核聚变研究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1952年,美国成功进行了氢弹试验,这枚武器正是利用了核聚变的原理。
虽然氢弹的爆炸释放了巨大的能量,但它是无法控制的核聚变反应,只能作为武器,而不能用于和平利用。
为了实现可控核聚变,人类开始尝试各种理论和实验方法。
1951年,苏联物理学家安德烈·萨哈罗夫提出了托卡马克装置的概念,这是一种利用强磁场约束高温等离子体的设备,试图在实验室中模拟出核聚变的条件。
托卡马克成为了核聚变研究的主流装置,许多国家纷纷投入到这一领域,建造了各种规模的实验装置。
然而,尽管数十年来,各国科学家在核聚变研究中取得了不少进展,但要想真正实现稳定、可控的核聚变反应,仍然困难重重。
高温等离子体的约束、稳定性、能量损失等问题,始终困扰着研究人员。
到了李阳所处的60年代,核聚变技术依然处于实验室探索阶段,距离真正的大规模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李阳的目光从资料上抬起,望向窗外。
窗外的世界依旧平静,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地面上,映出淡淡的光影。
(https://www.wshuw.net/2079/2079672/11110759.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