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小说 > 第209章 要做,可以,但是要徐徐以图之。

第209章 要做,可以,但是要徐徐以图之。


朱元璋现在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

  别管现在朱高炽现在给他描绘的有多的好,如果只能造出来两三辆汽车那也是白  说!

  就按照刚才朱高炽的说法,现在新奇无比的汽车要变成随处可见的马车一样。

  这需要多少的人力物力,朱元璋~都不敢想。

  所以只能是严肃的询问朱高炽,究-竟能造出来多少!

  不过在朱元璋的心里已经是做好了算计,即便是产量不多,为了应付战争他也会想  办法先造出来个几千台用来参战!

  朱高炽见朱元璋竟然就这样开门见山的询问出来他这次最主要的目的,顿时感觉无  比的惊喜。

  提高汽车产量虽然看起来操作很是麻烦,可实际上只要解决了现在工匠地位低的问  题之后。

  就相当好解决。。

  朱高炽本来就是想利用汽车一举解决现在工匠的问题,当即说道:

  “皇爷爷,如果按照现在奉天府的制造速度的话,  一个月顶多也就是十几辆!”

  “不过这并非是什么复杂的工序,只要有图纸跟熟练的工匠很快就能大规模的生  产!”

  “这汽车的难题就在于图纸而非在于制造!”

  “如果有足够的工匠的话,这个产能的速度会提高的很快,达到每个月上千辆不成  问题!”

  “消耗的钱粮呢?”朱元璋继续询问道。

  对于这个问题朱高炽其实一直都是有腹稿的。

  毕竟国库虽然经过了他的一番折腾现在已经是逐渐丰盈,可是朱元璋却是个雄主。

  他想干的每一件事都需要耗费大量的钱粮。

  作为皇孙儿,他自然也是要为自己的皇爷爷考虑的。

  不仅制造汽车的时候就已经跟工匠们核算出来了初次打造汽车时耗费的银子。

  还计算了如果大规模制造的话,能降低多少银两。

  “皇爷爷,我打造的汽车因为是初次打造的缘故,所有的零件都是手工磨出来的。”

  “而且用料上也是颇为的豪华。”

  “这样一辆汽车的制造成本在一百两。”

  “不过若是制造那种普通的汽车在大规模制造的情况下成本能降低到一半,五十两  银子即可。”

  “如果是制造可以运输货物的,需要在五十两的基础上再添加个二十两银子。”

  “当真这么便宜,皇孙儿你可别骗朕!”

  朱元璋听到朱高炽的报价,整个人都激动的站了起来。

  这价格可是大大超乎了朱元璋的意料!

  本来在他的心里,这样一辆汽车怎么也得耗银千两!

  这还是对自己的皇孙儿有足够多的期待才在心里想出了这么个价格来。

  可朱高炽直接在这个基础上减少了二十倍,造价竟然是夸张的五十两银子!

  朱高炽胸有成竹的说道:“皇爷爷,这是没有算工匠的人力成本,单独一辆汽车需  要的花费。”

  “如果我们有足够多的工匠,这个价格其实是很平常的。”

  “因为汽车并不是一个整体,是由很多个部分组成的,可以让工匠分别负责其中一

  个部分。”

  “这样一来,只要后期进行组装就好!”

  “皇爷爷要是想看看汽车的制造过程的话,皇孙儿明个就能给您安排!”

  朱元璋见朱高炽说的有理有据,其实在心里已经是认同了朱高炽的话。

  不过为了表达自己的重视,还是说道:“行,明个朕要亲眼看看怎么回事!”

  朱高炽见朱元璋此时心情不错,连忙趁热打铁道:

  “皇爷爷,其实皇孙儿有个请求,不知道您是否能答应下来?”

  朱元璋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说道:“想要什么赏赐?刚才朕不是答应你了么。”

  “你看,又急!”

  朱高炽站了起来,恭敬的说道:

  “皇爷爷,皇孙儿的这个请求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天下的匠人!”

  “皇孙儿想向皇爷爷求旨,提高匠人的地位,开设专门的匠人学校,培养更多的匠  人!”

  朱高炽说完,悄悄的抬头看了一眼朱元璋的表情。

  见他还是那副很开心的模样,放心了下来,继续说道:

  “因为皇孙儿最近发现,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离不开能工巧匠的帮助!”

  ……………

  “例如今天的汽车,虽然不能跟皇爷爷推行的那些政策一样改善百姓的生活条件。”

  “但是有了这样新鲜的事物,是可以缓慢的提升我们大明的国力!”

  “而且像是水泥,火器,汽车这些东西还都有改进的空间!”

  “如果能重视工匠的地位,培养出来一批能工巧匠,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去制造那些能帮助天下黎民百姓的新鲜事物!”

  “厚积薄发,只要数量足够多,大明的国力绝对会更上一层楼!”

  朱元璋一直看着朱高炽在自己的面前将这些话完整的说完,这才笑眯眯的说道:

  “皇孙儿,你可知这其中的阻力?”

  “朕虽然是皇上,但不是什么事情都能随我的意愿来的!”

  “尤其是新颁布的摊丁入亩等国策正在全国推行,虽然阻力重重,可还是在一步一  步的在实施!”

  “这时候去提高匠人的地位,有些操之过急了!”

  “目前最重要的,是求稳,不适合在大刀阔斧的做些什么事情了。”

  “这天下,士农工商,已经是千百年来深入人心的东西了。”

  “要做,可以,但是要徐徐以图之。”

  朱高炽看着朱元璋笑眯眯的样子知道自己的这个提议是被朱元璋否决了。

  不过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这确实是现在最稳妥的选择。

  官绅一体当差、纳粮,摊丁入亩……等等举措已经是触及到了那些世家大族的底  线。

  前段时日的豫州府生员集体罢考只是一部分人的初步试探。

  因为朱元璋这位马上皇帝的威慑力,害怕被抄家灭族,才忍着鼻子吃下了这个亏。

  如果现在动摇士大夫的地位,那就是在动摇整个大明的统治基础了。

  如果没有前面的政策,按照朱高炽的建议去提高工匠的地位没有问题。

  现在却不行!

  要做,也要等到一切动荡结束才可以!


  (https://www.wshuw.net/2074/2074076/11110934.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