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大明:燕王世子的非凡历程最新章节 > 第215章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第215章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按照金钟的话来讲,现在大明近乎都是官营炼铁厂,而且全年的铁产量能够达到1  万吨!

  虽然有一些私营炼铁厂,但都是一些小作坊并不会引起太大的风浪。

  在全国铁数量超标的情况下,其实如果真的按照朱高炽设想那样,先在两地之间暂  时性的修筑一段铁路是可以完全可行的。

  毕竟国库当中现在已经塞满了铁,而且官营的炼铁厂仍然在不断的开工,每天都在  生产出来足够多的铁用来丰盈国库。

  皇爷爷让他去全国各地建炼铁厂的目的是为了让他把技术推广出去,获得更多优质  的铁。

  实际情况是,现在的大明还真不缺炼铁厂!

  这一点是跟目前全国铁的库存数量爆棚是完全不冲突的!

  朱元璋身为一个在战场上厮杀多年的马背上的皇帝,自然是明白不同品质的铁对于  战争的走势会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

  像是一般的官营炼铁厂生产出来的铁质量都比较好,虽然杂质也有很多,但是经过  反复的淬炼之后,所锻造出来的兵器质量已经是上乘了。

  反而是那些私营手工工坊造出来的铁除了会浪费铁矿石之外,质量真的是参差不

  齐。

  朱元璋的意图之一,就是让朱高炽利用现有的权力,整治这些全国范围内的私营手  工作坊!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虽然推行儒家文化之后必然会导致一个结果就是重农抑商………

  但这其中的重农抑商,抑制的商人一直都是私营经济!

  也就是资本家的雏形!

  并不涉及到官方主持的商业活动。

  这二者是分割开的。

  自古以来各个朝各代对于官营经济其实一直都是比较重视的,换做一个比较容易理  解的词汇就是国有经济。

  将一切涉及到民生以及国家安全的商业活动划归国有,通过国家监管的方式一边帮  助国家赚取足够多的利润,另外一边也是保证人民的日常生活水平!

  明朝虽然刚刚经历战乱,但是现在南方的人民生活水平已经是逐渐恢复过来了。

  部分大地主已经开始兼并土地,而一些心思活泛的人开始在南方成立小作坊。

  去招募那些没有了自耕田的农民成为工坊里面的伙计,然后利用小作坊生产出来的  各种东西去售卖。

  赚取利润!

  这个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刺激经济的发展,但是也是不利于国家的稳定。

  毕竟这些伙计可不是由官府登记造册的,是流民!

  朱元璋应该是在最近这段时间从收集到的情报中察觉到了这方面的苗头,不过还没  有大张旗鼓的流行。

  只不过是在南方的部分城市有了这样的小作坊。

  干脆就把这个拿出来当做是一个考验交给了朱高炽,看看他能不能按照朱元璋的心  意去办。

  这也是最近这段时间朱高炽在府里面思索了这么久后得出来的一个结论!.

  不过朱高炽的心里还有其他不同的想法。

  这些刚刚露出苗头的资本主义萌芽对于大明这个封建主义制度国家而言,算得上是  一个非常好的刺激点!

  因为这些私营工坊主如果是想要从官方的手里抢生意的话,那他们产品的质量以及  产品的精美程度一定是要物美价廉才能去比得过官方。

  虽然这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官营经济的收入,但是从另外一方面而言又能刺激各行各  业的发展!

  朱高炽不知道朱元璋让自己处理这件事情真正的用意是什么,但绝对不是一棒子打  死!

  如果真的是要一棒子打死的话,其实真的没有必要去处理这么复26杂!。

  朱元璋只要颁布一条政令就可以很轻松的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所以现在交给朱高炽绝对是有朱元璋更加深层的意思。

  朱元璋的意思朱高炽并没有想明白,不过他现在已经想到了自己要怎么才能利用好  这些资本主义的萌芽。

  现在他可是有非常多新奇的点子,而且这些点子都离不开工匠创新!

  可如何把这些东西推广出去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

  这些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工坊主们如果还将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在用那些劣质铁器打  造出来的菜刀,农具,又或者是生产出来的劣质瓷器。

  那目光实在是太短浅了。

  朱高炽完全可以将他们利用起来,当做是他制造出来的这些新型事物的使用者以及  推广者!

  毕竟,他们跟传统的商人还是有些不同的!

  现在传统的商人大部分做的都是在利用信息差倒卖物资。

  这些新兴的手工艺工坊主们他们在做的是利用生产资料去制作,然后去售卖物品。

  这也是朱高炽想要见到的。

  没有什么是要比一个物美价廉的商品更能刺激消费了!

  如果同样一种东西,新鲜的事物不仅价格便宜,而且要比旧有的事物更加的方便快  捷,是一定可以快速的淘汰这些老商品的。

  大明的疆域如此之广大,仅是靠着朱高炽一个人是很难去将所有的事情处理的面面  俱到。

  所以,他必须要利用其他人的力量才能够更好的做到他想要去做到的事情!

  这就是朱元璋给朱高炽的考验!

  朱高炽不知道朱元璋在跟他说这些的时候,有没有已经考虑到未来手工业做作坊可  能的前景。

  甚至可能已经预料到了他会利用这些出现在江南城市当中的手工业工坊主来去推广  自己的产品。

  他不敢赌老朱的智慧。

  到现在他都琢磨不透老朱的想法。

  对于一个从无到有,打下一片大大疆土的皇帝而言,以多高的预期去猜测他都不为  过!

  老朱到现在已经向朱高炽展示了他极为恐怖的,对于新鲜事情的接受能力以及举一  反三的能力。

  最让朱高炽觉得震撼的,还是老朱那敢于大刀阔斧改革的魄力!

  从朱元璋的身上,朱高炽真的是已经潜移默化的学到了很多东西,不过这些念头暂  时被他压到了心底。

  现在他手上还没有那么多成熟的工匠,需要蛰伏一段时间,这些手工业工坊主们在

  江南在发展一段时间反而是更加能够符合他的利益。

  老朱给他半年的时间,他完全有足够的时间去处理这些人。

  不如先在北平跟奉天府两地之间铺设一条铁道,让老朱看看他之前描绘出来的火车  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https://www.wshuw.net/2074/2074063/11110928.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