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蒙古落败


阿尔丹溃逃,途径赫尔蒙山脉的时候,却见到了意料之外的一行队伍。

那队伍不过五十余人,站在河畔附近,似乎是在等着他的到来。

阿尔丹上前,下马。

此时他受伤的眼睛已经被包扎好,可这伤势显得他愈发的狼狈。

可这丝毫不影响他的脚步。

来到那黑衣锦袍之人的面前,阿尔丹脸上带着勃然的怒意:“你是来这里看本王的笑话吗?”

那人并未因为阿尔丹的怒火而有意思的怯意,反而上前了两步。

将头上的衣帽掀开,露出一张略显苍白的脸。

若是李雨晴此时人在这里,定然能够认出这人就是白旗落败之时,逃离国境的太政官。

“王爷何必把怒意发泄在我身上呢。”

“原本我们商议的便是,只做佯攻,绝不僭越。”

“偏偏王爷好胜心强,总想让北平燕王得个教训。”

“如今兵败,倒是怪起我来了。”

太政官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语气也冷得如同赫尔蒙山上的皑皑白雪一般。

“哼,别给本王废话,你答应本王的粮草和银两呢!”

“王爷放心,答应王爷的事情,我自然不会食言,粮草和银两已经悉数送到你们部族了。”

太政官淡淡说道。

虽然此次蒙古落败,但是他也不能落井下石。

毕竟蒙古这把好枪,逢时便能用得上。

这可是长期的交易,不至于因为一次落败,便就此了结断送了他们的合作。

他原本是想要借助蒙古牵制大

明的兵力。

结果没想到蓝玉那个老家伙,竟然这般迅速便解决了白旗境内的战斗。

导致他们白旗沦陷。

蒙古这条咬上大明龙腿的毒蛇,也没能成功,反倒折损了不少的兵将。

现在,也只能蛰伏起来,等待着他们的国君说服了其他人才是。

等到他们的国君和其他人联合起来,复国的希望也不是没有。

只是现在,还暂时不是最好的时机。

太政官收回思绪,看向阿尔丹继续说道:“不过,王爷,好心奉劝王爷您一句,你们的可汗,可是生气的很呢。”

“不知你们的可汗……其他的几人,也不好对付。”

“王爷还是做好心理准备的好。”

太政官好心的奉劝,显然阿尔丹并不领情:“不用你管!”

说罢,阿尔丹便从新翻身上马,带着大军远远离开了此处。

面对阿尔丹这般态度,太政官也不恼怒,只是看着阿尔丹带着残余的兵力浩浩荡荡的离开。

“大人……”身后有人不满阿尔丹对待太政官的态度,上前冲着太政官做了一个暗杀的手势,以作请示。

太政官只是摇了摇头,收回了视线:“不必管他,我们继续赶路,挣取快些回到高丽与天皇汇合。”

“是!”那人目光一凌,恭敬的退到了太政官的身后,将其扶上了马车。

两方人马背道而驰,各自踏上了自己的归途。

与这两方人马沉重的心情相对比,大明的境内反而是普天同庆的欢快。

接连两场大仗得胜,不止百姓们开心,皇上也忍不住连着几日心情愉悦。

北平的捷报无疑是新年最好的贺礼。

朱元璋人在奉天殿上,连夸了李景隆几日。

朝中百官都明白,这次李景隆回京,怕是要加封进爵,得赐天大的殊荣了。

况且,那些战马,就是最丰厚的战利品。

一下得了那么多的战马,朱元璋可是想都不敢想。

而且不止如此,李景隆竟然还拿下了阿贝尔的人头,让那些蒙古大军战败而逃,损失惨重。

连朱元璋人不在战场,只是听着汇报,便觉得热血沸腾,仿佛年轻了十岁一般,热血方钢。

“朕这个外甥,还真是继承了他爹的骁勇。”

“此战大胜,朕,该怎么赏!”

朱元璋乐的花白的胡子跟着乱颤,看着朱烨询问道。

“爷爷,自曹国公病逝之后,曹国公世子并未承袭,这次,是不是借此机会,让世子承袭如何?”

朱烨有些试探的询问道。

因为在他的认知之中,曹国公李文忠病逝之后,李景隆是直接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的。

但是不知道为何,在自己身处的这个真实的明朝之中。

李文忠去世多年,李景隆也只是挂了个世子的名头而已。

若说朱元璋不信任李景隆。

可是李景隆挂任军职,还负责出京练军。

可若说朱元璋信任于他,那么这么久了,李景隆有事就被朱元璋按在阵前硬抗,抗完就把李景隆拉下来也不封不赏。



是玩的什么手段,朱烨还真的是没看懂。

果然朱烨刚提出这件事情,朱元璋的脸便耷拉了下来。

“嗯……这件事情,还有缺商议。”

“明日上朝,问问那些个老货再说吧。”

朱元璋摸了摸胡子,沉着冷静的说道。

“是!”朱烨闻声,恭敬点了点头。

他爷爷不往上扯,显然是里面有事,他若是再提,那便是没眼色了。

“不过,爷爷,此次战俘的人数有些多,这些战俘和战马,要怎么办?”

既然李景隆的封赏,不用他操心,那么战俘的事情,就该提上一提了。

这么多兵马,显然留在北平是不可能的。

若是按照以前的规矩,这些战俘战马,当地就充军或者是沦为苦役。

可现如今,朱棣的北平城,显然不是容纳这些战俘的好地方。

朱烨有些担心,这么多的人马留在北平,会生乱子。

当然朱烨能够想到的事情,朱元璋又怎么会忽视。

“那些战俘和战马,当然不能留在北平。”

“可是若是押送回京……数量着实有些庞大了。”

朱元璋说道这里,眼露凶光。

于他而讲,这些战俘,当然是杀了最好。

一来以儆效尤,二来是为了防止后患。

可是如今还未出年,如此大开杀戒,的确不是什么好兆头。

另外就是……

他铁血杀伐习惯了,可如今他倾向将手中的决断权交给朱烨。

若是朱烨刚刚上位,就杀那么多人……难免会让人诟病新君。

所以朱

元璋犹豫了。


  (https://www.wshuw.net/1949/1949515/11110447.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