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从盘点古代巾帼开始[历史直播]大结局 > 49. 巾帼英雄(二十一) 晋江文学城独家发……

49. 巾帼英雄(二十一) 晋江文学城独家发……


“福尔摩斯中有一句名言当法律无法给当事人带来正义时,私人报复从这一刻开始就是正当甚至高尚的注1。同样,当朝廷没有给百姓生存的空间,将他们逼上绝路,百姓选择揭竿而起也就成了正当甚至高尚的事情。”

武德朝的太子李世民和贞观朝的唐皇李世民都忍不住点了点头,他虽是世家出身,却生逢乱世。少年时看遍了百姓在乱世中的艰难,同时也看到了百姓被逼到绝境时所爆发出的反抗之力。

正因为明白百姓的脆弱和强大,李世民才会将民为水君为舟谨记在心。才能不断吸收其他义军,得到降将降兵的拥戴,从而壮大自己的实力。

太子李世民有些事情尚未经历,可唐皇李世民回想自己的经历却能够坦然地说出若他来处理唐赛儿这样的起义,绝不会粗暴的一概杀之。

因非寻常的上位方式,李世民登基之初,不管是朝堂还是民间并非没有议论。李世民也一度十分苦恼,但凡听到一点不好的消息都会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弑兄杀弟的报应。可自从天幕出现后,不仅他被天幕开导了,许多百姓也转变了对玄武门之变的看法。

因新君对自己两个兄弟的斩草除根,大唐百姓一度担心这位新帝是暴君。可听着天幕分析了玄武门之变的背景和新君的德行能力,百姓又开始庆幸赢得是如今这位陛下。有些极端之人甚至转而怨恨已故太子能力不足却不知道早早效仿东海王,退位让贤。

民间舆论的转变让年轻的唐皇松了一口气的同时,许多事情做起来也少了顾忌。趁着天幕造势,新君许多政策的颁布变得顺遂起来。一些触及世家利益的事情,世家心里不爽也不敢明面上反对,怕激起民愤,被群起而攻之。

依着如今新君的民望,若世家真的触怒民愤,被群起而攻之。皇帝只要等事情闹大了再出来各打一棒,安抚赦免攻击世家的百姓,世家不仅得不了好处,还会惹得一身腥。

且不说贞观朝一派欣欣向荣下,皇权与世家的角逐暗流涌动,阿宋主播的讲述还在继续。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赞扬和学习起义领袖的反抗精神。”

“还记得我们前面说的秦王李世民一战擒两王后,李渊欲将窦建德所部与窦建德一并杀死吗尚是秦王的唐太宗没有保住窦建德及其亲信的命,却保下了窦建德部的降兵。若是换做永乐皇帝朱棣,那可能就是选择李渊一样的处置方式了。”

贞观朝曾经属于窦建德部,如今是唐军或者回归民间当回百姓的人皆是心有余悸。因窦建德之死,对大唐心怀怨恨的河北百姓也开始软化。他们不再简单的仇视大唐,而是试着把杀死窦王的李渊和如今的新帝李世民区分开来。

李世民虽是打败窦王的人,却是凭本事打败。他不曾迫害过窦王,甚至因为他,他们中许多人的家人才得以保存性命回到故乡。

“唐太宗不杀自己打败的义军士兵,甚至将俘虏的降将纳为己用,会影响他的威信吗”

“不会真是因为太宗能够体恤义军为什么起义,给他们反正的机会,才能得到大唐百姓的拥戴,成为唐之一朝的白月光。从对起义被俘百姓赶尽杀绝的手段来看,永乐大帝朱棣固有雄才大略的一面,但同样也有统治者残暴的一面,以及不及唐太宗的肚量和格局。”

天幕下的百姓固然羡慕主播的世界,可在无法到达的情况下,他们更羡慕贞观朝的百姓。即便唐太宗并不完美,但这样一个皇帝却是封建时代绝大多数百姓可遇不可求的君主。

“若朱棣对治下百姓能对那些来进贡的番邦一样和风细雨,百姓又何至于要反。皇帝为了面子,赏赐给番邦的是财物吗那是大明百姓的血泪啊”

“国家的意义是将无数小家聚拢在一起去面对各种困难,让本国的子民无论在那都不被人欺凌,而非让少部分人凌驾于大部分人之上,肆无忌惮的剥削他们,更不是让百姓低番邦一等。”

大明朝各代饱受战乱和官府盘剥之苦走在起义边缘或者已经起义的百姓皆是嚎啕痛苦。是啊,若皇帝对他们能对番邦那些骗子一样大方,该有多好啊他们甚至不需要皇帝的赏赐,只想要减少一点点赋税和徭役,留一条生路而已。

“追随唐赛儿起义的百姓本就是被官府逼着走上这条路,皇帝不反思自己施政不当,就一概杀之,实在过于残暴。当然面对这样的起义,朝廷想要杀一儆百并非不能理解,但杀掉起义首领同样可以达到这个效果,而过度株连只会持续失却民心。”

“血雨腥风或许能震慑百姓一时,但震慑不得一世。对于官逼民反的起义,朝廷当以安抚和补救为主,震慑为辅。血腥镇压只会在将来迎来更大的反噬。因为百姓没有活路,就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止他们揭竿而起,死亡也不行。”

“事实也是如此,其后山东一地的农民起义并没有因唐赛儿起义遭遇的血腥镇压而停止,依旧是此起彼伏。到了昏君朱祁镇时,君逼民反,农民起义更是席卷天下,备受摧残的山东一地自然也就是这场风暴的中心之一。”

“好了,我们暂且不说这些,插播个题外话缓解一下气氛。话说卫青这名字是不是有大将军卫青的加成大明朝的卫青虽不像汉武帝的大将军卫青位列八大军神那么厉害,但也颇为能为。”

“建文元年,卫青只是蓟州百户,因蓟州为燕王军攻陷,投了朱棣。其后,卫青就追随了朱棣,在靖难中一路积功至都指挥佥事。”

“与汉时的大将军卫青一样,大明的卫将军也颇为体恤士卒。宣德朝时,卫青曾因京军营造劳役繁多,朝廷还要从中征调防海士卒上书陈情。他的上书成功才让宣宗改变主意以番军代替京军。”

“安丘之战,如非卫青及时赶到,安丘就要被起义军攻破了。虽然是官逼民反,但怕只怕城破后城中百姓也免不得受战乱之苦。”

“然事后柳升这傻瓜却责骂卫青不等他到就进攻,将卫青赶走了。殊不知战机瞬息而变,最是需要将领随机应变。你说当年大将军卫青打匈奴,同伴迷路没来接应,难道他就不打了”

“好在朱棣对百姓不够体恤,脑子还算清楚。起义平定后,柳升被弹劾下狱,卫青则升任山东都指挥使。可能有人要问,哎,你不是赞扬巾帼女将唐赛儿吗怎么夸起敌对方的将军了”

“唐赛儿受朝廷压迫选择起义是对的,但卫青身为朝廷将军,奉命平定起义也没错。唐赛儿与卫青只是处于各自的立场,担起了各自的历史使命。这场战争不管是起义的百姓还是镇压起义的明军都没有错,错的是统治者和施政的官员。”

“且唐赛儿起义这个时期与王朝末年的起义又不同,王朝并没有到需要改朝换代的地步,起义最大的意义是敲响朝廷的警钟,为百姓谋一个生路。”

“当然了,我赞扬这位卫将军最最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个卫青是个平倭将军啊,他曾驻扎山东沿海抗击倭寇十几年。我就问,平倭的将军谁不爱反正,我对一切打过小日子的将军都有十层滤镜啦。”

“当然这个滤镜也不止我们现代人有,山东沿海饱受倭寇侵扰的百姓也有。”

洪熙元年,卫青因犯事被逮捕入狱,本要到新帝朱瞻基登基后念其有功的份上将其释放才可官复原职。如今因天幕之故,明仁宗朱高炽回忆其所犯之事,便决定赦免,另他官复原职,继续负责山东平倭之事,只少不得令人前去提点一番。

而宣宗朝的卫青在天幕第一次出现前后就已经得到赦免,为京营陈情的奏折也上过了,眼下正在登州一代防御倭寇。

英宗朝的卫青则正在病中,皇帝刚从太医院遣了医士前来医治,然已药石罔效。听到天幕的褒奖,卫青的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竟连病痛都没有那么难过了。

“卫青死后,他曾守护的地方百姓思念他,向朝廷请求为卫青建立祠堂。卫姓祠堂有一对联是两青御外侮,七出立大功。写的就是大汉卫青七击匈奴,大明卫青防倭十几年之功,立祠以祀。”

“跨越一千五百年的时空,两位卫青将军都守护了自己所在时代的一方百姓。”

正在宣室陪少年天子看天幕的少年卫青心中生出几分异样的激动,而英宗朝的卫青也在天幕的褒扬中含笑而终。

大明卫青一生历经了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五朝,如今得以善终,虽比不得大将军卫青的功绩,但这一生却也不算虚度了。

“说完卫青,我们说回唐赛儿起义。唐赛儿的这次起义,只持续了六十多天,却给了日渐骄矜并逐渐怠政的皇帝响亮的一巴掌。恼羞成怒的朱棣下令将柳升下狱,山东布政使、参议、按察使、按察副使、佥事及出现起义的郡县官吏,统统处死。”

“其后,为搜捕唐赛儿,朱棣两次下令凡北京和山东境内尼及道士悉捕至京师诘问之、凡军民妇女出家为尼及道者,悉关京师注2。先后有一万多尼姑、道姑被捕至京师讯问,唐赛儿却始终不知所踪。”

“这场起义于山东百姓和明军来说都是一场浩劫,起义百姓苦,因此役牺牲的将兵亦何尝不苦。他们也大多来源于百姓,是人家的儿子、丈夫、父亲。不管死的是义军还是明军,最后咽下这份苦果的却是百姓。”,,


  (https://www.wshuw.net/1949/1949421/11111094.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