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马邑之谋


“武功盖世朕喜欢这个词”刘彻高兴道。

“建元六年五月,窦太皇太后去世,这于年轻的帝王而言亦悲亦喜,自此皇帝开始真正掌握大汉帝国的权利。同年,匈奴再派使者来汉朝要求和亲,正所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和亲只是一层遮羞布,所谓和亲真相就是勒索。”

“自汉高祖七年,亲征的刘邦被冒顿单于以30万骑围困于白登,以陈平之计,贿赂匈奴阏氏脱险,又接受娄敬之策,以宗室女假称长公主,远嫁冒顿单于。和亲之策在大汉持续了整整六十五年。每次和亲,都会有一群无辜的少女和仆从及大笔被勒索的财物被送出去,求一时和平。”

和亲并非送出公主和财物而已,往往还会选多名美人做为滕妾随行,又有太监、宫女等陪嫁,汉奸之祖中行说就是随和亲公主去的匈奴。

“白登之围是汉高祖一生之耻,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虽被评为明君,在后世排位就不算高,很大原因就是在对匈奴的弱势。”

天幕出现后不管说好说坏,刘邦都能泰然处之,唯独听到这白登之围却让他心下一沉。好在现在白登之围尚未发生,谋划一番或许可以避免也不一定。当然刘邦也不会怕白登之围就不敢亲征,他是个惜命却不畏死的君王。

“汉初对匈奴的弱势固然与秦一世无道,秦末中原内战导致人口损减和生产力被大肆破坏的客观原因。然人皆慕强,尤其是皇帝,客观因素是可以解释可以理解,但不够强就是不够强。在很多事情上,即便你有一百个失败的理由,输了就是输了。”

又是秦始皇想要打儿子的美好一天。

“和亲政策最初原是迫不得已的缓兵之计,我想即便最初采用这个计策的汉高祖当时所想必然也是回去后重整旗鼓再战。然汉高祖发迹很晚,在他的同辈人秦始皇薨逝后才开始步入历史的舞台,白登之围后没多久,刘邦便溘然长逝,显然他已经无法在自己手上一雪前耻了。”

嬴政有些意外,他早就知道汉高祖刘邦是他之后朝代的开国之君,但一直以为刘邦与他的儿子差不多年纪。可听着天幕之言,刘邦竟然与他是差不多年纪

“有些缓兵之计用久了就不是缓兵之计了,时间久了,朝廷上下的耻辱心就淡了,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这并不是国策,而将这临时性的政策当做了国策,来阻止想要雪耻的主战派。立国之初,政权孱弱,放下颜面暂施此类政策并没有问题,怕就怕后人不知道根据国情调整决策。”

“同样的问题,在许多朝代都曾面临,比如李唐时,为了不腹背受敌,初唐就曾忍辱与突厥联盟。玄武门之变后,突厥人兵临城下,唐太宗也定下过城下之盟。可没几年,李世民就把突厥可汗抓来长安跳舞了,因此大家就知道与突厥之盟,是朝廷根据局势制定的缓兵之计,而不是真的认怂。”

“与李唐相反的是赵宋,赵宋立国之初也与辽国签订了不利于自己的和约。可是赵宋一代不如一代,最后原本当为一时之策的岁币就成了贯穿赵宋一朝的东西,怂字牢牢地扣在了赵家的头上。”

“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故此大唐对外强硬,却有盛世景。赵宋花钱买平安,却始终不得平安,落得积弱之名。”

“李唐强势,概因李世民在朝廷将己方弱势的所谓盟约习以为常之前,就发起了反攻。而赵宋一代弱一代,未尝不是朝廷和百姓习惯了交岁币买平安后,底线一步步被拉低,导致主和派越来越占据上风之故。”

“在大汉朝,持续了一甲子的和亲政策,同样也纵养出了一大批软骨头的求和派。对外,他们软弱无能,但在朝堂上却十分顽固,难以压制。高祖皇帝不得已而实施的和亲之策,在主和派眼里却变成了仿佛不可更改的圣训。”

“直到年轻富有野心的帝王掌权,朝廷里弱势的主战派终于敢冒头。大行令王恢为首的主战派和御史大夫韩安国为首的主和派就是否继续和亲在朝廷上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许是考虑到太皇太后新丧,掌权之初尚未做好充分的准备,加上朝臣以主和为主,早就想反击匈奴的年轻君王压制住了冲动,选择继续韬光养晦。”

窦太皇太后听到这里松了一口气,她一直担心皇帝太过锐意。如今知道皇帝竟能安耐一时,并非冲动行事,也就放心了不少。

“两年后元光一年,马邑有个大商人聂壹找到王恢表示匈奴屡屡犯我大汉边境,总是个祸害。主动请缨愿以身诱敌,诱匈奴军臣单于进入入境。汉军在马邑谷中设伏,以逸待劳必然能取得胜利。”

“此即为马邑之谋,王恢将此计转达皇帝。刘彻同意了这个计划,以韩安国为护军将军,李广、公孙贺、王恢、李息等为将军,率三十余万大军分别埋伏于马邑附近注1。这个怎么说呢以上没有一个有做大将军的本事,当个校尉我都怕他们德不配位。”

听到这句,刘彻脸都绿了,窦太皇太后也叹了口气。

“聂壹以经商为名前往匈奴部落,见到军臣单于后,表示马邑城豪富,牲畜财物无数。自己手下有数百人,愿斩杀马邑县令举城而降,牲畜财物尽归匈奴,但需要大单于派兵接应。军臣单于贪财,亲率10万大军入武州塞,并派使者随聂壹入马邑。”

“聂壹回到马邑后,与县令杀死了一名囚犯伪装成县令,悬首城门以欺骗匈奴使者。这位并非朝廷官员的商人以其出色的胆识和谋略完美都完成了诱敌深入的任务。奈何是王者带青铜,武帝派来的将军没一个行。”

“此人倒是有勇有谋,可堪一用。”刘彻点头道。

身在马邑的聂壹有些意外,没想到天幕会提到他这样一个小小商人。聂壹虽为豪商,亦是便民,从小看着匈奴人在大汉的边境上来去自由的劫掠,许多长辈和亲朋好友都死于匈奴人的刀下,早就生了这般念头。

然朝廷一惯是和亲政策,他一个普通百姓又能做什么直到天幕讲述反击匈奴的卫青和霍去病皆是本朝将军,聂壹及亲朋可以说是欣喜若狂。这两年,聂壹都在努力收集匈奴人的消息,想为出征的大将军效犬马之劳。

以白衣之身,敢为大行令王恢出谋划策,并请缨去诱敌,聂壹自然是极为悍勇之人。听到自己竟然能诱敌深入,聂壹心中又是开心又是骄傲。可听到天幕对皇帝所派将军们的唱衰,又不免失落,遗憾自己的以身试险竟是一场空欢喜。

“果然还是要等大将军长大吗”聂壹喃喃自语道。

虽然卫青现在还是没有寸功的侍中,可是在期盼着朝廷反击匈奴的便民心中,他已经是大将军了。大家都知道大将军尚很年幼,都期盼着他可以成长起来。

“军臣单于得到使者回报后,率大军向马邑前进。在距马邑百余里的地方,发现沿途有牲畜,却无人放牧,从而生疑,于是在一边防小亭俘获了雁门尉史注1。这尉史怕死,将汉军的计划全盘脱出,军臣单于下令立即撤军,并封尉史为天王。”

“王恢、李息此时已经率军三万大军出代郡,准备袭击匈奴辎重,发现匈奴退兵后犹豫不决,不敢追击撤军。韩安国等人在马邑境内埋伏,过了好几天没等到敌人,才决定率军出击,但匈奴已无影踪。”

“这一战表现出了汉军几十年和亲之策下,战备的松懈。区区一边防小亭尉史因何竟能知道汉军的整个埋伏计划韩安国等人竟然等了好几天才发现匈奴人撤军了,期间完全没有安排斥候的吗”

“要知道匈奴大军离他们最近时只有百余里,你却要几天后才收到消息。这也太过分了吧这种大军团作战,斥候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你必须随时掌控周边尤其是敌军的动向,从而随机应变。”

“你们这种守株待兔严格按计划打仗的领兵方式应该去爱好微操的隋炀帝杨广和宋太宗赵匡义属下,他们的将军应该很乐意和你们换个皇帝。”

被隋炀帝和赵匡义坑过的将军颇为认同,都说汉武帝手下当官不好当,但对于将军们而言,汉武帝这样的君主可比隋炀帝和宋太宗这种热爱远程遥控的君主好伺候太多了。

“这场无功而返的马邑之谋暴露了汉军的各种问题。王恢、李息面对敌人犹豫不决不敢追击,韩安国、李广等人,只知死等,不知道探看战场信息,完全没有随机变通,别说发挥骑兵优势了,步兵也不是这么打仗的。”

“不晓得变动,不晓得因地制宜,把握时机,才是在卫青、霍去病之前,汉军没有战绩的主要原因。就你们这种作战方式,怎么有脸说作战灵活的卫青和霍去病不败由天幸呢考试一次第一名那可能是运气,次次第一名,你说学神没下过苦功,怎么可能”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不是你守株待兔坐着等,老天爷就会给你喂饭的。就算老天爷要喂饭,也不会喂给你们这群本事没多少,只会怨天尤人的大老爷”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https://www.wshuw.net/1949/1949415/11111042.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