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大明嫡子小说最新章节 > 第432章 文渊阁里的座位

第432章 文渊阁里的座位


第432章  文渊阁里的座位

        传旨太监来的突然,走的也很匆忙,不曾给任亨泰和翟善询问的机会,就消失在了太医院里。

        哎!

        哐当!

        两声回响,在高端幽静的太医院单间病房里发出。

        叹息声是躺在病床上的帝国吏部尚书翟善发出的。

        哐当声,则是新晋的帝国新贵,入值文渊阁、大学士、尚书任亨泰发出的。

        当传旨太监从病房消失,任亨泰这位帝国新贵便浑身一软,满脸愁容的跌坐在了地上。

        任亨泰回过头看向发出叹息的翟善,愁容满面道:“多事之秋!多事之秋啊!想必你也看出来了吧,我这是要被拿去背锅了啊!”

        “啊……”翟善张着嘴啊了一声,双眼动了动,有些尴尬的连忙再叹息一声,继而转口道:“对对对!

        朝廷要革新,要推新政,这个时候委以重任,是信赖,亦是沉甸甸的担子,任阁愁容,我自是明白的……”

        说到最后,翟善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了,只知道这个时候该配合眼前这位新晋的任阁往下接话。

        而翟善的眼底,却藏着深深的羡艳。

        任阁?

        任亨泰眉头一挑,侧目看向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在病床上坐起的翟善,眼底闪过一缕明白了然。

        他手掌压在椅子上缓缓站起身,又转身落座。

        一息长叹:“若以军阵而论,我即前锋,有去无回。陛下口谕有言,翟部堂、茹部堂亦为国家忠臣干臣,这一遭老夫想必便是为翟部堂、茹部堂马前卒,探听新政前路罢了。”

        这样的哭老夫也想受啊!

        翟善满心泪痕,脸上却还要无时无刻不配合着任亨泰,表现出愁容和忧虑。

        “殿下召回高春风入京述职,便是剑指新政,以心学为干,高春风等人以为枝叶,共襄革新之事。

        新政在即,任阁多年在朝为官,历经部堂尚书多年,陛下今日降旨,自是以任阁为新政之首,掌总革新。

        其间掣肘诸多,想来任阁亦是要劳心劳力许久。国家社稷在前,天下黎庶在后,任阁当以身子为重,万般事务,入京可都在任阁一人之手。”

        翟善忧心忡忡、体贴入微的说着话,可是言辞之间却已经是起了闭门谢客的念头。

        这时候的吏部尚书,只想自己一个人静静的待在这满是古怪气味的太医院单间病房里。

        高春风就是高仰止。

        今日里带着一串串头衔回京的那位帝国最年轻的封疆大吏。

        任亨泰淡淡的望向病床上的翟善,卷着衣袍站起身:“春风入京,新政烈烈,当真是好一个花团富贵啊。独就是翟部堂闲于此处,远离纷扰,叫人羡慕不已。”

        换!

        咱们换个位子!

        翟善心中一阵狂吼,脸上却是风轻云淡:“任阁早回歇息,明日朝堂之上,怕是亦有一番风云变幻。”

        任亨泰拱拱手:“翟部堂静养。”

        两人同时默契的嗯了一声,便各自罢了,再不相望。

        翟善躺下身子,任亨泰出了单间,招手换来白大褂关门。

        等这位新晋的帝国新贵走出病房,门口那两名魁梧的当真可以做军阵之上前锋军的药童,早就已经靠在墙角,昏昏沉沉的合眼入睡。

        “任阁?”

        “任阁老……”

        “任阁老!”

        站在病房门外,任亨泰接连低沉的念叨了三声,最后两条眉毛竖起,脸上露出一丝喜色,眉头一挑:“嘿!”

        这一声,任亨泰已经忘了压制,声音徒然变大。

        “何人!”

        靠在墙角偷歇的药童闭着眼站起身,嘴里低喝着。

        任亨泰回头一望,震了震衣袍,快步隐入黑夜之中。

        ……

        皇城大内,左庙右社。

        被带入社稷坛的高仰止,并没有得到期望之中的,一回京便能与皇太孙长述经年官场新征举措的奏对。

        太孙要入宫奏答今日城中所生诸事。

        而此间时刻,外臣亦是不变再入午门之后。

        高仰止由宫中的太监引入社稷坛内,早早的便有一间临着社稷坛的屋子亮了灯。

        进了屋子,高仰止扫眼四周,见床铺、官袍、洗漱用品样样皆以备好,便回身看向太监和其后那两名明显是预备着伺候自己洗漱的宫娥。

        “劳烦诸位了,本官久于交趾,习惯了自己洗漱打理,诸位请回吧。”

        这是宫里头的红人,胜眷隆重。

        太监和宫娥们见高仰止如此客气的说着,也不敢僵持规矩,行了礼便退出屋子,顺带将屋子合上。

        四下瞬间空无一人。

        高仰止听着屋外的脚步声渐行渐远,终于是消失在耳畔,这才走到窗户后,将窗户推开,直杆撑起。

        窗外,朦胧的夜色里,便是社稷坛那变得有些虚幻的轮廓,巍峨的屹立在寂静之中。

        望着窗外的社稷坛,这座供奉祭祀着天地的建筑,在高仰止的瞳孔中不断的被放大拉伸。

        一场无声的地震,发生在高仰止的身体里。

        直到他满头大汗,浑身发软无力的伸出双手,带着满手的汗水紧紧的抓住窗台,方才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

        满朝皆知他是大明最年轻最有前途的封疆大吏。今日回京述职,更是明明白白的告诉朝堂上下,他高仰止将会成为大明这一遭革新的急先锋主力。

        可是没人知道,他高仰止还有着一个暗卫的身份。

        是藏匿在帝国最黑暗的地方,藏在最深的地方。

        当他正式拿到朝廷册封他为交趾道布政使的那一刻,还有一道来自京师应天城的密信送到。

        有关于他的所有根底,尽数都已被抹除,不会被任何人知晓。

        这本该是好事,他可以堂堂正正的做着大明朝最年轻的封疆大吏。然而高仰止却更加的清楚,这才是将自己紧紧的绑定在暗卫的最机密档案里。

        终其一生,或许自己都将是暗卫最大的秘密。

        皇帝不可能让自己回京之后,便入宫住在这社稷坛。

        这一切也必然都是皇太孙殿下所为。

        社稷二字,笔画很多。

        然而,更多的却是社稷二字背后那沉甸甸的分量,沉重到让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自主呼吸的地步。

        今日自己所受到的一切优待和恩典,都是为了社稷二字。而自己此刻站在这里,观望社稷,更像是一种警告。

        “明日拂晓,入文渊阁,后往华盖殿参议朝政。”

        田麦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了屋子里,站在灯火被遮挡了的地方。

        高仰止却是又松了一口气,心中那最后一丝顾虑也彻底消失不见。

        他转过身,看向不被灯火照耀的田麦,脸上微微一笑:“朝堂空空,不是先添补官缺?”

        田麦面无表情:“高方伯,此乃国政,非是我可以妄自揣度之事,待明日方伯入朝自会知晓。”

        高仰止沉默了片刻,静静的望着站在眼前的田麦,轻叹一声:“竟然有些生分了起来。”

        “方伯在暗卫的存档已经尽数销毁,这是殿下的恩典。自此,方伯与我暗卫再无瓜葛,只有朝堂里的上下尊卑。”田麦照旧是平静而又冷漠的回答着。

        高仰止亦是收敛神色,淡淡道:“当真?”

        他轻笑了一声。

        田麦抬眼看了眼高仰止,低声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任亨泰,早先得陛下口谕,即日入值文渊阁,操办新政。文渊阁……往后会很繁忙。方伯早些歇息,下官告退。”

        田麦拱拱手,声音有些飘忽的丢下几句话,恍惚之间便从高仰止的眼前消失。

        可是他,终究还是说了些本不该说的话。

        高仰止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望着田麦最后停留的位置,却又是一声叹息:“当真是生分了。”

        ……

        乃至翌日。

        拂晓前,社稷坛里的灯火便再次被点亮。

        洗漱穿戴好的高仰止,望着铜镜中,与自己身形契合无比的由宫中准备的官袍,平静的目光下,却又有些异样的微动。

        出了社稷坛,高仰止便到了午门前。

        本以为自己会是最早的高仰止,却看到御道东侧,已经有一名身着绿袍的年轻官员,正带着两名吏员,抬着成箱的奏章,往宫中赶去。

        高仰止没有认出年轻的绿袍官员是谁,然而王信陵却认出了眼前这位心学子弟们最是羡慕的学长。

        “后学拜见高学长。”

        王信陵示意两名通政使司衙门的吏员继续抬着奏章往文渊阁去送,自己则是挥袍上前,对着高仰止作揖行礼。

        高仰止目光转动,他听出了对方的自报家门。眼神恍惚见,高仰止才缓缓开口:“我……记得你,当初你总是喜欢和小白一起去找解先生请教学问。”

        王信陵的脸上露出笑容,点着头说:“学长记得清楚,与学长阔别多年,日常闻听学长于交趾道施政之举,后学仰慕日久。昨日便听闻学长回京,尚且思索不知何时能见,却不想此刻便能见到学长。”

        高仰止沉默了下,开口道:“日后亦能常聚。是要往文渊阁递送奏章?且一同去吧。”

        说着话,高仰止转头往午门后示意。

        王信陵点头,亦步亦趋的跟在高仰止的身后,脸上却是亲见偶像时掩饰不住的喜悦。

        拂晓前的微光,映在两人身上。

        走在前头的高仰止不愿说话,跟在后面的王信陵便不敢开口。

        两人穿过午门,也不用过内五龙桥往三大殿去,向东转到左顺门后,便入了文渊阁。

        此刻的文渊阁,宫中直殿监的小内侍们已经将文渊阁洒扫完毕,正提着洒扫的用具弓腰低头退去。

        宫娥们则是为一间间屋子送去香炉、茶水,且要往正堂里送去预备给解学士等人的茶点。

        在午门前碰到的两人,过了左顺门后便由王信陵在头前引路。

        王信陵引着高仰止进了正堂,到了东侧的里间。

        “先生,高学长来了。”

        进了文渊阁的高仰止,便一直在小心的用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这是他第一次走进这里,但在他的心中却没来由的觉着,往后很长的一段里,自己都将要在这里出现。

        而此刻,文渊阁里,坐在那张靠窗榻上案几后的,自然是大明朝的文华殿行走、翰林学士解缙,也是天下心学子弟的坐师。

        而在解缙的对面,则是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任亨泰。

        另有一名穿着青袍的年轻官员,持身站在解缙身边。

        高仰止认得对方,便是刚刚与王信陵提到过的白玉秀。

        随着王信陵的开口,文渊阁里的三人同时或抬头或转头,看向跟在他身后走进来的高仰止。

        解缙的脸上露出一抹释然。

        白玉秀的眼底泛起了得见偶像的光彩。

        转过头的任亨泰,则是从榻上离开,带着宽大的衣袖,虚空朝着自己做的位置挥了挥。

        “久闻我朝最是年轻的一道方伯,今日终于得见,老夫只觉得我朝当真该多些如此英才能臣才是!”

        任亨泰满脸笑容,试图给人一副如沐春风的样子,说话之间的姿态,则分明是要将自己原先的位置让于高仰止。

        高仰止脸上带着含蓄的笑容,拱拱手朝着任亨泰作揖施礼,随后又往解缙那边行礼。

        “下官见过任阁老。”

        “学生拜见先生。”

        意思全然不同的两声之后,高仰止抬起头,姿态依旧很低:“任阁老多年为官,更是我朝第一位得赐状元牌坊的科场前辈,如今入职文渊阁,下官初入官场寥寥数年,日日唯恐做事错漏,日后还望任阁老不吝指点斧正。”

        说完之后,高仰止又朝白玉秀拱手道:“烦请搬一张凳子。”

        任亨泰目光闪烁了两下,望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帝国新贵,最年轻的封疆大吏,如此直截了当的推辞,心甘情愿的退让,心中一时感慨万千。

        他不由的侧目望向一旁的解缙。

        解缙还是那副稳坐如山的姿态,脸上带着那股子翰林院出来的笑容。

        任亨泰很清楚,自己被皇帝选为文渊阁掌总,最为第一个以大学士、尚书身份入值文渊阁的朝堂官员,明显是由让自己领头朝廷的意思。

        而解缙虽然不是大学士,不是尚书,却早于自己入文渊阁,又得皇太孙殿下器重,如今更添了一位从交趾道携那颇大功劳的封疆大吏回来,自己在文渊阁行事必然不可能独行其事。

        只不过今日的开场会面,倒是很顺利,没有半分的夹枪带棒,对方甚至主动退让。

        任亨泰心中的忧虑,也就少了一些。

        这时候,白玉秀已经搬来了一张凳子。

        也不知他是有意还是无意,凳子被放在了离着解缙更近一些的位置。

        高仰止也不说话,只是面带笑容的看了这些小白学弟一眼,便正身坐下。

        到了这时候,解缙才开口道:“昨日陛下交代了下来,日后朝堂上的条子,先入文渊阁由我等票拟,而后再送往宫中。今日便先拟着,待外间的官员入了宫,再往华盖殿带过去。任阁老以为如何?”

        任亨泰这时也坐回了榻上,他看了看面前的解缙,又看看塌下凳子上的高仰止,笑道:“学士所言,此无不可。还要累春风,昨日入京,今日便要一同票拟。”

        高仰止拱手礼了礼,从白玉秀的手上接过一叠奏章:“晚辈之幸。”

        ………………

        月票推荐票


  (https://www.wshuw.net/1910/1910590/116982872.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