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风起明末最新文章 > 第181章 筑所

第181章 筑所


对于陈望想要重建右、后两所千户所的事情。

        谭应凤那边自然是没有任何的意见,右、后两所千户所被毁多时。

        但是汉中卫这样的情况,根本就无力承担起重建两个千户所需要的钱粮。

        而上面也对于地方上的这些小事并未关注,所以重建千户所之事实际上连日程都没有提上。

        所以当王元康回来复命说陈望准备重建右、后千户所,谭应凤直接便是点头如捣蒜,只感觉捡了大便宜。

        毕竟陈望不可能一直做汉中镇的镇守副总兵,这一次作为指挥同知整顿卫所,是因为奉了孙传庭的命令。

        迟早都是要升去都督府的人,不可能长久的呆在汉中府这一块小地方。

        等到陈望走了,那些多出的来田地,募集而来的新军,自然也都是便宜了他。

        而且陈望甚至还没有取其他三个千户所的管辖权,只要了营操训练的权力。

        虽然还说要派人清查田地,但是就算是查的严格,也就是把他的隐田查出来,少些收入罢了。

        虽说肯定肉疼,但是谭应凤知道这是必须要割掉的利益。

        要是自己顶着干,恐怕更和陈望的心意。

        安排陈望过来整顿汉中卫可是孙传庭,新官上任三把火,谭应凤可不想其中有一把火烧到他的身上。

        谭应凤可是已经听说了,西安府内有指挥使已经是被撸掉了军职,他可不想重蹈覆辙。

        所以当王元康来汇报消息的时候,谭应凤不仅毫无意见,甚至还主动派人向陈望询问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地方。

        陈望从汉中卫回到石泉军营之时,已经是到了十月二十三日。

        这一次去汉中,陈望自然不是全程都在处理汉中卫的事情,期间还去了一趟汉中城,见了汉中府的知府林道权一面。

        比起一年以前初见之时,林道权的精神倒是好了不少。

        或许是因为得知了陈望阵斩高迎祥的事情,而且升任了汉中的镇守副总兵,他的态度也不再如同以前那般倨傲。

        陈望求见林道权自然不是为了巴结林道权,为的自然是石泉和西乡两县境内的无主土地。

        在谋划之前,陈望是和孙传庭通了气,上过了书,所以林道权私下也是得到了孙传庭的授意。

        陈望并没有吃闭门羹,也没有受到太多的阻扰。

        石泉城池陷落,而西乡两度遭受劫掠,第一次被张原洗劫了一遍,第二次又被高迎祥洗劫了一片。

        虽然西乡城并没有陷落,但是大部分的士民被杀害,不少的田地都无主,经年的动荡使得其成为了荒地。

        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之后,陈望没有在汉中城多呆。

        不过他在城中的时候确实出现了一点小插曲,瑞王竟然想要见他,似乎是担忧如今正在郧襄的流寇会再度西进,想要知晓一些内情。

        瑞王的召见陈望自然是不敢答应。

        这种私下的会面要是被捅了上去,陈望可以直接摘下自己头顶的乌纱,在九边找个卫所种田去。

        陈望最后找了个借口没有去,然而简单的向传召的人说了一下大致的情势。

        不过也没有把话说死,只说流寇西进可能不大,就算西进也有他囤兵于石泉,严加防守,决不让流寇西入汉中。

        陈望去汉中卫的时候,带了差不多一百多骑作为卫兵。

        回来的时候身后跟着的人却是足有上千人。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汉中卫内的工匠和军余。

        重建卫所,在初期自然还是需要一些人,两手空空只招募流民自然是不行。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王元康挑选的,少部分是陈望在巡视的时候挑出来的。

        在离开汉中卫的时候,陈望向王元康抛出了橄榄枝。

        毕竟他手底下啊大部分人都只会打仗,胡知义和唐世平虽然有后勤方面的天赋,管理也不差,但是他们两人走了,军中的后勤就没有人管理了。

        王元康能力不差,而且本来就主管屯田、军械等事,对于重建卫所能够提供很多帮助。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对于陈望抛出的橄榄枝,王元康没有任何的理由拒绝,稍作整顿,便带着家眷跟随着陈望一并来到石泉。

        现在主持着新卫所的修建的人,正是王元康。

        石泉城外的不远处,一座小城已经是初具规模。

        两处千户所,右千户所的选址再石泉的城东,后千户所则是选在石泉县和西乡县县界的交汇处要道位置。

        深秋时节,北风萧瑟,天气寒冷,黄昏将近,但是工地之上仍旧是热火朝天。

        王元康头戴对角方巾,穿着一身灰色的御寒氅衣,站在陈望的身后,禀报着工地上的事务。

        “卫中的工匠还是少了一些,要赶在雪落之前搭建好框架,可能还需要在西乡县内招些人手。”

        “这些小事,不必禀报,以后由你自行决断即可。”

        陈望的目光从工地之上一众正忙碌的工匠和工人的身上逐一扫过。

        在工地上忙碌的人有男有女甚至还要小孩,修筑所城是所有的人事情。

        这个年月就是孩童也需要忙碌,他们拿着挑着簸箕和箩筐运送这土沙和木料,然后在工匠的指导之下一点一点的搭建着房舍。

        所有的人都是全神贯注,用心尽力,不仅仅是因为旁侧监工手中的长鞭,还因为这些地方就是修筑给他们居住,而且要是干活努力还能够拿到一定的银钱作为奖励,如何不让人奋力劳作。

        “钱粮这些不需要担心,只要是用在卫所之上,你可以随意支使,不过要记得留下记录,清对号支出。”

        修筑卫所花不了多少的钱,在九边修建一个用于防守侦察的火路墩需要银钱差不多也就二百两。

        修建一座周长一里多的小型城堡,所需花费的银钱差不多也就是七八百两。

        千户所城的周长一般都在四五百丈左右,明时以一百八十丈为一里,千户所城的周长基本是在两三里左右。

        修建一座周厂将近三里的千户所城,石料木料一共加起来所需也不过两千多两白银。

        所城如何修建,这些陈望根本不需要操心。

        汉中卫的这些工匠他们时代都是匠户,汉中府内的卫所基本都由其祖辈营造,图纸也自然保存了下来。

        而且明时的卫所城池大致的模板都是一样,按图修建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算难。

        大部分的工作都是所内的工匠军户来做,实在缺人还可以由官府征募徭役,人工的费用只需要支付口粮即可,几近于无。

        征发徭役这些过程很麻烦,需要当地官府协助。

        其中需要打通不少的关节,也需要花上不少的银钱,所以陈望直接便让王元康直接拿钱去征募。

        王元康那边支了大概两千多两用作修建的费用。

        虽然陈望如今有十余万两在口袋之中,

        陈望舍得,但是他也很清楚,这些钱自然是不能乱用。

        但公是公,私是私,用自己的私钱来办公事,一旦是被别人知晓,必然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猜想。

        这些钱还需要过一道手,才能干干净净的用于公事。

        直接拿着自己赚取银钱用于公事,只怕是要不了多久,锦衣卫就来敲门了。

        崇祯年间的锦衣卫是没有了爪牙,但是各地的督抚却是都还有耳目,明时之所以文重武轻,担心武将叛乱也是一大原因。

        “冬日将近,所以主要优先修建的是城内的建筑,千户所外围的城墙大部分地方按照大人的吩咐,暂时只是打下了地基,最后才修建。”

        王元康紧了紧身上的氅衣,天气一天比一天更冷,就算是身上披着氅衣,他都已经是感到了不适。

        “修筑的速度最好再稍微快一些,最好能够赶在十二月之前让大部分的人都住进城内。”

        陈望偏头看向西面,在西面的不远处搭建着不少简易的棚户,这些时日里面新募的军户都暂时住在其中。

        “这段时间一共募集了多少的军户?”

        陈望按着腰间的雁翎刀,目光转向侯在一旁的唐世平,询问道。

        “自九月二十七日募军开始到现在,共募得六千一百八十五人。”

        唐世平本来是在兴安城中,但是在返回汉中府后不久,陈望便下令唐世平和胡知礼两人带领半数的营兵赶来石泉。

        兴安城内的防务仍然由胡知义负责。

        将唐世平调来目的自然是负责募兵一事。

        毕竟汉中之战、兴安之战后的募兵基本都是由唐世平在负责。

        “其中男子有三千四百五十七口,成丁两千六百三十五人,幼男八百二十二人。”

        “妇女有两千七百二十八人,其中十三岁以下女子有三百二十一人,其余皆是十三岁以上。”

        唐世平的记忆力很好,只是稍微回忆了一下便给出了准确的数字,募兵的任务早在几日之前已经全部完成。

        男丁的人数比妇女要多,而幼孩的占比更少,至于老人基本没有多少,连番的动荡能够活下来的老人并不多。

        “所有人皆签贴入册,录下姓名和户籍,安置的棚户都已经搭建完毕,过冬的木柴也储存的差不多了。”

        普通的民户想要成为军户,需要先签军户贴,然而则是录名登记入军籍黄簿。

        在开具正副两本之后,盖下印信,从此之后,他们们便世世代代都是汉中卫的军户。

        这个时节募兵并不难,虽说军户卑贱,现如今没有多少人的想去当军户。

        但是汉中府如今的情况却是让人没有多少的选择,很多的人都已经是陷入了走投无路的局面。

        军户虽然卑贱,但是起码还有一条活路。

        户籍变更成为了军户,之前所欠下的税赋自然是不用再还了。

        明时最为离谱的一件事便是人逃地荒,但是赋税差徭仍按照旧额征收。

        留者输去者之粮,生者承死者之役。

        就算是遭受兵荒,农稼失时,民众照旧缴纳税粮。

        如果有人逃徙,致使土地荒废,现存的民户需要代纳逋欠。

        所谓的“代纳逋欠”,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地区的人需要缴纳的税赋是定额的,无论是十户人家还是一户人家,都需要缴纳同样的银钱。

        很多地方的官府贪腐,欺上瞒下,一些州县在上报受灾之后,得到了免税和赈济之后,却仍然在州县之内继续征募税赋。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很多的时候,那些能够获得下去的农户因为需要缴纳大量的田税,没有办法只能将熟田都直接抛弃去当流民。

        陕西等地的民变之所以演变成如此,其实人祸的成分并不低。

        陈望经常来城内的工地巡逻,大部分的人也都认得陈望。

        “两处千户所一共收了多少亩的田地?”

        陈望再度发问,张原这个运输大队长虽然给他送了数万石的粮食,但再多的粮食也架不住坐吃山空。

        卫所内的粮食产量起码也要能够维持收支平衡。

        “回禀大人,有林大人的命令,划归军田并没有遭到太多的阻扰。”

        王元康目光闪动,语气显得颇为激动。

        “如今右千户所已收田亩超过六百余,后千户所收田亩超过四百余顷……”

        “田亩足够,不过所内没有什么耕牛和农具,开春的时候怎么耕种这么多的土地是个问题。”

        王元康说完不由的暗自咬了咬舌尖,他感觉现在的一切太过于虚幻。

        新修的两个千户所一瞬之间就占了差不多一千顷的田亩,现在居然烦劳人少地多。

        陈望沉吟了片刻,沉声道。

        “先把工匠坊建立,冬天的时候不要闲着,先全力打制农具,开春之前统计一下,还差的农具就去西乡城内购买。”

        这一次从汉中卫中他带来的足足四百多名工匠,这几乎是整个汉中卫大半的工匠,其中大部分的铁匠都被他带了过来。

        在视察汉中卫欸的军器局时,陈望随便找了几个由头借题发挥。

        斥责工匠制作的大部分军械都过于劣质,实在不堪使用为由,表示要大力整顿卫中军匠,重兴军器局,以此卫借口将军器局的所有权掌握了手中。

        陈望已经想好了计划,准备将军器局的总部设在右千户所内,汉中卫那边就设一个空架子作为应付交差。

        “至于耕牛……”

        陈望眉头微蹙,缺乏农具的问题好解决,耕牛缺乏却是不好解决。

        如今汉中府的牛价极高,大牛价格一般都要在十多两,就是小牛也要七八两多一头。

        不过这点钱对于现在的陈望来说并不算什么,两个千户所算满编两千户人,就算是五六户人家分配,一共买近三四百头,花费四千多两的白银。

        他手底下虽然有不少的钱,但是都不能直接使用,中间必须还要过上一遍变得合规……


  (https://www.wshuw.net/1908/1908852/117107529.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