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风起明末小说免费阅读 > 第67章 计划

第67章 计划


第67章  计划

        自古以来攻城战都是极为困难,守城方占据极大的优势,往往可以以少胜多。

        《孙子兵法》有云: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

        “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有充足的攻城器械攻城尚且艰难,更何况只有简陋的云梯。

        想要凭借着如此简陋的云梯,靠着那些食不果腹的饥兵无疑是痴人说梦。

        就是李自成后续投入了精锐的马军和精骑,也难以攻下淳化。

        绕过淳化也不可能,因为淳化就立在去往关中平原的道路之上。

        绕行的话,淳化城只需要分出骑兵在行至一半之时拦腰出击,便可以使得十余万人陷入崩溃。

        只要守住七天,军械和援兵就都从西安府赶来了,淳化之围自然迎刃而解。

        流寇虽然有十数万众,听起来声势浩大,占据了优势。

        但是兵不在多在于精,李自成麾下的精骑和马军并不多,虽然得了辽兵的装备,但是有些差距并非是依靠装备便可以缩小的。

        淳化城有地利,有九百余名辽骑,加上后续赶到了八百余名步卒,再加上守城的卫军和青壮,守不住七天才是真的离谱。

        贺人龙当初在陇州城被围,也是李自成领军。

        李自成连攻两个月的时间,最后还是没有攻破城池。

        洪承畴承诺的援兵也绝对会到来。

        如今聚集在凤翔府和西安府交界的高迎祥和张献忠,两军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二十五万左右。

        这已经是一个极为恐怖的规模,其进入关中平原之后,明军除了城池之外无险可依。

        流寇骑兵众多,一入关中平原,便犹如鸟上青天、鱼入大海。

        就是算上曹文诏,满打满算也不过一万余人。

        一万对二十五万,一比二十五,已经是一个比例十分悬殊的数字了。

        而李自成、惠登相两人原本就有六七万人,眼下攻破了三水裹挟了更多的人,北路流寇已经是超过了十万的大关。

        派遣一支两三千人偏师,如果能守住淳化,那么没有理由将北路的流寇放入关中平原。

        洪承畴承诺的援兵,其实也就是田应龙麾下的残营,整合之后还剩下的约千余人,其余的人都分调到其他诸营之下了。

        这部整合后的残营现在正由副将刘成功统领,一路往北赶来。

        曹文诏则是带领麾下军队前往了南面的兴平和洪承畴会和,兴平才是真正决定关中大战胜负的主战场。

        守住淳化容易,但是陈望所想的远远不止是守住淳化。

        现在他需要一场大胜,用大胜来换取军功,奠定自己如今的地位。

        升官虽难,但是升职却不难。

        营军职位只要有足够的军功便能够升任,督抚有这个权力节制营官营将。

        总兵、副将之类有点困难,但是推个参将和游击上去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官品则不一样,要先上报兵部等等,再论功行赏。

        不过陈望也不在乎什么品级。

        手中有兵,才是实。

        乱世风云起四方,有兵便是草头王。

        什么官品,什么封妻荫子,全都是虚的。

        大明如今早已经是百孔千疮,根须里面已经是腐烂不堪。

        到手一切的东西和荣耀都将会随着明庭的崩塌而消亡。

        《南明史》甚至可以看的人直接背过气去,简直就是一部荒唐史。

        守住淳化,洪承畴给他心中的评价最多只是中等,默认他营将的身份,到时侯兵额下来恐怕只有两千余人。

        但是这远远不够,他需要更多的军兵,需要更多的权力。

        作为营兵自主权极小,不同于卫军有固定驻地,可以屯田发展,甚至连制作军械的匠人都有。

        营兵一旦接到军令,便要听从调遣,开拨上路。

        明军很多的营兵军将,就是不断的在关内和关外不断的调动,疲于奔命。

        就是骄横如左良玉,在一开始最多也只是拖延些许的时间,不敢真的不奉令。

        身为营兵现在想要寻访一地发展,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崇祯年间,能够安心种田的地方少之又少。

        崇祯初年,旱灾还只是局限于陕西一地,受灾人数并不多,粮食减收严重,人畜饥馑,掀起了民变的序幕。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旱灾自北向南不断的蔓延,不断的扩大。

        从陕西到山西,再到北直隶,再到河南、再到湖广等地。

        到了明崇祯十三年时,降水量甚至已经不足往年的一半。

        每石米的价格甚至涨到了五两。

        大片的农田受灾,禾苗尽枯,庄稼绝收。

        山西汾水、漳河等河水尽皆枯竭,河北九河俱干,白洋淀涸,使得民变越发的剧烈。

        山西、陕西、河北、山东、河南等地不仅遭受了旱灾的袭击,还遭受了蝗灾和更为严重的瘟疫。

        河南有官员启奏:“大旱遍及全省,禾草皆枯,洛水深不盈尺,草木兽皮虫蝇皆食尽,人多饥死,饿殍载道,地大荒。”

        陕西的灾荒更是雪上加霜,记载曰:“绝粜米市,木皮石面食尽,父子夫妇相剖啖,十亡八九。”

        南直隶、江南、山东等地鞭长莫及,根本去不了。

        日后能去的地方,受灾不严重的地方只有两处。

        一是四川,二是湖广。

        陈望能够走的路并不多,摆放在他面前的人只有寥寥几条,而且其中很多都是死路。

        在明末忠臣并不好当,一心忠于朝廷的,听调又听宣的,艾万年、曹文诏、卢象升等人的例子就摆在面前。

        都说前生作恶,今生附廓,恶贯满盈,附廓省城。

        那么在明末当营兵的,可能大多前生都是恶贯满盈。

        留给陈望能走的道路其实只有一条——走历史上左良玉所走过的道路。

        陈望的脑海之中闪过了左良玉的影子。

        左良玉却是是明末一众营将之中混的最好的一批。

        没有因为疲于奔命被清军斩杀,没有因为督抚的弱智而战死,也没有被文官随便砍了脑袋。

        当然也不能完全效仿左良玉,那么这也是一条死路。

        左良玉后期其实已经是被麾下的军将裹挟着前行,他那个时候根本没有办法控制如此庞大的军队。

        现在已经是八月,明廷的诏令已经下达。

        卢象升受命任五省总理,统辖南直隶、河南、山东、四川、湖广五省军务。

        洪承畴负责围剿山西、陕西两地处于西北的流寇,卢象升负责围剿东南部的流寇。

        陈望所领的兵主体仍然是辽兵,编制也辽镇的编制,到时候他大概率要跟着卢象升进往河南……


  (https://www.wshuw.net/1908/1908847/117107729.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