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一章 了解
股份转让进行的非常顺利,李志文等人在用过中餐后就在律师起草的股份转让合同上签好了名字,至此和记黄埔集团只有李志文、李佳成和汇丰银行三家股东了。
事实上应该说是目前只有李志文和李佳成两位股东,汇丰银行的股份还在被李志文代持。
而在用餐前,李志文特地和汇丰银行大班桑达士通过电话。
两人进行沟通后的结果是,汇丰银行可以以原先股价回购15%的和记黄埔的股份,另外汇丰银行以黄埔船坞集团的股份兑换2%的和记黄埔的股份。
至此和记黄埔的三大股东目前持股如下:李志文持有和记黄埔59%的股份,李佳成持有和记黄埔24%的股份,汇丰银行持有和记黄埔17%的股份。
而黄埔船坞集团的持股情况如下:李志文持有黄埔船坞集团39%的股份,李佳成持有黄埔船坞集团7%的股份,汇丰银行持有黄埔船坞集团12%的股份,四个英国佬共同持有黄埔船坞集团25%的股份,三个华人共同持有黄埔船坞集团17%的股份。
虽然李志文依然是黄埔船坞集团的大股东,但是如果黄埔船坞集团有股东大会的话,李志文可没有和记黄埔总公司那样的控制力,毕竟四个英国佬加上三个华人股东的股份加起来就超过了李志文了。
但是很可惜黄埔船坞集团是和记黄埔总公司的下属企业,受和记黄埔总公司的领导。
这样看起来的话,李志文对黄埔船坞集团依然有相对的影响力。
没有特殊情况的话,黄埔船坞集团依然是听李志文的。
当然遇到分歧的话,这可就说不定了。
不过李志文也不在意,一来黄埔船坞集团一来是就是奔着分拆上市准备的,所以到了上市的时候,此时黄埔船坞集团的股东手里的股份要做等比稀释。
二来李志文知道接下来会进去黄埔船坞的困难时期,到时候这些小股东不仅不会想着夺权,反而会哭着喊着求李志文来接盘的。
总而言之,此次和记黄埔的股东大会圆满结束,各方股东心情都很不错,都认为自己占了大便宜。
而李佳成也是比较高兴的,心想幸好没有让李泽据来,不然还真有可能被李志文玩的团团转。
不过既然事情已经结束,各个股东还有别的事情,就都各自告醉一声离开了和记黄埔总部大厦。
转眼间这里只剩下了李志文一系的人马。
“阿汁,让集团各公司的负责人来这里见我,顺便汇报此时各个公司的情况。”李志文说道。
“是,老板!”利汁说完就扭着屁股离开了会议室。
也不能怪李志文操之过急,毕竟丽新集团和和记黄埔的收购战告一段落,按照李志文之前的做派,那一定是休息休息,荒淫半月,然后再起身重新工作的。
但是漂亮国那边传来消息,让李志文不得不去一趟。
且说刘晓莉在漂亮国呆的,心情非常不错,有大别墅住,有无数佣人围着照看着,有私人医生在一旁照顾着,心情非常舒爽,这就是刘晓莉想要的生活,也是刘晓莉梦寐以求的日子,没想到遇到一个男人,这一切就全部实现了,就连刘晓莉也不得不佩服自己的运气。
刘晓莉时常和在大陆的姐妹们通信,在字里行间分析出这些姐妹过得并不怎么如意。
这也很正常,毕竟此时的大陆可没有八千万抠图王,大家想要有成绩,必须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而收获的工资也只有那可怜的几十元。
就连当初春节联欢晚会上需要刘晓莉仰视的刘晓青过得都远远没有刘晓莉好,不得不感叹人生的际遇。
如果没有那次车祸,刘晓莉认为自己说不定会在参加完春节联欢晚会之后,回到鄂城,在父母的安排下和安少慷成婚,然后平平凡凡的度过这一生。
但是遇到李志文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李志文尽管有很多女人,但是对每个女人都很好。
每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住处,锦衣玉食,不需要考虑工作,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
尤其是刘晓莉有了孩子之后,关心爱护更是如此。
不仅将刘晓莉送到灯塔国,满足刘晓莉的心愿,还每天即使再忙,也会来一通电话,询问刘晓莉的情况,这简直是一个完美的丈夫。
刘晓莉的这些姐妹都非常羡慕刘晓莉如今的生活。
更是在得知刘晓莉怀孕之后更是如此,有些知心好友甚至都在一旁说刘晓莉这次一定要诞下男孩。
都说香港人喜欢男孩,尤其是香港豪门更是如此。
再说了男孩才有继承家业的权利,让刘晓莉最新心情跌宕起伏。
本来在离开香港的前一天晚上,李志文就说了生男生女都一样,自己都喜欢。
刘晓莉也没注意,但是在姐妹的撺掇下,生男孩的欲望越来越高。
而在前不久,刘晓莉检查身子,被医生告知有极大可能是个女孩。
刘晓丽感觉天都塌了,最近一段时间都没有什么胃口,也没有什么心情。
刘晓莉如今的状况被随行人员事无巨细的汇报给了李志文。
李志文也明白自己必须去一趟灯塔国了,否则这个事情还真不好处理。
所以在大体结束丽新集团和和记黄埔的收购战后,也就是明后天的样子,李志文准备前往灯塔国。
一来是看样刘晓莉,二来是听取灯塔国产业的最近情况。
当然由于丽新集团结构简单,只有两块业务,制衣和工业楼宇。
李志文早就早就多次,所以对于丽新集团不需要进一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和记黄埔的话,就必须听取手下人的汇报了。
在李志文思考的时候,会议室里一直在进人。
只是各个公司负责人看李志文在想事情,都没有发出什么声响,以免打扰老板的思路。
这也正常,对于一个不太了解的老板,最好的办法还是多听少说,少犯错误。
很快会议室里做的满满当当,而李志文也在利汁的提醒下回过神来,看着满堂的人。
“各位,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李志文,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过我的名字。”
“大家也知道,此处刚刚召开了和记黄埔的股东大会,我有幸被选举为和记黄埔的董事会主席。”
“所以以后就和大家一起共事了,我这个人很好说话,只要不违反我的规定,都可以接受。”
“但是一旦违反我的规定,各位就只有卷铺盖走人了。”
“我在这里不管你们之前是谁的人,为谁服务。”
“但是现在和记黄埔由我当家,所以都得听我的,我安排的事情必须优先处理。”
“好了,废话就不多说了,我现在想全方位了解一下和记黄埔的情况,哪位可以先为我介绍一下!”李志文说道。
众人面面相觑,然后都将目光看向了挨着李志文不远处的一个英国佬。
这个英国佬看到众人目光都集中到了这里,只能开口道:“老板,我叫戴夫费洛蒙,是和记黄埔的常务副总裁,此前负责集团的各个业务汇总,对集团最为熟悉,现在由我来为你介绍目前和记黄埔的状况!”
“好,你说!”李志文开口说道。
“目前由和记黄埔控股或者投资的公司一共有一百一十五家,其中在还在投资的公司有三十二家,在香港投资的公司有八十三家。”
“目前和记黄埔涉及港口服务、地产、酒店、零售、医药、化妆品、电器销售以及设备制造等行业。”
“其中的主力资产有黄埔船坞集团,这其中包括和记港口集团和黄埔造船厂。”
“目前和记港口集团业务遍及十三个国家,在二十七个港口经营有一百二十三个泊位。”
“而和记港口集团旗下的香港国际货柜码头有限公司是东南亚最大规模的私营货柜码头经营商。”
“去年全年和记黄埔港口的总吞吐量达一千九百二十三万呎标准货柜。”
“集团目前在英国拥有全国最大的菲利斯杜港,同时还持有荷兰、比利时、印度尼西亚、缅甸、马来西亚、泰国、埃及等多个港口的重大权益。”
“另外黄埔造船厂可以生产一万吨以下的货轮,与太古船坞、海军船坞并称为香港三大造船厂。”
“至于去年全面和记港口集团的总销量以及利润就有和记港口集团的总经理为你介绍!”戴夫费洛蒙说道。
“辛苦了!谁是和记港口集团的总经理,你来介绍一下!”李志文说道。
“老板,我是和记港口集团的总经理,去年全年的总营业额为十八亿三千五百万港币,总利润为三亿七千万港币!”
“不过公司在汇丰银行有一笔两亿九千万港币的贷款到期,所以收入都用来偿还贷款了。”
“至于今年因为香港危机的原因,总营业额预测会减少四分之一。”和记港口集团的总经理介绍道。
“辛苦了!”李志文对其说了一声然后又看向了戴夫费洛蒙。
和记港口集团的总经理看到李志文没有多少什么,长舒一口气,看来今天这一关算是过了!
戴夫费洛蒙看到李志文的目光,开口继续介绍道:“老板,目前集团的另一大板块则是地产酒店板块。”
“和记黄埔地产有限公司目前发展与投资了三处重要物业项目,其中包括李佳成先生首创的花园城市市住宅--黄埔花园。”
“不过因为香港危机的原因,这三处物业项目目前处于停工状态。”
“而且只见李佳成先生挪用这三处重点物业项目的工程款,用以收购多块地皮。”
“原本公司一共在香港储存三块超过十五万英尺的地皮,五块十万英尺的地皮。”
“而就在前些天,李佳成先生继续从其他地产公司手中收购了三块超过十五万英尺的地皮,七块十万英尺的地皮。”
“老板,在目前局势不太明朗的情况下,李佳成先生的做法太冒险了。”
“虽然多储存一些地皮是地产公司应该做的,但是目前我们集团拥有太多的地皮,反而会制约集团的发展。”
“所以我建议老板可以出售一部分地皮。”戴夫费洛蒙说道。
“这个事情我知道了,你说得对,地皮是地产公司的生命线,而此时正是地市低迷,储存地皮的好机会。”
“我赞成李先生的做法,至于此时项目停工的问题。”
“我会和公司其他股东商讨,为公司注入一笔资金,先让机器来动起来,别误了工期。”
“只有这样,我们地产公司才可以源源不断的发展。”
“至于你考虑的地市低迷问题,这个问题不需要太过担心。”
“低迷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楼市会回春,到了那时候囤积的地皮就有了用武之地了。”李志文说道。
出售地皮,这简直是开玩笑,现在囤积地皮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出售地皮。
这年头做买卖怎么做,当然是低价买入,高价卖出了。
此时香港地价这么低,不疯狂囤地怎么能实现和记黄埔的跨越发展。
当然土地还有坏处,那就是会吸引人骂
后世为什么骂李佳成的人那么多,还不是李佳成在大陆做的好事。
当然这个时候李志文是不会用和记黄埔去购置土地的,毕竟这是一个上市公司,李志文一个人说了不算。
李志文打算让一个人成立一家公司,专门收购市面上的地皮,只要眼光不是太差,就不可能有亏本的时候。
戴夫费洛蒙听到李志文的话,摇了摇头,很是不理解李志文,当然他也没有出声反对,毕竟戴夫费洛蒙还没有摸透李志文的性格。
其实戴夫费洛蒙很是不能理解华人对土地的热衷。
在前不久楼价都翻翻了,依然有人购买。
而同样这些华人富豪,有钱了第一想法就是进军地产业。
不过也确实做法非常正确,不过早早进入地产业还是较晚进入地产业的,都赚的盆满钵满。
只要不遇上这种经济危机,是基本上没什么风险的。
(https://www.wshuw.net/1879/1879000/680394427.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