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DF-21D攻击,从天而降的火球
不是df41,从数据分析这是一款全新的弹道导弹。
分析射程在15002000公里之间。
大屏幕显示,三枚导弹在大气层飞行。
“导弹的攻击目标是什么?”拉格尔大声问。
十几个技术员在分析情报信息,无人回答……等待了数秒,才有一个技术员大声汇报,“刚刚接收到的情报,三枚导弹目标是距离我舰11点钟方向,60公里海域的一艘万吨级的货轮。”
说话间,大屏幕传来卫星图片,60公里海域,水面上有一艘万吨级的集装箱货轮。
这艘货轮甲板上空空的没有装任何集装箱。
这就是导弹实验的靶船?
“不对,将军。”一位技术员大声喊道,“这艘货轮在以26节的速度在移动。”
什么?
移动的目标,导弹大移动目标?
拉格尔眉头皱了14起来,说道:“再确认靶船目标是不是这艘货轮。”
有军官在确认了,很快,情报确认无误,就是大屏幕上卫星拍到的货轮。
同时,也再次确认了货轮是在移动,以26节的速度在移动。
唐国人实验弹道导弹打移动舰船?
这可能吗?
用弹道导弹打移动舰船是世界性难提,灯塔国,大毛这两大军事强国都做过相关的实验,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难道唐国人突破了相关技术难点了?
“将军,三枚导弹已经到达靶船上空。”一位军官提醒。
不到五分钟,三枚导弹飞越了1400多公里,到达了距离货轮上空,20000米的大气层高度。
导弹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第二阶段飞行,马上进入第三阶段,也就是末端。
在末端,一般弹道导弹从大气层垂直降临,从天而降。
这便是弹道导弹的攻击方式,而反舰导弹不会飞到大气层那么高,而是贴着海面。
弹道导弹这种攻击方式就决定打航母等移动目标难度很高,具体来说需要突破三个难点:一是发现;二是制导;三是控制。
首先,在浩瀚的大洋上如何发现航母编队,首选是卫星。航母是个活动目标,就算卫星是实时拍摄照片,但卫星只管拍,至于拍到的是什么就要靠人脑查找、研判。而这个研判过程如果太久,航母又不知跑哪里去了。
其次,制导难。卫星制导打固定目标还可以,打移动目标,数据更新都来不及。因此精确制导要靠导弹自己的主动雷达,但是雷达制导距离有限,且易受干扰。第三,控制难。当弹头进入末端弹道时需要不断进行末端弹道修正,必然要增加空气组件或者机动火箭发动机,前者每次修正都会导致速度的下降,后者会大大增加弹头无用的重量。
因此,弹道导弹最佳的攻击方式就是一枚导弹载多个子弹头,大致瞄准个不可逃逸区,依靠弹头个数增加击中的概率。
这一系列的技术难题,灯塔国都没有突破,唐国人就突破了?
拉格尔有点不信,他瞪大了眼睛看着大屏幕三个光点。
三个光点代表三枚导弹,在往下移动,且速度越来越快。
7马赫,8马赫,10马赫……短短的两三秒的时间内,导弹的速度达到了11马赫。
这个速度……拉格尔脸色有点变了。
末端攻击速度11马赫,没有任何导弹能够拦截,速度太快,甚至防空导弹来不及反应。
如果携带多弹头那更无法拦截了。
这款导弹极端危险,唯一能够对付的手段,就是在地面还没发射,又或者在它进入大气层之前击落,这款导弹只要进入了末段,几乎是防御不了。
拉格尔更好奇,这款导弹怎么打移动目标,从大屏幕上测算数据看不出来。
三个光点看不什么变化。
其实三枚导弹是有变化。
当加速下坠的时候,三枚导弹的外壳脱离了,只剩下一个圆锥形的的战斗部。
战斗部不是完全的垂直下降,而是下降过程中,不断做小幅度的变轨。
这个变化很细微,地面雷达距离数十,几百公里是看不出来的。
即便是京城,红塘机场两处导弹控制中心,也是依靠安装在导弹战斗部上面的高速摄像头传回来的963画面才看清楚。
看清楚了三枚导弹在空中俯冲时,变轨动作。
这就是df21d核心技术——高空滑翔变轨。
通过这种变轨,导弹的战斗部雷达自动追踪,调整目标。
这样的不断的调整轨道,三枚导弹从而降。
海面上,距离货船三十公里,一艘南洋舰队的海军电子测量船,甲板上,几位军人抬头看着天空。
他们的肉眼看到了,天空出现了三个火球。
距离60公里外的第七舰队,也看到了天空的火球。
三个火球坠落。
有一颗火球落空,坠入了距离货轮50米外的海里。
另外两个火球全都命中了货轮。
“轰!”
“轰!”
“轰!”
三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火光,水柱冲天而起。
万吨级的货轮在巨大的爆炸力中脆弱的像一块木板一样炸的四分五裂。
这威力,航母也承受不了。
挨一枚就得就算不沉,也要瘫痪。
(https://www.wshuw.net/1876/1876701/7354914.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