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院士重生:回到1975当知青章节目录 > 第1462章 军工大会战!

第1462章 军工大会战!


进入三月,南方已经是繁花似锦,绿叶盎然,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但塞北省却仍处于隆冬时节,时不时来上一场鹅毛大雪,让老百姓感受着大自然的喜怒无常。

  就在这春寒料峭之时,八宝梁村再次迎来了一件大喜事儿——药厂建成投产了。

  药厂全名塞北省第九制药厂,是卫生部去年立项的重点建设项目,由卫生部下派的工作人员负责监督建设,却归塞北医药研究中心管辖。

  其实厂子的主体工程,去年十一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建好了,剩下的这几个月,都在进行生产线的安装以及工人的调配和培训。

  3月11日,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塞北省第九制药厂正式投产。

  尽管这个药厂主要是生产新型感冒药,就是塞北省医药研究中心自己研制出来的那种,品种显得有些单一,也没有得到市场的验证,似乎前景并不明朗。

  但药厂投产的意义却非常重大,因为它开启了八宝梁村工业化建设的新纪元。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整个八宝梁村的工业化建设已经悄然拉开了帷幕,除了村里新建了面粉厂、榨油坊外,还扩建了砖瓦厂、农机厂、饲料厂等村办企业。

  与此同时,塞北医药研究中心还扩大并升格了卫生院,还筹建了药厂和疫苗厂。

  除此之外,第十八研究院也扩大了机载雷达制造厂和炮瞄雷达制造厂,还新建了多个重要的零部件生产厂。

  再算上印刷厂等单位,目前整个八宝梁村拥有大小工厂十几家,且规模还在不断地扩大之中。

  但这些的影响都有限,药厂就不一样了,作为卫生部的重点项目,药厂从建设初期就对八宝梁村以及整个云山县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么大的一个厂子,设计之初所需的职工干部就超过了四千人,领导干部可以从其他地方调配,但一线工人却不行,只能从本地招募。

  如此一来,大量的年轻人通过招募成为了工人,并被集中到了八宝梁村。

  此外,药厂投产之后,需要从省城调运大量的原材料。

  与此同时,生产出来的产品也要通过卫生部的分配,运往全国各地的大小医院。

  所以,随着药厂的投产,每天都有大量的货运卡车进出八宝梁村。

  这些流动人口的出现,极大地带动了八宝梁村以及云山县的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影响巨大...

  仅仅过了不到半个月,在一片热烈的祝贺声中,同样隶属于医药研发中心的塞北省疫苗生产厂也开工投产了。

  相比于药厂,疫苗厂不但生产的品类要多一些,除了出血热疫苗外,还负责生产乙肝疫苗。

  由于新型乙肝疫苗的临床试验效果非常的好,且造价低廉,适合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推广。

  所以,疫苗厂这边刚刚投产,卫生部就给他们安排了大量的生产任务,订单直接排到了一年后。

  与此同时,四机部与第十八研究院合作的3万平米的洁净生产车间,也已经完成了设计工作,目前已经开工。

  而随着这些工厂以及建设项目的开工投产,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有超过六千名职工以及他们的家属抵达八宝梁村定居。

  随着这些人的到来,八宝梁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村里的人多了,让这个原本只有四五百常住人口的小村庄,逐渐向城镇化发展。

  75年之前,村里的常住人口只有不到五百人,但是眼下村里有农业户口的社员就超过了五千人,加上那些知青以及被分配到村里的老师等,人数超过了五千五百人。

  这还不算第十八院的那些科研人员和警卫部队,还没有算来村里读书的初高中学生和职业学校的学生,还没有算团结公社搬迁时带过来的人...

  要是全都算上的话,目前全村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两万人,就常住人口而言,仅次于县城城关镇。

  最重要的是,随着团结公社从大营镇搬迁到八宝梁村,撤村建镇的事情便提上了日程。

  其次是村里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了,人越多,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就越大。

  更何况,涌入八宝梁村的常住人口可不像之前的知青,他们大多数是工人以及科研人员。

  在这个时代,这些人几乎全都是捧着铁饭碗的存在,极具消费力。

  这么多消费人群聚集到这么小的一个村子里,将直接拉动本地区的消费能力,使本地的经济发展更具有活力。

  再就是,本地老百姓的收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增加...

  而就在整个八宝梁村步入跨越式发展的时候,周扬却接到了京城方面的通知,要求他立即动身前往京城,参加由军方高层主持的紧急会议。

  接到命令后,周扬不敢怠慢,立即动身前往京城。

  到了之后,周扬才知道,参加此次会议的全都是国内各个大型科研院所以及军工企业的负责人,会议规格特别的高。

  会议开始之前,周扬又接到了部里的电话,姜老要见他。

  等见到了姜老之后,他才知道高层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如何增产提量,保证我国军工企业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军工品逐渐的在国际上打开市场,尤其是傻大木以及波斯两国160亿美刀的超级订单的签订,国内军工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得到了解决。

  但由于前期的牛逼吹的太大了,却忽略了一个大问题——产能!

  三年内完成价值160亿美刀的订单可不大容易,即便是我国的很多武器装备都有库存,且量大管饱,但却依旧有很多装备的产能跟不上,且质量也很一般。

  就拿坦克为例,我国存量最多的就是59式,即经典的五对轮,如果客户需要的是这种坦克的话,即便是订单量一两万辆都没问题。

  但很可惜的是,傻大木和波斯两国根本看不上这种落后的坦克,而是看上了性能相对先进的69式,且两国的订单量分别是4500辆和4000辆。

  这就很要命了,要知道眼下我国产能最高的59式坦克,其最高年产也只有600多辆。

  而对于新式的69式坦克,虽然已经在二机厂搭建了两条生产线,但尚未形成生产能力,一年三五百辆咬咬牙也能完成。

  但要求3年里完成8500辆坦克,这已经不能用困难来形容了,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

  再就是,傻大木和波斯对于我国的部分装备的性能不是很满意,就比如说他们对69式坦克的通信等功能就颇有微词,希望我们能有所改进。

  有鉴于此,军方才在这个时候,召集各个科研院所以及各大军工企业的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我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周扬之前就预料到了,因为前世我们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只不过当时我们出口的装备种类不多,且订单量也只有现在的4分之一,所以问题不是很严重。

  但现在出口的装备品类达到了54个,除了没有蘑菇弹外,几乎囊括了我国的陆军和空军的全部装备,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新装备。

  在这样的情况下,问题只会比前世更加的严重。

  所以,当姜老抛出这个问题之后,周扬当即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即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军工企业的大会战。

  ps:昨晚上同学聚会,一杯白酒下肚,直接废了,凌晨才醒来!


  (https://www.wshuw.net/1830/1830348/19082455.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