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还是有用的
既然提到了林泰来,万历皇帝随口问了句:“为何不见林泰来?”
宝座下面文武两大群人,找出别人可能还比较费劲,但只要随便扫一眼,就能知道林泰来在不在。
王天官又奏答道:“方才在殿门外,没有上殿资格的林泰来扰乱朝仪,被阁臣王家屏与司寇陆光祖斥退了。”
众人心有感慨,什么叫奸臣式发言,这就是了。
正常奏答模式里,说一句“林泰来没有上殿资格”就行了。
但王天官却非要多说一句“王家屏和陆光祖将林泰来斥退”,活脱脱像是奸臣进谗言。
然后就似乎没有然后了,万历皇帝又不是林泰来他爹,不至于为了上殿这点小事去责怪其他重臣。
不过经过王天官这番打岔,万历皇帝的情绪稍微缓和了一点,至少不像刚才那样破口大骂,甚至用杀人来威胁了。
首辅申时行连忙抓住机会,苦口婆心的劝道:
“皇上庙谟弘远,边臣庶几有所持循。今日边事既未可轻于决战,又不可专于恩抚。
最好就是保守封疆,据险守隘,坚壁清野,使虏不得入内,乃是万全之策。
至于失事,有大小之分,情罪有轻重之别。
若失事小而论罪过重,则边臣观望退缩,虏酋反得挟以为重,不利于鼓励人心。”
万历皇帝余怒未消的叱道:“如今失事也不轻了!”
申时行又奏对说:“望皇上圣恩从宽处分,容臣等传示边臣,使之感恩图报!”
万历皇帝冷哼道:“先说这次西番之事如何!”
身为一个内阁老手,这问题当然也难不住申首辅,答道:
“最为紧要之事,一为会推有才望大臣,前去西边经略;二为公举堪用将材,以备任使。
其他该行事务,容各官一一详议,并下旨申饬。”
首辅的工作就是这样,在皇帝和大臣之间居中调和。
当皇帝发脾气时,要把皇帝劝住,避免打击面扩大。
现在他申时行作为首辅,初步任务已经完成了,下面就该看大家表演了。
该议论的议论,该进谏的进谏,该推荐的推荐,谁有想法就大胆说。
如果自己这首辅把所有事情都包圆,那最后所有的锅就都是自己的了。
万历皇帝也下旨道:“容许文武众官畅所欲言!”
在皇帝准许下,有人低声议论,有人皱眉思考,也有人仿佛事不关己。
万历皇帝等得有点不耐烦,又直接点名询问:“郑洛你有何良策!”
郑洛先前在山西当了几年参政,又在宣大当了五年巡抚、十年总督,前后在边镇将近二十年。
直到去年,郑洛才调回京师为戎政尚书,算是朝廷里数一数二的北虏方面边镇专家了,在万历皇帝心里也是挂了号的。
戎政尚书就是以兵部尚书官衔总督京营,但不在兵部坐堂。
所以有时候简称为戎政尚书,与在部里坐堂的兵部尚书区分开。
听到皇帝询问,于是郑洛站了出来,奏道:
“如今套虏十万部众借道甘肃,送佛至西海,与海虏汇合杂处。
这种情势让朝廷投鼠忌器,也让海虏借势张狂。
故而第一要务就是晓谕套虏,命其速速北归,不得再滞留于西海。
如此可以拆开套虏与海虏,让海虏陷入孤立,更便于早日破敌。”
套虏就是朝廷对北虏右翼的蔑称,大概是当年老顺义王俺答出自河套地区的缘故。
与大明和议、贡赏的主力,就是套虏这部分。
而这次,有号称十万的套虏信徒,为护送黄教三世圣佛遗骸,也跑到了西海,加剧了情势的复杂。
所以郑洛的意思就是,要想平定海虏之乱,就要把到西海凑热闹的套虏弄走,先孤立了海虏再说。
不然的话,同民族的套虏和海虏部众混在一起,想动手也不方便。
这是万历皇帝今天上朝以来,第一次听到点“有用”并可行的提议。
就开口赞扬了一句说:“此议甚好!继续详说!”
郑洛便继续奏道:“关于驱使套虏北归,有两个要点。
一是用贡赏来威胁,若继续滞留西海,就断绝贡赏。
二是起用熟悉套虏大臣,向忠顺和虏王传话和交涉。”
这里所说的忠顺,代指的就是被封为忠顺夫人的三娘子;虏王代指的就是十岁的现任顺义王卜失兔。
都知道谁在掌权,所以忠顺在前,虏王在后。
当即有人开口进奏:“郑洛镇守宣大十数年,熟知虏情,亦与忠顺交际往来十数年。”
这些话郑洛本人不方便说,但是自然有人帮着说。
很明显,经过这场海虏之乱,西北的总督要换人了,这就是为郑洛制造舆情。
实事求是的说,确实没有比郑洛更合适的经略西北人选了。
但偏偏还是有人表达了一点不同意见:“若论与忠顺的交际,林泰来应当比郑洛更熟。”
虽然你郑洛和三娘子认识了十几年,虽然你郑洛当初年年都因为贡赏款待与三娘子会面,虽然你们相处亲近,宛如父女。
但是还是林泰来和三娘子的交情更深吧?
你郑洛去劝,那叫爹味,林泰来去劝,那叫枕头风。
哪种效果更好,一目了然。
道理是没错,就是这场关于军国大事的严肃讨论里面,好像混进了什么奇怪的东西。
郑洛也不得不承认说:“欲劝忠顺督促套虏部众北返,以孤立海虏,非林泰来不可也。”
卧槽!殿内朝臣忽然记起了,刚才上朝之前,林泰来在殿前吵闹的事情。
没想到今天这事还真跟林泰来有关系,而且林泰来非常有用处。
所以刚才林泰来故意混进大佬群里,吸引别人来驱赶,其实就是挖坑?
这坑也忒阴险了,刚才谁能想得到?
估计也就王天官久病成医,才能及时反应过来。
万历皇帝又问了一次,“林泰来何在?”
吏部王天官又跳了出来,奏道:“方才林泰来被王家屏、陆光祖所斥,对臣声称请假养病,负气而走,不知道去哪里了。
临走之前还放言,不与陆光祖、王家屏同殿为臣!
另,王、陆二人明知林泰来通晓虏情,仍然不惜边务加以排斥,其心可诛!
臣在此弹劾,王、陆二人隘于门户之见,不顾国事,因私废公,不配为阁部重臣!”
众人无语,讨论正事时不见王天官你的身影,一到明争暗斗时就跳出来,不愧是搞人事的。
不过这种弹劾,也不能说一点道理也没有。
王家屏、陆光祖有私心吗?有。
如果这私心没有影响大局,别人也不会说什么。
但如果这私心影响了国事,尤其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的公开场合,那么遭到弹劾就是活该了。
对于天官弹劾三阁老和大司寇,万历皇帝没有正面回应,喝道:“先把林泰来找来!”
聪明人都明白其中意思了,皇帝这心态大约就是“不看广告看疗效”。
你林泰来如果有用,一切都好说;如果没卵用还在这哗众取宠,皇帝也不介意拿你泄愤。
值殿的锦衣卫官接旨后,就匆匆的出去找人了。
鬼知道林泰来负气走人后去哪了,只能多派点人分头去找。
或许要半时辰,或许要一个时辰,实在说不好。
趁着这段间隙,各道御史忽然就活跃了起来。
御史熊元上前,奏道:“臣弹劾陕西三边总督梅友松!他身为国之重臣,岁费朝廷军饷数百万,不能控制诸虏,罪同误国!”
御史周孔教也奋不顾身的奏道:“臣弹劾前任陕西三边总督郜光先!前年就有西宁事变,他不能剿贼,只知道一味媚虏忍让,延续今日致使大祸!”
还有五六个御史纷纷出列,按照顺序,估摸着是要弹劾甘肃巡抚以及各道官员了。
万历皇帝虽然烦躁,但也没拦着御史进行弹劾。
大概在皇帝心里,陕甘边陲的官员统统都该废了,不弹劾还没借口处理。
正当大群御史准备排队发言的时候,忽然先前奉旨去找林泰来的锦衣卫官重新上了殿。
又跑到宝座之旁,奏道:“林泰来已经带到,正在殿外等候!”
殿内众人迷惑不解,这才几個呼吸工夫,伱就把林泰来找回来了?你这是飞过去飞回来的吗?
万历皇帝也诧异的问道:“为何如此快?”
那锦衣卫官奏答说:“臣出了殿,才走到会极门,便见林泰来无所事事的蹲在门廊屋檐下。”
众人:“.”
你林泰来刚才怒怼陆大司寇的豪情和志气呢?
摆出负气出走的样子,敢情就走了一百来步?这是唯恐朝廷不能及时找到你吗?
不管众人心里怎么吐槽的,万历皇帝还是把林泰来召了上来。
然后直接询问道:“方才郑洛言及,平定西番第一要务是驱使套虏北返东归,故而需劝说忠顺,对此你可有话说?”
林泰来奏答说:“何不派王家屏或者陆光祖?有此二大臣,自然无往不利。”
众人听到这里,真是替林泰来捏了一把汗。皇帝今天心情很暴躁,你林泰来还敢在这玩火。
果然见万历皇帝大怒道:“林泰来!安敢以私人恩怨轻忽国事!”
林泰来奏道:“臣只担心死无葬身之地!”
万历皇帝喝骂道:“混账!谁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你这是诅咒谁是昏君呢?
林泰来大声答道:“王家屏、陆光祖、宋纁之流以及同党,专门盯着臣之作为!
臣稍有举措,只怕转眼就要被弹劾媚虏通敌、勾结忠顺、挟虏自重、制造事端、虚报功劳!
甚至还会造谣污蔑,说十万套虏送佛西行,都是我与忠顺商量好的!专门等着挑起海虏为患,然后虚造功绩!”
殿内众人一时间恍恍惚惚,这到底是谁污蔑谁呢?
好像林泰来自己给自己发明的罪名,确实很容易扣上去啊。
随便一个御史风闻言事,就能这么说一通。
万历皇帝深深吸了一口气,像是最后通牒似的问道:“不必废话连篇!朕只问你,能否劝动套虏离开西海?”
林泰来答话:“臣尽力而为,有七八成把握。”
万历皇帝心累,扯了半天皮,才确定了这么一件实际事务。
林泰来便奏道:“陛下勿虑!海虏地处高原苦寒之地,并无稳固根基,即便一时得势也只是形同数千流寇而已,不过是疥癣之疾!
治理海虏之患在臣心中并不算疑难,有几条方略,七分政略三分军略,照做就可平息西海!”
“说!”正烦躁的万历皇帝忽然有点期待,就算是吹逼,吹得好也能缓解精神压力。
林泰来便条理清晰又信心十足的答道:“第一,已经说了,劝今年赶赴西海的套虏北返东归。但能劝到什么程度,还要看具体情况。
第二,甘肃河西道路戒严,今后只许虏骑北返东归,不许再借道南下西迁前往西海。
北返东归的,就放行;南下西迁的,就视为入寇直接打!
第三,下令西宁卫出兵毁掉西海南岸的黄教圣地仰华寺,杜绝虏骑以朝圣为借口来回流窜!
第四,大肆招纳番族,不管是什么番人,不管是生番熟番,来者不拒!
以利驱使番人对付海虏,对海虏坚壁清野,将海虏彻底孤立!
第五,老生常谈,择可用之大臣、将官前往镇守经略,修补城池武器,增加精锐官兵之类!
若依照五条而行,两三年就能让西陲平定!”
听到这里,万历皇帝脸色终于略微松弛了下来。
心里忍不住想,早知道就不这么累挺的上朝,只召见林泰来一个人问计就行了。
忽然又听到林泰来阴阳怪气的说:“想必王家屏、陆光祖有更好的方略,愿闻高见!”
万历皇帝很随便的说:“这二人以后不要议论边务和林泰来了!”
王家屏和陆光祖万般无奈,只能叩首谢恩。
林泰来却又说:“臣还要弹劾,兵部职方司失机!”
熟悉林泰来的人大吃一惊!难道这才是林泰来的真正目的?
阁老、尚书、总督之类的位置太高,和林泰来自身完全没关系,林泰来吹破大天也够不上。
但职方司只是个五品部门,属于林泰来可以侵掠的对象!
(本章完)
(https://www.wshuw.net/1812/1812609/11110565.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