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四零章 时机
徐州,淮阴。
大晋四起的烽烟似乎对徐州军民并没有太大的影响。这当然并非是他们不知道大晋正在发生的一切,也并非是他们没有担忧的心情。
事实上,近在迟只的京口大军云集。东府军兵马从北往南调动,且驻扎在邗沟沿岸和临海郡的行动他们都有所耳闻。各地郡兵,退伍的东府军士兵和地方团练都组织了起来,开始了一些简单的操练。这些都让徐州百姓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
但是,紧张归紧张,徐州的百姓们的心里还是笃定的。他们知道,上有李刺史掌舵,又有东府军保护,根本无需担心什么。这么多年来,百姓们对徐州衙署,对李徽和东府军将士已经有了绝对的信任。
别说现在了,当年谣传秦国百万大军南下,淮阴当时许多人拖家带口的逃走,人心惶惶之时。许多人认为徐州要完了,天要塌下来了。结果如何?李刺史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切在东府军面前不过是浮云。
北方这么乱,李刺史还能火中取栗,夺了北徐州和青州之地。足以证明李刺史统率之下,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如今,大晋似乎发生了大乱,就在徐州周边不远,似乎又一次要波及徐州了。但是恐慌的心理却不再有了,因为心里有底。
百姓们只要看到李刺史骑着马溜溜达达的在街头上走过。看着李刺史家中的美貌妻妾们嘻嘻哈哈的逛街买点心吃。看着周围还在大兴土木,造舟桥,造房舍,开作坊,修驰道。看到这些,百姓们自然就不慌了。
当然,对于李徽以及徐州的各级官员而言,他们心里还是颇为紧张的。主要官员和东府军主要将领针对大晋内乱之事的会议开了不下十几回,目的便是研判对策,做好防范。
当然,李徽也交代了众人,就算心中紧张,也不必传递给百姓。内松外紧,上紧下松,保证徐州百姓的平和和安宁,才是李徽需要的气氛。
为此,李徽以身作则,和当年秦军大军攻来之事一样,没事便在街头溜达,让彤云阿珠青宁她们没事也去街上闲逛走动。因为李徽知道,这些行为会有效的安定民心,所有人都看着自己的表现,自己越是表现的安稳,他们的心便越稳。
不过,对于大晋正在发生的事情,李徽是密切打探,且极为重视的。东府军将士们也都做好了准备,只要一声令下,便会依令行事。
只是,在李徽看来,徐州参与此事的时机还没有成熟。司马道子还没有被逼到绝路上,他还没有主动的迫切的来向自己求助。
徐州一旦参与此事,必须要起到一睡定音的作用。雪中送炭,方显珍贵,方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所以,上下人等虽然极为重视此事,但徐州总体的态势依旧是观望,引而不发,等待最佳的入场时机。
五月底,夏收季节开始的时候。李徽依旧是亲自领衔,亲自布置。外界的纷扰再厉害,这件事始终是重中之重。
今年夏收,李徽重点关注的是北徐州数郡的夏粮收成如何。那干系到北徐州四郡新落户的百姓能否自给自足。去年和前年两年时间,都需要调拨粮食赈济他们,今年李徽希望他们能够实现基本自足。
以夏粮为主的北徐州必须保证自足,这些百姓也必须要自足。
去年冬天,分发了上干头牲口和大量农具之后,李徽希望他们不要让自己失望。如果花了两年时间的休养生息和赈济,北徐州各郡还不能实现粮食自足的话,那么便不是自己的政策问题,而是北徐州落户的百姓生产积极性的问题了。
百姓需要照顾,但李徽不会去永远照顾一帮懒虫,一帮扶不上墙的烂泥。到时候便需要甄别对待,收紧他们分配的土地资源了。当然,李徽不可能让他们饿死,但土地这种稀缺资源不能浪费在懒鬼手里。不努力耕种,那便去做苦力,做帮工。活命的方法很多,只是休想再有宽松的助农政策的扶持了。
这或许有些残酷,但是李徽最怕的便是徐州滋生一群懒鬼,一群巨婴。享受着好的政策,享受着徐州上下营造的安全环境和生产资源,却心安理得,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以为赈济是应该的,照顾是必须的。这种人是必须要用现实来教训他们的。
好消息是,北徐州四郡的许多土地并非私有。北徐州被收回之后,大量的荒芜的土地都被李徽收归官有,其后分配给了逃难落户的百姓。所以,对于这样的土地,徐州官署拥有绝对的分配权。李徽并非刻意这么做,也不是想要搞什么土地改革,只是自然而然的形成了这种做法,事后才发现,这其实便是另外一种小范围的,并不彻底的土地改革。
北方的战乱固然破坏了一切,但在破坏的同时,却也打破了一些固有的东西。战乱造成了大量人口的死亡和流失,那些无主的土地自然而然便毫无阻力成为了官有财产,可以统一的分配。这或许便是不破不立的道理吧。
好消息是,北徐州四郡的夏粮迎来了意料之外的大丰收。在经过两年的复耕养护之后,大量前所未有的复合肥料的加持之下,北徐州四郡这片最适合种植夏粮的地方的冬麦取得了大丰收。派去各郡现场监督夏收的官员禀报和地方郡守官员的禀报基本一致。北徐州四郡的夏粮收成达到了当初在燕国统治之下的水准。
这给了李徽巨大的信心。
虽然说,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和南徐州的亩产量和总产量相比较,北徐州四周面积巨大,但却不及南徐州三成。但是,南徐州可是经过了六年的连续的开发和重点投入。不说水利工程,肥料这些东西,光是耕作的牲口投入的数量便不是一个量级。
南徐州数年时间,李徽发放了农耕用的牛马骡子等耕作拉车提高效率的牲口达到一万两干多头。百姓们自己配种繁殖的第二代第三代几干头牲口都已经可以耕作了。基本上已经实现了牲口耕作的覆盖化,耕作的效率和面积大大的提高。
北徐州这方面还只是起步,两年时间不过投入了两干头牲口而已。随着青州牧场的建立,这方面的进一步的投入,北徐州的耕作面积会更大,效率会更高。若一切顺利,超过南徐州成为粮食主产区只是时间问题。
这一切都证明,南徐州的发展成功的模式不是偶然。完全可以复制推广到北徐州。一些政策虽有缺陷,但在目前的时代还是代表着先进的理念和推动力的。假以时日,必有回报。
……
六月二十三,炎热的午后。
李徽陪着顾兰芝在李家东宅后堂的穿堂里纳凉。前几日有人送来了一筐叫‘寒瓜’的消暑瓜果,汁水甘甜清冽,顾兰芝很喜欢吃。
李徽将上午放在井水里镇着的寒瓜切开一瓣一瓣的摆在盘子里,拿起一块捧到顾兰芝面前侍奉她吃。
顾兰芝有些不习惯李徽这么做,笑道:“徽儿不必如此,我自四月来淮阴之后,上上下下待我极好。媳妇们也甚为孝顺,每天吃的穿的送来不知多少,还常来陪着说话。娘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我儿辛苦忙碌,回来又要陪我这老婆子说话,大可不必。”
李徽笑道:“娘只管受着便是了。彤云她们孝敬婆母氏应该的,儿子孝顺你也是应该的。这么多年来,母亲不在徐州,我们想孝顺也不成啊。这一次,母亲和阿姑来徐州了,儿子儿媳们都生恐你住不惯,自然是要好好的照应。”
顾兰芝笑道:“习惯的,习惯的。”
李徽道:“习惯就好。其实我知道你们住在石城县最自在,又有一般老家的妇人陪着最舒坦。这次逼着你们来,我心里也很愧疚。但是局势动荡,你们远在京城,出了事,我可如何担当的起?所以才让蒋胜将你们接来。娘可干万莫怪罪我。”
顾兰芝笑道:“我儿是周到人,倒是我们有些固执了。其实早该来的,就是贪恋着自在。我儿现在责任重大,上上下下多少事情要忙,娘怎么还能让你分心?丑姑那天说,她做梦也没想到会有今天,出门坐着大马车,穿着绫罗绸缎,吃的锦衣玉食。人人见了都说好话。呵呵,这样的福气,以前怎么敢想?”
李徽道:“你们便好好的享福吧。有儿子在,你们什么都不必担心。”
顾兰芝点头叹息道:“是啊。没什么可担心的。只是丑姑没福气,她那身子是越来越不好了。希望她能撑几年,多享几年福,也多陪陪我。”
顾兰芝擦了擦眼角,神情有些黯然。
李徽沉默不语,心中有些唏嘘。丑姑病重,已经半年多了。在石城县便已经不能下地行走了。到了徐州之后,虽经医治,但一直不见好转。其实顾兰芝心里也明白,丑姑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对李徽而言,丑姑虽然只是家中的一个仆役,但是在母亲最艰难的时候,她撑住了这个家,做活养活母亲和自己。在这个家里,她也早已不被视为仆役。虽然丑姑自称老奴,但是所有人都将她像长辈一样的看待了。
“娘莫要难过,我会请最好的郎中给她医治的。实在医治不好,那也是天意。有些事强求不来的。”李徽安慰道。
顾兰芝点点头道:“我明白。不说这些了,这些寒瓜,留一些我一会带给她吃。她也喜欢吃。”
李徽一笑,点头答应。
从顾兰芝的宅院出来,李徽刚到二进,便见到蒋胜飞奔而来。
“小郎,京城来人送信了,就在前厅。”蒋胜不待李徽询问,便大声说道。
李徽一愣,微微点头道:“终于来了,司马道子怕是撑不住了。”.
(https://www.wshuw.net/1810/1810678/109195925.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