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七章 备战
十月中,淮阴的天气已经很冷了。呼啸的北风将寒冷送到徐州,同时也将慕容垂起兵复国,北方烽烟四起的消息传到了李徽的耳中。
距离上次慕容楷来淮阴商谈合作之事已经过去了近两个月,慕容垂在北边干的如火如荼,但却没有对当日合作的条件给予答复。这让李徽很不满意。
李徽要求慕容垂给出的答复的期限是一两个月之内给予答复。否则大晋朝廷下旨北伐,则合作之事便要泡汤了。然而看起来,慕容垂似乎并没有被自己吓唬到,他甚至有些无动于衷。
李徽对慕容垂倒是颇为佩服,在这种情形下,还能沉得住气。定力强大,稳如泰山,可见心理素质之强大。而李徽明白,慕容垂之所以会如此,那应该是他看出来了,大晋的北伐不会那么快到来。原因很简单,大晋主力兵马在不久前的大战之中也是遭遇了重挫的,想要北伐,必须有足够的兵力补充,粮草物资的准备。否则,北伐不可能成功,反而可能会将之前的胜利果实搭进去。
这其实不是什么难以揣测的原因,以慕容垂的见识和谋略,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光是募兵训练,准备物资粮草,便不是一两个月的时间便能够完成的,起码以半年为期,那都是算快的。
而另一个原因便是天气原因。寒冬将至,大晋军之中的大部分兵士都是江南江淮之人,他们显然是承受不了北方的严寒的。在过去的数十年里,晋军从未在寒冬季节北伐或者主动交战。便很可能是这样的原因。
别说晋国兵马了,就算是北方的兵马,也很少在冬天作战。但凡冬天作战,必会造成大量的冻伤冻死的情形发生。这一点,北方的兵马也是闻之色变的。
这是军事上的常识,慕容垂更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
所以,慕容垂应该是明白自己说的话是虚张声势,所以并不会为自己之言所动。
现在看来,似乎被慕容垂看出了自己的急切之意。自己想要得到北徐州的心思太迫切,慕容垂怕是也洞悉了这一点。
不过,李徽并不在乎。自己取北徐州之心是坚决的,这次机会自己也绝不会放过。实际上,自己给出的两个月的期限包涵另一层意思。并不是以大晋朝廷的北伐作为最后期限,而实际上是徐州东府军的进攻的最后期限。
当然,这个期限是李徽心中的期限。如果慕容垂无动于衷,不拿自己的话当回事,那么东府军便要开拔进攻。不费一兵一卒自然很好,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便通过强制手段攻占。而一旦用兵,李徽可就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北徐州那几郡之地。若有机会,将青州一并给拿了也不是不可能。
在过去的两个月时间里,东府军的作战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三万北府军没有丝毫的松懈,重新调整架构之后,以更多的老兵作为骨干,组成的各军兵马正进行紧张的训练。
与此同时,作战物资的调拨和准备也在有条不紊紧张有序的进行。
值得一提的事,今年李正主持的硝田状况良好。今年秦国和晋国的战火并未波及徐州,所以丝毫没有影响硝土产出。鉴于李徽去年试验证明了硝酸钾对于旱粮的增产效果明显。所以,去冬今春,硝田再度增加了二十多座,产出了大量火硝。
鉴于冬小麦施肥期要到还寒冬腊月和来年春天,所以今年施肥的旱地仅仅是一些高粱地和一些夏季旱田作物。李徽当然不会允许随意使用硝酸钾肥料,最主要还是用来给小麦增产,所以大量的硝石被储存备用。
所以,虽然现在是寒冷的冬天。硝田已经停产,但是火硝储存充足,火药的配制也不受影响。五处配制作坊天天昼夜赶工,已经配备了十几万斤。而相关的陶瓷破片手雷,炸药包,铁炸弹,火铳霰弹的十多个作坊也昼夜赶工,之前大战消耗殆尽的火药弹药已经又充裕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军工作坊产业其实已经是一个庞大的产业。
从原料上来说,上游的几十块硝田在春夏秋三季的旺季生产之中吞噬大量的原料。稻草秸秆臭鱼烂虾人畜粪便这些原料的供应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
臭鱼烂虾这些倒也罢了,毕竟数量有限,也不可能浪费粮食。所以,之前开办的养猪场养鸽子场产生的大量粪便倒是弥补了很大一部分空缺。这让硝田的原料供应进入了部分良性循环。虽然还是会导致与民争肥的情形发生,但随着硝酸钾为肥料的替代,情形已经趋于良性。
而以前那些到处丢弃的臭鱼烂虾,各种脏臭腐败之物也统统成了值钱的东西。有趣的是,在收购各种尿液粪便和腐败之物之后,百姓们倒是养成了不随地便溺的习惯。
以前,城市的水沟里弥漫着尿骚味道。巨大的粪坑散发着恶臭气味,污染着周边的环境,令人难以忍受。现在却已经好多了。
路上的牛粪狗屎死去的动物腐败尸体也都被人收集起来,毕竟那都是可以换钱的。
这从客观上倒是促进了环境的干净和卫生。倒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而硝田的吸纳了近三百多人。因为硝田的环境艰苦,甚至可以说是恶劣,故而给的工钱也很高。一个人在硝场中做事,基本上可以养活一家几口人无虞,这也让数百个家庭的生活得到保障。
但这只是硝田而已。整个军工产业的链条可不止硝石的生产这个环节。火药配备的作坊便有五个,吸纳人手两百多人。而火药的原料之一木炭的用量也极大,为此供应的烧炭的炭场四座。木炭的研磨过筛作坊两座。研磨过筛之后的炭粉源源不断的作为火药配比的原料供应。
而下游火器的制作方面,更是有粗陶烧制大窑两座,不断的烧制粗陶破片手雷所用的小陶罐。铁器作坊五座,专门用来打造铁炸弹外壳以及火铳的锻造浇筑。与之配套的高炉两座,打磨作坊两座。以及木匠作坊三座等等。
光是火药火器制作相关的作坊和窑口,林林总总加起来便有三四十座之多。由此吸纳了数以千计的人手。再加上与之相关的车船运输,搬运上下等相关的协同之人,整个军工产业链从业人数和惠及的人群和行业庞大。数以万计的百姓因为有了这条产业链而有了稳定的工作和生计,同时惠及他们的妻儿父母和亲眷。
这还没算上整个军工产业的兵器盔甲帐篷布衣鞋袜干粮等方面的作坊。若是全部加上这些作坊和产业,整个徐州怕是有数万人参与其中,得到工作和报酬,惠及十几万百姓。
李徽乐见这种局面的发生。这个时代,相较而于后世而言,其实许多事简单的多。譬如民生上,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办法并不难。种地的百姓有土地便可解决问题,城里的百姓需要创造工作的机会。而只需创造出一个产业链条,大量吸纳就业的人口,一座城池只要有一个大型的产业链条,吸纳一部分百姓就业,让他们有薪水可拿,养活家人,便会让一切都变得运转如意起来。
举个简单的例子,盐渎县有了个盐场,基本上整个县域百姓便都有工作可做。虽然盐渎县盐场盘剥百姓严重,百姓们的工作环境恶劣,但不可否认的是,盐渎县百姓是不愁饭吃的。只要盐场存在,盘剥不至于太严重,那么盐渎县的百姓便不会饿死。
在后世,一个城市被一家大型企业养活的事情比比皆是。矿山,工厂只要有一个大型的厂矿存在,这个城市的人便有工作,不会失业饿死。道理其实也是一样的。
李徽想过这些事情,在农业渔业的稳定之后,今后,每个郡县能有一两个大的产业链条建立起来,或是资源开发,或是制造生产,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建立起来,便会稳定发展,不虞会出什么大的差错。
这些事都是李徽日常思考的事情。搞民生,搞经济,其实便是稳定和壮大实力的要务。这一点必须要明白。
眼下兵马出征的时间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迫在眉睫。现在唯一需要等待的不是兵器弹药,而是一些其他的物资。
比如,最为紧要的是冬衣的配备和厚布帐篷和睡袋,兵士的防风面罩以及防止皮肤皴裂的脂肪油的配备。毕竟是寒冬季节,这些东西甚至比盔甲兵刃更重要。特别是兵士的冬衣和防风的帐篷以及睡袋,这些都是不可或缺之物。
冬季用兵已经是兵家大忌,若是东府军的士兵因为严寒而冻伤冻死,那是李徽绝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李徽在等待南方的船队今年的最后一趟运送货物的到来。南方士族采购制作了大量的帐篷和冬衣送来,这是两个月前李徽派人紧急向顾谦要求的。也正因为如此,今年南方的船队才迟迟未至。
在紧张的准备和期盼之中,十月底,南方船队终于赶在邗沟结冰封冻之前抵达淮阴射阳湖码头。李徽亲自前往迎接,因为顾谦带着一些南方大族也一起来了。
(https://www.wshuw.net/1810/1810669/109267720.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