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大国崛起1980小说名字 > 第 89 章 三章合一

第 89 章 三章合一


“来一份!”

        这位工作人员也就是詹姆士指着《机械日报》说道,随后扔下了五美分。

        报摊主人很快递给了他一份,他咬了一口手中的汉堡,向着地铁站走去,准备等会儿在地铁上仔细看看。

        詹姆士认为,日本的长崎机床厂肯定是和一个机床厂在国际展览上产生了矛盾,大打出手,然后,长崎机床厂肯定是出了什么骚操作,让这个燎原机床厂吃了大亏!

        这符合他对长崎机床厂或者说对日本人的印象,他们就是这样,看起来非常有礼貌,背地里搞小动作!

        尤其是,他们最近刚刚跟长崎机床厂竞争失败,损失了一个大单,要知道,在美国机床行业,这已经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了。

        ——他记得二十年前,日本人前来参观学习,那会儿他不过是个刚刚毕业的新职员,瞧着他们点头哈腰的样子,心里想的是,他们能做出什么东西来?可谁能想到了,短短二十年间,他不过是从新职员变成了一个中年职员,日本人却拿了美国的技术快速发展,在美国市场上,占据了巨大的份额。

        而且,这不是温水煮青蛙一般慢慢发生的,而是从1977年底特律汽车城开始升级改造,需要大量机床后突然发生的,随后经济危机,加剧了这一现象。

        仿佛是抓着了他们的薄弱之处,日本人开始大肆进攻,他们的汽车抢占了美国的汽车市场,而作为汽车行业的上游机床行业,也跟着强势地挤入了美国市场。今年已经到了年底,预计日本机床将占美国机床进口量的四成以上,明明几年前,这个数字还不足两成。

        但这不是最吓人的,最让人惊骇的是,日本数控机床的进口量占到了他们进口的数控机床总量的八成。

        所有的信息都表明,日后是数控机床的天下,这就代表着,他们引以为豪的普通机床市场在沦陷,而冉冉升起的新市场,他们已经被占走了大部分的位置。

        短短几年,就有了这样大的变化,谁能不害怕他们呢。

        而且,日本人实在是无所不用其极,他们本来就人工便宜,为了压低价格,连政府都全力出动给与免息贷款,减免税收,相同的设备,他们的价格只是美国机床的五六成,怎么可能竞争得过?

        詹姆士就职于WT机床公司,这是全美十大机床公司之一,可今年开始,连他也感觉到了行业的艰难。

        就譬如说这次丢失的这个大单,是一家美国著名汽车公司要新建工厂,需要汽车生产线,他们和长崎机床厂进行了长时间的角逐,要知道,虽然他们的价格更贵一些,但是相应来说,日本的产品和他们的产品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结果谁能想到,本来两边不相上下,长崎机床厂却突然缩短了供货时间,他们将原本十个月的供货时间缩短到了6个月。

        要知道,美国机床厂的供货平均时间是15个月,为了拿下这次的订单,他们费尽心思将时间缩短到了12个月,这已经是极限了,才能够跟长崎机床厂

        打个平手。()

        谁能想到,长崎居然将时间缩到了他们的一半,建造工厂才需要多长时间,这就代表着,如果采用长崎机床厂的设备,会比采用他们的设备提前三到六个月开张,这都是钱!

        ?想看大江流的《大国崛起1980》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对方几乎没有犹豫,就对他们说了抱歉。

        想到这里,詹姆士再一次确定:日本人都很阴险。

        所以,当他将最后一口汉堡吃掉后,终于上了地铁,找到了一个座位后,连忙迫不及待地打开了报纸,开始瞧见燎原厂大卖,日本参与合资的工厂也进行售卖的时候,他不由点头,对的,这就是他们喜欢干的事情。他们瞧着你卖得好,就会想办法挤进来,永远会比你的价格低,将人挤得无法生存。

        不过,当瞧见燎原厂要了一张整改通知书的时候,他的脑海里就闪现了一个问号?

        再看到了燎原厂拿着通知书要求同样违规使用展台的这家合资厂收起所有不合规展品时,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最后看到那家印日合资的图尔机床厂不得不收起东西,再也不能继续销售,燎原厂又恢复了独一家的热闹。

        他脑子里只有一句话:就这?

        他不由再看向了标题:《惊!日本国际机床展,长崎机床厂竟对燎原机床厂做了这种事!》?

        地方是对的,主人公是对的,的确也是做了不对的事情,结果也挺爽的,只是……他想看的争吵,打架,相互砸摊子,最后全部被抓到了警察局这种超级大八卦,完全没有啊?!

        这内容能配得上这个标题?!

        詹姆士现在就一个想法:《机械日报》真的越来越差了,这是哪个喝可乐没有气的编辑想出来的标题,这简直是挂着偷卖狗肉,诈骗行为!

        他直接将

  报纸放在了一边,他觉得自己早上的好心情都不见了。

        他想,等会儿到了办公室,他一定要打个电话给《机械日报》,控诉他们的行为!

        只是没想到的是,正想着呢,他对面坐着的一位中年人突然冲着他来了句:“嘿,哥们!”

        詹姆士疑惑地看着他,对方笑着指了指他放在包上的报纸:“能借我看看吗?”

        詹姆士看看报纸,那个夸张的新闻标题正对着对方,他一下子就明白了:哦这又是个和他一样被新闻标题骗了的家伙!

        如果说刚刚是愤怒,这会儿他仿佛突然心情好了一些,你看,并不是他被骗了,实在是这个标题太可恶了,谁看了能受得了?他坏笑着将报纸递了过去,甚至还开玩笑地说了句:“很精彩!”

        对面的哥们眼睛都亮了,显然期待极了。

        立刻接了过来,仔细看了起来,然后,詹姆士就观察到了对方表情的变化——疑惑,不解,愤怒!

        如果不是当着对方的面,他真想笑起来,你看,果不其然,不是我一个人这么笨,居然被个标题骗了。

        显然,对面的哥们这会儿很是不爽,盯着那张报纸看了半天,大抵是想跟他交流一下的,可谁能想到,斜对过的一个年轻

        ()  人突然开口了:“哥们(),能让我也看看吗?我太想知道长崎机床厂干了什么?他们总是这样!&a;a;a;rdquo;

        这个城市聚集着不少机床厂?()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大家都是同行,对长崎的吐槽简直不要太赞同!更何况,对面的哥们显然有种跟他刚刚一样的心情,用一种你知道的眼神看向了他,意思是你看,又一个受骗的,让他也知道一下人间险恶吧。

        所以,在一声“很精彩”中,这张报纸又传到了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人手中,而且因为看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吸引人,随后,几乎整个车厢的人,都在等着那张报纸。

        詹姆士住在郊区,平日里上班需要半个小时的车程,但他发誓,今天的上班路是最好玩的一天,他虽然开始的时候觉得很愤怒,但随着这张报纸传来传去,无数个人被这个标题骗了后,看着每个人递给下一个人时,一本正经说很精彩时的表情,这简直太有意思了。

        尤其是最后一个拿到的人,看完后,再也没有人伸手要报纸了,他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以一种无奈地口气将这张报纸还给了他说:“哦,兄弟,你简直是个天才,你怎么能看着这么多人受骗,忍住不笑的呢?!”

        这就好像是一车的陌生人,在毫无商讨的情况下,心照不宣地共同合作完成了一件事情。

        此刻,终于被揭破了,顿时,整个车厢里都哈哈笑了起来。

        他甚至听见有人说:“我也要买一张回去骗骗他们,这是哪个家伙想出来的标题,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詹姆士想:他大概也可以去办公室来这么一圈,他确定,那群家伙们肯定会受骗的。

        齐丰都没想到,原本只是想在美国转一圈,来个新闻出口,却不想能够在21世纪生存下的震惊体,是有真实力的,即便是《机械日报》这样一个小小的已经没落的报纸发出的一篇广告新闻,居然火了!

        齐丰专门挑了个正常时间给许如意打电话。

        许如意刚刚从京市返回燎原总厂——她接受了人民报的采访,同时,也接到了足足179家大小媒体的邀约,他们都想采访她,转发她和燎原厂的稿件,他们都想谢谢她!

        这些说是媒体,其实大部分都名不见经传。

        有的是厂子里的报纸,有的是学校里的报纸,有的是各市的报纸,他们其实可以完全不发声的,因为这年头转载是很正常的行为,没有人会说一句:你转载了别人的文章,就要给稿费,你学会了文章上的办法,就要说谢谢。

        可他们都站了出来。

        许如意那天让工作人员说都同意,其实不是她不想多接几个电话,多跟这些可爱的人说几句话,是因为她哽咽了。

        写文章很累,尤其是她如今工作多,几乎是见缝插针才能找到时间,而且这会儿也没有电脑,所有的都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出来,甚至有时候需要用图来做标注,还要自己拿着尺子一笔一划画出来。

        但瞧见了这179个名字,她这会儿觉得一点都不累。

        采访完后,她又仔细写了一篇

        ()  文章,叫做《机床升级改造的意义》,发给了这179家媒体,让他们选取片段进行加工转载。

        今天是刚回来。

        接电话的时候,郭培生还在办公室呢,正跟她说今年的秋交会情况,目前一期已经结束,跟他们预想的一样,大家的锅炉都上了控制器不说,还都五颜六色花哨起来,让采购商们齐齐称赞。

        不过燎原厂的生意并没有因为加入了竞争变差,春交会的锅炉订单已经陆续交付并投入了使用,口碑非常好

  ,燎原厂的锅炉肯定是不可能跟那些国际大牌媲美的,但是,在这个价位,有这样的外观质量服务,那是无可出其右的。

        所以,今年秋交会不少东南亚国家的锅炉厂都组团过来采购了。

        另外是其他厂家签署的订单,也有燎原厂的利润——通过了实际使用证明,长安机器厂的控制器质量完全合格,却比国外知名品牌要便宜不少,几乎所有的采购商选配的都是长安厂的控制器。

        这可是燎原厂和长安机器厂共同研发的,每一台都有燎原厂的分红,算是隐形收入。

        郭培生笑的皱纹都堆在了一起:“比春季多了360万美元,二期还在进行中,应该是能维持春交会的成交量,很是不错啊。”

        说完了,郭培生就起了身:“行了,你忙活吧,我这边还有不少事儿呢。有空咱们再说。”

        许如意就笑着问:“啥事啊这么忙?”

        郭培生很不满的看她一眼:“你说啥事啊,你从国外拿了一千多万美元的订单,咱们省就是东阳机床厂也没在国外展览中有这成绩,说是让咱们写份材料交上去,要表彰。这活你肯定没时间,我给你写呗。”

        许如意没想到是这个,顿时不好意思了,她实在是忙。

        这种汇报还会发在省政府或者厅里的内刊上,其实是一种荣誉,开始的时候,郭培生觉得,这是露脸的好机会,所以都让许如意写。许如意只能抽时间,可偏偏需要写汇报的时候,一般都是他们做出了成绩的时候。

        譬如广交会拿回了成交量,专利运营中心开始办公。

        对其他厂家来说,拿回了订单回来生产就行,可燎原厂不一样,他们厂底子弱,广交会回来不是扩厂,就是找合作,许如意忙的团团转,再让她写这个,郭培生都心疼,干脆自己来了,现在已经成了惯例。

        许如意立刻说:“多谢老厂长帮我!”

        郭培生临走前叮嘱一句:“回来放两天假,好好休息休息,年轻身体也重要!”

        许如意连忙应了,恰好电话打过来,郭培生看到是从美国打过来的,就知道是齐丰,跟着又说了句:“让他也好好睡觉!”

        许如意就听见,齐丰本来应该是想说话的,霎时间就没音了,一直等到郭培生离开,关门声响起,齐丰才出声:“老厂长怎么说起这事儿了。”

        齐丰跟郭培生根本没见过面,不过因为燎原厂的专利问题,打过不少交道,小老头看他啥都好,就一点觉得不好:日夜颠倒!用他的话说:“这

        身体不搞垮了。”()

        齐丰知道这是好意,可又不想改,于是变成了能躲多远躲多远。

        ?本作者大江流提醒您最全的《大国崛起1980》尽在[],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许如意自然知道,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尤其是还属于两个国家,夏国人现在还处于远亲不如近邻的阶段,包个包子都给左右邻居和同事送一送,美国人应该是很注重隐私的,所以从不两边说话。

        这是难得相互碰上了,她笑笑:“没,他说我顺便带上你了。要不我跟老厂长说说,让他别管你。”

        齐丰立刻说:“别别别!老厂长说我,我就觉得有个长辈关心我呢,虽然不会改,但是就是有人记挂着挺好。”

        许如意:……又想被记挂又不躲着,这什么脑回路啊!

        不过很快,她就发现,自己的脑回路还是不够啊,因为齐丰跟她说:“震惊体在美国火了!”

        震惊体还是许如意跟齐丰说的,可是这意思,许如意有点不懂:“怎么火了?你不就是发在机械日报上了吗?”

        这个报纸虽然名字高大上,但内容不怎么严谨,以许如意的认知就是《走进科学》这种,披着工业的皮,写着伪科普的内容,圈外人表示不感兴趣,圈内人表示看不惯。

        选它登报一是因为它名字像是正规媒体,二是自然也是因为好上。

        齐丰立刻说:“是,但你知道吗?登报那期的销量多了三成,我分析,一方面是你的标题太吸引人,另一方面日本人不怎么受待见。我本来以为也就是这样了,结果大前天我看到了一条这样的新闻。”

        “《震惊!昔日影后竟混成如此模样,没有最惨只有更惨》!你知道内容是什么吗?”

        许如意觉得有点耳熟,她年少无知的时候,没少被这样的标题骗进去,不过齐丰根本不用她猜,因为他根本压抑不住自己的震惊:“我还以为混的多惨呢,结果是盘点他们最惨的角色!而且你知道这是发表在什么样的媒体上吗?”

        许如意一听就知道,肯定答案很匪夷所思,要不齐丰也不能成为一个人型震惊体,他这会儿说话不带惊叹号好像不会断句!

        所以她也不猜,直接递梯子:“什么?”

        “《娱乐周刊》!而且还是封面!你知道娱乐周刊有多火吗?这可是全美销量最好的娱乐报刊,

  影响力巨大。前天出来的,昨天就有报纸学了这个标题,今天我去报刊亭,大部分的报刊已经都用上了!”

        “但有点很奇怪,居然有报刊开始对这个标题的来源感兴趣了,《机械日报》的编辑告诉我,他们已经收到了好几个电话,想要采访一下,为什么他们会想到耸人听闻的标题?!”

        许如意不太懂美国的报刊市场,不过她觉得,这又不是网络时代,大家会对一个梗是怎么来的去溯源。

        如今的美国即便传媒发达,报纸也不可能有这样快的速度去响应,除非是人为的。

        齐丰也是这意思:“要采访的媒体还都不错,我有种感觉,他们不是冲着震惊体来的,而是冲着这事儿来的。似乎是借着震惊体的火了,去推

        ()  广这件事。”

        许如意同意:“我也觉得是。”

        “对吧!你也认同,可是这是谁?为什么要这么做?”

        “应该是美国的机床厂,或者他们的协会之类的,一篇采访而已,推广一下只是随手的事情。”

        齐丰根本不理解:“没必要吧,这才多大的事儿?”

        许如意却知道,这不在于事儿大,而在于揭露日本人的阴险,这是一种隐晦的宣传。

        齐丰虽然努力去了解这个行业,可能也知道一些知识和数据,但他不是许如意,许如意是从后世来的,太知道此时的日本机床业给美国的机床业怎样的冲击!

        美国机床行业马上就要被日本机床行业吃掉了。

        他们所有新增出的需求,并没有被本土机床厂接收,而是都归了日本机床公司。

        因此,在1982年,美国机床协会不得不对日本机床进口实行限额,为的就是保护本土公司。

        这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对任何可以打击到对方的办法,都去试一试,推一推,倒也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目前一些事情还未发生,许如意也不能说的详细:“长期的宣传就会造成刻板印象,自然会引起美国人对于日本机床公司的厌恶。就跟他们如此宣传夏国一样。水滴石穿的事儿,不用太大,坚持就行。”

        这点齐丰是知道的,他无奈地点点头:“也是。不过这样的话,这条新闻势必最近会被不停提起,你不是想只在美国走个过场,在其他国家转载宣传吗?这动静可不小!怎么办?长崎那边会不会有意见?”

        许如意压根不怕。

        她没准备在美国下功夫,是因为数显装置在美国安装率已经超过了五成,而且美国的机床虽然在后世丧失了市场,但在现在还是强者。燎原厂暂时也进不去。

        但是,如果有这样的机会,可以不停地和长崎机床厂一并提起,她干嘛不要啊。

        虽然现在他们进不去美国,可不代表以后不去。

        许如意笑着说:“那就让他们宣传,适当的话,咱们也可以帮忙增加一下曝光,别让热度凉下来。而且趁机往其他国家转发,这消息来源可更让人相信了。”

        齐丰应了一声:“好!”

        许如意倒是没想到,在八十年代,她还会面临两个国家的媒体宣传狂潮。

        夏国这边人民报的专访,直接将燎原机床厂参加国际机床展并取得了好成绩的消息,传到了全国各地,无论是机床行业,还是其他行业,都知道了在南河省有这样一个工厂,居然不但能够在广交会上赚外汇,还能去外国赚他们的钱!

        这年头外汇异常重要,所以燎原厂这种跑出去的做法,赢得了不少喝彩。

        他们厂不但接到了很多的贺信、电话,甚至还收到了不少机床厂和其他厂子的来电,说是想要来参观学习,也想出去赚外汇。

        这在八十年代可是非常流行的做法,而且还能增进相互之间的联系,许如意就把自己收集的一些关

        于国外展会的资料拿了出来,还让出国的同志各自写了一篇所见所想,汇在一起,如果来参观学习就当是课本了,如果不来,也会免费邮寄赠送,让大家看看,国外的展览是什么样。

        倒是得到了不少厂子的称赞。

        如果说人民报在大面积范围内引起了轰动,是扬名,那么179家报刊刊登的那一篇《机床升级改造的意义》,则是真正的在基层范围内,引起了注意和共鸣。

        虽然在国外,数控机床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在国内,也有了不少的研究和落地,但其实在基层很多人对于数控、数显还是陌生的。

        尤其是,这个行业很多人的文化水平并不高,数控和数显一看就是很高大上的设备,还带着显示器,大家一听第一反应就是,我们手工就挺好,这东西肯定又贵又难操作,没这个必要。

        而在这篇文章中,许如意就像是个幼儿园的老师,从数控和数显的定义区别入手,几乎是将这门技术揉碎了讲给大家,这是什么原理,比之人工操作有什么样的优势。

        当然,最重要的是成本,许如意直接将改造的成本和

  利润完全算了出来给大家看,譬如一台立车装上两座数显,在国内的价格是7000元。这一年就可以新增1140工时,按着正常的工时价格来计算,一年可以多产生12000元的利润。不到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况且,不仅仅是多赚钱了,数显装置还可以提高加工质量和精度,减少辅助工时,这又是一笔隐形的财富。

        比之大家偶尔能接触到的专业期刊,这篇文章真的是太详细了,就像是各家的技术员和会计合在一起,跟你在这儿掰扯,这东西是干什么的,有什么用,装上有啥好处,这下可都能看懂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的普及性文章,如果是发在了机床报这样的全国媒体上,其实效果不会特别好,一方面是常年订阅这些报纸的人员已经有了这样的认知,另一方面是,需要这些知识的人,其实拿不到这些报刊的。

        否则的话,为什么许如意当初拿着老师的过期杂志,居然还能卖出去几十块钱?还是获取知识渠道的问题。

        但这个问题,放在这179家期刊上,就不是问题了。

        他们不是厂办就是学校办,大部分都是内刊性质,这样反倒是有个好处,能切切实实的让这部分基层厂子都看到这篇文章,从而了解改造升级需要付出多少,又会得到多少。

        更何况,又因为不带有盈利性质,所以一些在大刊上不能写的内容,在这里面也都是可以写出来的,譬如许如意还写道:他们提倡升级改造就是想要提高国内各厂的效率和利润,燎原机床厂会根据各厂的情况作出详细的分析,这里面还包括需要投入多少,多长时间收回成本,利润能提高多少,满意了,才签合同。

        这些可爱的主编们,居然都没有给她去掉,而这一条,也是让很多厂子动心的原因——谁家也不富裕,能够实打实地知道,自己不会亏本还能赚钱,明明白白地签合同,这才能放心改造啊。

        所以,文章在这179家报刊一发表,回来后就没事干的张元他们,终于也忙活起来了。

        倒是美国那边,齐丰经常会给许如意打电话报告一下进程,震惊体既然能够脱颖而出,的确是有优势的,它可以在短短的标题内,制造最大的悬念吸引人看下去,所以即便有人抨击这样的题目一点都不文雅,可在美国也迅速的流传开来。

        用齐丰的话说:“简直到处都能看见。”

        同样能到处看见的,就是对震惊体怎么来的溯源,很多报纸都进行了转载。尤其是再配上这样的名字:《惊!原来震惊体是这么来的!》《美国人都知道了,震惊体居然来自日本》《震惊体怎么来的,男的看了沉默,女的看了流泪!》

        想坚持住那是不可能的,但凡看,就会知道,一切的来源就是日本的长崎机床厂在日本的国际展会上出于嫉妒,违反规定进行的一次不正当竞争!

        所以,不过寥寥数日,不但长崎机床厂,就连日本机床行业的名声都坏透了!

        在大家看来,他们自己没本事卖不过别人——溯源删去了他们卖的具体东西。还不正当竞争——溯源删去了图尔机床厂,直接用长崎机床厂代替。最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国际机床展上,他们居然能这么干,这不但说明日本国际机床展根本就不公平,还说明在看不见的地方,他们不知道使用多少花招!

        不少美国人都认为,应该反对日本机床进入美国!

        许如意这才知道推这一手的意义——他们在为进口机床限额造声势,原来这一局里,没一个是笨蛋。

        当然,长崎机床厂美国分公司的人很快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仿佛是突然间出现的,一下子就风靡了起来,现在满大街都是。起源是这个。”工作人员将一份印着《美国人都知道了,震惊体居然来自日本》的报纸递给了负责人入江友。

        入江友皱着眉头看了看,燎原厂和图尔厂的冲突其实就是一件小事,所以入江友完全不知情,看到后,自然也是很吃惊,立刻打了电话给了川田祥太汇报,并且将这份报纸传真回了总部。

        川田祥太是一边接电话一边看的报纸,听了后直接就骂了一声:“八嘎!”

        他一直认为,那不过是一个小冲突,来自于夏国的燎原厂,已经在这次冲突中获得了好处,这件事情已经结束了。可哪里想到,居然会在美国发酵起来,作为一个社长,他当然知道,这不是燎原厂能够办到的,肯定跟那群看他们不顺眼的美国佬有关系,如果任其发酵,恐怕不仅是长崎名声受损,甚至连其他的日本机床厂也会遭殃。

        毕竟这个意图太显眼了。

        他们这是打不过就想赶他们走,哪里有这么简单?!

        他直接说:“立刻压下去!”

        当然,对燎原厂,川田祥太也是异常愤怒的,和美国人斗智斗勇他觉得这是因为他们强大了,但是被一个来自比日本弱的国家的一个小厂子这么挑衅,他很不爽。

        他皱眉问:“整理一

        下燎原厂的资料,整

  理一下夏国合作企业的资料。”

        入江友听到了吩咐后,第一站就是跟《机械日报》来谈判,要求他们不再接受采访,这是为了从源头断绝,只可惜的是这家报纸简直丧心病狂,居然狮子大开口要了一笔匪夷所思的费用。如果是平日,他们根本不会答应的,但此时,入江友只能应了下来。

        他以为一切都会顺利,不过是多出点钱而已,但显然这才是最顺利的一步。

        随后这件事的发酵,就不受控制起来,溯源的文章到处发,非但如此,还有了不少日本威胁论的论调出现——他们将日本的汽车机床当做了洪水猛兽,认为如果任由他们肆意发展,美国的工业会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大量的工人即将失业,这会给整个社会带来隐患!

        而且,社会上关于反对日本机床进口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大,此时此刻,去花钱要求各个报纸不在进行转发,根本就没有用了。

        因为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和愤怒。

        他们已经不需要再看震惊体是哪里来的,他们只需要听——周围的人,电视上的人在告诉他们,日本人抢走了他们的利润,抢走了他们的饭碗,不能在这样下去了。

        很快就有了风声:美国似乎在考虑,对进口机床限额,日本是对美机床最大的出国口,这不就是限制他们吗?

        川田祥太接到消息的当天,就飞到了美国,试图去左右这条政策的下达,但显然,对于一场很可能形成危机来说,一个公司的力量太薄弱了。

        他在一名官员的办公室里等了许久,最终也没有见到人,由此,他可以确定,这个政策肯定会下达。

        出来的时候,川田祥太都觉得不可思议:谁能想到,对日本机床行业,对长崎机床厂至关重要的一个政策,起因居然是国际机床展上的一次小摩擦?一个跟笑话一样的文章标题?这太匪夷所思了,他想不通怎么会如此呢?

        车子停在门口,出来后他就想上车,恰好听到了路边两个正在玩滑板的年轻人的对话:

        “你知道震惊体怎么来的吗?”

        “好像是两个机床厂起冲突的一个八卦新闻。我觉得日本的那个太过分了,质量不如对方,销售也不如对方,就用了阴招。我不喜欢他们。”

        川田祥太身体晃了晃:什么叫质量和销售都不如对方?长崎机床厂怎么可能和燎原机床厂是一样的?!!


  (https://www.wshuw.net/1798/1798585/11111055.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