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章 刺绣厂


  刺绣厂刚把纸摊开,刚拿起笔,八字还没有一撇,苏大有就上报了,接着领导下来调研,研究可行度。

  苏忆安有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

  刺绣厂赚不了大钱,亏不了大本,可行度肯定是可行的。

  一连几天,苏忆安都在跑厂子的事,代销点暂时交给了叶思远。

  刺绣厂选在了二队的场院里,苏宝坤亲自下手腾出来的两间房子。

  首先是征用村里的缝纫机,肯出借缝纫机的家庭,自动获得一个入厂名额。

  七十年代正流行三转一响,可真正买齐的少之又少,一是缺钱二是缺票,能买上两转或者一转的就相当不错了。

  有据可查的,苏家村有五辆自行车,四台缝纫机,有的人仔细,怕万一用坏了;有的是自己本身不会当然也不会借,两天的时间才有两台缝纫机报名。

  加上苏忆安的这一台,也才三台。

  对于蹒跚学步的刺绣厂来说,苏忆安不盲目求大,毕竟没有成品,没有销路,一切都在摸索之中。

  五六个人的规模符合苏忆安的预期。

  毫无疑问,苏忆安是刺绣厂的厂长,苏大有临时派了两个人听苏忆安的指挥。一个老木匠,一个黎兴平,厂里头至少需要六把绣花撑子,这个必须尽快做出来。

  苏忆安把尺寸大体约摸了出来,第一次做出来的不一定合适,要慢慢改进,慢工出细活。

  绣花撑子正在制做中,苏大有求爷爷告奶奶搞到的八丈布票已经到手,苏忆安就跑到向阳供销社选布。

  为集体买东西,没有单打独斗的,都是集体派一个人帮(监)忙(督)。基于苏忆安的身份,苏大有安排了黎英。

  苏忆安的初步打算是先做手帕试试水,毕竟不知道市场反应如何,手帕是为了擦汗擦手擦脸的,对布料的要求要严格一些,偏柔远,苏忆安中意的是纯棉布。

  公社级别的供销社货少,可选择的品类不多,为了少中选好,好中选优,苏忆安想去县供销社看看。

  “行啊,我的任务就是听你指挥,那就去吧。”

  车票两毛钱,说起来也挺贵的了。

  坐在车上,苏忆安老是觉得黎英在偷偷看她,于是朝她笑了笑,问道:“英姐,干嘛这么看我?”

  被抓包黎英也不尴尬,“忆安,别怪姐说话不中听,她们都说你结婚亏大了,我觉得还是有点好处的,就是你结了婚变了个人似的。”

  苏忆安苦笑道:“我哪里是变了,我是脑筋开窍了,放过别人,不难为自己了。”

  变了要有原因的,她怎么解释原因呢?就说脑袋开窍了吧。

  “挺好的,忆安,你不知道吧?其实我挺佩服你的,你不为名声活着。你看那个谁,男人往死里揍,连哼哼都不哼哼。”

  苏忆安知道她说的是谁,就那个二婚的。

  就好像二婚不是人似的。

  一路上就这么扯东扯西的,不知不觉就到站了。

  县供销社的布匹种类就是比公社多,苏忆安选了纯色的棉布,粉红色和白色两种,粉红色要了二十尺,白色布要了三十尺。

  苏忆安经常来买布做鞋,每次的数量都不少,孙世香见怪不怪了。

  算了账付了钱,孙世香从员工休息室里拖出一个袋子,说着官方语言,“我们不要的破衣服,安姐别嫌乎不好,拿回家打袼褙吧。”

  这些日子,多亏了孙世香的鼎力相助,不然打袼褙的布都是个问题。

  礼尚往来,苏忆安送了孙世香三斤小国光苹果。

  友谊也是需要经营的嘛。

  黎英羡慕不已,“忆安,你在县供销社也有朋友啊?你可真厉害。”

  “不打不相识的朋友,还越打越热乎了。”

  “忆安,难怪有人说你坏话,她们是嫉妒你。”

  不论是什么,只要当事人不在乎,自讨无趣的是她们。

  两人又去买了十几个花色的线圈,只有色彩搭配好了,才是手怕的出彩之处。

  木匠师傅已经做出两个撑子了,用砂纸打磨的很光滑,苏忆安还是用破布条缠了一圈,压上粉红色棉布试了试,有点紧,压条吃力。

  “师傅,把外圈做的大一点。”

  “行。”

  布幅是1.4米的,苏忆安按女式手帕30x30的尺寸,让出卷边,刚好一排裁三条女式加一条男式。

  苏忆安用白色粉笔条做了标志,在每方手帕的一个角画了图案,有的是鸳鸯浮水,有的是鲤鱼打挺,还有一朵牡丹花,最后是一张仕女图。

  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苏忆安前后用时不到二十分钟,简笔画就画完了。

  刺绣真正考验人的,是几色线的搭配,搭配好了活灵活现,色彩斑斓。

  苏忆安换上刺绣专用的针头,上好撑子,换上底面线,认认真真地刺起了绣。

  一个图案要用到七八色线,苏忆安一丝不苟,斟酌着配色,第一个鸳鸯图案用了四十多分钟。

  黎英亲眼见证着一对鸳鸯活灵活现起来的,不禁啧啧称赞。要知道一方手帕才30ⅹ30的尺寸,图案只在右下角,很小巧的,一个配色只有寥寥十几二十几针,配在一起才能达到令人惊艳的效果。

  “忆安,你真厉害。”

  苏忆安嫣然一笑,“费了这么久的工夫,还不知道人家喜不喜欢。”

  “肯定喜欢,我这啥都看不懂的都喜欢,别说有眼光的城里人了。”

  苏忆安把这四个图案的样品绣了出来,第二天就通知那两个妇女来上班了。

  会缝纫机的未必会刺绣,有现成的旧衣服,苏忆安先让她俩练练手。

  除了机绣,苏忆安还准备招四五个手工绣手,中午下工时,就有好几拔人看的。

  像苏忆红和两个嫂子都报名了,中午就开始上手了。

  等这批绣手能独立出作品,已经是四天之后了。

  苏忆安卷边,用热水的土法熨烫平整,带上大队、公社的两级介绍信,先去了向阳供销社。肖程同意以一元一条的价格,留了十条代销,一个星期之后来看销量,再做下一步安排。

  县供销社如法炮制,留下了二十条试卖。


  (https://www.wshuw.net/1777/1777220/110232276.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