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翻案
齐玄素也参会了,当然知道大掌教要说什么。
其他参会的参知真人,有些已经知道,有些还不知道,不过用不了多久,都会知道。
其实也不难猜。
在给前任大掌教上“庙号”的大议上,突然谈起这个问题,总不会是谈玄圣,或者谈四代大掌教。很明显了,要么五,要么六,或是干脆是五加六一起谈。
很快,大掌教便谈到了五代大掌教的问题。
整个会场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
只是谁也没敢贸然出言反对。
否定五代大掌教的事情,虽然是三师在幕后推动,各大世家也跟着推波助澜,但明面上是六代大掌教干了这个事情。
给五代大掌教翻案,表面上是否定了六代大掌教。
不过六代大掌教是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没有自己的嫡系班底,也没有优秀传人,甚至紫霄宫都差点让他解散了,自然没人给他说话,把一切罪责都推到六代大掌教的头上,不深挖,点到为止,也没什么问题。
虽然六代大掌教不是死人,但不在人间了,这跟把罪责推到死人头上是一样的道理。
大掌教坐在空了许久的大掌教宝座上,整个金阙只有大掌教的声音。
“自由是有边界的。事实上,世人并不需要过分的自由,世人更需要规则、界限和保护,世人厌恶混乱,需要一个既能提供约束又能提供庇护的领袖,谁能平息混乱建立秩序,就会得到拥护。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有两个人是绕不开的。
“一个自然是初代大掌教玄圣,是玄圣结束乱世,建立了道门的秩序,另一个就是五代大掌教,进一步强化了玄圣的秩序。
“谈到秩序,我想说一下当年的平王东迁。表面上看,此事的原因是烽火戏诸侯,红颜祸水。若能看得更深一点,就领会了幽王是昏君的道理,得出幽王把过错推给女子的结论。其实这两个观点都很浅显,主要过错既不在褒姒,也不在幽王。
“想要一览全貌,就要深入了解当时的背景。其实是幽王想要废掉太子,改立褒姒的儿子伯服。结果是太子联合舅舅申侯造反,引西戎入关,杀了幽王,太子自立为王,是为平王。而外戚申侯对于王室的渗透和架空,则正是幽王要改立太子的原因,后来申侯的造反行为也证实了幽王的担心不无道理。平王自立为王后,又有其他诸侯拥立了幽王的弟弟,双王并立长达十年之久,更是说明了平王并非正常继位。
“所以说,这能怪幽王或者褒姒吗?总不能坐以待毙吧。或者干脆说,幽王作为天子,他有没有废掉太子的权力?如果有,那么平王就是造反。
“平王造反成功,一个弑父的逆子,不忠的逆臣,要为自己粉饰,于是搞出了一个烽火戏诸侯的典故:抹黑想要废了自己的父亲是昏君,帮伯服争夺太子之位的庶母褒姒是红颜祸水,这是权力斗争的本质,而非简单的昏君和祸水。
“可平王未能如愿,虽然他杀了幽王,但请神容易送神难,西戎血洗了京城。整个西部,在诸戎的掌控之中,平王无奈,才东迁龙门府。此举造成的严重后果不可估量,不仅是王室的威信荡然无存,政令不出龙门府,而且导致天下失序,由此埋下了诸侯并起的祸根。
“这就是秩序的重要性,虽然儒门的史书对平王百般粉饰,但不可否认,平王坏了规矩,打破了秩序,最终造成天下易主,说姬王室始亡于平王,也没什么太大问题,在这一点上,平王是千古罪人。”
大掌教稍作停顿,众人全都没有说话,每个人都在思考。众人心里清楚,大掌教这番话是意有所指:平王不是姬王室的中兴之主,而是千古罪人,平王不是拨乱反正,而是祸乱之源。烽火戏诸侯本质上是造反成功后的抹黑。
那么道门的平王是谁?
大掌教再一次开口道:“所以说,秩序最重要,律法也只是维持秩序的手段。我们整天说维持稳定,到底是什么的稳定?就是秩序的稳定。而秩序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结构秩序,一部分是行为秩序。
“什么是结构秩序?就是我们道门的上层建筑,说得更明白一点,就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律法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
“什么是行为秩序?就是公序良俗,或者干脆用‘伦理’二字概括。过去儒门讲天地君亲师,现在我们推翻了这个,不讲这个,我们讲平等,可是近二百年来,我们又没能概括整理出一套很完善的体系。五代大掌教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才要整顿风气,列出了很多规定规矩,就是为了维护这个秩序,强化这个秩序。
“我也知道,很多人对这些规矩不满,认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害,由此衍生为对五代大掌教的不满。可你们想过没有,我们作为道门的高层,本质上就是秩序的最大受益者,你们因为一己私利要造五代大掌教的反,且不说恩将仇报的问题,本质上就是挖断自己的根,你自己都不遵守秩序,上行下效,别人凭什么要遵守秩序?
“很多道友常常抱怨,说别人总是以圣人的标准要求他,就因为他在这个位置上。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力是相互的,我们提倡下面的人讲奉献谈境界,下面的人也会反过来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我们,如果我们做不到,那么公信就丧失掉了,没了信用,秩序就会受到影响,治理成本就会大大提高。
“五代大掌教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立下规矩,从严治理道门,一扫旧风气,仅就这一点而言,五代大掌教是有大功于道门,是不容抹杀的。”
整个金阙鸦雀无声,针落可闻。
大掌教又道:“五代大掌教不是幽王,我也不希望道门中有人是平王。我认为,关于五代大掌教的一些历史评价是不客观、不公正的,我们要公正客观地重新评价五代大掌教,重新重视这个秩序和规矩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自从五代大掌教飞升离世之后,道门的风气明显有了恶化的趋势,为什么会这样?根本在于有些人不是一心为公,而是将权力当成了自己的私产,我多次说过,要把心放正,把作风摆正,把姿态端正,要正大光明,要搞阳谋不要搞阴谋。可是有些人呢,充耳不闻,我行我素。”
说到这里,大掌教明显停顿了一下。
齐玄素正做笔记呢,忽然就听大掌教拔高了嗓音,直接点名道姓:“齐玄素。”
一般情况下,大掌教不会这么不给齐玄素面子,正式场合会称呼“齐真人”、“齐府主”或者“太微真人”,私底下称呼表字“天渊”,顶多称名“玄素”,没有连名带姓这种情况。
“在。”齐玄素下意识地站起身来。
大掌教问道:“你昨天去城外的港口,让人清场了,是不是?”
齐玄素只是微微一怔,随即便低下头去,不敢辩驳,也不能辩驳。
大掌教接着说道:“你真是好大的架子啊,你是执行公务吗?只是私事,你凭什么让人清场?我说的这些我行我素的人里面,就有你一个。”
齐玄素立刻说道:“关于这件事,是我错了,我在这个问题上犯了把道门赋予的权力当作私产的错误,予求予取,搞特殊待遇,没有把心放正,没有把作风摆正,没有把态度端正,我向师父和金阙承认自己的错误……”
大掌教道:“这里是金阙议事,没有什么师父,称呼职务。”
“是。”齐玄素立刻改口道,“我向大掌教和金阙承认自己的错误,请求处罚。”
大掌教道:“不要避重就轻,必须做出深刻检讨。”
齐玄素连连称是。
大掌教又问风宪堂的掌堂真人应该如何处置。
风宪堂掌堂真人倒是想大做文章,无奈这件事实在不大,顶天就是记过,只能据实说明。
于是齐玄素被记过一次,并被处罚一年的例银。
其实许多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只有亲近之人才会这么骂,换成别人,反而不会这样。这可以理解为杀鸡儆猴,也可以理解为一出双簧戏。毕竟大掌教没有做出实质性的处罚,既没有把齐玄素的掌府真人撤了,也没有把齐玄素的掌宫真人免了,最后只是记过,顶多就是罚酒三杯。
如此一来,算是把齐玄素提前摘了出来,大掌教当众罚了齐玄素,别人以后就不好再拿齐玄素说事,也不好再去攀比齐玄素。
大掌教望向清微真人:“清微真人,你的意见呢?”
清微真人道:“大掌教的话高屋建瓴,意义深刻。我完全赞同大掌教的意见,没有意见。”
就连清微真人都不出头,其他人自然不能在大掌教占着理的情况下反对大掌教,纷纷表态,赞同大掌教的意见。
就在此时,宁凌阁道:“大掌教要正本清源,我十分赞同,只是当初的许多决定都是出自六代大掌教……”
大掌教道:“也不能怪六代大掌教,毕竟是历史的局限性。”
(https://www.wshuw.net/1765/1765216/87468889.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