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改制(2)
赵清平、孙德富相视一眼,无不是点头表示认可,其实对于治理地方,他们也都是刚摸索出一些经验。
治理和建设地方,最忌讳的就是朝令夕改。
明明此前明确推行的事宜,都耗费大量的人、财、物,眼瞅着就要初见成效了,却因为一人改变政策,导致该事半途而废,这损害的不止是各项开支,损失的还有看不见的,比如说民心。
“治理和建设地方,与治理军队是有本质区别的。”
萧靖生走上前,拿起那份他草拟的文书,神情严肃道:“地方的复杂性、多样性,是谁都不能忽略的,不像在军队中,明确条条框框,不管是谁,都不能去触碰底线,谁触碰,就严惩谁。
军队是打仗的地方,不是做买卖,更不是去享福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将校也好,勇锐也罢,必须无条件的服从命令!
否则仗怎样打?
适用于军队的条条框框,我可以肯定的说,绝对不适合地方。
倘若按照管理军队的方式,去管理地方的话,且不说治理和发展的如何,单单是这个强迫性,就会让很多人积攒怨气,一旦怨气达到某种程度,就势必会引发动乱。”
随着农会所辖地盘的增多,萧靖生愈发觉得有太多短板,需要尽快的补齐,尤其是涉及地方治理的,没有充足的各领域人才,很多事情是无法高效推行的,这也是必须要重视起来的事情。
尽管说农会直辖的秦军,同样存在人才短缺的情况,可是军队是有规矩的,是明确框架的,不管是处在哪一级别的群体,只要按照他们知晓的那些,去管理军队,去操练军队,去统领军队,即便是能力再差,也不至于说会面临崩盘的境遇。
再者说此次秦军的阶段性整军,就是在进行一次大整合,其中糅杂了很多谋划部署,只要萧靖生能够盯好,便可以让秦军的整体战力提升。
何况在这个过程中,萧靖生直辖的教导总队会进行扩编,很多操练和培养都将形成既定体系。
在今后较长时间内,秦军将会沿着边操练,边打仗,边迭代的大方向前行,这样一支军队,只要能沿着明确的方向前行,就可以逐步蜕变成萧靖生想要的强军!
萧靖生于秦军上下的威望,是谁都不能取缔的。
“会长,我有一个疑问。”
赵清平想了想,皱眉看向萧靖生说道:“还是以五年计划来说,按照您构想的,是由农会新设的政务部进行统筹制定。
可是涉及到这么多的领域,像涉及到农业、土地、水利、道路、产业、教育等各个领域,农会现在连最基本的情况,都没有做到完全掌控。
政务部根本就无法制定计划啊。
还有这个土地,不止牵扯到清查,还涉及到各种特性,公田与私田,勋田授予等等,这么多的事情需要梳理,就眼下农会的人手,根本就干不过来啊。”
“我也存在这种担忧。”
孙德富紧随其后道:“像当初在白水县时,尽管说县公署筹建起来了,治下还有众多的镇公所,可是有太多人不知要如何开展工作。
这是必须要重视的事情。
如果说会长明确的构想,只是徒有虚表的在推进着,那么要不了多久,很多事情都会停滞不前。”
对于萧靖生草拟的这些构想,赵清平、孙德富是认可的,是激动的,毕竟这些构想的前瞻性很强。
倘若农会能够逐一的落实下来,这的确能叫农会所辖地盘,迎来翻天覆地的改变。
甚至在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农会所辖地盘还会对外继续扩张,毕竟底蕴增强了,肯定就不能死守着这点东西。
然而政策是需要人来执行的,没有足够基数的人才队伍,去到各个领域做事,那终究是一个空想。
“针对这一大层面吧,我是这样考虑的。”
萧靖生沉默片刻,伸手对赵清平他们说道:“像你们提出的这些,是不是也能统筹归入五年计划中?
比如说第一年,就是成体系的梳理秩序,将各个领域先筹建起来,先梳理出来,期间还涉及到劳改营、各地读书群体等,该如何发挥好他们的作用,要如何对他们形成有效监察。
各领域人才的短缺,这是农会无法摆脱的短板,如何有效将这一短板弥补好,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除此之外,在这个梳理秩序的期间,我们要分清楚主次,明确轻重缓急,要能调动起治下各个群体的积极性,让他们都有事情要做。
这样在梳理秩序的过程中,我们农会就能逐步掌握优势,同时在搞清楚各地实情后,再去制定后续治理和发展的计划。”
萧靖生在构想五年计划时,就没有想过在前两年内进行征税,环境太恶劣了,治下太贫瘠了,暴明的无节制盘剥和压榨,早就把地方严重透支了,底层群体没有出路,特权群体没有制约,尖锐的阶级矛盾一旦出现,就不是短期内能够抚平的。
面对这样的现实背景,农会要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注定是一个纯计划过程,许多压力和担子,都必须要农会直接承担。
缺少钱粮供应,农会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缺少人才供应,农会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缺少物资供应,农会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萧靖生需要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将农会所辖地盘内的各个群体,特别是众多的底层群体,能够拉到一个温饱线的幅度,要知道他们过去是连温饱线都满足不了,涉及到的人多了,事情就会变得很繁琐。
千人千面,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就会出现碰撞,甚至形成隔阂,产生矛盾,这也是最难去做的。
“会长,那要按您这样说,农会新设的政务部、组织部、检察部、审计署,都需要补充大批人手。”
赵清平讲出心中的想法,“如果想让这些政策,有效的推行下来,就必须要构建起成体系的框架。
农会直辖的这些衙署,要承担的责任和担子很重,没有相应的人手分管,根本就无法运转起来。”
“我是这样想的。”
萧靖生回道:“政务部的日常,交由你二人负责,组织部、监察部、审计署,暂时由我直接管辖。
眼下政务部是重中之重,内部会设立众多分管衙署,至于这部分人选,我想着暂以同州的劳改营,在押的那批罪不至死的官吏负责,每个人都谴派一人监视,防止他们逃窜或推诿了事。
至于同州城投效农会的那批读书人,我打算叫他们去往基层磨砺,这是我们农会今后的中坚力量,要好好的打磨他们才行。
与此同时,像各地识字读书的士绅、乡绅、读书人等,则进行一次统筹的安排,先让整体性框架能筹建起来再说,至于期间遇到的问题,再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具体进行解决。”
萧靖生真的是太难了。
一支从底层群体缔造的势力,无论如何,都绕不开人才短缺这一窘迫,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一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必然会暴露出众多问题或隐患。
萧靖生现在对于所辖班底,更多的是采取强制性或半强制性的手段,来叫麾下能聚拢起的群体,精准安排到各个位置上做事,不管他们怎样想,都必须要把事情做好。
不过这种强制性或半强制性的手段,萧靖生却没有下沉到底层群体,这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眼下也只能这样。”
孙德富轻叹道:“如果接下来的一年,农会所辖地盘,不会遭受到威胁或进剿,那么或许能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一批忠于农会的人才,可要是……”
讲到这里,孙德富却没有再说,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很是担心农会是否有未来,陕西有司,或者朝廷,知晓农会做的事情,肯定是不会眼睁睁的看着。
“治理和发展地方的事情,是你们要做的事情。”
萧靖生瞧出了这一点,露出淡淡笑意,“如何确保农会所辖地盘的安稳,那就是秦军要做的事情。
只要我们能心往一处使,就算是官军再度来剿,或许明廷调遣更多军队来剿,秦军都是能够力保农会所辖地盘的安稳的。
你们不要有太多的思想压力,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就足够了,至于别的,有我在,别怕。”
在整个农会上下,不管是涉政的,亦或是涉军的,再或者其他领域,要说压力最大的当属萧靖生。
因为他要扛起整个农会,确保麾下各个群体,都能保持高昂斗志的前行,至于面临的那些威胁或挑战,萧靖生只能自己承受着。
至少在萧靖生的眼里,当前的农会上下,依旧是一个不成熟的组织,有太多需要去弥补短板的地方,可是明知道是这样,萧靖生能够去做的事情,也是稳扎稳打的走好每一步,靠空想,靠瞎指挥,靠甩锅,是无法解决任何问题的。
(https://www.wshuw.net/1752/1752372/110246784.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