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知否笑长歌最新章节 > 第313章 争辩

第313章 争辩


这场风波席卷汴京,盛家学堂的众人自然也免不了议论。

    顾廷烨等人为此争论不休,李安却一手杵着下巴,看着窗外怔怔出神。

    李安倒不是在欣赏风景,而是在思考王安石的那封信。

    昨日李安收到了王安石的一封信,王安石在信中把自己去禹州做的一系列的事情详细的写了一遍。

    因为施行过程并不顺利,阻力很大,王安石字里行间中透露着苦闷。

    最后则是邀请李安去禹州,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大概的意思李安也明白,王安石是受他启发才决定去地方上实验自己的想法。

    如今陷入困境,希望李安能去趟禹州,帮他走出这个困境。

    然而对此李安其实也没什么好办法。

    不是说李安没有办法,而是他有办法却根本行不通。

    当初他跟王安石说那番话,一方面是王安石主动向他询问,另一方面则是想让王安石改革失败。

    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体会到改革的艰辛和困难,避免他以后执拗之下,还如历史上那般。

    对于王安石这种人,李安心里还是十分佩服的,并不想他如历史上那般,最终黯然收场。

    “子谦,你怎么不说话?”

    朝中大臣请求官家处置王安石,虽然没有得到应允,但是王安石在禹州施行的一系列政策也传到了汴京。

    顾廷烨和盛长柏对王安石的政策很是推崇,但是盛长枫和齐衡还有文炎敬却都持反对意见。

    一时间双方谁都说服不了谁,顾廷烨和盛长柏因为人少,反而落入下风。

    于是顾廷烨便看向了一直没说话的李安,想得到他的支持。

    “啊?我说什么?”李安有些茫然道。

    他刚刚一直在想该怎么给王安石回信,根本没听几人说了些什么。

    “你对王通判在禹州所推行的政策怎么看?”顾廷烨说道。

    李安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好在庄学究来了,缓解了他的为难。

    “学究安好!”众人起身行礼道。

    庄学究摆了摆手,让众人坐下,自己也坐了下来。

    “最近汴京都在谈论王通判在禹州所做之事,刚刚我在外面听你们也在谈论。既然如此,今天的策论,就以此为题吧。”庄学究说道。

    从乡试结束后,庄学究授课方式就有了很大的改变。

    每天上下午第一堂课,都会从四书五经中随便选题,让众人进行辩论。

    “学究。”

    顾廷烨起身行了一礼,说道:“如今大宋积弊丛生,国库空虚,唯有变法革新,才能清除积弊,富国强兵。虽说大宋和辽国西夏之间和平日久,但正所谓居安思危,北方无限可守,始终是个大患。国富兵才能强,才能抵御辽国和西夏,甚至收服燕云十六州,重塑北方屏障。”

    庄学究摆了摆手道:“这些太远了,你们就说说王通判所行之策的优缺点即可。”

    变法终究是很敏感的话题,庄学究并不想多做谈论。

    顾廷烨拱手应是,说道:“王通判在禹州施行了很多政策,学生都非常认同。特别是由官府借钱给百姓买粮种之策,学生认为此策百利而无一害,但凭此策,王通判都足以名留青史。”

    “顾二哥此言差矣。”

    盛长枫起身,先向庄学究拱手一礼,然后看向顾廷烨说道:“官府借钱给百姓,岂不是与民争利?况且,若百姓还不上,又当如何?”

    “这如何能是与民争利?寻常百姓青黄不接之时,只能向地主乡绅借钱借粮,利钱甚高,百姓还不上,便只能将土地卖与地主乡绅,沦落为佃户,以至于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官府借钱给百姓,利钱更低,如此能够遏制土地兼并,岂不是利国利民?”顾廷烨反驳道。

    “那百姓还不上呢?顾二哥也说了如今国库空虚,若是百姓借了钱却又还不上,这个钱是要还是不要?若是要,百姓还不起一样要卖田卖地。若不要,先不说朝廷开支的问题,一旦人人都有样学样,怕是国库有多少钱都不够。何况,地主乡绅也是大宋百姓,与其争利,难道就不是与民争利了?”盛长枫说道。

    “则远说的不错。”

    文炎敬起身道:“在下出身贫寒,家里也是寻常百姓,对寻常百姓人家十分了解。

    寻常百姓人家,一年到头总有青黄不接之时。

    从地主乡绅那里借钱借粮,利钱虽然高一点,但是寻常百姓大多都租种了一些地主乡绅的田地,地主乡绅并不会太过逼迫,多数都会宽限一些时间。

    然官府却不行,毕竟官府的钱财都是取之于民,也要用之于民。除了上交国库的,剩余的并不多,若是百姓还不上,官府便断了开支,若逼着百姓还,怕是会出现官逼民反之事。”

    文炎敬反对此事,一来正如他所说的那样,对此不看好。

    另一个原因则是他中举后,这次回老家后,当地乡绅地主给他送了不少田地。

    如今他家也算是一个小地主了,若是王安石这个政策得以推广,他家的利益也要受损。

    若是没有功名在身,文炎敬自然认同。

    如今千辛万苦有了功名,成了阶级人士,还没享受阶级的待遇,就有人要动他的利益,他自然不答应。

    “学究,学生认为任何事都有利有弊,而此事明显利大于弊,完全可以制定严格的制度,来防止那些弊端。”盛长柏说道。

    齐衡也站了起来,说了自己的见解。

    言而总之,就是并不认同。

    庄学究微微颔首,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微笑的看向李安,说道:“子谦为何不说说?”

    “学究。”

    李安起身行了一礼,说道:“学生觉得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不知该说些什么。”

    “呵呵。”

    庄学究笑着摇了摇头道:“滑头。”

    李安闻言有些尴尬,他确实不愿意参与这样的辩论。

    顾廷烨和盛长柏之所以赞同,是因为他们一腔热血,心怀天下。

    而盛长枫几人反对,则是因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

    这种情况下,争论没有丝毫意义。

    庄学究压了压手,让李安坐下,也不点评几人刚刚的那一番辩论,而是捋着胡须说道:“你们都立志科举,若是考中以后都会为官一方,寻常百姓也好,地主乡绅也罢,只要是治下之民。作为主官需要的是寻找其中的平衡点。”

    李安闻言若有所思,从庄学究的话中来看,他好像并不认同王安石在禹州实行的那些政策。

    (本章完)


  (https://www.wshuw.net/1684/1684644/11110830.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