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免费阅读小说 > 第341章 俄罗斯帝国的总动员

第341章 俄罗斯帝国的总动员


“什么,波尔塔瓦也丢了?”俄罗斯帝国秘密刑侦事务衙门总监恩斯特·约翰·比隆公爵攥着手中的文书,失声惊呼道。

内阁参政大臣安德烈·伊万诺维奇·奥斯特尔曼伯爵(此君就是后期搞政变让伊六他妈在家剥花生的人)也是一脸愁容,长叹一声,并没有回应比隆公爵的惊呼声。

十几天前,从伏尔加河流域传来消息,卡尔梅克人(即土尔扈特部)于4月25日集结数千兵力,再度围攻察里津要塞。

原本以为,凭借察里津要塞坚固的城防和守军犀利的火器,可以让那些野蛮的卡尔梅克人再次碰个头破血流,然后遭遇可耻的失败。

却未曾想到,5月9日这天,卡尔梅克人集中了三十多门火炮,并且还有四艘小型风帆炮艇赶来,驶至伏尔加河西岸,抵近炮击。一时间,炮火轰鸣,整个要塞弹如雨下,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守军伤亡惨重。

是的,敌人在炮击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开花弹,将城中无数木制建筑物引燃,从而造成了全城大火。

更让守军恐怖的是,敌人的火炮射击速度不仅非常快,而且异常精准,仅半天时间的火炮对轰,察里津要塞便损失了十五门城防炮。

据前线军官报告,敌人的火炮之所以射击如此精准,可能跟城外升起的一个热气球有关。在热气球下方吊挂的篮子里,不时打出连串的旗语,仿佛在为火炮提供精确的校准射击。

炮击持续三日,城头火炮被毁大半,城墙也出现多处裂口,甚至部分城墙端有隐隐垮塌的迹象。

很明显,城破之日已为时不远。

就在伏尔加要塞司令加瓦里耶将军准备择日率兵突围时,5月14日夜,城外的卡尔梅克人偷偷在城墙下埋设了数百磅炸药,一举将城墙炸开了数十米长的缺口,随后便蜂拥而入,杀入城中。

说来也是唏嘘不已,整个要塞一千八百多名士兵,最终逃回后方的不足百人,剩下的皆被敌人屠戮一空,城中四千余居民尽数沦为俘虏,等待他们的命运将可能是一辈子的奴隶。

莫斯科收到这個噩耗,已是5月21日,顿时震动了整个帝国高层。

沙皇安娜一世当即责成南方军团司令彼得·拉西陆军中将率近卫军八千赶赴沃罗涅日,相机击退卡尔梅克人的进攻,阻止对方继续深入帝国腹地。

然而,伏尔加-顿河流域的军事危机还未解除,帝国西南方又传来警讯,克里米亚汗国以两万余步骑突袭了波尔塔瓦,歼灭当地守军三千余,使得帝国西南边疆防御洞开。

哎呀,怎么一时间,卡尔梅克人和鞑靼人都突然雄起了,而且还以最为凌厉的攻势,分别击中了帝国最为柔软也是最为致命的两处要点。

卡尔梅克人夺取了察里津要塞,不仅在伏尔加河西岸打下了一个锲子,还能据此为基,召唤隐匿于西岸草原深处的部族同胞,从而增加其人口规模。同时,他们还籍此打开了顿河下游的通道,与克里米亚鞑靼人连成一片,将位于南岸地区的俄军和居民点彻底隔绝开来,成为他们瓮中捉鳖的对象。

而克里米亚鞑靼人在攻占了波尔塔瓦后,向东可以威胁哈尔科夫重镇,往西北可以侧击基辅,往西南可以与第聂伯河南岸的鞑靼部队夹击第聂伯罗要塞,夺回第二次俄土战争期间占领的西岸领土。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波尔塔瓦对俄罗斯帝国极具政治意义。当年,大北方战争期间,伟大的彼得大帝就是在此歼灭了瑞典军队主力,一举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局势,并为最终为战胜瑞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继而初步确立了帝国在波罗地海地区的霸权。

现在可倒好,鞑靼人竟然趁帝国不备之际,夺取了这座重要的据点,让整个帝国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

“米尼赫元帅,摩尔达维亚方向有什么动静?”比隆公爵稳定了一下心神,转头朝陆军院院长、军政首席大臣布尔哈尔德·克里斯托夫·米尼赫元帅问道。

“摩尔达维亚方向的奥斯曼人没有任何动静。”米尼赫元帅摇摇头说道:“公爵阁下认为,奥斯曼人会向帝国发起大规模的进攻?”

“回顾帝国与奥斯曼人的几次战争,都是在克里米亚和摩尔达维亚两个方向展开的。”比隆公爵忧心忡忡地说道:“现在,鞑靼人从克里米亚方向进军,突袭攻占了波尔塔瓦要塞,那么奥斯曼人是不是正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从摩尔达维亚方向杀出来,与鞑靼人遥相呼应,夺取第聂伯罗或者基辅。”

“公爵阁下,你的推论是极有可能发生的。”米尼赫元帅点了点头,认同他的观点,“为今之计,我们需要向陛下共同发出建议,立即在帝国境内实施军事总动员,以应对奥斯曼人的大举进攻。”

“军事总动员?”枢密院首席大臣戈罗金公爵怔了一下,犹豫道:“奥斯曼人至今为止,尚未向帝国正式宣战,他们的军队也未越过摩尔达维亚边境,我们就立即实施军事总动员,是不是有些冒失了?”

“公爵阁下,克里米亚鞑靼人一直都是奥斯曼人的附属国,更是他们发动扩张战争的急先锋,若是此次大举偷袭,是他们自行组织并发起的军事行动,而没有得到奥斯曼人的授意,这是很难让人信服的。”米尼赫元帅郑重地说道:“所以,面对鞑靼人的迅猛攻势,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奥斯曼帝国对我们俄罗斯帝国策划的一次正式入侵。是的,我们两国之间的战争已经开始了。此时,我们应该不容任何质疑,立即展开全面的军事总动员,以强大的力量击退敌人的进攻。”

戈罗金公爵闻言,陷入了沉默,他内心深处是不太相信奥斯曼人会贸然撕毁二十年前所签订的《普鲁特和约》,然后不宣而战,对帝国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这个时候,奥斯曼因为与齐国生隙,被人家断了经济援助,整个国家财政陷入极度恶化之中,哪里还有多余的精力对我们俄罗斯帝国发起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而且,近年来,奥斯曼人因为镇压波斯尼亚天主教徒叛乱一事,正跟奥地利人在边界地区剑拔弩张,进行紧张的武装对峙,怎么会有“闲情雅致”地在乌克兰地区再开一局?

戈罗金隐隐觉得克里米亚鞑靼人的进攻,以及伏尔加河流域卡尔梅克人的暴起,很有可能是齐国人在捣鬼,疑似针对正在爆发的波兰王位继承危机,试图通过两场局部的短促突袭战,将帝国的注意力从波兰的身上转移过去。

4月21日,彼得·彼得罗维奇·拉西元帅(爱尔兰人)率领一万二千余俄军在波兰境内与六千瑞典军纠缠数月后,最终在数千波兰军队的配合下,于沃姆扎小镇一举将其击溃,随后便坚定地朝华沙挺进,被选为波兰国王的列琴斯基逃往但泽,受到当地波兰众多贵族的庇护。

这眼见着,随着俄军攻占华沙,就能立马将符合俄罗斯帝国利益的奥古斯都二世扶立为新的波兰国王,却总不能因为要应对奥斯曼帝国的大举入侵就半途而废,将提供给拉西元帅的后续物资支持转向西南,从而白白浪费了这般大好时机。

再者而言,瑞典王国在波兰境内吃了大亏后,已经开始将更多的兵力调往卡累利阿和芬兰,隐有入侵俄罗斯帝国本土的架势。

万一,克里米亚鞑靼人的入侵行动纯属他们例行的“打草谷”,是其自发组织的,而帝国却要为此进行军事总动员,集结大军开往奥斯曼边境,会不会给对方造成一种误判,继而真的引发一场两国之间的大规模战争。

“要不,这样如何?”枢密院内政大臣伊万诺维奇·奥斯特曼伯爵看了一眼比隆公爵,小心地说道:“军事总动员仍旧要进行,各地的军队也要予以必要的调动,但尽量不要搞得大张旗鼓,让周边国家产生误判。同时,我们派出两队使者,分别前往克里米亚汗国和奥斯曼帝国,严厉斥责他们的此次军事入侵行为,质问他们是否要与帝国正式进入战争状态。若是,奥斯曼人否认挑起战争的责任,那帝国便可要求其严厉制止克里米亚鞑靼人的军事行动,勿要升级双方的军事冲突。待波兰事务了结后,帝国便可将所有的精力都腾出来,对克里米亚实施猛烈的报复。”

奥斯特曼伯爵话音一落,众人纷纷点头附和,然后齐齐将目光望向比隆公爵。

说来也是尴尬,在殿内聚集的官员中不乏皇室成员、枢密院首席大臣、帝国元帅、将军等帝国诸多重臣、要员,但所有人在讨论议事过程中却都要看着比隆公爵的眼色行事,轻易不敢在言语和行为上得罪这位沙皇的宠臣(情夫)。

因为沙皇陛下对这位公爵是无比信任,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虽然,这位公爵大人不在枢密院任职,仅为秘密刑侦事务衙门总监。

但恰恰就是这个秘密刑侦事务衙门,才是俄罗斯帝国最有权势、也是最为恐怖的部门。

自四年前安娜一世继位沙皇后,时刻提心吊胆有人会阴谋推翻她,便利用秘密刑侦事务衙门对莫斯科的贵族们进行了大规模清洗。

秘密刑侦事务衙门大肆滥用职权,为了讨取女皇欢心,以各种借口大量逮捕关押了很多人,甚至不惜采取捕风捉影的手段,歪曲他人言论,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立案和逮捕,有人甚至因为做出某个手势招致怀疑,也被抓进刑侦事务衙门。

这一时期通过秘密刑侦事务衙门被陆续流放到西伯利亚的有一万五千多人,四千多人被捕后下落不明,被公开处死的就达一千多人,这还不包括在流放和关押途中死掉的人。

彼得二世生前的玩伴和好友伊万·多尔哥鲁基公爵被刑侦衙门判处车裂极刑,还有另两名多尔哥鲁基家族要员被砍头,家族长老也死在流放西伯利亚的途中。比隆在她的支持下,罗列各种罪名,将那些曾经反对安娜一世的贵族或者得罪他的大臣,统统都投入监狱。这些人要么无声无息地死在阴暗的牢房之中,要么被流放至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去砍木头,搞得整个帝国贵族阶层皆惶惶不可终日。

也不是没有人为此抗争过,有不忿比隆行径的贵族和大臣向安娜一世具呈他的种种不法之事,控告他以权谋私、收受贿赂以及结党营私、排除异己,请求沙皇陛下对其进行严厉的惩罚。

但是,这些控告无一例外地遭到了安娜一世的驳回,并且还将这些举报信转交给比隆。

不出意外,这些试图扳倒比隆的贵族和大臣都遭到了酷烈的报复,一个个全都身死族灭,累世的家产也落到了比隆的口袋中。

也无怪乎安娜一世这般信任比隆,实在是因为这位情人太能干,太讨她的欢心。

在安娜一世任库尔兰女公爵期间,比隆就颇得她赏识,被任命为库尔兰财政首席大臣,为其管理当地钱粮等事务。

据传,比隆的小儿子卡尔就是他和安娜一世所生,由此可见,两人关系是何等的亲密。

1727年,第二次俄瑞战争爆发,瑞军大举攻入库尔兰,又是比隆带着一队卫士死命护着安娜一世逃回俄罗斯帝国,对女皇有救命之恩。

当安娜一世在莫斯科遭受众多贵族百般奚落和刁难而落魄至极时,又是比隆不离不弃,周旋于皇室和贵族大臣之间,为安娜一世提供了一定的政治庇护。

四年前,彼得二世病逝,最高七人秘密委员会以安娜一世没有任何国内政治背景为由,选定她继位新任沙皇,并且还逼着她签署一份极为苛刻的约束协议,要求她将帝国所有一切权力赋予最高委员会,安心地当一个虚拟君主。

面对此番情形,又是比隆挺身而出,在他一番周密策划下,召集了八百多名近卫军,一举包围了枢密院,逼迫最高委员会宣布此前与安娜一世所签订的协议作废无效,将权力重新收回到女皇的手里。

情人太有才,傀儡变独裁。权力既然握在了安娜一世手上,那自然要与这位能干的情人共享,因而女皇陛下对这位情人言听计从,极尽信任。

比隆也仗着女皇对他无以复加的独宠,在帝国呼风唤雨、不可一世,成为当今之世赫赫有名的软饭大王。

比隆自己是德意志人,他的执政班子成员大多数也是他的老乡,被世人称为“德意志宫廷党”,其中包括比隆、安德烈、奥斯特曼等人。

曾有失意的贵族私下腹诽,说整个俄罗斯帝国都是由德意志人在管理,说得也不无道理。

可能正是因为包括比隆在内“德意志宫廷党”存在,这几年,俄罗斯帝国与普鲁士和奥地利都走得很近,在诸多欧洲事务方面,都保持着步调一致,隐隐有建立所谓“德意志联盟”的趋势。

此次波兰王位继承危机,俄罗斯帝国很快就与奥地利、普鲁士两国达成一致性意见,坚决反对斯坦尼斯瓦夫一世·列琴斯基为新任波兰国王,但也不同意奥古斯特二世随意变更波兰王位继承法(因为此时的波兰是贵族民主制,也就是以自由选王制和自由否决权为支柱,其中的自由选王制就限制了王位的世袭和父死子继)。

正是由于得到奥地利和普鲁士的鼎力支持,俄罗斯帝国才敢于不顾瑞典和法国的警告,在第一时间调集军队进入波兰境内,积极干预波兰王位继承。

如今,俄军击退了瑞典干涉军,眼瞧着就要实现帝国的预期目标,扶持一个亲俄的波兰国王,却没想到,南方的两个小角色却突然跳出来要来扯帝国的后腿,让人委实不痛快。

在面对波兰事务和西北方向瑞典的入侵威胁,帝国除了进行军事总动员,征召更多的军队,好像还真的一时间无法应对几个方向的军事威胁。

“既然诸位都竭力主张帝国立即实施军事总动员,那么我便呈请陛下发布此项喻令吧!”比隆看着在场的大臣和将军,深深吸了一口气,沉声说道:“在未来一段时间里,让我们齐心协力,去击败我们所有的敌人!”

(本章完)


  (https://www.wshuw.net/1589/1589477/11110801.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