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千里耳”
10月23日,晴,长安皇家科学院。
“听说,前一阵子,来自大秦的饱学大儒将咱们齐国的国学大家都给辩驳的哑口无言?”
大齐皇太子齐惟垣伸手在实验台上拿起一个烧杯,饶有兴致地看了看里面小半瓶不明液体,然后还轻轻地晃动了几下,立时显现出不同的几种颜色。
“殿下,这要辩经说儒,咱们齐国的那些国学大家如何是秦国人的对手。”皇家科学院负责人孔鼎文上前两步,小心地从太子手里将那小瓶装有液体的烧杯取了过来,然后又重新放在实验台上,“外交部那些人,应该将那些秦国人请到科学院来,保证让他们所有人都不知道如何开口!”
“你们科学院这些奇技淫巧之物,莫要污了人家大秦饱学儒士的慧眼!”齐惟垣笑着调侃道:“孔院长,我很好奇,你祖上到底是不是山东孔门子弟?没来由地将祖宗的学问给丢了,跑来我齐国弄这些乱七八糟的物什!”
“据我祖父提及,我们这一支还真的是孔门后裔,不过吧,属于远得不能再远的分支。要不然,我祖父也不能流落到蓬莱,然后登上咱们齐国的移民船,一路漂洋过海来到了汉洲。”孔鼎文摇摇头说道:“至于祖宗的学问,说来惭愧呀,还真的是知之甚少,经史子义之类的儒学,怕是还不如长安大学中的一名学生。”
“唉,这要论文化昌盛,咱们齐国毕竟底蕴不足,与秦国相比,还真是差得太远了。”齐惟垣叹了一口气,说道:“我琢磨着,明年的内阁财政预算上,是不是向文教、国学上面,稍稍倾斜一下。以此,加大扶持我齐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国内文化市场。”
“殿下,太祖皇帝曾言,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孔鼎文闻言,立时有些着急,“至于文化市场的发展,还是顺其自然吧。咱们齐国立国仅八十多年,历史底蕴尚不深厚,即使多加扶持,也恐无法与秦国相较。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要咱们齐国科学技术一直进步,工农业经济一直发展,这文风自然就会昌盛,无须揠苗助长,人为地促其发展。有这多余的资金,莫如都投到我皇家科学院上,说不定每年都能为我齐国创造出一些有益的技术和发明。”
“孔院长这是在暗示我,要皇室在明年的科学院预算拨款上面再度增加额度?”齐惟垣笑了笑。
“殿下英明。”孔鼎文陪着笑说道:“电磁、化工、金属、冶炼、材料、医学,以及蒸汽机的改良、内燃动力等等,其中许多研究项目都到了极为关键的阶段,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予以积极的支持。”
“孔院长,虽然皇室每年收入连年增长,但各项开支也是极为浩大的。养济院、残疾人互助社、妇女帮扶社、本土及海外领的救灾援助、皇室婚丧典礼、勋臣赏赐,哪样不耗费大笔皇室资金。在这种情况下,你们科学院也需精打细算,量力而行,勿要一味地贪多求大,总是来要求增加拨款额度。”
“殿下,太祖皇帝曾言……”
“好了,好了……”齐惟垣苦笑着打断了孔鼎文的话语,“孔院长,伱就莫要总是拿太祖皇帝的话来压我了。至于明年的拨款额度,皇室财政管理委员会将根据你们的研究项目,细细审核,着情裁定。你说说,我们皇室每年收入千万,可父皇要修一座太仪宫,十年都没建起来,这不都缺钱闹的嘛!”
“太初宫好好的,为何非要另修宫室。”孔鼎文小声地嘀咕道。
“乡下的农人有了钱,都知道盖个新房子,享受一番。难道我皇室不该花点钱,建座离宫、修栋别院,改善一下居住环境?”齐惟垣没好气地说道。
话说,数十年前,齐国在长安营建皇宫时,充分借鉴和参考了南京紫禁城和北京紫禁城的布局和设计,并加入了大量太祖皇帝规划要求,使得整座太初宫既显得恢弘大齐,又与山川地理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堪称宫室营建的典范。
然而,这座皇宫为了彰显帝王之威,延续了华夏宫殿的传统布局,即坐北朝南,俯瞰众生。
可是,汉洲位于赤道以南,以这种坐北朝南的宫殿布局,就会使得所有的宫室门窗朝着背阳的南侧方向敞开,给人一种阴暗压抑的感觉。
当初建造时,就有人觉得不妥,但考虑到历朝历代的皇家传统,以及这座宫殿许多建筑元素和布局乃是太祖皇帝亲自设计,便选择了闭口不言,闷着头将这座皇宫给修建完成了。
太祖、太宗两任皇帝先后入住这座皇宫,尽管也都觉得这种布局有一点别扭,但这两位也都不是什么特别讲究的人,捏着鼻子继续住在这里。
当然,太初宫的众多宫室门窗采用了大量的透明玻璃,还是能确保室内光线充足,朝觐、礼仪、日常办公,以及居住休憩时,倒是不虞室内昏暗,看不清东西。
及至泰平帝继位,便生出了另建离宫的心思,准备打造一座更为敞亮的居所。
其实吧,皇宫的地理布局在一千多年以前并无硬性规定,非要按照坐北朝南布局建造。
那为什么绝大多数宫室是坐北朝南多呢?
因为北位乃是皇帝尊位。
“周公返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
“王南乡,三公北面东上。”
“天子当依而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
天子在北位,面朝南边,臣子在南位,面朝北边,南北位本来就是古代的君臣位。古代皇权一路加强,所以代表君臣位的南北向就会不断巩固。
西汉长安是坐西向东,但是到东汉起就变成了坐北朝南格局,而且之后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这样的布局了。
但后面朝代也是有例外的。
赵构重建大宋,建都临安时,几乎把整个皇宫都修到凤凰山上去了--嗯,这个布局应该是有防御上的考虑(毕竟赵构也被金人干怕了),就是坐南朝北的格局。
要知道,之前大宋开封城的皇宫布局就是是坐北朝南的,到了赵构这会儿,就坐南朝北了,这要怎么跟列祖列宗交代啊,毕竟北位是尊位啊!
南宋人自有办法,他们搞了一套先兆玄学,“山势自西北来,如龙翔凤舞,掀腾而下,至凤凰山上……其先兆于东都为山之时”。
瞧着了吧,不管皇宫朝向哪,其实都能找到话说的。
其后的蒙元大都,也是坐南朝北的的格局,不过人家考虑的是漕运系统和经济的发展。
所以,宫殿的设置和朝向,和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外部环境以及政策目的有很强的关联,所谓的礼俗文化只是其中一种影响。
像齐国这种对传统封建礼俗文化并不是很看重的国家,自然要依据汉洲地理环境新建一座彰显大国之韵的宫殿。
北位为尊?
呵,这个时代,当以实力为尊!
“孔院长,……哦,太子殿下!”一名科学院的高级院士匆匆闯进屋来,脸上带着狂喜的神色,“龙源县(今图文巴市查尔顿镇)那边刚刚回信了!经过编码翻译,已经可以确认,我们两边各自发送的信息均准确无误,一字不差。……千里耳项目成功了!”
“殿下!”孔鼎文闻言,也是喜出望外,转头看向太子齐惟垣,“我们科学院终于将传说中的千里耳,在今天将它实现了!”
“哈哈哈……”齐惟垣大笑起来,今日来科学院就是为了见证这“千里耳”项目的试运行成功。
数十年来,从电磁学理论研究,到实物研制,终于将太祖皇帝曾提点的“千里传音”给弄出来了。作为帝国的未来接班人,没有人比他更明白,这电报机的试验成功,将对维护齐国的有效统治和持续的殖民扩张,具有何等积极而重大的意义。
“重奖!……千里耳项目所有研究人员都将获得皇室科学基金的重重奖励。而且,我还建议为此项目申请本年度最高皇家科学成就奖,届时由陛下亲自为他们颁发荣誉奖牌,以慰其功。”
(本章完)
(https://www.wshuw.net/1589/1589475/11111097.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