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重庆老Q > 144.第144章 俄罗斯的窘境

144.第144章 俄罗斯的窘境


第144章  俄罗斯的窘境

    1726年9月8日,圣彼得堡。

    在金碧辉煌的夏宫大殿里,包括帝国(1721年,俄罗斯沙皇彼得一世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帝国特级公爵、陆军委员会主席缅希科夫、帝国枢密院首席大臣彼得·安德烈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的曾祖父)等众多俄罗斯首脑人物均齐聚一堂,为目前严峻的俄罗斯局安全势展开激烈的讨论。

    “瑞典王国此次入侵,集结动员了六万到七万军队,来势汹汹,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便攻入帝国境内一百余俄里(1俄里约等于1.0668公里),横扫边境十余处要塞和堡垒。”缅希科夫沉声说道:“目前,瑞典军队已经攻至拉多加湖、雷沃拉一线,距离圣彼得堡不到三十公里。但鉴于前线一万余射击军连遭大败,武器军械也丢失近半,临时构筑的防线能否抵挡的住瑞典军队,尚未可知。故而,我们需做好万全的准备,应考虑将帝国中枢暂时转移至后方。”

    “公爵阁下的意思是,我们必须要立即弃守圣彼得堡,撤往内陆腹地吗?”托尔斯泰伯爵有些不满地说道:“瑞典军队虽然攻势凌厉,数日间便连续击败一万余边境防守部队,并推进至圣彼得堡不到三十公里处。但不要忘记了,在瑞典军队的后方,维堡要塞的抵抗仍在持续,各地溃散的军队仍在对瑞典军发动零星袭击,而在圣彼得堡城内,尚有四千多装备精良的近卫军,若是据城死守,瑞典军队未必能攻下城防严密的圣彼得堡。另外,我们还可以发动市民,征召武装志愿者,我相信凭借城内的六万余居民,一定可以守住我们帝国的都城,击退入侵的瑞典军队。”

    “我何时说过要放弃圣彼得堡?”缅希科夫脸色一沉,瞪了托尔斯泰一眼,“我只是担心战局不利,沙皇陛下和诸多大臣齐聚圣彼得堡,万一要是为瑞典人所趁,那么,整个俄罗斯帝国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你们要知道,瑞典除了在陆路方向聚集数万大军向帝国发起猛烈攻势,还在图尔库港集结了数十艘战舰,随时都会从海上向圣彼得堡实施突袭。那时,我们在北有瑞典陆军围城,西有瑞典海军侧击的情势下,难免会有顾此失彼,继而可能被敌人突破防线。我的建议就是,沙皇陛下和政府中枢机构先行撤至诺夫哥罗德(今大诺夫哥罗德市),待击退瑞典军队后,再行返回首都。”

    “既然陛下和中枢机构先行撤往诺夫哥罗德,那么圣彼得堡由谁来坚守呢?”枢密院大臣、阿列克谢·切昆科夫伯爵看了看缅希科夫,轻声问道。

    “由近卫军司令谢尔盖·克拉夫佐夫将军坚守圣彼得堡。”缅希科夫朝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微微点头致意,然后说道:“另外,请陛下颁布紧急动员令,要求各地督军和州县长官征召武装志愿者,开赴圣彼得堡。大军汇合后,便与瑞典军队决一死战。”

    “我们是否要将派往高加索地区的军队也紧急召回,以应对瑞典的入侵?”沙皇叶卡捷琳娜一世问道:“另外,位于乌克兰地区的几支哥萨克军团是不是也要抽调回来,以备不时之需?”

    叶卡捷琳娜一世作为曾经的王后,跟随彼得一世南征北战多年,对于目前瑞典王国的大举进攻,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慌张和无措。犹记得,在普鲁特河战役中,她和彼得一世陷入奥斯曼和克里米亚汗国数万大军重围当中,生死悬于一线,那般凶险的局面都未曾让她怯懦和畏缩过,更不曾坐以待毙。

    如今局面,也不过是瑞典王国猝然发动,打了俄罗斯一个措手不及,被对方快速突破边境防线,攻至圣彼得堡附近。这种情形虽然看着危急,但其实并无太大风险。

    要知道,这座圣彼得堡城,可是当年沙皇彼得一世在占领涅瓦河口这块地盘后,为了避免瑞典军队卷土重来,将原有的战地工事逐步打造成一座坚固的六角棱堡要塞。后来,为了修建这座俄罗斯帝国的都城,更是花费二十多年,征用了数十万人力,才建起了这座宏伟壮观的城市。

    整个城市后来几经扩建,增加了无数的建筑物,彼得堡罗大教堂、钟楼、圣彼得门、彼得大帝的船屋、造币厂、兵工厂、克龙维尔克炮楼等。外围要塞中还有数座支撑棱堡,总共配置有100多门大炮,若是再加上数千精锐的近卫军防守,可谓是固若金汤,绝对会让来攻的瑞典军队流干所有的血。

    “陛下的建议非常好。”缅希科夫点头说道:“相较于高加索地区的得失,卡累利阿和圣彼得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那些本来准备派往高加索的部队需要立即将他们召回,以应对瑞典王国的入侵。至于位于乌克兰地区的几支哥萨克军团,暂且不能全部都调动至北方来。此时,正值秋高气爽季节,克里米亚汗国再次肆虐南俄和乌克兰地区,尚需要哥萨克军团予以护卫。另外,奥斯曼帝国的舰队在黑海地区频繁活动,意有袭掠亚速要塞的企图,也不可不防。”

    “波兰-立陶宛王国会不会在瑞典大举来袭之时,突袭库尔兰和南俄地区?”叶卡捷琳娜一世问道。

    当年,彼得一世为联合丹麦、波兰两国向瑞典发起的大北方战争,曾向他们画了很多大饼,比如承诺在打败瑞典之后,波兰和丹麦可以完全收复那些曾被瑞典夺占的领土,比如支持波兰像瑞典一样成为海上强国,并主导整个波罗的海的局势。

    可谁曾想到,到了1721年战争结束后,俄罗斯却撇开了丹麦和波兰两国,直接与瑞典单独签订《尼什塔特合约》,获得了瑞属爱沙尼亚,立窝尼亚,因格里亚,凯克斯霍姆和卡累利阿大部。

    这场战争,大部分战场都位于波兰境内,在多年的反复交战中,几乎被打成一片白地,波兰人更是为此损失了大量兵员和物资,可结果在这份条约中,几乎没有任何关于波兰的有利条款。

    原本许给波兰的土地,都被俄罗斯收入囊中,让可怜的波兰人白白为他人做嫁衣。这也导致整个波兰上下对此愤愤不平,对俄罗斯的感官极差,深为恨之。

    因而,叶卡捷琳娜一世才会有此一问,担心波兰会趁机落井下石,对俄罗斯发动战争,以报复当年自己真挚的感情遭到俄罗斯人的无情欺骗。

    “应该不会。”缅希科夫肯定地答道:“去年,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曾试图联合奥地利人一起进攻奥斯曼,但被议会给否决了。一气之下,便一直待在德累斯顿(萨克森选侯国首府)修建他的王宫,不再理事,所有的波兰军队也根本未进行充分动员。再者而言,仅凭波兰孱弱的军力,定然不敢向帝国发起进攻。”

    “那普鲁士王国呢?”一名枢密院大臣问道。

    “普鲁士正在与汉诺威、萨克森两个邦国就彼此间的边界和过境税问题争论不休,一度要引发一场德意志地区的战争。此时,普鲁士应该无暇分身,觊觎我们库尔兰公国的领地。”

    “公爵阁下是不是忘了奥斯曼帝国?”托尔斯泰突然插话道:“克里米亚汗国既然会出动鞑靼骑兵骚扰乌克兰和南俄地区,那么他们一定是受奥斯曼帝国的指使。假如,我们未加提前做好防御准备,焉知他们不会趁机从摩尔达维亚攻入帝国西南边境?”

    “不会!”缅希科夫武断地说道:“奥斯曼人正在瓦拉几亚和奥地利人打得难分难解,应该不会开辟第二条战线,向帝国发起进攻。我认为,克里米亚汗国的鞑靼骑兵肆虐乌克兰和南俄草原,也是为了策应奥斯曼人的正面战场,以防我们趁虚攻入摩尔达维亚和亚速地区。”

    “可是,从奥斯曼那里传来的消息,克里米亚汗国发起的军事行动,是应齐国人的要求,从侧翼掩护他们高加索地区的攻势,同时分散我们的军力。”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安东·科蒂亚科夫男爵说出了他的担忧,“两个月前,帝国军队在阿塞拜疆地区惨败于齐波联军,几乎丢掉了高加索山南麓所有领土。若是我们将本该支援该地的部队全部抽调至圣彼得堡附近,会不会让齐国-波斯联军趁势攻入高加索北麓,进而席卷伏尔加河流域。要知道,那里的土尔扈特人向来都不怎么安分,很容易被敌人蛊惑怂恿。一旦看到帝国势弱,难保不会随齐国-波斯联军荼毒整个南方地区。”

    科蒂亚科夫话音一落,大殿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郁闷和沮丧的神情。

    原本以为,趁着波斯内乱的时机,正好可以夺取高加索南麓,从而在里海沿岸获得一定的战略优势,同时也可以从侧翼威胁奥斯曼帝国。于是,去年八月,帝国出动三万余大军,越过高加索山,侵入阿塞拜疆地区,兵锋所指,未遇到任何抵抗,直至杀到阿拉斯河一线,尽占里海西岸地区。

    哪想到,齐国出动一万五千余军队帮着波斯萨法维王朝迅速击败了阿富汗吉尔扎伊人所建立的汉达基王朝,收复了首都伊斯法罕,随后便分兵两路,一路循着吉尔扎伊人败逃的方向,不断追击,一直杀到波斯东部及阿富汗接壤地区;另一路则直接北上,先是在德黑兰击败了塔赫玛斯普王子所建立的波斯伪政权,平定了此地的叛乱。随即,大军裹挟万余收降的叛军,朝西北一路杀来,陆续收复加兹温、赞詹、大不里士,最后驻兵于阿尔达比勒,与入侵的俄军遥遥相对。

    波斯人派了使者来到希尔万(今阿塞拜疆希尔凡市)俄军驻地,要求俄罗斯人立即退出波斯领土,避免两国之间爆发武装冲突。

    俄军总指挥瓦列里·法尔科夫将军直接拒绝了波斯人的要求,表示他们进抵阿塞拜疆地区,是受到了地方王公的邀请,保护当地的东正教信徒,维护里海沿岸的和平。

    开什么玩笑,好不容易趁着你们波斯内乱,占据了高加索南麓地区,完成了当年彼得一世未曾实现的夙愿,怎么能轻易退出?

    别以为,你们波斯人有齐国人撑腰,就能对我们俄罗斯帝国指手画脚,有本事,也使用武力将这片地区夺回去!

    再说了,齐国人的手未免伸得也太长了。在远东地区,齐国大力扶持两个地方土著王国,不断朝北和西两个方向持续扩张,几乎将帝国花费百年时间才占据了西伯利亚地区尽数夺下,勒拿河流域、安加拉河流域已然快没有了俄罗斯人的立足之地,利润丰厚的毛皮贸易直接锐减至不足以前的两成。而且瞧这般架势,那个野蛮的渤海国似乎就要一点一点地拱到叶尼塞河一线,威胁托木斯克督军区。

    怎么着,如今又借着波斯人的名义,要将高加索-里海地区也囊括到伱们势力范围之内?

    俄军拒绝撤出高加索南麓地区后,齐国-波斯联军倒也没在第一时刻展开进攻,而是将战线缓缓推进至阿拉斯河南岸,与俄军隔河形成军事对峙。

    在接下来几个月时间里,双方频频展开小规模的战斗,似乎都在小心地试探对方的实力。

    到了冬季,齐国-波斯联军趁着河面结冰,发起了一场大规模进攻。据悉,联军动用了一百余门火炮,在铺天盖地的弹幕掩护下,成功越过阿拉斯河,并击溃了当面的俄军两个军团,造成俄军三千余伤亡。

    接敌的俄军一线军官反馈,联军的炮火非常凶猛,而且打得又快又准,比此前大北方战争中遇到的瑞典军队炮兵部队还要让人心生胆寒。在线列步兵交战当中,联军也是战术娴熟,配合默契,堪称精锐。就连短兵相接的战斗中,对方的刺刀拼杀也是异常狠厉,将俄军打得溃不成军。

    俄军被联军突破阿拉斯河战线后,一路后撤四十多公里,直至库拉河,方才稳住防线,但丢弃了大半的军械物资。

    待今年春季,齐国-波斯联军在获得大量后勤补给后,继续前压,再次逼近俄军战线。

    为了扭转高加索战局,俄军在四月至五月间从莫斯科、卡累利阿、明斯克等地区抽调一万八千余部队增援前线,使得俄军规模达到四万五千余,妄图凭借人数优势迫退联军,从而巩固吃到嘴里的果实。

    却不想,联军在连续击退俄军数轮反击后,于7月6日,猝然发起进攻。对方依旧以极其猛烈的炮火覆盖俄军阵地,轰击持续时间长达三十余分钟,倾斜了无数的炮弹,将俄军构筑的防线尽数摧毁。随即,联军以六千余波斯骑兵为突击力量,冲破了乱成一片的俄军阵线,线列步兵随后排成十数个整齐的方队,又一举击溃了俄军匆匆组织起来的阻击部队。

    是役,俄军全面溃败,数万官兵被联军凶猛的火力所震撼,纷纷放弃抵抗,狼奔豕突,朝后方亡命逃去,几无建制。至夜里8时许,联军停止追击,开始收拢部队,打扫战场,使得侥幸逃脱的俄军官兵才暂时歇了一口气。

    此战,俄军损失兵力超过一万八千余,器械粮秣也全部丢失,已无力再战。指挥官瓦列里·法尔科夫将军率领残兵直接翻越高加索山,一口气撤往高加索北麓地区捷列克河畔的莫兹多克要塞,方才止住败势。

    为了稳住高加索局势,防止联军攻入南俄地区,缅希科夫在半个月前,刚刚下令将驻守于圣彼得堡、卡累利阿和伏尔加河流域的万余部队紧急抽调至南方,希冀能挡住联军的入侵。

    可万万没料到,在过去一年来与丹麦王国剑拔弩张的瑞典军队,突然调转枪口,转身朝俄罗斯发起了迅猛进攻,以至于目前局势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为了能专心应对瑞典的入侵,我们需要跟波斯人谈和。”缅希科夫沉吟良久,缓缓地说道:“准确地说,我们需要暂时向波斯身后的齐国人示弱,承认他们在高加索和里海地区拥有的特殊权益。是的,我们要立即派出和谈使者,缓和南方地区紧张的局势,我们必须集中所有的力量,优先击败瑞典人。因为,他们才是帝国真正的、也是最大的威胁。”

    殿内的宫廷大臣们纷纷颔首称是,高加索地区不过是疥疮之患,距离帝国腹地尚远,就算一时被联军攻占,也无关大局,而瑞迪人却是来要俄罗斯的命,由不得帝国不全力以赴。

    “对了,来自东方秦国的使者已经在帝国境内滞留了半年多时间,我们是否要就他们提出的建议,给予他们正式的回复?”

    就在这场宫廷会议即将进入尾声,诸大臣准备辞别沙皇陛下各自离去时,负责外交事务的枢密院大臣维塔利·萨韦利耶夫突然开口询问道。

——

    (本章完)


  (https://www.wshuw.net/1589/1589455/11110999.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