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我,刘辩,三兴汉室章节目录 > 第344章 采女

第344章 采女


袁歆年十三,恰好达到采女年岁在十三到二十之间的要求。

    她见母亲有此问,而父亲却未有言语,哪里不知父母已经商量好了。

    说是询问她的意见,可她在家中享受着荣华富贵,事到临头,要她如何推辞呢?

    望着父母满怀期待的目光,袁歆口中如何能说出半个不字,盈盈拜道:“全凭阿父阿母做主。”

    袁术满意地点头,说出了自己的期盼:“而今后位未定……”

    袁歆听着父亲的话,心中忽然觉得有些悲凉。袁术当了五年的河南尹,她也在京中待了五年,平日里也有些闺中好友,平日来往交谈之间哪里不知道宫中距离皇后之位最近的是那三位陪伴天子最久的贵人。

    天子登基以来的表现证明了今上并非贪恋美色之人,作为新人,若非机缘巧合,如何能与旧人相比?

    况且……袁歆望向父亲,她的父亲似乎从来都不知道她向来是厌恶与人争斗的。

    西河郡美稷县,南匈奴王庭。

    曹操在使匈奴中郎将任上站稳脚跟之后,便将妻妾儿女都接到了身边。

    曹操的妻子丁氏无子,遂将曹操已故妾室刘氏所出的曹操长子曹昂养在了身边。爱屋及乌,连带着刘氏所出的曹操次子曹铄和长女曹淑小日子都过得很惬意,只曹铄天生身体不好,被曹操留在了雒阳。

    当宫中不愿兹扰民间,只欲小范围的擢选采女的消息传出,身在雒阳统筹均输大局的曹嵩第一时间就给曹操送了信。

    只因曹淑的年龄正合适。

    曹操对于自己的妻子十分尊重,心中虽有意动,却并未擅作主张。在接到信后他立刻从军营返回位于美稷县的家中,带着信去寻丁氏一同商议。

    丁氏听曹操说完故事始末,又看过曹嵩的信件,却并未如曹操一般心动,而是轻轻蹙眉,带着几分忧虑说道:“淑儿素来娇宠,若是贸然入宫,不知会不会惹出乱子。”

    曹操对自己的长女还是非常喜爱的,空暇时也会常常关心,见自家夫人说什么娇宠的话,有些不解:“淑儿甚是乖巧知礼,夫人何来娇宠一说?”

    听到这话,丁氏忍不住嗔道:“君这么多年来,除了辞任东郡太守之时多了些闲暇,之后哪日忘了军务?淑儿见父亲的面少了,自然每次都在父亲面前表现的乖巧懂事。”

    曹操闻言,也不好多说什么,他心中并未有什么怀疑。对于儿女的性子,丁氏必然是比他更了解的。

    但曹操不是一般人,面对妻子带着些抱怨的话,立马靠近丁氏抚着她的肩膀,讨好道:“这不是家有贤妻,有夫人在,我才能放心在外。”

    ……

    又过去了一段时间,丁氏又道:“非只是淑儿不适合宫中,君素来与太常蔡公交好,焉能不知蔡公之女已为贵人?淑儿入宫,就算有君在外支持,只怕也难登上后位。”

    曹操此刻正处于精神上最具哲学性的时刻,听到丁氏的话,深切觉得很有道理。

    以他与父亲的功绩,与其有一个难以为后的曹氏女入宫,不如维持现状。

    想到此处,曹操应道:“夫人说的是,我明日就给父亲写信回绝。”

    “为何是明日?唔……”

    中山国无极县。

    甄氏年轻一辈有兄弟三人、姊妹五人,其中长兄早夭。中平三年他们的父亲甄逸去世后,家中事务一直由行二的甄俨掌管。

    甄尧接到二兄甄俨的传信,立刻与母张氏、嫂刘氏商议起来。

    他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选。

    家中五个姊妹中,长姊甄姜与次姊甄脱一个已出嫁,一个已定亲,只能从剩下的甄道、甄荣、甄宓三人中选。

    甄母张氏有些见识,对甄尧说道:“在我看来,这宫中着实不是什么好去处,你去信问问你兄长,非入宫不可吗?”

    甄氏而今虽比不了当初最辉煌的时候,可儿女的婚嫁却是从来都不用愁的。

    张氏继续说:“这皇宫绝非一般的去处,家中也提供不了多少助力。古往今来多少祸事都是从后宫而起的……入宫之后,若是行差踏错一步,便容易惹来灭族之祸。”

    “你那两个适龄的阿妹,哪一个有这种能耐?”

    甄尧说道:“母亲的忧虑我如何不知?可是二兄在信中言明,那麋竺已经打定主意将其妹麋氏送入宫中了。”

    “而今甄麋两家为天子经营,麋竺本就精通商贾之事,二兄虽因着家世能与他旗鼓相当,平日相处交流也算融洽。可若是麋氏在宫中得宠而我甄氏无人,只怕将来就不一定了。”

    张氏见完甄俨的信件止不住的叹息,甄氏现状如此,如之奈何?

    她又问甄尧道:“你兄长在信中未说该选谁入宫,你如何想?”

    在甄尧心中,他妹妹里最懂事的当属他最小的妹妹甄宓,而且颜色也是最好的。

    他答道:“若论稳重,当属小五,她年岁虽是最小的,却是读书最多的。”

    “可小五只有十一岁啊!”甄俨之妻刘氏有些震惊。

    知女莫若母,张氏如何不知甄宓比适龄的甄道和甄荣更加稳定。旁的不说,数年前院前有人有立骑马戏者,只有甄宓能做到半点都不动心。

    张氏一时之间只觉得分外疲惫,她左右思量着,终究亡夫的家族在她心中的分量分量更重些,抚着头悲痛地说道:“当年有个叫刘良的相士曾赞小五当贵,你写信给你兄长,问上一问。”

    ……

    只采女一事,便牵动了各方心神,不同人做出了不同的反应。

    但官宦之家因为采女而引出的热度并不能压住地方上对清查吏治的使者们的不满的声音,后续朝廷对于阙宣反叛之事的冷处理更是助长了了郡国官吏的逆反心理。

    也就是刘辩最开始只将目标盯准了五州之地,还有名扬四海的公卿三人坐镇,才不至于出现乱子。

    但即便如此,就刘辩听到的消息,已经有地方官吏试图通过集体请辞使政务停摆的方式来对抗朝廷对于吏治的整顿了。

    (本章完)


  (https://www.wshuw.net/1510/1510144/11110795.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