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法兰西1794最新文章 > 第701章 “大纵深战略”与“大洪水计…

第701章 “大纵深战略”与“大洪水计…


  克劳塞维茨尽管非常年轻,今年也不过18岁,但他有个善意钻营的好父亲。

  在各种机缘巧合下,这位王家税务官给自己买了个男爵的贵族头衔,所以在克劳塞维茨15岁的时候,能够当上普鲁士的军官。

  只是未来想要更进一步,克劳塞维茨就必须前往柏林军官学校进修一年。等到毕业后,他就可以担当某个亲王的侍从副官,从此便是青云之路。

  事实上,克劳塞维茨也这样努力了。只可惜柏林军官学校的众多教官压根看不上,这位花钱买来贵族头衔的乡下人的儿子,所以两度拒绝了克劳塞维茨的入学申请。

  然而“柳暗花明又一村”,克劳塞维茨在1796年的圣诞节,意外收到了鲁尔公国杜伊斯堡军校的一封书信,那是常务副校长沙恩霍斯特将军向其发来的一份入学邀请函。

  在威廉二世的统治时期,普鲁士王国与鲁尔公国的亲密关系,与亲近的布伦瑞克公国没有太大区别。

  于是,克劳塞维茨愉快的接受了邀请,于1797年2月,来到了杜伊斯堡军校,成为了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的学生。

  因为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克劳塞维茨深得沙恩霍斯特的赏识。

  在数次谈话中,沙恩霍斯特敏锐地发现眼前这位和自己有着相近之处的朴实青年,头脑中潜存着非凡的天资。

  克劳塞维茨向沙恩霍斯特坦率地承认了自己知识的不足,沙恩霍斯特给了他巨大的精神鼓励。

  两位地位、年龄悬殊的人开始建立起牢不可破的纯真友谊,并在事业上互相给予坚强的支持。

  1798年3月,以优异成绩毕业的克劳塞维茨回到了柏林。因为有了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的联合推荐信,他很快被霍恩洛厄亲王相中,成为其庞大侍从官中的一员,其军衔也晋升到中尉。

  在柏林的时候,每每谈及沙恩霍斯特时,克劳塞维茨总是满怀深情地说:“他是我精神上的父亲和朋友。”

  当然,在杜伊斯堡军校学习期间,克劳塞维茨也近距离见过欧洲最伟大的征服者,还聆听了安德鲁执政官的有关战争策略的讲演。尤其是那个“大纵深作战理论”,更令克劳塞维茨很是痴迷。

  安德鲁曾说过:“为了夺取对敌人的全面胜利,必须实施一系列连续的突击,以打击敌人的所有兵力,打乱敌人的组织,使之无法继续进行顽强抵抗……

  基于此,需要在军团和部队的战斗队型中建立突击群、牵制群、预备队以及火力群。这其中:

  突击群,是用于主要突击方向上实施进攻:

  牵制群,用于辅助突击方向上作战,其任务是转移敌人的注意力,保障突击群的顺利进攻;

  预备队,用以完成战斗进程中突然出现的任务;

  火力群的主要任务。就是保障突击群的快速突破。”

  在最后,安德鲁还反复强调的说:“突击群、牵制群与预备队的角色,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指挥官可依据战场环境与敌方部署予以灵活调整。此外,中高级指挥官尤其是要注重先进军事科技在战场上的成功运用,形成一种让敌人倍感绝望的降维打击。”

  期间,克劳塞维茨曾希望得到安德鲁统帅的接见。不过,法国执政官似乎对这位普鲁士军官学员兴趣不大,也没接受对方的请求。

  在普法两国彻底闹翻,准备兵戎相见的时候,克劳塞维茨基于他对法军强悍实力的深刻理解,越级向国王威廉三世提出了“以空间换取时间”的防御方案。

  简单的说,就是避开法军的“大纵深作战策略”,以保存普军有生力量为目的,退守奥德河以东与柯尼斯堡,与俄军会合一处。

  不出意外的,克劳塞维茨基中尉那种“不战而逃的方案”,尽管得到了威廉三世的欣赏,但遭遇到元帅将军们的一致否决。

  如果克劳塞维茨基不是霍恩洛厄亲王的侍从官,而且在被众人谴责后,能在第一时间内主动申请到前线的猎兵团,这位年轻中尉可能会被剥夺军衔,继而沦为一个大头兵。

  如今,克劳塞维茨心中的那种不安感觉,在他离开霍恩洛厄亲王大本营,南下向猎兵团报道的时候,变得越发的强烈。

  每一次,当他写完日记之后,总会习惯于盯着军事地图琢磨半天,分析法军的突击群、牵制群、预备队究竟会出现在哪里。

  尽管克劳塞维茨很聪明,也具有相当的天赋,但18岁的他毕竟与安德鲁之间相隔有两百多年的知识代差。而且,没有带兵经历的中尉,难以去深入理会“大纵深作战理论”的全部内容。

  如今,在听到英勇的菲利普王子在汉诺威不幸阵亡的消息后,克劳塞维茨终于醒悟过来了。

  那是安德鲁法国居然一反常态,将真正的突击群,放到在兵力相对薄弱的西北战场,汉诺威一带。至于图林根山脉南面的20万法军,反而变成了牵制群和预备队。

  在结合脑海中的北德意志地图上的那几条大江大河,威悉河、易北河与奥德河的南北走向格局。还有法军在德意志战争与哈布斯堡王朝战争期间,屡建奇功的内河蒸汽舰队担当快速支援的火力群。

  最终,克劳塞维茨明白了法军最高统帅安德鲁提出的“大纵深作战理论”,是如何在北德意志战场上实施与运用的。

  在图林根山脉南部,以中普鲁士军团和预备军的20万军队,吸引普军主力部队,借助西北的西普鲁士军团作为突击群,向东实施猛攻。倘若进攻受挫,东面的东普鲁士军团将成为新的突击群……

  与此同时,法国的庞大内河舰队将为突击集团,提供强大的火力群支援。

  现在,数十艘法国舰炮已经从北海与波罗的海的入海口逆流而上,沿着威悉河、易北河与奥德河,由北南下,配合地面部队作战。

  内河舰队的作战目标,就是为友军提供强大且机动的火力支援,攻克沿河两岸的堡垒要塞,以及普鲁士军队的集结点,控制桥梁与渡口,封锁普军的东逃路线,配合法军主力围歼或重创霍恩洛厄军团、布伦瑞克军团与吕歇尔军……

  然而此时此刻,为时晚矣。

  由于有线电报的存在,法军在汉诺威的战报信息,能够在1小时内准确无误的传递到法军指挥部。

  而于此对应的,普鲁士在汉诺威与魏玛之间既没有有线电报,也没能架设法军正逐渐淘汰的臂板信号机。

  所以,普军的情报传递,需要用信使的马车连续跑上36小时,才能从汉诺威抵达300公里外的魏玛,普鲁士军队的南方大本营。

  事实上,在克劳塞维茨听到菲利普王子不幸阵亡的消息时,索汉的部队已在内河炮舰的配合下,顺利攻占了汉诺威,继而控制了威悉河。

  在收到西普鲁士方面军的战报后,图林根山脉南面的20万法军随即展开了强大攻势,准备配合突击群,将霍恩洛厄军团、布伦瑞克军团,以及吕歇尔独立纵队在内的16.2万普军主力,强行留在易北河或奥德河的西面,聚而歼之。

  也是从这一刻开始,担当突击群的西普鲁士军团将变成牵制群,而原本担当牵制群,拥有12万兵力的中普鲁士军团将成为新的突击群,与8万多统帅部直属的预备军相互配合,将普军主力聚而歼之……

  至于法军最高统帅反复强调的“先进军事科技”,当下依然是内河蒸汽炮艇、“胜利者”臼炮、大小“安德鲁炮”、前装滑膛枪、后装击发枪、有线电报、转轮手枪等等。

  上述这些,就是安德鲁一度冥思苦想,交由总参谋部进行后期完善的“大洪水计划”。

  将内河炮艇搬到北海与波罗的海,借助威悉河、易北河与奥德河的南北走向,实施河流与渡口的封锁,继而将普军主力全部留在法军预设的战场上。

  在外交上,安德鲁与丹麦摄政王达成了一份秘密的谅解备忘录,法国承认丹麦君主对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这两个德意志小公国的宗主国权利,以及尊重丹麦王国在不莱梅、汉堡等德意志自治城市的特殊经济利益。

  作为利益的交换,丹麦海军将配合法军夺取瑞属波美拉尼亚,还允许法军与丹麦合作,在北海与波罗的海建设内河蒸汽舰队基地。

  曾在哥本哈根海战与荷兰战役中,屡建奇功的阿尔芒海军中校,被安德鲁统帅破格提升为战时准将,成为这一支内河舰队的司令官。

  ……

  即便是克劳塞维茨中尉已经洞悉了“大洪水计划”的精髓,但现在已经变得毫无意义了。

  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当法军实施炮击后不久,克劳塞维茨就与那位猎兵团上校一到,被炮弹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震晕,不省人事,好在两人性命无忧。

  在法军的猛烈炮击进行了八轮之后,布防于萨勒河北岸的萨尔菲尔德的5千普鲁士守军,已经变得溃不成军。

  不久,普军遭到渡过萨勒河的莫蒂埃第5军的猛烈围攻,在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后,防御萨尔菲尔德的普军指挥官打出了白旗。

  与此同时,位于第5军的右翼,奥热罗指挥的第12军,也完成了对40公里外,埃斯巴赫渡口城市的突袭与占领。

  需要说明的,第5军与第2军对萨勒河北岸普军的突袭成功,很大程度上要感谢居什上校与赫什科少校带来的1500名山地旅士兵。

  就在从昨夜到今日凌晨,摸清了敌方秘密营地的居什上校与赫什科少校,随即就率领山地旅彻底歼灭了普军布防于图林根山脉东侧的5个散兵连队,八百余人。

  不仅如此,山地旅还协助友军,悄无声息的解决了普鲁士守军设在萨勒河南岸的多个警戒哨所。

  中午时分,法军就在普鲁士人的眼皮子底下,建立了炮兵阵地。

  等到傍晚,萨尔菲尔德的战斗全部结束。

  5千普鲁士守军中,除了不幸阵亡的620多人外,其他的普军官兵,无论是负伤的,还是健康的,无一漏网,尽数沦为法军的战俘,其中还包括那位克劳塞维茨中尉。

  ……


  (https://www.wshuw.net/1494/1494257/109224063.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