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八章 海外创业的华族
夜晚的西湖黑漆漆,因为杭州湾被华族封锁了,加上黄宗汉对富人摊派民团的军费,因此杭州的富商有很多都跑到了上海。
地方上的士绅,没办法跑,但是这些土财主不会没事儿到西湖来坐游船。
因此西湖上的第三产业萧条了许多。
管晏坐在一艘画舫之上,老鸨子小心地伺候着,现在难得接到生意,姑娘们穿着自已最漂亮的衣服卖力地跳着舞。
奏乐声响起,黄宗汉带着几个魁梧的侍卫上了画舫。
老鸨子见多识广,知道这位就是现在权倾浙江的巡抚大人,于是赶紧跪在地上磕头如同捣蒜一般。
见到巡抚大人板着脸,她也不敢陪着笑脸上去招呼,只好跪在地上低着头。
倒是姑娘们见到主家没有说话,继续着自已的舞蹈。
黄宗汉的脸上露出了不悦的神色,他虽然只穿着便装,但是毕竟乃是地方大员,近来又权势滔天,气场早已不同。
管晏知道他到了画舫的入口竟然都没有前来接他,这太失礼了。不过他还是忍住了,跟着一名穿着青衫的工作人员进入了画舫。
画舫内部重新布置了一下,只有一张不大的长条桌,两边各有两张座椅相对而放。
不远处就是舞池,舞池中的少女正在翩翩起舞。桌子上摆着简单的茶具,茶壶口向外冒着热气。
“黄大人,有失远迎,失礼,失礼,请坐。”
黄宗汉终于见到了管晏,这是一个脸型瘦长的中年男子,他听过这位的名头,似乎就是浙江本地人。
“管先生。”黄宗汉淡淡地打了一个招呼。
“黄大人,这西湖可是比以前萧条多了,我记得杭州并未经历战火啊。”管晏这话中带着几分讽刺的味道。
“只是少了一些靡靡之音罢了,但是现在的浙江民气却比以前更足。”黄宗汉道。
“相信黄大人也知道管某的来意,我们元首本是准备从四面包围,武力进攻浙江的。但是管某身为浙江子弟,不忍心看着家乡受到战火的侵袭,最重要的是在下知道黄大人是一位爱民如子的好官,因此极力劝阻,争取到了这次与黄大人见面的机会。”
管晏突然转变了态度,开始捧起黄宗汉,他要是从一开始就捧黄宗汉,反而会让黄宗汉感到反感。
但是他先贬低黄宗汉,又去捧他,这让黄宗汉非常受用。
“管先生,黄某出身寒门,读书中科举,一路为官,深受皇恩,黄某是不会反的,今天黄某过来就是为了让你们死了这条心。管先生要真的为浙江的百姓考虑,那么就继续阻止你们的大当家进攻浙江。”
如若你们真的为了自已的野心,想要染指浙江,那么我浙江数千万军民百姓绝对会奉陪到底。
“黄大人,你觉得你是在为浙江百姓做主吗?又或者是说你觉得你可以代表他们。”
“黄某乃是朝廷钦命的巡抚,自然是有资格代表浙江全省。”黄宗汉斩钉截铁地说道。
管晏没有着急,黄宗汉现在的样子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轻轻地摇了摇头说道:“黄大人,你是浙江巡抚,但是你代表不了浙江的百姓。你去倾听过他们的心声吗?”
历来,朝廷的官员都将自已的放在一个主人翁的位置,谁会去真正在意小民的意愿呢。
即使是他们自说自话的在意,也不过是他们所认为的意愿。
“管先生,百姓是希望安居乐业,你们如若不造反,又如何会有兵乱呢?”黄宗汉这是逆向思维。
不过管晏是有准备的。
“黄大人啊,你觉得满清朝廷还能治理好这天下吗?民不聊生与民乱这是因果关系,不是民乱导致了民不聊生。”
“朝廷向洋人投降开放上海宁波五处通商口岸,让洋人的鸦片大量输入,让洋人在沿海拐骗猪仔,这可不是民乱造成的吧?还有那压弯百姓脊梁的税收,那可是在民乱之前就有的吧?满人不事生产,这么多年,他们的族群一直在变大,成为压在我汉人头顶的一座大山,这山不断地壮大,百姓能够撑到什么时候啊,黄大人啊,您是一个聪敏人,可不要跟那些上面的大人物一般装聋作哑啊。”
管晏说着说着不禁激动起来,这种情绪也感染了黄宗汉。
其实黄宗汉是一个明白人,他刚才说的很多话,只不过是站在官员立场上的强词夺理。
他自已难道不明白吗?
只是作为一个官员,忠君报国是他们的执念,忠君始终排在报国的前面,这是不合理的。
正是这些有毒的鸡汤在毒害这些读书人。
眼见黄宗汉是有些松动了。
管晏使出了他的杀手锏。
一群人被工作人员带了进来。
这些人穿着锦袍,一看就是有身份的人。他们正是浙江的商人代表。
要知道华族可是控制着浙江对外的商路,就连浙江最大的海商沈家都成了华族的马前卒。管晏通过暗部调动一些商人过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这些可不是一般的商人,他们同时还是浙江当地的大家族,大士绅,只不过浙江的商业氛围浓郁,士绅的主要精力都放在经商上了。
“我等参见黄大人。”这些人一上来就集体向黄宗汉跪下。
然后就是一阵痛哭流涕的道德绑架。
所说的也是请求黄宗汉看在浙江百姓的份儿上,不要再动干戈,就依照华族所说的,让他们和平光复浙江吧。
管晏这其实是在给黄宗汉一个台阶下。黄宗汉可以说不是自已要背叛朝廷的,而是被民意裹挟。
黄宗汉看向管晏,眼中满是敬佩。
刚才管晏跟他提到了民意,原来是提前打个埋伏。
“管先生真是大才啊。”黄宗汉对管晏拱了一下手。
管晏也拱手还礼,脸上带着几分苦笑。
……
东婆罗洲,坤甸城。
这座城市创立已经有上百年的时间了,比兰芳共和国还要早。
最早的时候,一些流浪南洋的华人在此发现了金矿,引起了一波采金热,大量闽粤沿海的无地百姓被吸引过来。
在坤江的入海口处形成了一个小镇,有人在这里开办五金作坊、餐馆、赌场等机构为矿工提供服务。
一个叫做罗芳伯的半吊子读书人也怀着美好的愿望与同乡一起来到这里。
只是到了坤甸之后,他没有跟别人一起去采矿。
他发现这里竟然没有学堂,那些还不能采矿的孩子,只能在小镇上到处野。
于是罗芳伯开了一个私塾。
那些背井离乡的华人其实还是希望自已的孩子能够读上书,尤其是赚了一点钱,生活还算是过得去的人。
于是罗芳伯成为了当地的老师。教书先生一向都是受人尊敬的。再加上这位教书先生练过武,拳脚功夫了得。
大家有了什么矛盾都找罗芳伯调解。
大家应该知道,最初的国家就是这么产生的。统治者的作用就是维持一个国家内部的稳定。怎么维持,就是通过调解矛盾。
再后来,罗芳伯找到了当地更加德高望重的老移民名叫陈兰伯一同成立了兰芳公司。
此后,荷兰人见这里的采矿业这么赚钱,想要来抢一笔,他们采用的方式就是支持周边的苏丹国派兵来抢劫。
大家不堪其扰,于是成立兰芳国,自已编练军队,建立兵工厂。
见到兰芳国能够抵挡这些苏丹国的士兵,周围的一些小土著部落也纷纷加入兰芳国。毕竟只要交一点点的税收就能够获得保护。
后来兰芳国的实力越来越强大,毕竟以华人的勤劳,兰芳国想不强大都不行,他们甚至一度控制了整个婆罗洲。周围的苏丹国都成为了他们的附庸。
但是兰芳国从一开始的时候就埋下了一个隐患,它是因为外敌临时拼凑起来的,缺少一个强有力的核心。
而且兰芳国并没有自已的政治报复,他们一开始还上书满清,希望成为满清的附庸,这得罪了一些反清的海外华人。
要知道在此时南洋,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满清灭亡南明的时候逃过去的,他们就是因为不想接受满清的奴役才迁移南洋的。
一味的追求利益,终究会因为利益而产生矛盾。
在二十年前,就有一个刘姓的家族后人勾结荷兰人准备将坤甸的大家族一网打尽,然后由自已来做兰芳的王。
只不过这件事情被人提前告发。不过也引发了一场内讧。
现在的大统制罗烨一直是一个老好人。他在大统制的位置上已经将近十年时间。这十年时间,兰芳国内部的情况基本稳定。
不过外部却在不断地变化。
首先是英国人在中英战争之后,加强了对婆罗洲的渗透。
一个叫布鲁斯的英国穷屌丝,用继承来的三万英镑买了一艘退役炮艇,在近海航行到了砂劳越地区,一开始帮助文莱人打击地方起义,接着就做了这个地方的总督。再接下来他就不走了,自已创建了一个王国。
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屌丝逆袭的故事,实际上这是英国人对婆罗洲的侵略手段。
在南边,荷兰人也加强了对婆罗洲南部的投资。
尤其是这几年华族在那霸创建了交易所,荷兰人的生意做得越来越大,需要建造更多的农场和矿场,满足华族的需要。
而这些地方都不如兰芳国控制的地方好。
因为坤江是婆罗洲上最大的河流,其沿岸也是最为富庶的地区。勤劳的华人在河流的两岸开辟了很多农场。
英国人因为在港岛战败的事情,对华人非常忌惮,他们虽然没准备继续跟华族开战,但是已经开始在自已的殖民地排挤华人。
因此他们也不会允许一个华人建立的兰芳国就在他们的身侧。
荷兰人和英国人都将目光瞄上兰芳国。
而罗烨却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来临,他只想着维持兰芳内部的平衡。
(https://www.wshuw.net/1494/1494218/109740617.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