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门中血雾
在荷月镇的西面,有座小山,此山占地不大、山势较低,似山非山、似坡非坡,自古以来便是座无名山。
不过,坐落在那座山上的寺庙还是有名字的——六和寺。
今时今日,这座寺庙的具体兴建年月已经无从考证,但“千年”这一说法,应该还是比较靠谱的。无论是外界的记录,还是寺庙中自行留存的经书古卷,都可以佐证这座寺庙的悠长历史。
作为一栋已存在了一千年以上、且还在为人所使用的建筑,六和寺无疑是经过了很多次翻修的。平日里僧人们自发的小修小补早已不计其数,单说大修……有记载的就有十九次。而最近的一次……是在四十年前。
那个时候,正值荷月镇最为安定富庶的时期。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和积累,当初那些难民的第三代子孙们赶上了一段大好的年景。虽不能说全镇上下一个穷人都没有,但露宿街头、挨饿受冻的人……那确实是找不出来的。
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既然荷月镇的镇民们在物质文明上已经过得去了,那他们自然也就有了闲心去搞点精神文明建设。
那年头(该剧本世界的情况基本相当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老百姓,也不可能概括个八荣八耻出来,除了传统的礼义廉耻之外,他们也就讲个宗教迷信了。
考虑到六和寺的僧人对镇民们的先祖有恩,再加上这些年来镇中基本风调雨顺……因此,镇民们就打算为寺庙做点什么,一是报答寺中僧侣的恩情,二也是感谢神明多年来的庇佑。
于是,四十年前,在当时的荷月镇镇长和六和寺方丈的协商下,镇民筹了一笔善款,准备用这笔钱将寺庙彻底翻修一遍,并为庙中的诸多佛像重塑金身。
这本是一件好事,但事情的结局,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
整修六和寺那么大的寺院,是一个耗时很长的大工程,需要大量的工匠和劳工。光凭荷月镇上的人力,显然是不够的。好在……工程款还比较富余,因此,负责工程的工头就从荷月镇周边的乡镇募集了不少人手来。
那一年,来修葺寺院的工人中,有一名来自外乡的中年石匠。此人姓张,单名一个恪字。虽然爹娘给他取了个挺稳重的名字,但张恪的性格好像和名字正相反。他非但不怎么恪慎,还特别得毛躁轻浮,好多管闲事。
四十年前的某一晚,张恪在镇中酒坊多喝了几杯,借着酒劲儿,他竟是突发奇想,欲往那六和寺中的“石院宝塔”中一探……
说起那石院宝塔,确是个相当神秘的所在。六和寺中自古以来便有一条铁律——除了方丈本人,任何人不得进入寺中石院,更不能踏入石院中的宝塔半步。
在寺庙翻修前,方丈就曾再三叮嘱过镇长,切勿让任何人靠近那石院。而镇长……也切实地将方丈的话转达给了所有参与修缮工作的工人。
说句实话……这事儿在工人们看来,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若是尼姑庵的话……你说有个禁地什么的,人家兴许还有点儿窥探的兴趣;但这和尚庙里的禁地……不进就不进了呗,难道你还指望摸进去能捡到修真法器或者绝世秘籍么?
但偏偏就是有那么个人,好奇心特别重……那就是张恪。
这货是典型的中二病久治未愈转终生绝症,而且个性属于那种两碗黄汤下肚就智商下线、狗胆包天的类型。你越是不让他去的地方,他偏要去……去了以后回来胡乱吹嘘一番,在同行们面前充一充好汉也是极好的。
但我们都知道,真正的英雄好汉……那多多少少都是有些过人之处的,是有“实力”的。
有些人猛灌几斤老酒之后,还可以摸黑走山路,并徒手干掉一只凶恶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有些人猛灌几斤老酒后,也可以酒摸黑走山路,但最后就脚一滑跌死在了山沟沟里。
以张恪过去那几十年人生中的表现来看……他铁定属于后者。
所以他这一去……便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
那天晚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只有极少的几个人知道,外人只知……那晚以后,再也没人见过张恪的踪影。
数日后,镇长给出了一个说法……张恪醉酒后误入山林,被野兽所食、尸骨无存。
而这个说法……自然是不能让张恪的家人们满意的,他们很快就闹到了官府。
荷月镇第一任的正式行政官员,是在建镇后的第十五年、由朝廷派来的使者所任命的;而那个被任命的人就是当时在任的镇长。很明显,对于这种偏隅小镇的管理,朝廷不是很重视,无非就是走走形式罢了。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这个镇子正式归入国家编制,方便收税。
再往后,镇上就有了比较正式的衙门,法律也从原本那种约定俗成的“村法”被替换成了朝廷颁布的法典。不过大体上,此镇还是一种“自治”的状态,绝大多数官员都是本地人。
张恪一案案发后,其家属当然不会傻到来荷月镇本地告状……因此,他们直接就去找了更上一级的衙门。
而官府那边……确实也派人来调查了。
此案勘察的过程,在外人看来可说是五里雾中。虽有许多坊间传闻流出,但内容却是众说纷纭、真伪难辨。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那位办案的官员态度一波三折——从一开始一副“誓要伸张正义、目不容沙”的姿态,到“态度冷却,疑虑重重”、再到后期……他谈论案情时已经是一种“闪烁其词、少言寡语”的状态了。
与此同时,那些办案的捕快们,也在有意无意间对外道出了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怪诞言论……大概是说,“那石院宝塔里,镇着些‘不干净的东西’,张恪这厮自寻死路,只怕已是魂飞魄散了。”
简而言之,历时一个月,此案终于了结。而最终的结果是……由官方出面调停,让寺院给张恪的家属一笔钱,说是赔偿也好、封口费也好……反正此事到此为止。张恪的家属要么选择拿钱,并把“被野兽所食、尸骨无存”的说法照单全收;要么……钱也没有,说法也没有。
这样一来,当事人家属也只能选择息事宁人,这事也就告一段落。
然……当时的人们肯定没有想到……这个案子,已为四十年后的一场灭顶之灾埋下了引子。
…………
“嗯……果然好阴森啊……”来到六和寺的寺门前时,王叹之仰头看向那高大的铜门,口中轻声念道。
他说话的声音很轻,并不是担心被远处的什么人发现,只是由于心里发虚,所以本能地压低了嗓门儿。
“本以为镇里的臭血已经够多了,但和这里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站在小叹身旁的小灵则是掩住鼻子嘀咕了一句。
此时,距离剧本开始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小叹和小灵二人是在向六和寺前进的路途中相遇的,直到抵达这里为止,两人都没有发现周围有其他玩家活动的迹象。
以他们俩的侦查专精而言,被人暗中跟踪的可能性是极低的;而假如有人在他们之前就抵达了此地,八成也会被他们捕捉到痕迹。因此……基本可以断定,他们是最快来到六和寺的两名玩家。
当然了……也不能排除有人一进剧本就被安置在了寺庙内部的可能……
“咱们……怎么进去啊?”小叹在大门前想了几秒,便转头问道,“是敲个门试试,还是直接破门而入?或者……直接从墙上翻进去?”
小灵闻言,想了几秒,然后默不作声地上前两步,抓住了大门上的铜把手。
吱呀——
她稍一用力,那硕大的门扉就被推开了。
“诶?”小叹愣了一下,问道,“你怎么知道一推就能推开啊?”
“我不知道啊。”小灵耸肩道,“我只是试试而……”
她这句话没能说完,因为在最后那个“已”字出口之前,便有一团血雾从门中赫然卷出,将小灵整个人迅速裹住、往门里拖去……
一秒后,小叹本能地冲上前去,想要拉住小灵的手,但此刻……那团血雾已经把后者完全拽进了门里。
嘭——
当惊愕的表情浮现在小叹的脸上时,其眼前的大门……已经猛然地……重新关上了。
(https://www.wshuw.net/1469/1469281/80079390.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