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四章 互助会
临风渡,这是一个位于汴河之上的小小渡口,曾经,也是车水马龙的,这里地处京畿,距离汴梁才40多里的样子,虽然不是主要的商道,却也是一个重要的渡口,十里八乡的民众,要想度过汴河,最近的就是在这里过去,这里面住了很多的船夫,巅峰时时段,渡船就有数十艘。
可是伴随着铁路,公路,还有不远处10多里的一处桥梁的贯通,这里慢慢的没落了,只有偶尔,有一些来往的上船,有一些搬运的活,也不算很多。
因为地处京畿的关系,开封府几乎把所有能够抽调的人都给抽调一空了,说是三抽一,实际上,那是指汴梁城,在这里,偏远一点的,几乎可以达到二抽一。
临风渡附近一共有4个村落,一共有人口2800人,几乎抽调了300人,这对于临风渡而言,那几乎是噩梦一样的,家里面的壮年劳动力被抽调,立刻就影响了整体的耕种,好在,有大量的设备,开封府也不是之抽调,对于这些农耕器材的使用,减少了劳动力,到最后,临风渡种植面积,只是减少了1成,这已经算是比较幸运的了。
一年多没有回家,甚至因为路途遥远,连信都非常困难,这一切,在去年的5月份,得到了改观,3个人的到来,让临风渡发生了变化,他们带来了家人们的消息,同时,在临风渡开设了一个互助组,把整个村民们都组织起来,一起互助学习,一起耕种土地。
在夏粮差不多减产2成的情况之下,秋粮实现了反超,一举增收5成,加上家人们寄回来的钱,让整个临风渡的变得蒸蒸日上了起来。
腊月21,还有2天就是小年了,正是家家户户杀猪宰牛的日子,可是对于临风渡的300多个家庭而言,这是一个被刻在纸上的日子,按照3位老师的说法,他们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就在今天早晨,从沈阳到汴梁的车上,他们临风渡回来的人,绝大部分都在这一趟车上,三位老师安排了3艘船,应该就在下午时分抵达渡口的。
本身,已经逐步废弃的,空无一人的小渡口,此时此刻挤满了人,一年多没有见,哪怕是有先生传回来家人的消息,总不如亲自的来见见。
不过,这么大的一群人,在这里,却鸦雀无声,最前面,站着三个人,他们都很年轻,可是没有人不尊重他们,他们是临风渡的先生,是传道受业解惑的。
正是他们的到来,才让临风渡从几乎崩溃的边缘被挽救回来,他们组织人员进行农业生产,会安排村民们,编一些手工艺品,有人生病了,他们也会简单的救治,最重要的是,他们开设学堂。
北宋对于知识的尊重,已经到达了一个非常高的程度,科举这一条路,哪怕贫苦人家,走通的不多,可是只要考上,就是换了一番天地,最关键的是,读书识字,然后掌握一门手艺,这对于孩子而言,是一个吃饭的门路,可以长长久久的生活下去。
临风渡以前,只有一个秀才的启蒙学堂,因为这里太穷了,没有几个人能够交得起钱,渐渐的,就荒废了,三位老师到来,首先就是兴建学堂,免费的学堂,吸引了人,并且树立了威信,这才逐步的改造临风渡。
这三个人,就是定海军派出来的,从和平演变计划开始执行了开始,定海军陆续派出6万人,按照村落的大小不一样,几乎都是800人左右,派一个先生,当然了,也不是每一个村庄都会派,一般而言,只要是有出外务工人员的,才会派。
这些人深入民间,以教育和启蒙为切入点,实际上解决老百姓的生活问题的,这也是他们能够的迅速切入的根本原因,同时,通过定海军的手段,可以简单的传递一些消息,寄回来一部分的金银,这些都可以解决实际的问题的。
6万人,能够影响最少3000万人,这个跟出外务工的现身说法,这才是未来和平演变能够顺利进行的根本。
通过互助组,一方面,加强了的农业生产,让这些被抽调了大部分的劳动力的家庭,就算是没有壮年劳力,也可以过的比较的平稳。
另外一方面,就是把人心收拢起来,大量出外务工人员的返回,心情不一样,但是绝大多数,都是要走的,这中间,怎么走,如何走,这需要组织,没有一定的组织,哪怕是定海军配合,也容易被发现。
这里面,就存在了一个工作方式的转变,在定海军成立初期,对于人口无限的渴求,这个人口获得的方式,是通过口口相传,用人的方法去引导,甚至偶尔涸泽而渔也没有问题。
当时整个两淮,几乎都被抽空了,甚至转运使都不乐意了,可是还是没有什么所谓,这都是自己人,赵信的身份,最少说,在转运使这一级别,都是应该知道的,这种情况之下,最多就是嚷嚷几句。
可是伴随着定海军拿下辽国,并且赵信还称帝了之后,就不一样了,两国虽然没有宣战,可是在整个东亚范围之中,唯二的大国,还是实力强大的,各方面都需要重视,如果还是如同之前那样,毫无顾忌的引入,必然会引起北宋的注意,必须要有所组织。
在和平演变计划进行到现在的时候,已经基本上掌握了主动,而三条铁路的建立,等于是三条通道,只要定海军组织的好,完全可以在短时间,移民大量的人口,这一点,从春运就可以看出来,不足一个月的时间1600万,甚至更多,这已经彰显了实力了,如果换成转运人员,不用太多,只要每月1000万左右,两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转运。
定海军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把北宋人口一窝端,那是不可能的,人上一万,形形色色,每一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就算是曾经靠近定海军的海州,被定海军挖走了差不多八成人口,可是最终,还有人没有离开的。
对于北宋,超过一半的人口损失,都已经是非常可怕的,会引起官府的注意,再多,很有可能会出现失败,趁着现在的功夫,拿下足够多的人口,3000万以上已经可以了。
按照现在定海军接近5000万的人口,加上3000万的话,定海军的人口会达到8000万,人口已经接近一亿,最关键的是,定海军的人口结构会更加的完整和优秀,对于外来人口占据压倒性的优势,然后,超过北宋。
而少了3000万之后,北宋人口将会跟定海军换一下,从八九千万,降低到5000万出头的样子,还可以维系一个大国基础,可是劳动力,特别是壮年劳力的减少,对于北宋会产生巨大的打击,甚至因为定海军逐步的宣传,还有各种的秘密手段之下,人口会持续的流失,一直到无法支撑下去。
这种秘密的手段,实际上,还是取材于后世兔党的做法的,农村包围城市,北宋的政令不下乡,立足于县城,县城和城市,虽然也有一些布置,却相对较少,主要是自发的影响,广阔的,占据人口更多数乡村,这些世世代代过的非常的贫困,受到压迫的民众,才是定海军注重和要解放的对象。
此时的北宋政府,还一点都没有发现问题,就算是春运,也被他们看做是利好,大量返乡工人和亲属,他们携带了大量的资金,这部分资金,有相当部分是花在北宋的,这就让整个北宋的商业,相当的景气,各种的产品,就不愁卖的,加上各方面的,城市和乡村,都增加了收入,甚至在火车站广场,以前就抢手的商铺,更加的抢手了,开封府甚至在火车站旁边,生生的造出了一条商业街。
商业的事情,跟临风渡没有太多的关系,他们距离汴梁有些太远了,40多里,快马的话,可以快一点,如果是不行的话,怕不是要走大半天的时间了,就算是有一些手工艺品,可以拿到汴梁卖,也没有人去。
相对于赚钱,他们更加期待的家人的回来,几百人在寒风之中,站在渡口,这个滋味相当的酸爽,可是没有一个人会离开的,他们都希望第一时间看到亲人。
“郑老师,应该快了吧!”秦大娘小声的对三位老师的其中一个问道,她跟三位老师认识的最早,当时,三位老师来的时候,就是住在她家的,甚至上课的房间,都是她儿子的宅基地,临时搭建的,后来,在新的学堂建好之后,才进行的搬迁,对于三个年轻的后生,她是又敬畏,又感激,多亏了他们,自己一家人才没有饿肚子,甚至几个孙子,都入学了,学习还相当不错。
“大娘,别着急,应该还有一段时间!”郑宇和蔼的对秦大娘说到,他的身份,实际上,是外交部的外派人员,作为中学的积极分子的,在毕业之后,经过了外交部的紧急一年的培训,这才派出来的,一些方式方法都已经强调过,对于民众如律春风,那是最基础的东西。
站在三人中间,岁数大一点,并且最稳重的那个,名叫韩林修,他不是学生,今年已经20多岁了,他是外交部的正式成员,是大学毕业之后,进入外交部的,两年锻炼之后,才被派到这里的。
临风渡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点,除了周围4个村落,2800人口之外,还是辐射周围5里,最少十几个村落的核心,他也是这些村落的总负责人。
船的事情,是韩林修直接安排,300多工人,最终回来了280人,其他的20人,他们或者是这样那样的原因,不选择回归,可是一些家书和东西,还是嘱咐同乡带了回来,280多人,加上行礼物品,很是沉重,他安排了3艘800料的大船,这才勉强装下。
到目前为止,春运已经进行到了第8天,特别在16之后,人数大规模的上升,哪怕是北宋有所准备,还是产生了拥堵,一天百万人的发送,单纯到汴梁,都超过了20万人,几乎是汴梁的五分之一,再怎么,也无法全部疏散。
这时候,定海军提前准备的一些开始排上用场了,大量的船只到来,通过水运分流了其中的三分之二,剩下的五六万人,虽然还多,却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中。
临风渡的也在其中,800料的船三艘,所有的人员,在火车上,都得到了通知,会有专门的人把他们引入到码头的,只不过,因为来的船,实在是太多了,一艘船也就是容纳个一两百人,十几万的人员,怕不是有几千艘船,甚至汴梁开放了最少16个码头,全部交给定海军的人员指挥,这才顺畅了起来。
火车是在早晨8点多到的,出站加上耽误的时间,估计赶到码头,应该已经10点了,算算时间,能够在11点半出发,已经不错了,从汴梁到这一段,走汴河的话,想对比较平稳和快速,可是40里的距离,还需要三四个小时。
也就是说,最快的,差不多要到下午4点才到,现在,才刚刚三点,时间还早。
实际上,韩林修之前就建议,大家快四点了再过来,他们三个,带着二十个学生,临时修缮一下码头,让船过来的时候容易停靠就完了。
可惜,对于家人的思念,还是占据了上风,他们都不顾寒冷,在两点多的时候,过来帮忙收拾码头,这不都收拾好了,船还没有到。
为此,三位老师,也比较的无奈,总不能把人都赶回去吧,就只能够在这里等,同时,派了的学生,跑快到高处,看看船到了什么位置。
“顺子他们回来了!”站在前方,一个眼尖的少年,看着前方小山包的位置,大声的说道,所有人都把目光投了过去,之间树丛沙沙作响,几个少年一路小跑的过来,露出了身形,不是顺子他们几个更是何人。
还没有靠近码头,就大声的喊道:“来了,来了,三艘大船,已经过了的塘湾了!”
(https://www.wshuw.net/1423/1423288/463196566.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