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皇宋锦绣章节目录 > 第六百二十二章 争夺升级

第六百二十二章 争夺升级


  飞鱼级的出现,代表着定海军的航速,突破了某种的极限,让海上的长距离的航行,速度加快了很多的。

  螺旋桨,不存在配合的问题,只要有足够稳定的传动装置,就可以把力尽可能的汇总到一起的。

  实际上,这个装载了帆和螺旋桨的船只,极限最大的速度甚至可以达到18节,已经基本接近风帆的最高时速。

  只不过,它吨位有限,续航能力不强,无法横渡海洋,最多,就是在东亚,确切的说,是中国的四大内海完成该工作。

  就算如此,飞鱼级的效率也是非常惊人的,特别是目前的前提下,是非常合适的一艘船。

  定海军目前,已经准备开发琉球,从定海军到琉球,3000里左右的距离,一般的帆船来回要一个月的时间,这个时间绝对不行,一点出现了突发状况的,定海军这边,要一个月才能够反应过来,一些不太紧迫的事情,或许可以,一旦遭遇到危机,根本没办法反应过来。

  如果使用飞鱼级,这样平均在15节速度的船,一天差不多就是1800里以上,最多两天,就可以抵达,来回不超过五天。

  这可是惊人的速度,未来,琉球大发展的时候,两地之间的联络,必须要快捷和紧密,这个船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实际上的,关于飞鱼级,很多人都看好,只不过,赵信清楚,这又是一种,用超前技术加上卡牌系统的作弊手段,强行的制造出来的,不具备量产的可能。

  这个,最多只能够作为一个非常规的项目,用于定海军跟琉球之间的联络,比较的适合,只要避开了台风天气,就可以自由的往来于琉球和定海军之间,类似于八百里加急这样的。

  通讯船只是一个少数,在目前海试的时候,还没有向外透漏,目前所知道的,最快船,就是快速运输船。

  它走的是快捷的道路,多是运送一些时效性较强的货物,节约的两三天时间,或许能够创造出高额的利润。

  当然了,如果定海军未来发展到一定程度,拥有位于更远地方的基地,比如说深入到大洋深处,或者是穿越马六甲,进入到印度洋,这个快速的帆船,也可以用于通讯,只要稍稍调整,在提升一两节的航速,是可以的,同样的,他们的吨位较大,1万料左右,最多轻一点,也可以容纳足够的补给,通过长距离的航行。

  跟快速帆船相对应的,另外一种船,当然是慢速运输船了,这种运输船的慢,是跟中国式帆船相比的,大概比帆船的平均速度低2节左右,6节以上的均速,也超越了以往的中国式帆船,相对比较快。

  这种船的特点,是在载重量上面的,就远远超出欧式帆船了,当然了,不如平底船。

  帆船重视的是在高海清情况之下的稳定性,不容易出现危险,可是因为增加了高度,他的载重量就稍稍有些小,无法跟平底船相比。

  平底船,可以在同样的吃水前提下,拥有更多容积,这一点,是物理特性决定的,除非定海军能够开发出类似后世的技术,否则,在风帆时代,他无法改进,只能够适度的调整。

  造船厂,在吸收了中国式帆船,还有欧洲帆船的优点,再加上赵信咨询时代的一些简单的知识,在适度的降低了航速的前提下,增加了容积,这个增加,并不是向着中国式帆船转换,而是兼顾。

  在没有水池实验的前提下,很多造船,只能够根据图纸测绘,并且制造出来,才知道好不好,有时候的,一款出色的船型,会用好多年,才完成修改,一旦达到比较经典的状态,一般不会更改。

  类似西班牙大帆船,从定型开始,就纵横大海数十年,盖伦船也是。

  可是有了水池实验,一个船型好不好,它的流体状态,还有在水中的姿态,都可以通过水池实验研究出来,就算是完全陌生的,只要掌握了一些力学的公式和基本的知识,也能够通过计算来得到。

  这就极大的弥补了定海军的设计师,高等船匠不足的问题,船型的进展非常的快,有时候,一款实验性的船只,还没有设计,只是在图纸上面,就进行了几次更改,最终做出来的时候,几乎不会出现大的问题,而不是传统的那样,要用人命去尝试。

  大海无情,就算是完美的船只,面对着大海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更别说是不完美的,这也是北宋的船匠,升级起来非常困难的原因。

  从200料,到1000料,用15年的时间,就算是快的,有时候,要走过30年,甚至永远都无法升级。

  原因很简单,高手留一手是一个方面,另外的原因在于,安全性,一旦船只下沉,对于一个造船厂肯定有影响,倒霉的接二连三的下沉,一个本应该兴旺放大的船厂,甚至都有倒闭的可能。

  这种慢速运输船,参考了帆船的式样,降低一些帆的数量,增加了一定的高度和宽大型,并且尽可能的减少的不必要的地方,增加储存数量,连下面的水秘仓,如果真的需要的话,也可以装货。

  这个船,略低于的中国式帆船,可是无论航速,还是整体性能力,都要超出,是最佳的货运船。

  1万料左右的总吨位,可以容纳的货物水平,比起原来的帆船,增加了差不多50%,比起中国式帆船,就算是差,也差的有限。

  最关键的是,他的船,非常的适合在海洋之中,因为吨位足够,又有独特的设计,在一些高海情的时候,有时候,比帆船更加适合。

  目前,这一艘实验船,已经执行了2次前往长江流域的运输任务,他们的运输完成的不错,比中国式帆船更快,更稳,曾经遭遇到了相当大的狂风,依然稳定的前行,没有一点的漂移,得到了水手们一致认可。

  至于武装补给舰,是在战船的基础上面制造的,不是为了现在准备的,是为了未来,火炮安装到了船上来准备的。

  一艘战船,一等战列舰这样的,可能要有150门炮,在战场之上,一门火炮必须要保持30发左右的备弹,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火药加上炮弹,几乎占据了整个战船上面的不小的空间。

  更别说,还有人,战列舰上,一门火炮,最少需要3-4个人来操持,这样算下来,单纯炮手就是600人,加上一些护卫的步兵,一些负责操控船只的税收,这些人员众多,一艘船差不多就是上千人。

  千人的耗费是庞大的,这也是大部分的战船,在作战的时候,不会跑到远处的根本,超过1000海里,这已经是大部分的战船的极限。

  19世纪中叶的英国,能够在全世界耀武扬威,每一艘船,都不是从英国本土而来,他们遍布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和军港,给了他们全球战略巨大的支撑。

  跨越大半个地球,超过万海里的航程,不但是对人员和补给是巨大的考验,对于船本身也同样,在19世纪的时候,日俄战争的时候,为了获得海上的优势,俄罗斯不远万里的调动军舰。

  先是英国不给于使用的苏伊士运河,他必须要绕道的好望角,然后大部分的英国港口都不给使用,只能依靠法国的港口。

  不远万里,耗费了半年的时间,终于抵达了东亚,可是最终却是疲劳无比,明明在各方面的实力上,高于日本,却遭遇了失败,不但没有起到作用,反倒是被对方赢了。

  在早期的时候,军舰的序列之中,是不存在补给舰的,最多,就是一些补给船,他们或者跟随着海军,或者就近调动。

  真正专业化的补给舰,是在二战,甚至是二战之后。

  这种船,看起来是运输船,却是跟军舰一个标准,能够跟随着舰队,进行航行。

  同时,在技术上相当的先进,追求效率和速度,而不是传统的,用小船来转运。

  有时候,一个舰船,完成补给,要两三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可是放在补给舰上,却不用。

  上面装载了大量的补给,这些补给也不是随随便便的放的,都有专业的东西,可以准确,快速的把补给装到军舰上面去,甚至为此,会对军舰,进行一定的改进,以适应补给舰。

  现在,定海军唯一的一艘军舰,还是使用的强弩,它耗费不大,不需要太多的补给,仅仅是战舰自己携带,都可以持续战斗很长的时间,补给舰,更多的是一种尝试,一种对新的舰船的一种尝试。

  在第一批的帆船,完成了类似的改装之后,定海军之后开工的船只,也都有各自的侧重,肩负着研究院的一些项目,也就是到了定海船厂,开始稳定了基础的结构,用一种比较通用的结构,构建了基础,定海船厂的1.2万料的船,基本上都是如此。

  这些信息,都没有保密,这些工厂的负责人,他们的级别,也可以通过一些渠道得到这些消息,他们也是在打探了之后,这才知道,原来,在造船厂,已经完成了这么多的船只的建设,已经有20多艘大船,已经开始了完成了不少,最多半个月的时间,就能够完成建设。

  这可是一个大事情,他们兴建码头的,为的就是提升运输的效率,现在,码头的事情,只能够称之为完成了一半,2个码头,一个大工厂控制一个,也算是聊胜于无,可是运力方面,不单单是码头,单纯码头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码头解决的只是一部分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船,之前,还有外国的船,一旦季风季节来临的话,这些船都走了,他们要怎么办,空有码头没有船,也是没办法完成运力的扩大。

  现在有了船,那就不一样了,只要是进出口量稍稍大一点的,必须要有船,虽然,定海军码头会进行统一的调配,目前的运力较少,无法做到按需,只能够按照排序,甚至行政干预的手段,都不能多用,

  如果有一艘船的话,对于这些工厂的提升,将会是多么大的促进,效率提升了,也代表着利润更高。

  这下子,从港口转到了船上,对于船的兴趣明显的增多,定海船厂的20艘船,当然是重点,然后,就是其他的造船厂。

  在这些企业负责人看来,定海船厂就是标杆,是的试验品,一旦实验通过,肯定会复制这个经验,类似的事情,在定海军进行过无数次了,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炼钢厂,在最初的小型高炉,到大型高炉,到定型,刚开始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扩张,几乎全部的力量,都集中到了最初的高楼上面,然后伴随着一系列的进步,并且稳定了合理的之后,就是大规模的扩张,一变成二,然后是四,八,如同倍率的扩展,让定海军拥有了庞大的钢铁厂。

  这个没错,会扩张,可是目前现有的才是重点,这个是最近一段时间定海军能够增长的,唯一的一批船了,而且是性能先进的。

  船少,需求的多,类似钢铁厂水泥厂,这样的超级大厂,他们的货运量非常的庞大,一年之间之中的,最少也是500万吨的规模,哪怕一天一万吨,也不够啊。

  他们当然是越多越好,其他人也是同样,没有一个人愿意在这个时候落伍,他们共同争夺之下,只有20艘,就算是加上其他造船厂,也不过是三四十艘,真的是僧多粥少。

  众多企业争夺,特别是争夺的分外的激烈,一下子,让整个定海军造船厂,暴露在了定海军的视野之中了的,因为船的争夺,造成的影响,也开始越演越烈了起来。

  最初只是这些工厂争夺,主要还是运输船,可是很快,物资保障局加入,他们负责整个定海军的基础,保证200多万人,在海岛上,获得足够的粮食和各种的生活资源,他们要求把这些船,用于保障性的运输。

  他们的加入,宣布了从商业行为,进入到了政府行为,工业局在他们加入之后,也跟着加入,然后是军部,一下子,整个定海军权力部门,几乎都卷入进来,影响力开始扩大了。


  (https://www.wshuw.net/1423/1423288/412464811.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