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2章 工匠精神
从2016年3月份开始,有一个过去很少有人提到的词开始频频在多个媒体平台上出现。
这个词就是工匠精神。
根据专业百科上的解释,所谓的工匠精神一词,指的其实是工匠们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提高对细节的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把品质从0提高到1的那种态度。
正所谓其利虽微,却造福于世。
这个词最早的出处已不可考,但最早出现在正式场合则是在天朝所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虽然这个词算是个新鲜出炉的东西,但它所代表的敬业,专注,精益求精和创新的内核却是古已有之的东西。
所谓的工匠精神不过是把它们整合在一起,然后加了一个共有名称来指代而已。
但无论如何,经由高层人士背书之后,工匠精神这个词彻底成为了各行业人士经常挂在嘴边热门词汇。
不得不说,《百鸟朝凤》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所代表的那种对于传统技艺传承锲而不舍,刻苦钻研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实在是太符合工匠精神的内核了。
话说方力也是反应够慢的,如果他在发行《百鸟朝凤》的时候稍微把这部电影的宣传朝着传承民族文化,铭记工匠精神的方向稍微靠一下,再稍微‘借’用一下吴天明大师这么些年积累下来的人脉和影响力,让《百鸟朝凤》被列为诸如‘五个一’工程或者‘华表奖’之类的有官方背景的光环加持,虽然可能最后的票房成绩依旧不会太好,但是至少不至于让方力完全收不回成本……
不过话说回来,方力当时在直播的时候说得也挺清楚:“《百鸟朝凤》并不是我自己投资的电影,我也没指望这部电影能够赚钱,我只是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这部《百鸟朝凤》电影,让吴天明导演的心血之作不至于就此被埋没……”
2016年这个时候,虽然心灵鸡汤这玩意已然有朝着‘毒鸡汤’的方向发展,但方力所说以及《百鸟朝凤》所面对的情况,倒也的确是百分之百的真实,所以随着方力的这一跪,话题度马上就有了。
自媒体时代,全民参与浪潮,朋友圈,微博各种转发之后,‘悲情’,‘大师遗作’‘不可错过’这样的标签铺天盖地的在移动媒体流传着……
新闻热度有了,观众们不管是装13也好,真心喜欢吴大师的作品也罢,愿意花几十块钱去支持一把的人自然大有人在,有观众买票,各大院线增加排片自然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总而言之一句话:方力的一次直播,直接把电影票房从三百万飙到了八千万。
当然,在那种情况下,认为方力在进行营销的声音自然也就冒了出来。
方力是不是在进行营销李墨不清楚,但是他很清楚,在《书剑恩仇录》的宣传上,他确实需要进行一次成功的营销。
………………
“宗哥,叶哥还有立芳姐,你们几个帮我想想,如果我们把金庸先生的作品和工匠精神联系在一起,并且作为宣传手段,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金庸?工匠精神?”
宗帅几个人面面相觑。
这塔马差距也太大了吧?
吴天明虽然号称是天朝第四代导演中的大师,与谢晋齐名,可他成名的时间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会的电影人都还在体制内的各地制片厂里混饭吃,除了在外执导电影的时候有点额外补助以外,一年到头只能靠点职称补助和死工资过日子,要不是后来吴天明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和地位,日子指不定过的有多惨……
至于金庸?
他虽然在创办《明报》初期也过了一段不怎么舒服的日子,但是当《明报》真正开始走上正轨,而金庸小说也开始广为流传之后,金庸的日子可比吴天明要舒服太多了。
这样的两个人,居然也能拿来作对比?
“小墨,你是不是说错了什么?”宗帅疑惑的开口道,“金庸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卖掉在《明报》集团的股份起,他就一直是处于闲云野鹤,悠闲自在的那种状态,你说他是工匠精神,这个……会不会有点难以服众啊?”
“这种事情不过是个噱头罢了,”李墨毫不在意的挥了挥手,“我又不是不知道金庸在个人小节上颇有可待商榷之处,但不管是怎么黑他的人,也无法否定正是由于他的存在,传统武侠小说的思想,文化,乃至于艺术品位才能有一个极大的飞越。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金庸,现在网络上那些铺天盖地的网络小说根本就不会有这么蓬勃发展的局面。所以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说,金庸当然可以算得上是一面旗帜。”
“李总说的其实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这次开口的是叶柠。
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沉声道:“金庸虽然有黑点,但是总体来说,他开创新派武侠小说,在海内外华人世界都享有赫赫盛名,这些都是不管那些键盘侠怎么诋毁都无法改变的事实,而且我听说由于香江那边最近社会局势和某些奇葩思潮有沉渣泛起的趋势,所以上级主管部门打算在这个时候对在香江回归的过程中有所贡献的人物进行表彰……”
“你的意思是,上级主管部门的名单里会有金庸?”
听到这里,宗帅也兴奋起来了。
如果能够借到上级主管部门所吹的东风,墨龙传媒的这波宣传的大旗就算是拉起来了。
到时候攻击金庸的作品就等于攻击金庸本人,而攻击金庸本人则代表着对抗上级主管部门的主流官方观点,在那种情况下,压根就不用墨龙传媒做任何事情,主流舆论都会站出来替金庸,乃至于金庸作品说话……
“说实话,我其实还不能确定这个消息是否可信,”叶柠有点尴尬的回答道,“这件事目前只能算是流传,可信度最多只有六七成的样子。”
李墨稍微盘算了一下,觉得明年便是香江回归二十周年,上级主管部门选择在这个时候对回归前后做出过贡献的人士进行表彰,还是有一定可能性的。而金庸既是香江知名人士,又参与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起草工作,入围名单的可能性可谓是极大。
……而且别忘了,李墨和金庸的次子查传惆也算是有几分交情,向他旁敲侧击的打听一番,问题应该不是很大,于是也就果断的为后续的工作定下了调子。
“行了,消息的事情我或许有渠道可以帮忙确认一下。不管这件事是不是真的,都那只能算是一个助力,《书剑恩仇录》的宣发不能等也等不到官方消息确定以后再行动。所以我们先按原定计划,将金庸作品的热度炒起来,一旦消息确定,就再着重宣传金庸当年创业时的艰苦,并且将艰苦环境与工匠精神,十四部作品联系起来,最迟两个星期,金庸及其作品一定要炒出一波热度来!”
(https://www.wshuw.net/1358/1358841/516792782.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