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一脚油门到三国全文免费阅读 > 第454章 雁门条约

第454章 雁门条约


  秦翼和南匈奴达成的条约,共分八项内容:

  第一,双方停战,南匈奴依旧为汉室臣属,朝廷封去卑为南匈奴单于。

  第二,朝廷负责在太原郡设置南匈奴王庭,去卑保留五百人的王庭卫队。

  第三,南匈奴内迁八万部众至并州,由并州官府安置,并保证这八万人今后的生活来源。内迁部众中,十五岁至三十五岁的丁壮不少于四成,此项在三年内达成。所内迁的南匈奴部民,由并州和官府南匈奴王庭共同管理。如果内迁的部众今后生活困顿,朝廷应根据他们的意愿,允许其返归关外。

  第四,并州外迁三万汉人,其中十五岁至三十五岁丁壮不少于四成。朝廷在关外设置南匈奴都督府,管理关外的南匈奴部民和外迁的汉人。都督府的官员,匈奴人和汉人各占一半。外迁的汉人,应教授南匈奴部民耕种之术。此项在两年内达成。

  第五,朝廷对待汉人和匈奴人一视同仁。无论是关外的南匈奴部民,还是内迁的南匈奴部民,都应像汉人百姓一样,承担赋税和兵役、劳役;若关外匈奴人遭遇生产灾害,朝廷应给予赈济。南匈奴部民有权利进关内求学,可以出仕为官。朝廷保护南匈奴部民免受其他势力侵害。

  第六,开放边市,除违禁物品外,其余物资皆自由交易。朝廷在边市设置市易司,负责对边市的管理,维持治安,收取赋税。市易司官员由匈奴人和汉人各占一半。但市易司主官由汉人担任。朝廷无正当理由,不可贸然关闭边市。

  第七,南匈奴各部除保留自卫力量外,未经朝廷许可,不得擅自扩充军队。各部自卫力量,应纳入并州官府及其派驻关外的官员统一管理。遇有战事时,并州刺史府拥有对南匈奴部民的指挥权。

  第八,大汉并州刺史府拥有对本条约的最终解释权。

  这份协议,对南匈奴来说,是一份不平等条约。不平等的地方重点体现在第二条和第七条。将南匈奴王庭设在太原郡,实际上就是把去卑给软禁了。而并州刺史府拥有对南匈奴部民的指挥权,又等于剥夺了南匈奴的兵权。

  但是,南匈奴早就内附朝廷了,从法理上来说,这两项条款一点也不过分。

  抛开这两项条款,其余条款还算公平。当然,这只是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看法。他们没有秦翼的长远目光,根本看不出这份条约今后的威力。

  秦翼相信,只要按照这份条约执行,数十年之后,南匈奴定会名存实亡,南匈奴部民,也必会被同化成汉民。

  另外,条约的各项条款表述的都很宽泛,其中可操作的余地很大。尤其是最后一条,并州刺史府拥有对本条约的最终解释权,这一项看似无用,可实际上,只有秦翼知道,这一条才是最有威力的一条。

  说白了,秦翼就是欺负匈奴人不懂《合同法》,用一些看似对匈奴人有利的宽泛条款,逼匈奴人就范。

  不过,要说秦翼完全剥削匈奴人,也不尽然。实际上,如果匈奴人不反悔,今后一切都按照秦翼的想法执行的话,他们的生活定然会提高一个档次。至少,也能达到汉民的生活水平。当然,真到那时,南匈奴这个民族,也只剩一个代号了。

  这份协议能够达成,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南匈奴各部不合。条款中对南匈奴不利的条约,主要是针对去卑和於夫罗两部的。内迁的部民,也大多数出自这两部。

  去卑已然做了俘虏,他如果不想被秦翼斩杀,就只能捏着鼻子认账。而其他部族的头领,都是鼠目寸光之辈,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反正遭殃的是去卑和於夫罗的部众,大不了我今后该怎么过还怎么过。条约中的其余条款对我们很有利,我签了就是。

  这份条约,被秦翼命名为《雁门条约》。条约签订之后,秦翼大摆宴席庆祝。

  南匈奴各部头领又在雁门关待了三天,与秦翼等汉人官员就今后开放边市,以及设置南匈奴都督府的一些事项进行了详细商谈。然后,他们就各自回家了。

  在与南匈奴谈判的这些日子里,秦翼陆续收到了并州各郡派人送来的庆捷书信。紧挨雁门郡的定襄郡和云中郡的太守,还亲自来至雁门关,向秦翼庆贺,并带来了一些酒肉,慰劳雁门关将士。

  对此,秦翼非常欣慰。这一战,打出了自己的威名,并州各郡太守派人前来庆捷,实际上也是变相的认可了秦翼这位新任并州刺史,这对秦翼来说,是一个好的开端。

  送走了南匈奴各部头领后,秦翼就着手准备率军回太原的事情了。

  临走前,他又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与众人商量一番后,秦翼决定,表奏张杨为南匈奴都督府都督,李桢为长史,穆顺为主簿;表奏阎柔为雁门关市易司司正,并全权负责市易司的组建。

  张杨和穆顺曾经在南匈奴生活了一年多,对于南匈奴的风土人情比较熟悉,让张杨执掌南匈奴都督府,这也算人尽其用。李桢镇守雁门关多年,为人聪明,能文能武,且对大汉忠心耿耿,由他担任长史,兼领南匈奴都督府兵权,秦翼也很放心。

  阎柔此人一直往来于关外关内,从事商贸往来,是个老商人了,他是市易司司正最合适的人选。另外,阎柔虽然主动归顺了秦翼,但秦翼对此人很不放心,这个人做事毫无原则,秦翼难以对他完全信任。

  秦翼不想把阎柔带回太原任职。恰好,要与匈奴人开放边市,他便一下想到让阎柔负责边市的管理。边市就设在雁门关外,即使阎柔有异心,也翻不起风浪。

  再说,秦翼手下也缺少商业人才,而阎柔就是最好的商业上任,还是很懂外贸经济的商业人才。可以说,市易司司正这个职位,天生就是给阎柔设的。

  张杨、穆顺、阎柔都参加了会议,对于秦翼的安排,他们都没有意见。相反,他们还认为这是秦翼对他们的信任和器重。毕竟,条约刚立,秦翼就让他们负责履行条约中的具体事项,这的确是对他们极大的信任。

  会议结束后,秦翼就让郭嘉起草了一份奏疏,将雁门关之战的前后经过,以及他与南匈奴签订的《雁门条约》的内容上奏邺城朝廷。自然,也少不了表奏张杨、李桢、穆顺、阎柔的官职。

  秦翼不仅给邺城朝廷发去了奏表,他还用通报的形势,对长安朝廷也发去了一份文书。

  之所以对长安朝廷也发去文书,一来,是让全天下知道他秦翼做成了一件怎样的大事;二来,也让长安朝廷重新对南匈奴定位;三来,他也算对王允有个交代了。


  (https://www.wshuw.net/1259/1259186/401368921.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