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刘禅很忧心
“老臣此番兵出祁山,连胜魏军,正欲挥军进取长安,忽闻陛下降召,将臣召回,千里迢迢赶回成都,不知有何大事?”
“是朕久不见相父之面,心中甚是思念,故而将相父召回,别无他事。”
回到后宫,刘禅突然想起了这段台词,就是他前世看过的《三国演义》,有这么一个桥段。
那是诸葛亮兵出祁山,连胜司马懿,一片大好形势之下,在成都的刘禅却听信谗言,说诸葛亮迟早要取而代之,于是一纸诏令,便将诸葛亮召回成都,从而葬送又一次进取关中的大好局面。
历史上是否如三国演义那般,刘禅也并不确定,毕竟史书也并非就是完全还原真实历史。
不过——
作为穿越者,又看到过这样的剧情,刘禅自然不会相信谯周今日所奏,不过回到后宫的刘禅,却没有了此前朝堂上那般云淡风轻。
“陛下!”
“何事烦忧?”
皇后张鸳有些担心的问刘禅,因为从刘禅回到后宫那一刻,她就感觉今儿他的情绪不太对。
“梓潼勿惊;”刘禅笑颜道:“朕无事,朕无事。”
“陛下何故欺我?”张鸳说道:“梓潼与陛下夫妻数年,怎会看不出陛下是否忧愁?”
“陛下若有烦忧,不妨告知梓潼,”张鸳关心道:“或许梓潼能为陛下排解一二。”
听得张鸳如此,刘禅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什么事情也瞒不住朕的梓潼,”说着他叹息一声,才又道:“今日有大臣进言,说是丞相意欲占关中而拥兵自重...”
“胡说!”张鸳张口便道:“陛下切不可听信此等谗言,丞相一向忠厚,又蒙先帝重托,怎会做此忤逆之事。”
张鸳虽为一阶女流,但是作为张飞之女,从小对于诸葛亮等人也多有听闻,如今她贵为大汉国母,丞相的一言一行,她自然多少也有些了解。
“梓潼言之有理,”刘禅拉着张鸳的纤纤玉手,说道:“朕自然知道丞相忠义,丞相绝不会做出此等悖逆之事,只是...”
“那——陛下所虑何事?”
张鸳原以为,刘禅是担心谣言成真,毕竟现在的大汉朝政,皆由丞相操持,若是丞相真有异心,作为皇帝的刘禅,确实很难应对。
但是现在听刘禅所言,发现他似乎还有别的忧愁。
“丞相鞠躬尽瘁,一心北伐,匡扶汉室;”刘禅继续说道:“此番我军已占据整个关中,不久便可进取凉州,若我大汉能坐拥益、雍、凉三州之地,复兴汉室也就更有希望矣。”
“嗯~”张鸳闻言点头肯定:“陛下所言极是,如今关中已尽归我大汉,进取凉州也是迟早之事,如此大好局面,陛下既不疑丞相,又为何而忧心?”
张鸳顿时有些疑惑起来,刘禅先是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局势有利于大汉,必不利于魏吴,此番谣言,定是魏吴所谋,意欲离间我大汉君臣关系...”
刘禅所言,张鸳表示认可。
“若是我大汉君臣生疑,魏吴便有了可乘之机;”刘禅皱眉说道:“此间若朕思不差,必是曹魏所为,因为关中归于我大汉,曹魏的强势必然锐减,他日我大汉还能挥军东进,一举平定中原。”
“因此,此番曹魏丢失关中,必然心有不甘;”刘禅肯定道:“曹魏重夺关中,这是迟早的事情。”
嘶——
听刘禅如此说,张鸳自然已经知道,事情比她想象的要严重,在此之前她并未想到这里,只知道大汉已经夺取关中,那关中就是大汉的领土。
现在听刘禅这么说,却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陛下!”张鸳有些紧张的问道:“莫非曹魏意欲进犯关中?”
刘禅闻言的点了点头,道:“如今天下三分,魏强而我汉弱,此番我大汉初得关中,立足未稳,若是曹魏起兵来犯,于我大汉极为不利。”
这便是刘禅担心的事情,虽说今日在朝堂之上,他已经识破了曹魏的奸计,不过他却有些不好的预感。
因为此前他已经听说,围攻江夏的司马懿,已经奉旨退兵,后来司马懿又奇袭了上庸三郡,孟达被其诛杀。
也就是说,曹魏接受了丢失江夏郡的事实。
这可就有些不妙了。
魏吴的战事结束,对于大汉来说,就显得非常棘手。
毕竟相比于江夏的失守,雍凉之地对于曹魏来说,战略意义必然会更加重要。
汉魏重启关中之战,这是不可避免之事。
其实早在出兵子午道之前,刘禅就想到了这个结果。
也是因为早有预料,所以在长安时,丞相让其返回成都,他很快就接受了这个意见,因为他不想给丞相添乱,他留在长安,丞相必然要分心保护他这个皇帝。
可是现在刚拿下关中,西边还有凉州未取,东边的曹魏必然不会轻易放弃关中。
所以,得给丞相留出更多的时间,尽快消化初得的关中。
尽早稳定关中的局面,丞相才有能力,去抵挡曹魏随时可能发起的进攻,也只有守住关中,大汉现在大好的局面,才能够得以延续,否则此前他的冒险,就显得一文不值。
现在关中刚刚平定,曹魏便使出此等离间之计。
他们要做什么?
刘禅又不是个傻子,即使用脚指头也能想到,曹魏怕是很快就会向关中用兵。
这——
刘禅有些着急了,之前能在潼关、蒲坂津击退魏军,首先是因为汉军出其不意,奇袭了关中,打了曹魏一个措手不及,同时又提前告知了孟达,让他提前防备了司马懿,还有就是丞相即时遣人去东吴游说,让孙十万起兵北伐,牵制曹魏。
这也是曹魏兵败关中的主要原因。
现在可不同了,曹叡不用再担心关中的魏军,他们可以提前做足准备,然后再大举进攻关中。
如果真是这样,大汉将面临残酷的考验。
这个时候,刘禅也只能将所有的期望,全部寄托在丞相诸葛亮的身上,因为历史已经不在原来的轨道上,在他兵出子午道时,就已经发生了改变。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可就在也没有先知的优势可言了。
但愿此番费祎及时赶到长安,诸葛亮那么聪明的人,若是知道曹魏这个时候使用离间之计,必然会及时做些准备。
......
......
(https://www.wshuw.net/1227/1227695/693392225.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