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三国之群雄召唤在线阅读 > 第四十五章 再来人投

第四十五章 再来人投


  “颍川陈家?”鲍鸿心中一动。

  一方面是鲍鸿穿越之后,毕竟是处于《三国演义》主要篇幅之前的黄巾阶段,自然要在这个时期的人物做功课。

  另一方面,前面刚刚系统提供各地汉室宗亲复活的名单的时候,就提到了颍川的几个著名人物及其所代表的家族。

  颍川地方上,陈寔、钟皓、荀淑、韩韶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合称为“颍川四长”。

  这一代的这些人,因为党锢之祸的关系,都被放逐下野,于是在这个地方开设书院,培养了一批纵横整个汉末三国的能人。

  荀家的荀彧、荀攸等人乃是曹魏的坚实支柱。

  钟皓刚刚被汉室宗亲复活,其后人钟繇、钟会等何等能为,不言而喻。

  再有就是现在所说的陈家,陈寔在仕林的声望绝对是无可比拟的,即便是现在荀家最牛的荀爽也要略逊一筹。

  历史上,数年之后陈寔卒于家中,享年八十四岁,葬于郎城。致悼会葬者三万余人,车数千乘,司空荀爽、太仆令韩融等披麻戴孝执子孙礼者以千计。蔡中郎撰碑铭,大将军何进遣使致悼词。

  就这里提及的都是天下闻名的硕儒,就连何进都要如此作为,可见其声望之隆。

  不过,虽然知道这个家族,鲍鸿还真不知道真不知道他们居然是田氏齐国的后人。

  实际上,战国时期田氏齐国的始祖田完本名陈完,当年陈国发生宫廷内乱,太子陈免被其叔父陈佗所杀。后宣公太子御寇,被宣公宠妃谋杀;陈完和御寇相好,担心祸及己身,便离陈出走,投奔齐国,史称“完公奔齐”。

  陈完的后代以“田”为姓,陈完就是田姓始祖,这也是“陈田一家”的由来。传九世至田和而代齐。

  齐王建时,齐国为秦所灭。齐王建亡国后,子孙纷纷改姓避难。齐王建三子:升、桓、轸。升、桓改为王氏,其后代即汉代王莽一族。轸奔楚为相,后迁入颍川。田轸复姓陈。自秦汉以来,由田姓复姓归宗的颍川陈氏一支,在中国历史上十分显赫,繁衍极盛,播迁极广。

  陈家不仅在前朝有很大的来头,后世南北朝时期的陈朝就是其后人建立的。

  再说即便是当代,陈群一策‘九品中正制’,虽然在后世网络上毁誉参半,但是不可否认其中的价值。

  想到这里,鲍鸿也不得不重视起眼前田乞的价值了。

  “对了!”另一侧同样算是做客的李左车接口道,“青州的黄巾统率貌似也是田齐后裔吧?”

  李左车这么一说,鲍鸿自然也想到了。

  张角复活的不少都是秦末时期,六国复辟的势力之中自然就由齐国的后裔,之前系统还提到过因为演义的关系,田齐复辟势力中的田横的武力被加强很多。

  “这样,荀老先生,李先生,还有宋先生,你们一起去给他们介绍一番吧!”鲍鸿想了想,做出如此安排。

  荀汪这个面子不能不给,李左车虽然态度不明,对自己貌似有那么些投靠的倾向,也没必要驳他的面子。至于宋献策,则是鲍鸿军中老人,心腹之人。以宋献策的精明程度,至少不会让荀汪或者李左车轻易晃点。

  凌敬是鲍鸿用惯了,至于其他人,譬如几大长史,到军中的日子还不长,相对来说还是不要安排这个工作的好。

  “好!”

  “遵命!”

  几人自无二话,应下了这个任务。

  “那你们下去吧!”鲍鸿笑着招呼道,“对了,不知道田乞先生能不能让古冶子猛士留下来和众将切磋一二呢?”

  古冶子一愣,就要开口。

  田乞再次拦下古冶子,笑道:“也罢,古冶子你就留下来和军中将士切磋一番好了。情报分析之类的事情我来处理就行了。你和他们切磋,不要意气用事,自己把握!”

  “是!”古冶子对于田乞可谓是唯命是从,没有丝毫违背。

  而田乞也很明白,这个时候处于双方关系的磨合期,想要带着古冶子,谁也不能保证他会不会做出什么危险举动。虽然从理智上来说田乞不会做这种傻事,不过也不能因此而放任。

  田乞也明白这个道理,是以很直接的吩咐古冶子。

  正说着,帐外周处前来通传,却是又有人找来了。

  “有没有通传姓名?”鲍鸿问道。

  “说是许褚将军原先庄中的人,一个是许褚故友叫狄青,还一个是原先庄中的教师,叫史文恭。”周处显然也已经询问过了。

  “许将军?”鲍鸿自然一下子就确认了来人的身份,目光望向许褚。

  “禀将军,若不是冒名之人,来者应该就是末将故人!”许褚连忙上前确认。

  “那行,咱们去迎接一下,直接去校场演练一番如何?”鲍鸿闻言,开口应道。

  当下,荀汪等人一起去负责给晏婴他们科普历史,而众将则一起前往营寨门口迎接狄青与史文恭。

  等众人走近营寨门口,就听到外面一阵阵交战呼喝之声传来,似乎是有人在那边战斗的样子。

  众人冲到门口,就看到四条身影战成一团,刀光枪影,闪烁光辉。

  “系统监测下什么人都是!”鲍鸿连忙招呼系统。

  “狄青,史文恭,杨林,杨忠。”系统应道。

  鲍鸿目光望去,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披头散发,带青铜面具的猛将,一口大刀虎虎生威,勇猛无双。

  一看这个面具,毋庸置疑,此人鄙视狄青了。

  据说狄青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他出身贫寒,宋仁宗宝元年为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的战功。

  朝廷中尹洙、韩琦、范仲淹等重臣都与他的关系不俗。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节读书,精通兵法。以功升枢密副使。平生前后25战,夜袭昆仑关最著名。狄青生前,备受朝廷猜忌,导致最后抑郁而终;死后,却受到了礼遇和推崇,追赠中书令,谥号“武襄”。

  “武襄”这个封号,绝对算得上是对武将的最高封号之一了。乃是上下五千年唯二的封号,另一个则是抗倭名将俞大猷,此人乃是武术大师,兵法大师,武器大师,民族英雄。由此可见这个封号的质量。


  (https://www.wshuw.net/1227/1227036/303597219.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