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三国之群雄召唤最新 > 第118章 弱宋

第118章 弱宋


  “系统,你上次不是说对淝水之战的期待不要太高什么的,还分析了一大堆淝水之战结果的必然原因什么的吗?怎么现在看来谢安的属性还这么高啊?”鲍鸿疑惑道。

  “谢安这样的属性叫高吗?”系统反问道,“东晋北府兵8万人战胜前秦嫡系兵30万,加上其他兵力50万。如果没有我前面分析的那些,这个战绩不给100的统率说得过去?”

  “很明显,现在的这个统率已经是打过折扣已经的数据了。”系统笑道,“不能因为有客观因素的影响就完全忽略主观因素的作用。”

  “东晋主战派谢安等人临危不乱,坚决抗战,态度意志坚决。也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的。推动民间组织军事力量对抗前秦,民心可用。”系统继续说道,“能够在如此悬殊的局面下组织抵抗,组织民间、大军不崩溃,已经表明了他的能力。”

  “好吧,反正都是你自己说了算。我懒得管你!”鲍鸿耸耸肩,算是认可了系统的说法。

  “乱入第二名武将,隋朝开国元勋,开隋九老之高颎——武力78,统率95,智力100,政治99。”

  高颎隋代名相。字昭玄,一名敏。。其父高宾是杨坚妻父的僚佐,官至刺史。高颎袭爵武阳县伯,官下大夫。因平齐功,拜开府。

  杨坚辅政,知高颎强明,知兵事,多计谋,遂任其为相府司录。相州总管尉迟迥举兵反杨坚,高颎自请监督诸将进军,很快平定了尉迟迥。因此,进位柱国,迁相府司马,成为杨坚最得力的助手。隋朝建立,高颎任尚书左仆射兼纳言,为当朝首相。他明达世务,自任宰相后,竭力协助隋文帝杨坚处理朝政。政刑大小,无不筹划;荐引文武人才为隋出力;综合前朝旧法,主持修定隋律;创立输籍定样,招徕大量浮客,增加了国家编户。

  开皇八年,隋出兵伐陈。高颎为元帅长史,指挥全军一举灭陈,完成南北统一,以功封齐国公。隋文帝拟废太子杨勇,立次子杨广为太子时,高颎反对,渐被文帝和皇后疏忌;开皇十九年被人诬告免官。

  隋炀帝即位,高颎复起为太常卿。因对炀帝的奢侈和当时政事有所非议,为人告发,与贺若弼同日被杀。

  “开隋九老正式全部乱入,这里理应有掌声!”鲍鸿呵呵笑道,“话说回来,这家伙属性好猛啊,估计演义版的诸葛亮也就差不多的属性来着。”

  “毕竟他也是开皇之治的主要功臣之一,这样的属性并不过分!”系统笑道。

  要知道,五胡乱华等等之后,多年的战乱使中国的文化、建筑遭到严重破坏,多少百年的文明古城成为灰烬。多少文化宗卷遭焚毁。战国、秦汉时期的艺术基本是看不到了。外来的宗教文化逐渐统治中国,中原大地上到处兴建大大小小的庙宇,供奉着外来的神。外来的佛教已远远的压过汉人推崇的儒家学说。异族的音乐、舞蹈、佛教的雕塑、绘画完全统治了中国。

  隋文帝时期在政治经济制度上进行了大量改革,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他将地方州、郡、县三级减为州、县两级,借以节省开支、精兵简政。在中央则首创了三省六部制度。此外,隋文帝还废止了自曹魏以来中国实行了300多年的九品中正制,而创立了科举制度。

  隋朝建立后,为巩固统一,杨坚厘定了一套新的体制。包括中央和地方的政治体制、赋税、土地制度、法律、钱币、对外关系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立并发展了诸多意义深远的制度,开创了一代新局面。特别是他对政治体制包括法制的改革,对于唐朝的体制有着直接的影响。

  隋文帝杨坚鼓吹节俭,节省政府内不少开支、废除了不必要的杂税并设置谷仓储存食粮。杨坚成功地统一了历经数百年严重分裂后的中国,从此中国在大多数的世纪里都保持着他所建立的政治统一。鉴于北周留下690万户,但是大量被瞒报,故自开皇九年,杨坚统一天下后,即以富国为首要目标,轻徭薄赋以解民困,在确保国家赋税收入之同时,稳定民生。由于南北朝以来,户籍不清,税收不稳,于是杨坚开皇五年,即大索貌阅,并接纳尚书左仆射高颎之建议,推行输籍法,作全国性户口调查,增加国家税收,改善经济,尽扫魏晋南北朝以来隐瞒户籍之积弊,促成开皇之盛世。

  隋初经历南北朝战乱,民生疲弊,故杨坚接纳司马苏威建议,罢盐、酒专卖及入市税,其后多次减税,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国家农业生产,稳定经济发展。隋之富饶既非重敛于民,究其原因,与全国推行均田制有关。此举既可增加赋税,又可稳定经济发展,且南朝士族亦渐由衰弱至于消灭。均田制能顺利推行,对隋初经济发展收益甚大。

  “就像很多人经常说的,开元盛世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开皇的底子在里面一样。”系统笑道。

  “可看起来刘伯温属性都不如他呢!”鲍鸿疑惑道,“这和民间的名声什么的绝对不配套啊!”

  “这有什么。”系统笑道,“到了100这个属性,相互之间还是有差别的,不过是本系统懒得去区分而已。至于政治或是统率,本来就是如此。明朝还有李善长、胡惟庸等处理政务,而且明朝的国力也不能和开皇盛世相比,这个结果也是合理的。”

  “我知道你纠结的也就是智力表现而已。”系统笑道,“算上刘伯温的名气等各方面因素,估计一下也有105左右,相对来说高颎可能要低一两点。但是这个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有真正交手的时候才知道。”

  “就像裴元庆都有100的武力,遇上李元霸肯定不可能旗鼓相当。”

  “哦哦!”鲍鸿点点头,勉强接受了这个说法。

  “乱入第三名武将,北宋开国功臣,宰相赵普——武力62,统率75,智力98,政治96。”

  “这个我知道,半部论语治天下嘛!”鲍鸿笑道。

  赵普,北宋著名的政治家,陈桥兵变的策划者之一。

  显德七年正月元旦,传契丹勾结北汉入寇。宰相范质仓促之间派赵匡胤率军北征,兵行开封东北四十里之要道陈桥驿时,赵普等人为赵匡胤谋策,托故不行,将赵匡胤灌醉,然后以杏黄龙袍加身.发动陈桥兵变。赵匡胤在既成事实面前,从后周幼主恭帝手里接过“禅位”书,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

  任宰相期间,协助太祖筹划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

  赵普就向他数次进言说:“臣也不担心他们会背叛陛下,但是如果他们的部下贪图富贵,万一有作孽之人拥戴他们,他们能够自主吗”?这些话实际上是提醒宋太祖,要他记住陈桥兵变的事件,避免类似的事件重演。

  正是有了赵普的提醒,赵匡胤才进行了同样著名的‘杯酒释兵权’事件。

  “杯酒释兵权”只是解决兵权的第一步。中唐以来方镇弄权的隐患和新执掌禁军的弄权问题,仍是赵匡胤面前的当务之急。关键是把赵普的十二字方针策略精神渗透到朝廷与地方的职官建置中去,改变权力结构中的独立性,使之必须依附君权而运转。在赵普的参赞下,这套相互制约的职权体制终于制订出来了。这就是中央设副相、枢密使副与三司计相以分宰相之权,收相互牵掣之效。枢密使直属皇帝掌指挥权,而禁军之侍卫马、步军都指挥和殿前都指挥负责训练与护卫。

  用赵普谋,罢王彦超等地方节度使和渐削数十异姓王之权,安排他职,另以文臣取代武职,于是武臣方镇失去弄权的基础,另一方面,收厢兵之骁勇和荒年募精壮之丁为禁军,于是天下精兵皆归枢密院指挥。地方虽无精兵,但地方厢兵合则仍可制约禁军。这就形成了强干弱枝而内外上下相互制约之制。

  地方则以文人任知州及副职通判为行政官员.重要文献需会签有效.通判为皇帝督察知州之耳目.宋初州设团练使副原为闲职,熙宁变法中有的成为负责义勇之主管。

  制其钱粮,是指限制节度使的财政粮饷权限的一种办法。规定地方钱粮大部输送中央,设转运使副主其事。熙宁变法中财税增多,地方之府库也很充盈,此时,节度使问题业已解决。

  从事情的本质上来说,或者说从事件的最初目的上来说,这是为了一个永恒的主题‘巩固皇权’,甚至是为了‘长治久安’,建立一个健全的,足以千秋万代的制度,其本身可谓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只是制度这个东西终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往大里说,原始社会,奴隶制度,地主官僚制度,都是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淘汰的。

  赵普这个制度对当时的局面来说不可谓不完美。

  整个事情的开端也的的确确是为了这个目的而进行的。

  建隆元年末,宋太祖平定李筠及李重进叛乱后的一天,召见赵普问道:“为什么从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换了八姓十二君,争战无休无止?我要从此息灭天下之兵,建国家长久之计,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赵普精通治道,对这些问题也早有所考虑,听了宋太祖的发问,他便说:“这个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治理的办法也没有奇巧可施,只要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赵普的话还没说完,宋太祖就连声说:“你不用再说了,我全明白了。

  当然,创立者的目的如何,心意如何并不是关键,好心办坏事的情况也很多。因为你的关系而导致了一系列不良的后果。那么,不管你的最初目的是什么,这个骂名多多少少你都要背负的。

  就像孔老夫子,说他是‘圣人’或许有点过,但是其实也不会相差太多。然后就因为后世各种畸形发展的儒家学派的黑锅都背到了他头上,真正说起来,骂名还真不少。

  更不用说董仲舒了,前面笔者就提过董仲舒的几个理论,目的性上面绝对是没有问题的,然后后世儒者硬要歪曲他的思想,导致了这样的结果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说白了,人们哪怕经常说是什么不以成败论英雄,真正到了那个时候,有几个人是站在绝对不受成败影响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的?

  就像元蒙和满清,从意义上来说根本就没有太大的差别,就因为元蒙或者说所谓的大蒙古帝国吊炸天的业绩,被各种吹捧,而满清则因为后期的各种条约,被各种吐槽。

  从实际上来说,真的像很多人吐槽的那样吗?

  甚至说实在的,元蒙还有外蒙古在那呢,而满清才是真正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

  至于赵普、赵匡胤的槽点在哪,其实也是不言而喻的。

  ‘弱宋’这个词就是广为流传的。

  实际上来说,燕云十六州本来就不是大宋的黑锅。

  雄才大略的宋太祖一直谋划意图收复失地,无奈天不假年,49岁的英年就不明不白的死去,留下“烛影斧声”的千古之谜让后人扼腕长叹。假若他再多活十年,凭他的才干或许可以收回这沦落敌手的故地。继位的宋太宗赵光义两次率兵伐辽,也想夺回这襟山带河的战略要地,两次北伐都以惨败而告终,遂不了了之,实力有所不逮,只好默认现实。

  对比汉武帝、唐太宗这些建功立业、开疆拓土的有为雄主,宋朝被许多人看作中国历史上最不堪、最糟糕的王朝之一,“弱宋”也算是这个享国300多年之久、仅次于汉朝410年国运、曾经统治中国大部或一半的王朝给盖棺定的论。

  宋朝军队面对辽、金、甚至弱小的西夏的入侵,大都胜少败多,多少次被对方打得狼狈不堪、一溃千里、丧师失地、割地赔款,这也是檀渊之盟后屈辱“岁币”的由来。年年给如狼似虎的辽国“岁币”赎买平安,还美其名曰御赐,看似握手言欢、罢兵息战、互通有无、温情脉脉,其实也是不得已之举,打不过别人嘛。辽被更为凶悍的金攻灭后,宋朝的噩梦又将再次来临。几番较量又多次输给对手,给钱、给粮、给绸缎、美女,叫爷、叫叔不管用,甘词厚币还老是挨大金骑兵痛揍。金国悍将兀术率军打到汴京城下,最后干脆连皇帝、太子和数千王公贵族都被金军俘虏了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变”。幸免于难的康王也就是南宋高宗赵构在杭州建立******,偏安一隅,苟且偷生。

  终究是很久以来中国人自认为是中央之国,对大一统的辽阔无边疆域无比向往和认同,汉唐时广袤无垠的“****上国”令无数国人激动、追思不已。到了宋代,国土面积的大量缩水让人懊恼不已,挫败感油然而生。

  这种心态怎么看着像是人们平日里最为鄙视的‘满清’闭关锁国的心态?

  军事,经济,政治,文化,并不存在绝对的‘唯一指标’。

  以军事为唯一指标来看的话,大秦不过是关外民族,而隋唐皇族的血统问题也不是没有说法。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优越感’,人们通常会选择去认可一部分自己需要的,而否定或者忽略一部分自己回避的‘现实’。

  就像当今社会,很多人出国,或者移民。考虑的会是国力强度?所有人都是削尖了脑袋办绿卡?

  其实不然,经济水平,文化水平,消费水平,生活水平才是更多人关注的重点。

  那么用这样一种现代政治经济学的标准去衡量历史,而不是只看重王侯将相的“宏图霸业”“开疆拓土”等丰功伟绩,审视一下宏大叙事下面大宋的社会经济发展,芸芸众生的生活水准,或许我们的评价和结论就会大不相同。

  假若1000多年前的宋朝,有“GDP”这么一说的话,那么大宋王朝的GDP无疑世界第一,甚至极有可能是其他各国的总和还有多。查阅有关资料获知,北宋时年财政收入最高达16000万贯,相当于16000万两白银,这样的财政收入无疑是极高的。

  而且,这个经济的发展并不是横征暴敛的苛捐杂税,不是让百姓承担难以负荷的重担。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最少的朝代之一,方腊、宋江、李顺、王小波以及南宋时的杨幺起义都没有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影响波及范围都未超出一省或一地。即使到了北宋末年宋徽宗时代,朝纲混乱,奸佞当道,也没有形成秦末、隋末那样干柴烈火、遍地烽烟的局面,因为工商业发达,税源丰富,官民矛盾似乎并不尖锐,也缺乏一呼百应的群众基础。说直白点,就是没出现民不聊生的局面。

  老子只要吃苦耐劳,安心种地,安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能吃饱,不挨饿,干嘛还要跟着你去造反?

  所以说,如果纯粹看结果,开疆扩土,军事伟业,那么这个‘弱’字冠在大宋头上,也是不可抹杀的事情。

  但是说实在的,你也不过是现代人去看历史,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已。你要真是那个时候的百姓,关心的压根就只是小日子过的怎么样而已。

  说句不好听的,按照那个说法,或者是网络上的各种激进分子的意思,日子好不好无所谓,关键是对外不能虚。

  想抢那什么岛,不要怂就是干!

  想夺那什么海,不要怂就是干!

  什么独什么独,不要怂就是干!

  我们不能说宋朝的那群上位者的‘妥协’是为了百姓,但是难道这就是被无脑黑的理由吗?

  或许在汉唐时期,并不需要考虑那么多,游牧民族的政权压根不够完善。所以完全不虚,就是干就行了。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事情终究不能一概而论。

  所以,在看待这个问题的时候,不要抱有太大的成见,要看的终究还是事情的本身,而不能牵扯太多的主观因素在其中。


  (https://www.wshuw.net/1227/1227023/301206371.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