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运钞业务(1)
三十本持枪证及相关枪械被运到安保公司,持枪证持有人为辽东省银盾安保有限公司,公安厅派了二名警员入驻银盾安保公司,专门管理枪械安全问题。
90年代以前,银行运钞都是内部解决,随便出个车跑一趟完事,然后这车就去干别的事情了,也只有驾驶员身上配着一把手枪,有五四式,有六四式,没有统一标准。
进入90年代,银行内部开始有了专人押运现钞,除了驾驶员配手枪外,押运人员也配上了冲锋枪和避弹衣,不过车辆还是随便调配一台了事,没有专车。
90年代末,出现专用运钞车和金融服务保安公司,银行现钞押运业务开始外包,有了专用车辆和统一的服装及武器,就是霰弹枪。
十一月,十辆从英国约汉逊公司定制的防弹运钞车运抵奉天,车的外型是张兴明按照后世苏联坐地虎装甲车画的,方方正正的棱角,高大的车身,让运钞车看上去就充满了霸气,挂上了武警的车牌后。
五辆留在奉天训练,五辆开到杯溪,银盾安保公司杯溪分公司成立,分公司总经理胡兴国,是个越战老兵,连职转业。
办公地址选在了杯溪市公安局附近,是杯溪市公安局下属单位的物业,被张兴明买了过来重新修整了一下,楼有四层,一层做为办公室,二层为训练室和枪械室,三四层是宿舍。
十一月十五日,穿着从北京制衣三厂定制的深蓝色安保服装(99式警用作训服),斜挎冲锋枪的安保人员坐着装甲车一样的英制防弹运钞车,行驶在杯溪的大街小巷中,运钞业务正式启动。
墨绿色的装甲车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威武不凡,胡光正同志的照片第一次登上报纸。
十一月底,苗婶黄敏被调到和祥记百货奉天总公司任财物部二部经理,管理公司现金,在来辽东之前,苗婶是急林一家国企的会计,算是张兴明手下第一个专业人才了,财务部一部是管理非现金财务的,主要是外汇方面事务,请的是香岗人。
其他的安保公司家属也都被分到各商场上班,有几个学历高点的都到了总部,准备实习一段时间后充实到中层管理层去,每天早晨公司的大巴车把这些女人从安保公司宿舍送到市内,晚上再送回来。
高大的奔驰大巴,上面“香岗和祥记百货员工班车”十几个大字,不知道让多少骑着自行车或挤公交的国企职工羡慕的绿了眼。
张兴明又使坏,怂恿苗叔叔和二哥、于秀红,没事就把商场职工和安保公司员工弄一起搞联欢,美其名曰活跃业余生活,其实是准备内部消化这些未婚男女。
安保公司全是一水的退伍兵大老爷们,商场这边除了送货员基本上都是十几二十岁的女孩子,大家都是一个企业的员工,人品上都没啥问题,有问题的也进不来公司不是,张兴明希望员工们都能内部通婚,这样更能增加公司的凝聚力,也大大减少了将来都结婚以后外人带来的各种麻烦。
到85年元月的时候,二哥传来好消息,据可靠情报,已经有二十几对未婚男女处上了对象,张兴明就高兴,给苗叔打电话。
“明年在二十世纪大厦这边再加盖一个高层电梯房,结了婚的都搬到那上面去住,凡是公司内部员工结婚的,都在上面分一套房,对于和公司外人员结婚的则是由公司给予一些补贴,不予分房”。
苗叔想了想,说:“这样不太好吧?那些原来有对象的咋整?黄了重处?”
张兴明拍拍脑门,觉得自己有点得意忘形了,想了想,说:“嗯,我有点草率了,这样吧,楼照盖,已婚人员搬到楼上去,原来那四栋全改成集体宿舍,以后安保公司员工不管对象是哪的结婚就上楼,这样行吧?不过得和他们说一声,尽量让家属到公司来上班,这样也方便,是吧?”
苗叔想了一下,说:“嗯,我觉得这样好点,都是员工,分这分那的就生分了。”张兴明这边就有点惭愧,自己竟然还没有苗叔看的清呢。
张兴明又说:“要调查一下员工里有多少是独生子女的,鼓励他们把老人接过来同住,老人过来的,就算没结婚,也可以单独分一套房出来,咱们的员工大部分是外地人,即然在这结婚生子落地生根了,咱们就得想着他们的老人抚养问题,不能让人家养个儿子闺女却没人照顾啊。”
苗叔就笑,说:“这个主意好,这样吧,不用管是不是独生子女,只要想把老人接来同住的就都给这个待遇,你看咋样?咱们这条件好点,人家老人苦了一辈子所儿女养大,到咱们这享点福也是应该的嘛。”
张兴明点头,说:“苗叔你看的总是比我远,这方面我真不如你,你看着安排吧,还有啥我没想到的你都拿出来,没啥问题就一块办了。”
苗叔说:“还真有事,我这几天正琢磨着怎么和你说呢,现在这边结了婚的有十几个家里是有孩子的,这孩子的户口和上学问题得想法解决一下,要不然人家在这呆的也不安心哪。”
张兴明又是猛拍脑门,自己真没想到这个问题,不光是孩子,员工的户口也得解决啊,人家以后要在这边工作几十年呢,没有户口咋整?
说:“这事我来办吧,我还真把这事给忘了,呵呵,还是太小了,苗叔你给大伙解释一下啊,年前肯定落实,让他们安心工作。”又说几句,放了电话。
放下电话,张兴明拿出本子翻了翻,记了几笔,然后就给二哥去电话,把户口的事和孩子上学的事和二哥说了一下,让二哥去找和平区政府,看能不能解决,如果不行就找陈大秘,二哥答应一声放了电话,去联系了。
80年代,户口是老百姓的大问题,关系到粮食副食等等一切生活必须品的份额,没有份额也就没有购买权,就吃不上饭,84、85年的时候,议价商品已经出现了,有钱在手里生活也基本没问题,但是中国的教育制度决定了,你没有户口孩子就没法上学,这才是大事。
而在同期,国家对户口迁移的限制制度是非常严厉的,老百姓想迁个户口那简直像登天一样,无数夫妻十年二十年的两地分居,只是因为户口迁不到一起,粮食关系无法转移的无奈之举,月月跑年年跑,就是迁不上,是当时众多百姓的真实经历。
直到九十年代末,户口在人的生活中除了孩子上学这件事以外,已经相对不那么重要了,迁户口才变得要对简单起来,不用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等着那个公章了。
(https://www.wshuw.net/1177/1177394/375184357.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