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各方算计
袁绍兵败幽州之后,回到冀州,将手下兵马布防在中山、河间一带,提防公孙瓒带兵南下。
大谋士许攸建议袁绍联结并州刘冲,共同对付公孙瓒。袁绍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且派他去晋阳游说。
当初袁绍为了并吞幽州,图谋天下,曾经许诺刘虞辅佐他当皇帝,如今刘虞死了,袁绍又打算推刘冲为帝,换取双方结盟。
田丰对袁绍说道“主公切不可升此念头,昔日刘虞身为幽州刺史,不懂军政,空有野心,主公尚可辖制,刘冲自打进入上党以来,励精图治,日渐壮大,早晚必成主公心腹大患,若主公推他为帝,则此人如虎添翼,威胁必然胜过公孙瓒”
袁绍听罢,觉得有理,于是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单说许攸离了邺城,绕走新兴郡,直奔晋阳而来。
由于黑山张燕的队伍实在强大,许攸虽然绕走了新兴,却还是带了一支强横的护卫队伍随行。
这许攸出身颍川世家,少年得志,曾经在冀州刺史王芬手下做长史,王芬起兵造反,许攸也受到牵连,躲入民间,袁绍得冀州之后,派人去平原郡将隐居的许攸请了出来,委以重任。
许攸为人聪明绝顶,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只是此人自幼娇生惯养,养出了许多坏毛病,他为人狂妄自大目中无人,贪财好色争强好胜,他的虚荣心尤其重,每次出门都要前呼后拥摆足排场。
许攸到了晋阳城外,不肯进城,他将自己的队伍原地扎营,名义上是稍作调整,实际是在等刘冲出城迎接。
最近刘冲很忙,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高览来了之后,陆陆续续吸引来很多刘虞旧部,涿郡的田通也带来了很多手下,外加并州原有的地方军分属不同派系,使得并州军政十分混乱,刘冲按照田豫的谋划重新整编军队,对每支队伍的物资重新分配,大事小事数不胜数,整天都疲于奔命。
一旦压力过大,人的脾气就会变得很暴躁,许攸的到来正赶上刘冲忙得心烦意乱的时候,他听说袁绍派人前来,队伍就在城外,不肯进城,知道对方在装腔作势,立刻便来了脾气,他吩咐军兵什么都不用管,如果他们在城外三天之内不肯进城,直接赶走便是。
刘冲身边的田豫赶紧阻止道“主公不可如此,袁绍派人前来,必是为对付幽州公孙瓒之事,此事牵连甚广,切不可因小失大。”
刘冲稳了稳心神,调整一下情绪,嘴里骂了一句“他娘地,老子倒要看看哪个王八有这么大的派头”
周围的从人也听不懂他骂的是什么,只知道他在骂人。
刘冲回到太守府,换了一身光鲜亮丽的服饰,带着一帮手下,摆了好大的一个排场,去城外迎接袁绍的使者。
队伍到了城外,左右分开,刘冲下马步行,直奔许攸队伍而来。
许攸虽然很虚荣,但是也很看重礼节,刘冲是汉室宗亲,又是上党太守皇封的列候,地位尚在袁绍之上,而许攸只是一介草民,虽然他是袁绍的手下,但是他的官职是不被大汉朝认可的,于是这许攸整理衣冠,迎着刘冲走了过来,行至切近,躬身施礼,口中说道“冀州刺史袁本初门下佐史许攸见过刘大人”。
刘冲懒得与他墨迹,不等他把全部礼节演示完毕,便将他拉住,故作大度的说道“许先生乃当世才俊,刘某闻名久已,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刘某乃一介武夫,不通礼数,先生也无须多礼”
许攸从刘冲搀扶自己的动作中觉察到了刘冲的不满,刘冲虽然只是带出一丝丝的情绪,但是也没有逃过许攸的眼睛。
为了能顺利完成袁绍交给自己的任务,许攸只能故作不知,他随着刘冲进了晋阳城,来到太守府中。
二人分宾主落座,刘冲这才上上下下的仔细打量了许攸,就见这许攸锦袍高冠衣带鲜明,尤其是头发与胡子梳理得油光发亮一丝不苟,加上他那恰到好处的举止,脱俗的气质,派头远远胜过刘冲。
刘冲盯着许攸一边看一边合计“这就是历史上那个劝曹操突袭乌巢的许攸吗,好大的派头,这派头比自己手下任何一个人都足”
许攸见刘冲盯着自己不说话,以为他还在怪罪自己,于是便抢先说道“许攸此番是为公孙瓒而来,此人害死刘史君,罪大恶极,我家主公欲为刘史君复仇,怎奈公孙瓒手下精兵极多,无法取胜,刘史君与太守大人叔侄相称,又对大人有知遇之恩,想必大人对史君之死更加悲痛,故此,我家主公请刘大人共破公孙瓒,为刘史君报仇”
说完,许攸从怀中取出袁绍的书信递给刘冲。
刘冲接过书信,打开观瞧,书信内容扬扬洒洒的写了三四篇,语气十分谦卑柔和,字迹也非常工整秀美,如果单从字迹来看,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出自女人之手。
信中的大致内容既有对刘虞的无限赞美和惋惜,也有对公孙瓒恶劣行为的痛恨,最主要的内容是邀请刘冲共破公孙瓒,至于刘冲会从中得到什么好处,信上只字未提。
刘冲拿着书信看了半天,总觉得信中隐含了很多内容,他一时无法看透,便对许攸说道“刘某万分感谢袁史君抬爱,此事事关重大,牵连到我大汉边疆安危,刘某当仔细斟酌,先生可到驿馆休息”
许攸见刘冲对自己有些反感,于是便起身离席告辞而去。
许攸离开的时候,他身边的一位随从引起了刘冲的注意,许攸的亲随都是些身材高挑健硕的英俊男子,这些人类似于仪仗队一般的存在,他们并不需要有多么强的本领,只要他们走得美站得直就可以了。
被刘冲关注的这个人走起路来与其他人完全不同,未曾练过武艺的人根本看不出来什么,刘冲自幼练武,自然有武者的视角,他发现那名亲随走路步伐沉稳声息皆无,一举一动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每迈出一步的距离都一般无二丝毫不差,如果不是本领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绝对不可能走出这样的步伐。
刘冲不知道那个年轻人的真实身份,也不便多问,只管将许攸送出府门,然后叫身边亲随暗中打听那名年轻人的身份。
许攸走后,刘冲与田豫一起研究袁绍书信的内容。
田豫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最后对刘冲说道“袁本初担心我军趁冀幽二州交兵之时从中取利,于是便发信至此,叫公孙瓒猜忌并州,不敢冒然兴兵南下,袁绍料定主公必然应允他的盟约,因为主公面对的威胁过多,无法在承受冀州的压力”
刘冲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袁绍表面上客客气气,实际上吃定自己不敢与他撕破脸皮。
如今的并州北有鲜卑,虽然鲜卑大王檀石槐死后,鲜卑人陷入混乱,但是那些强大的部落对并州的威胁也是不可小觑的。
黑山张燕虽然暂时与刘冲达成了互助协议,说不好他什么时候就翻脸不认人,当然,在他尚未完全解决内部粮草问题之前,他是不会愿意同时面对冀州与并州双重压力的。
朔方上郡以及西河的南匈奴也是刘冲的心病,虽然暂时有于扶罗的队伍从中阻隔,但是谁又敢保证于扶罗不会因为利益原因反戈一击。
西河的韩逞更是野心勃勃,如今他已经被董卓任命为平阳太守,手下掌管了数万人马,背后还有董卓为他撑腰,随时都有可能东进并州。
想想自己四面受敌的局面,刘冲除了与袁绍结盟之外还真的没有其他办法可想。
田豫见刘冲神情沮丧,不禁笑道“主公不必烦恼,我军实力虽弱,凭借地理优势足可称霸一方,只等沮授先生的计划达成,主公便有了与袁本初一较长短的实力”
刘冲苦笑一声“但愿如此”
就在刘冲与田豫交谈的时候,他派出去查探许攸亲随身份的人回来了,那名亲信进门之后单膝点地“回主公,许攸身边那名武将身份现已查明,此人姓赵名云字子龙,乃是常山真定人士,现为许攸护卫,此人投到袁绍手下已经数月,当兵不久便被许攸留在身边”
刘冲一听是赵云,不禁浑身一抖,眼睛亮了一下。作为一个后世人,他自然知道赵云的本事,他没想到自己竟然可以在晋阳遇到他,刘冲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把他拉到自己的麾下。
旁边的田豫见刘冲有些失态,于是便问道“赵云又是何人,难道是袁绍手下很重要的人物不曾”
那名报信的亲随答道“赵云只是许攸的随从,没有任何特殊身份,他与其他随从一般无二,皆是许攸出行之时的门面”
刘冲看着田豫“国让,我观赵云言谈举止必是身怀绝艺之人,不知国让可有办法将他留在我的麾下效力”
“若那赵云当真只是许攸的护卫,想必留下并不困难,若他还有其他身份,留在身边反倒难办”
刘冲笑道“具体这赵云是何等样人,还需国让仔细观察,若国让可将此人留在晋阳,想必此人定会成为军中上将”
田豫见刘冲对赵云如此看重,不自觉的也对赵云高看了三分。
刘冲没有冒然答应袁绍的结盟,他派亲信人带着书信赶往上党,征求沮授的意见。
传信之人一来一回用了四五天的时间,他带回了沮授的亲笔书信,沮授要求刘冲首先向长安的献帝上表,陈述并州的艰难困局,再将袁绍与公孙瓒之间发生战争的事情向朝廷奏报,并且将袁绍打算会和并州兵马一同对抗公孙瓒的事情写上去,请求朝廷资助钱粮。
沮授之所以要刘冲这么做,是因为他料定董卓必然不会坐视刘冲与袁绍结盟,他必然从中挑唆,而分化刘冲与袁绍的最好办法就是挑起二人之间的利益争夺,刘冲与袁绍目前最大的矛盾交叉点就是在新兴郡,新兴郡属于并州地界,但是袁绍已经将手伸到新兴境内了,董卓只需要将新兴郡分给刘冲,刘袁之间的矛盾立刻就会被触发。
刘冲听信了沮授的建议,他派人护送着自己的奏章星夜兼程赶往长安。
董卓见到刘冲奏章之后立刻打起了鬼主意,他把自己的几个亲近谋士都叫到跟前,向他们征求意见。
李肃第一个开口说道“老太师,刘冲其人野心勃勃,切不可令其壮大,更不可让他与袁本初联合,为今之计,当派人将他招进京师,削其军权,免流后患”
董卓看了一眼李肃,脸上带出了不悦之色。
其实李肃说的也不算不对,只是他太理想化,如果地方豪强们那么容易就被削了军权,董卓也不至于躲在三辅之地了。
李肃在董卓手下的谋士中算是垫底的,无论是智力还是学识都不如其他人,但是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最差的,他反而认为自己是最棒的,当年吕布能投靠董卓就是李肃居中调节,他始终觉得自己是怀才不遇,他认为董卓轻看自己,他抓紧每一个时机表现自己,结果往往都是弄巧成拙。
其他谋士见董卓不满,谁也没敢冒然开口,这些老头子都是双眉紧锁,捋着胡子,故作沉思。
离董卓最近的李儒拿着刘冲的书信反复的看了几遍,笑嘻嘻的对董卓说道“父亲,刘冲之心无非想要并州刺史之职,幽州、并州、冀州,三州之地人口数百万,冀州袁绍钱粮广博人才众多,乃是我大汉朝心腹大患,幽州公孙瓒兵强马壮能征善战,正是袁绍敌手,可惜此人重武轻文,不善经营,日久必然衰落,若袁绍得幽州,并州便难以自处,刘冲不会任凭袁绍壮大,却又无力阻止,一旦他与袁绍交恶,并州必然先被吞掉,为今之计,只有扶幽并二州,打压冀州袁绍,切不可令其稳定河北,再图中原”
董卓点头道“文优所言不假,只是这刘冲得了并州刺史之职依然无力对抗袁本初,必然与袁绍结盟,我等岂不白白助他上位”
李儒答道“刘袁结盟势在必行,只是这盟约如同废纸一般,一旦刘冲得并州刺史之位,袁绍再不敢冒然北上,势必对刘冲多有提防,三方便成掎角之势,而新兴郡必然成为刘袁二人心结,刘冲与黑山张燕皆可牵制袁绍,那袁绍再想壮大绝非易事”
董卓思索了片刻,总是觉得有些欠妥,他看了看其他谋士“各位以为如何”
那些谋士有的频频点头,表示对李儒看法的赞同,有的人依旧装作沉思,对董卓的问话不理不睬。
董卓对其他谋士并不是很在意,他将目光投向了角落里的一个干巴老头,这老者四十多岁,面黄肌瘦须发枯黄,虽然也是锦衣高冠,却显不出一丝的庄严气派,甚至还有点猥琐。
这个老头姓贾名诩字文和,凉州姑臧人,他是李傕推荐给董卓的谋士,此人平日里少言寡语,见到谁都是唯唯诺诺的,但是在关键时刻往往会目光独具料敌于先,董卓对此人十分器重。只是这贾诩有个毛病,有些时候有话不讲,总是瞻前顾后,所以董卓每当遇到重大事情都会主动向他请教。
贾诩见董卓向自己提问,赶紧诚惶诚恐的说道“回老太师,李大人之言思维缜密判断精准,文和十分佩服,暂无其他想法”
董卓见贾诩虽然没有提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但是也没反对,于是便说道“老夫总觉此事有些不妥,事出唐突,我等明日再议”
众人散去,董卓唯独将李儒留了下来。
“文优,刘冲、袁绍、公孙瓒之流皆为虎狼之辈,控制不住必要伤人,文优在人前只说了一半计谋,却未能尽言”
李儒低头道“父亲所言极是,封赏刘冲仅是表象,暗中当有其他布置,方能让并州不再成为心腹大患”
接下来,李儒把自己的想法完完全全的说给董卓听,董卓听完哈哈大笑“甚妙,若按此计而行,并冀二州无忧亦”
(https://www.wshuw.net/1177/1177382/417113091.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