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实力不允许我低调章节目录 > 1792 理念之争

1792 理念之争


  开了本新书:全球末世:我的房子能升级,兄弟们帮忙收藏,给几张推荐!

  ******************

  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到底是什么理念会这么严重?

  说到底,就是欧洲老牌厂商早年给自己树立的人设,这时候很难摆脱啊!

  其实现代汽车的起源,确实是德国率先发明的。

  可是真正将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发扬光大,却是鹰酱。

  从上世纪的福特造出的T型车开始,汽车作为普通交通工具,才开始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

  而那个时候的德国,在汽车领域主要研发的还是柴油车和货车。

  二战之前的德国或者说欧洲,只有富裕家庭才能买得起,用得起汽车。

  而那个时候的米国,很多普通家庭,其实已经都能用得起小汽车了。

  而真正的近现代汽车起步并且走向繁荣,应该是从二战之后开始。

  二战之后的德国和法国,开始把大量的精力放到家用汽车的研发上。

  可那时候真正在汽车领域遥遥领先的还是米国。

  米国人已经开始用上自动挡的凯迪拉克了,而欧洲人却只能进口米国的福特。

  而那个时候,为了让欧洲消费者购买欧洲自产的汽车。

  欧洲这些车企就要营造一个噱头,于是就有了驾驶乐趣这么个说法出来。

  其实说白了就是差异化竞争,给自己贴个标签,自己搞不出自动变速器,就把手动挡说成驾驶乐趣。

  彼时的美系车,已经是AT变速器和8缸发动机大行其道了。

  而欧洲的汽车,还在以德国大众甲壳虫,和法国雷诺的小型车为主。

  和米国车比起来,真的是又小又寒酸。

  那时候的美系车,在欧洲,那是妥妥的高端豪华车的典范。

  甚至欧洲最早的赛车,都是仿了福特野马的大马力发动机起步的。

  至于德国的BBA,那也都是从米国引进的豪华车如凯迪拉克,然后开始仿制的。

  不过骄傲的欧洲人肯定不会公开承认,然后为了给自家的消费者洗脑,他们就尤其强调什么人车合一,驾驶乐趣这些狗屁说法。

  真正给欧洲车崛起契机的,还要数70年代的中东石油危机。

  因为那几次中东战争,都导致了油价暴涨,而大排量的美系车,油耗实在太高。

  这就导致了他们是去的大部分的市场,甚至连本国的市场都被日系车侵占了。

  更遑论欧洲了,而且那时候的手动挡比自动挡略微省油,所以欧洲人所谓的驾驶乐趣就更加盛行一时。

  而他们对车子的这种所谓汽车文化,和洗脑,甚至也波及传递到了国内。

  甚至即便到了2000年左右的时候,国内还有很大一票人,在说什么,老子就喜欢开手动挡的车。

  就喜欢换挡的时候,那种人车合一的乐趣。

  其实,特码的手动挡有个狗屁的乐趣哦,之所以开手动挡,还不是因为大家都穷?

  如果真的买手动挡能带给大家所谓的驾驶乐趣的话,那为什么到现在,手动挡几乎都已经被淘汰了。

  除了一些三五万的低端车型,哪怕是五万以上的车型,都已经很少能看到手动挡了。

  就连特么的在天天吹嘘什么驾驶乐趣的欧洲,也基本很少能看到手动挡的车型了。

  这又是为什么?

  因为不管你怎么强调驾驶乐趣,都改变不了,车子不过就是一件交通工具的终极事实!

  那么既然它就是一件工具,那么人们在使用工具的时候,在本性上就会更加倾向于便利性。

  也就是说,工具越简单,越好用,就越受人们的喜欢。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自动挡会淘汰手动挡的主要原因。

  而在换回到电动车设计的理念这一块。

  和老牌传统的燃油车企不同,你比如特斯拉和那些互联网造车新势力。

  他们从入局开始,就直接回归了本源,直接把车子看成了是一件交通工具,或者说不过就是一个载体。

  所以虽然他们也会为了让车子开出高级感,也会去学底盘的调教。

  但却绝对不会为了什么所谓的驾驶乐趣为根本去设计一款车。

  相反,为了突出自身的特点,他们反而会在设计的时候更加突出车子不过就是交通工具的特点。

  那么既然是交通工具,那就要强调车子的舒适性,和便利性。

  于是就有了自动驾驶技术的诞生,因为自动驾驶可以解放驾驶员的双手,给驾乘人员都提供更大的便利。

  可以大大节省驾乘者的时间,帮他们节省体力和精力。

  可这却恰恰是欧洲车企们最为抗拒的一个点。

  因为他们当初打响自己的名头,之所以能够在汽车业界立棍,做出自己的口碑和特色,就是靠不断强调驾驶乐趣才站稳的。

  所以即便到现在,欧洲车都是性能,和驾驶乐趣的代言人。

  可现在你让他们放弃原本的人设,也去搞自动驾驶。

  驾驶员都不用摸方向盘了,那还有个卵的驾驶乐趣可言?

  这就相当于,你让他们进行一次自我阉割,撕掉自己的标签。

  这是欧洲车企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现在的宝马也推出了I系列的电动车。

  可在广告的时候,却依旧在强调什么狗屁的驾驶乐趣。

  这就说明,他们已经在理念上,就走火入魔了。

  另外,我们可以看看他们的I系列的表现。

  就说一个入门级的I3,0-100加速,要7.2秒,续航里程能够达到‘惊人’的160公里。

  就这样一个几把车型,居然要卖到三十万……

  尼玛,这样的数据,都别说BYD了,就是国内随便一个互联网车企都能秒杀它,甚至把它按在地上摩擦了。

  说句扎心点的话,即便是国内那些做老头乐的黑作坊的作品,加两块大电池都能秒杀他了。

  虽然他们也有数据更好的I4,I8,等车型。

  可这些车型,在数据上也就基本能做到和国内互联网车企的车数据平行,但在价格上却是咱们电动车和混动车的几倍。

  这样一来,就能看出这些传统车企在转型方面的尴尬了。

  不光是他们,奔驰也面临着一样的问题。

  一旦转进到电动车和混动车型,他们的技术优势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可他们却还想强调他们所谓的豪华调性,这就有点强行尬黑的意思了,只不过抹黑的是他们自己。

  既然他们豪华的属性都不复存在了,可却还想像以前那样靠着车标收智商税,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因为买这样车的人,根本就不在乎你豪华不豪华,人家消费者只在乎你够不够便利,好不好用。

  而这样一来,他们打造的百年人设就要垮塌了。

  买不上高价,这哪里符合奔驰的调性?

  至于奥迪,呵呵,现在还在传统燃油车上赚得乐不思蜀呢。

  让他们转型到新能源里面?嗯,在等几年吧!

  而真正在这方面,还有一定实力,和国产车企拼一拼的也就只有日系的另外两打车企了。

  一个就是本田,另外一个就是日产了。

  现在日系三巨头,丰田基本已经是放弃治疗了。

  他们要坚守他们的氢能源车的主阵地,在电动和混动车领域,是不打算花钱投入了。

  而本田在混动车领域,算是深耕了好几年。

  最近几年,他们更是靠着国内很多城市对新能源车上牌的卡定,赚得盆满钵满。

  尤其是他们CR-V的混动车型,更是买的销量飞起。

  不过也正因为这钱太好赚了,所以他们才在后续的技术投入方面有些不足。

  可能也是之前没把国内的新能源车放在眼里。

  直到最近一两年,国内的互联网造车新势力的入局,也并没有惊动他们。

  因为骄傲和自大,让他们很是看不起这些车企。

  甚至在他们看来,唯一能够威胁他们地位的,也就是BYD了。

  另外一家日系车企的日产,其实在混动车领域,也是有着一手自己的绝活的。

  而他们的技术,其实和本田的I-MMD非常类似。

  甚至在五年前,在日本国内,把丰田普锐斯从混动车销冠位置上拉下马的,就正是日产的一款叫NOTE的增程式电动车。

  不过同样日产也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多年在混动车型的研发上没有加大力度投入。

  直到最近几年,看到国内的新能源市场开始逐步火热之后,他们才在今年打算把这款老掉牙的E-POWER的技术拿到国内来。

  其实这款技术的本质上,和本田的I-MMD比较类似,性能也大抵相同。

  不过如果他们只想靠着这套技术,在国内市场揩油的话,那将来注定是不会有他们的好果子吃。

  原因很简单,人家BYD的DM-I技术都出来了,现在只是产能不足。

  一旦人家产能上来了,再把这套动力系统装到其他车型上,那么注定在混动车领域,将会吃掉不少日系车的市场。

  不过因为毕竟这些年,还是有些技术底蕴的。

  所以日系两巨头,要说在这电动车和混动车方面的发展,那肯定还是要比欧洲车好过的。

  就算是溃败,也绝对不会像BBA和大众那样溃败的那么快。

  一来是他们没有欧洲车的人设包袱,二来是因为或多或少他们都掌握着一些混动方面的技术…

  


  (https://www.wshuw.net/1166/1166525/665140047.html)


1秒记住万书网:www.wshuw.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wshuw.net